陈雪晴 刘志辉 叶竞妍 区贤均 何伟业 唐琼华※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在当代临床医学中,检验技术是发展迅速的医学诊断类重要学科。我国检验医学相对于临床医学而言,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然而由于自主创新力不足,整体学术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中医院校而言,检验专业学术论文研究内容固化、研究方向单一,多集中在方法学比较与回顾性研究,研究规模局限,难以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大型研究课题,这是学科难以飞跃的重要原因[1]。对于整体提高检验科医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应当早准备、早计划,有意识、有目标地在本科生实习阶段或在校学习阶段即加以启发、培训,为他们毕业后走上临床检验岗位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1.1 研究背景薄弱 论文设计准备不足作者通过对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实习生毕业论文的回顾性分析、调查发现,实习生毕业论文设计准备不足、研究方向多为指导老师提供,而缺乏必要的文献阅读与自主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对指导老师的依赖;由于研究背景薄弱,一旦出现难点,则难以突破瓶颈,造成拖沓甚至研究中断。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单一 缺乏创新性分析、调查发现,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实习生毕业论文总篇数为20 篇,研究内容集中在性能验证(2篇)、实验室检测指标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8 篇)、临床诊断检测模型的建立(3 篇)、正常人群与对照人群相关指标的回顾性分析(4篇)、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干扰因素分析(3 篇);研究方法主要为小样本量、回顾性的统计学分析(18 篇),缺乏基础研究及实验性研究;涉及中医中药的研究占比较少(2篇)。
1.3 现有考核体系不完善多年来,对检验科实习生的培养侧重于提升动手能力。随着检验知识更新和高新仪器的不断涌现,实习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来熟悉、掌握检验技术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实训需求,加之后期的备考及就业需求,导致实习生学习时间有限;而带教老师由于工作繁忙,可能与学生的交流不足。因此对实习生的科研素养的全面培养相对落后,且对其论文设计与实施能力的考查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这就容易造成很多学生刚参加实习工作时,精力充沛、兴趣较浓厚、学习较投入;实习一段时间后,学习动力不足、热情减退,在学术能力培养中出现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2]。
2.1 提升检验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从以往科研教学的带教研究方向上来看,检验专业主要涉及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基因诊断或临床某种疾病研究与检验科日常工作内容高度相关的论文带教内容,意在指导学生在科研实践过程中提出科学问题,并逐渐用书本上了解的知识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动脑动手一体化”[3]。在此基础上,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不仅可以提升检验科学生知识储备的“硬实力”,还能够增强其自主创新、坚持不懈的“软实力”[4]。善于主动的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将来参加工作,都会更有自驱力,并能将自驱力转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动力。
2.2 提升检验科带教老师创新意识的必要性检验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初衷在于打基础,同时提高学生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使其在求职竞争中展现自身的优势。实习生入职以后,如果能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保持科研热忱,不但将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基础,而且将成为带教老师的新生力量、成为检验事业的储备人才。因此,基于检验科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目的,也必须将提升检验科带教老师创新意识作为一项核心要求,为中医院校师生在将来职业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2.3 有助于推进中医院校检验科学生论文带教模式的持续改进从调查情况来看,多年来中医院校检验专业的论文带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与应用结合的良好平台;但是由于带教时间有限,课题项目规模较小,也导致了研究内容局限、研究方法单一、考核不到位等问题,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助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削弱[5]。在论文带教中重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检验科带教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要求带教老师与时俱进,关注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转变教学思路,尝试启发式带教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力。这既是检验教学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院校检验专业实习教学持续改进的潜在推力。
3.1 充分利用论文带教实验平台 注重教学平台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检验行业的诊断方法日新月异。对此,需带教老师密切关注前沿发展动态,定期组织科普活动宣讲检验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鼓励学生自主了解行业内涌现的科研新思路和新方向,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实验环境[6],引导学生不断尝试。一方面激发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发参与学术讨论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创造更多实验条件,让学生在科研平台中不断摸索以掌握高新仪器的特殊功能、操作技巧,方便学生参加工作后简化岗前培训过程,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发挥能动性。因此,中医院校持续投入建设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设施,有利于夯实科研素养基础,让学生能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3.2 多样化论文带教内容 注重发挥各专业的优势能力教育导向下的检验人才培养,必须密切关注新形势下对应届毕业生的各方面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方向。因此,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带教老师,应充分考虑到专业知识储备与实际教学经验的不同;在开展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论文带教时,应采取优先学生自主选题,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配比合理,分阶段、分层次的渐进式培养策略[7]。
3.3 组建教学指导团队体现中医院校的学科优势和文化优势
3.3.1 带教老师实习生组对组科研课题带教模式在临床科研准备阶段,由检验科带教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或者有意愿参与论文带教的老师成立科研团体作为教学实施群体;再根据带教老师各自的专业领域或者研究领域,将科研团体分为科研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为代表。组长根据组内带教老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科研要求,将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一对一”配对组合,并积极组织开展文献调研、外文文献阅读、综述撰写等系列专题讲座,鼓励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共同梳理研究背景,为下一步研究计划的开展做好准备。
3.3.2 个性化课题设置模式与实施在临床科研设计与实施阶段,针对带教老师的研究基础以及中医院校的优势学科,例如中医肿瘤学,可以在一定范围开展“个性化课题”的设计与实施。若个别实习生在实习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检验方法或者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特别感兴趣,可以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文献调研,写出相关综述和课题实施计划。另外,有些实习生热衷于医学统计分析,尝试深入学习统计软件,或者对数据分析、生信分析[8]等有特别爱好。对于这类研究要鼓励、支持,但也要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影响,告知其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且其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软件的科学研究、设计与实施。
3.3.3 发挥中医院校的学科优势和文化优势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史悠久,第一临床医学院多年来秉承“精诚济世,厚德博学”的理念,为中医学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中医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更是发挥自身优势,将中医中药的研究深入到对学生的带教中,每年都会评出优秀的中医中药组带教论文,并且支持带教老师将基础研究进行临床转化,鼓励实习生于在校学习阶段参加中医理论技能实践,发扬“大医精诚”的中医精神。
3.3.4 综述撰写教学 提高英文文献阅读与翻译能力指导实习生在电脑上安装常用的英文翻译软件和外文文献检索软件,条件有限的实习生可以由检验科提供资料查阅条件,使每个实习生通过大量阅读外文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与进展,为下一步综述撰写打好基础。
安排“综述撰写”专题讲座,由“一对一”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完成该研究项目综述并进行汇报探讨,以确保综述达到质量要求,且实习生有所收获。
3.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实现论文带教全程指导每2周开一次实习带教沟通会,听取实习生提出的困难和建议,并尽量解决。充分安排带教老师去高校进行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学习,听取他们在带教过程中的想法和困难,不断完善教学要求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愈加规范的带教流程。在带教过程中,“一对一”团队应建立科研小组档案,包括文献查阅记录、开题报告、科研活动参与记录、课题实施情况记录以及沟通记录等,以便收集整个科研活动的基本情况,并在实习结束前提交所有材料,由检验科专人审阅存档。
教学效果双向考核[9]:实习结束前,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理论、操作考核以及论文答辩,理论考核以作业指导书为主,促进学生强化本专业知识要点;操作考核以注意事项为主,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论文答辩的重点在于梳理论文带教的整体思路,有利于带教老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在实习带教沟通会后及学生出科时,要求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促使带教老师总结经验、自我提高,真正实现“科学管理、持续改进”[10]。
通过教学质量评估,优化教学措施、激发带教老师的自我能动性,促使带教老师自觉钻研、开拓创新、主动关注,并从专业知识到学术兴趣等各方面影响实习生、增强实习生的科研热情,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检验人才。
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动力[1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是建设“双一流”中医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以论文带教为载体,通过不断完善实验设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带教活动、成立一对一指导团队,引导学生在科研项目、技能竞赛等活动中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为检验科医学生科研事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