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玲, 陈煜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疑难肝病与人工肝中心), 北京 100069; 2 肝衰竭与人工肝治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69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是以器官功能衰竭和短期死亡率高为特点的复杂临床综合征[1]。ACLF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衰竭类型,短中期病死率为50%~90%[2]。不同国家区域ACLF的诱因、病因及相应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东西方对ACLF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分型及预后评估体系尚未达成统一[3-4]。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1]根据不同慢性肝病基础将其分为:A型,在慢性非肝硬化肝病基础上发生的ACLF;B型,在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ACLF,通常在4周内发生;C型,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ACLF。此分型的临床意义具有一定局限性,没有反映ACLF临床的动态变化及转归,不同慢性肝病基础与ACLF预后转归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总是一致,且这样的分型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联盟(EASLCLIF)指出ACLF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脏急性失代偿,出现多器官衰竭。EASL-CLIF对ACLF未进行临床分型,按照器官衰竭的数目,分为ACLF 1~3级[5]。
本文结合东西方ACLF疾病定义和临床特点,从起病表现和动态转归的新视角重新定义,提出两种更具有疾病特征和包容性的ACLF新型临床分型。其一,基于起病时肝内、肝外器官衰竭为特征的ACLF临床分型,即Ⅰ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上的肝衰竭;Ⅱ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上肝脏急性失代偿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二,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ACLF临床分型:即A型,快速进展型;B型,快速恢复型;C型,缓慢进展型;D型,缓慢恢复型;E型,缓慢持续型[6-7]。
1.1 Ⅰ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上的肝脏功能衰竭Ⅰ型ACLF为慢性肝病基础上的急性肝损伤,起病时受累脏器为肝脏,以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有肝性脑病。肝外器官衰竭可在ACLF疾病过程中出现,但其不是诊断ACLF的必备条件。Ⅰ型ACLF接近亚太肝病学会(APASL)和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ACLF的诊断标准,更符合中国的ACLF疾病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
Ⅰ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为肝硬化或非肝硬化,包括代偿性或失代偿性肝硬化。Ⅰ型ACLF不同于《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中依据不同慢性肝病基础分型,强调ACLF起病初以肝衰竭为首发表现,不同时伴随其他脏器功能衰竭。Ⅰ型ACLF的发病诱因以肝内诱因为主,包括HBV自发激活或再激活、急性大量饮酒、其他嗜肝病毒的重叠感染、服用肝毒性药物、肝脏缺血损伤等[8]。Ⅰ型ACLF的初始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预测可采用MELD评分[9]、MELD-Na评分[10]、AARC评分[11]。MELD-Na评分包括TBil、肌酐、INR、血清钠和病因,可以准确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短期病死率[12],更适用于以肝脏单一器官衰竭为突出表现的Ⅰ型ACLF患者,但MELD-Na评分没有考虑脑、循环和呼吸等肝外器官功能对ACLF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并不适宜合并多个肝外器官衰竭的ACLF患者的预后评价。因此,如Ⅰ型ACLF病情进展至合并多器官衰竭,可以采用MELD-Na联合EASL-CLIF-SOFA评分(或EASL-CLIF C ACLF分级)评估肝移植的紧迫性[13]。
1.2 Ⅱ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上肝脏急性失代偿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Ⅱ型ACLF多为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急性失代偿,表现为血清胆红素升高、INR延长和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1周内伴随肝脏和至少1种肝外器官衰竭。器官衰竭包括肝、肾、脑、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凝血功能。Ⅱ型ACLF更接近于EASLCLIF和北美终末期肝病研究联盟(NACSELD)的诊断标准[14]。
Ⅱ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多为代偿性或失代偿性肝硬化,少数为非肝硬化慢性肝病基础。Ⅱ型ACLF强调慢性肝病基础、起病时肝衰竭伴随肝外脏器衰竭同步发生(1周内)。Ⅱ型ACLF主要发病诱因以肝外为主,包括细菌感染、外科手术、消化道出血等[8]。Ⅱ型ACLF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可以联合应用多种评分,如MELD评分、MELD-Na评分、CLIF-SOFA评分和NACSELD器官衰竭评分[14]。EASL-CLIF C ACLF分级综合评估了肝、肾、脑、凝血、循环和呼吸功能的严重程度,对不同死亡风险的患者进行了分层。在西方国家,众多研究证明对于ACLF患者,EASLCLIF分类优于以MELD评分为基础的肝源分配系统[15-16],因此,Ⅱ型ACLF更倾向于应用EASLCLIF-SOFA评分(或EASL-CLIF C-ACLF分级)来评估肝移植紧迫性[13]。
2020年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煜教授提出ACLF新的临床分型,即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分型新标准,基于预后、时间发展轴、动态指标的具体量化标准来进行分型,以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恢复至40%以上、TBil下降程度至峰值的50%为临界点,以4周和12周为时间节点,涵盖了ACLF的所有人群,将ACLF分为5型:A型为快速进展型,在4周内,PTA进行性下降或者始终≤40%,和/或TBil进行性升高或者下降程度<50%峰值水平,病情快速进展,4周内病死或者肝移植;B型为快速恢复型,在4周内,PTA进行性升高至>40%,且TBil下降程度≥50%峰值水平,病情快速恢复,未发生死亡或肝移植;C型为缓慢进展型,在12周内,PTA进行性下降或者始终≤40%,和/或TBil进行性升高或者下降程度<50%峰值水平,病情逐渐进展,在4~12周内病死或者肝移植;D型为缓慢恢复型,在12周内,PTA进行性升高至>40%,且TBil下降程度≥50%峰值水平,病情逐渐恢复,未发生死亡或肝移植;E型为缓慢持续型,在12周内,PTA仍≤40%,和/或TBil进行性升高或者下降程度<50%峰值水平,病情迁延未愈,但未发生死亡或肝移植[6-7]。
A型:病情进展快,应紧急或优先考虑肝移植。人工肝治疗的效果可能较差或者无人工肝干预的时机。B型:不需要肝移植。可能不需要进行人工肝治疗或较少次数的人工肝治疗即可恢复。C型:可进入肝移植队列,等待或择期肝移植。人工肝治疗的次数较多,但效果可能不理想,应争取延长生存时间,使其成功过渡到肝移植。D型:应加强内科、人工肝和营养支持治疗,促进肝脏再生,避免急于行肝移植。人工肝治疗效果好,治疗次数不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较多的治疗次数[6-7]。
该临床分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在于:用关键的临床常用指标,进行量化,简便易行,避免了繁琐的公式计算,实用性强;有利于对ACLF患者预后的判断和决定是否行肝移植的决策;用于人工肝治疗次数及疗效的判断;对各分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和机制研究。
虽然东西方ACLF人群病因学的差异导致ACLF发病的诱因、器官衰竭分布及预后有所差异,但是东西方学者仍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ACLF疾病特征的具有全球包容与统一性的认知体系。本文中基于ACLF起病表现提出的Ⅰ型和Ⅱ型ACLF临床分型与动态转归分型并不矛盾,前者是着重强调起病初器官衰竭的分布特征,针对东西方学者对ACLF疾病特征的定义存在的差异进行疾病“本末相顺”的概括;后者是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分型标准,着重点是动态变化、变化时限和临床转归。新视角的两种ACLF临床分型,有利于临床医生在ACLF临床管理路径中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判断疾病预后和肝移植紧迫性,从而更高效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有利于加强国内外学者对ACLF的认识和探索,缩小分歧,力求达成共识。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董金玲负责撰写文章;陈煜负责构思文章,指导撰写文章并最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