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文献的感冒针灸临床教学 *

2023-12-13 19:14邱曼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伤风古籍病机

邱曼丽 袁 旭 李 璟

(1.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062;2.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62;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437)

中医感冒是指触冒风邪致肺失宣降、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在针灸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提供感冒病案,让学生收集、梳理先秦至清代的感冒相关的中医古籍文献,并以朝代为脉络,探讨、分析感冒的病名渊源、病因病机的发展和针灸治法,使学生全面掌握感冒这个疾病的诊断与针灸疗法,提高学生阅览、分析中医古代文献的能力,优化临床带教效果。

1 通过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将病案引入

PBL 是基于问题的向导式学习,由美国神经病学家巴罗斯(Barrows)于1969 年创立[1]。该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收集信息、交流探讨、分析探索、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临床思维模式[2]。带教老师通过PBL 教学策略给学生引入感冒病案。

例如:王某,男,60 岁。主诉及病史:患者3 d 前受寒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稀薄白色,伴头痛,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症状未能完全缓解,诊断为感冒。为防止病情发展,经人介绍来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针灸治疗。既往史:患者素体弱,平素痰多,有抽烟史。诊查:神清,体温37 ℃,急性病容,咽喉不充血,扁桃体无红肿,肺部听诊无异常,舌苔白厚,舌质淡白,脉细。

通过此病案,带教老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该病案的中医诊断是什么,探讨该病的病名源流、病因病机发展,总结古代文献中该病的各个时期针灸治疗的相关论述。带教老师可要求学生重点查阅先秦至清代的相关中医古代文献,交流讨论,并最终由带教老师总结、评价[3]。

2 中医感冒的古代文献梳理

2.1 认识中医感冒的病名源流“感冒”在《说文解字》中意为“感受触冒”,其中“感”即“动人心也”,“冒”即“冡而前也”,冡者,覆也。通过结合中医经典的PBL教学,带教老师总结感冒病名的源流。

“感冒”一词首次出现在宋代,但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有相关症状的描述,也出现了其他名称,如“热病”“伤寒”“中风”“触冒”。到了宋代,先出现了“伤风”一词描述感冒,后虽出现了“感冒”一词,但有时是作为动词,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感冒”作为名词描述病名。到了明清时期,感冒逐渐从伤寒中分离出来,医著中开始出现感冒的单独篇目,并且有了虚人感冒和时行感冒的理论。纵观感冒病名发展历史,其命名多起于病因概念。

2.1.1 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中虽无“感冒”一词出现,但有“感”字的相关描述,如《素问·咳论》曰:“感于寒则受病”。且书中也有触冒风邪引起外感疾病的相关论述,如《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出发热症状是由于人为寒邪所伤。《黄帝内经》中频繁使用“热病”“伤寒”描述感冒相似症状。

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素问》《难经》写成《伤寒杂病论》,这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伤寒”是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如《伤寒杂病论》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桂枝汤主之”,描述了太阳中风发热汗出的症状;又“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指受冬日寒冷,则为伤寒,此处提出了“触冒”一词,与感冒的意义基本相同。

作者认为,先秦时期虽未有“感冒”之名,但“热病”“伤寒”“中风”“触冒”等词和今日所论之感冒意义相同,可被认为是感冒的雏形。

2.1.2 隋唐时期作者认为,该时期对感冒的论述主要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和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并且有了时行病的概念。《诸病源候论》继承发展了东汉张仲景对“伤寒”的论述,与《伤寒杂病论》中“太阳中风”的描述一致;另有“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首次提出了“时行病”的概念。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感冒的阐述也基本是延续《伤寒杂病论》,设有专篇论述“伤寒”。

2.1.3 宋金元时期作者查阅到“感冒”一词首见于宋代,另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伤风”一名,用以描述感冒。

宋太医院编撰的《圣济总录》记载“妊娠感冒寒邪,藏于皮肤,洒然而寒,热而闷,头项痛,腰脊强,脉浮”,作者认为此处“感冒”应考虑作为动词,意同“触冒”,指感病之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轻发汗者”,作者认为此处“感冒”是病名,作为名词。虽然感冒在宋代中医古籍中已出现,但此时尚未作为病名在主流中医古籍中广泛使用。

除此之外,作者还查阅到宋代出现了“伤风”一词,也用于描述感冒。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中首次出现伤风,早于“感冒”一词出现,如“治风,身体痛痹,头风目眩,伤风项强,耳鼻俱塞”,伤风的意义被认为与感冒关联。宋代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曰:“今伤风古方谓之中风”,解释了当时伤风可被认为是古籍中的“中风”。伤风在中医古籍中也可被认为等同于感冒。

综上,作者认为宋代主要出现了“感冒”和“伤风”二词,被明清时期的医家所沿用。

2.1.4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对感冒的研究趋于系统,更为丰富。

首先,感冒开始被独立成篇记载。程玠的《松崖医径》首次将感冒归为独立病证篇目,如《松崖医径·后集·感冒》;吴昆的《医方考》也将感冒作为单篇,如《医方考·感冒门》。

其次,感冒逐渐从伤寒中分离出来。虞抟的《医学正传》中,将混于伤寒中的四时感冒轻证称为“四时伤寒”;刘全德《考证病源》曰:“若夫春夏秋三时感冒,非时暴寒”。

再次,感冒的致病理论不断丰富。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提出“虚人感冒”的理论,“如虚人伤风……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唐宗海《血证论》认为:“血家最忌感冒,以阴血受伤,不可发汗故也。然血家又易感冒,以人身卫外之气,生于太阳膀胱,而散布于肺……故卫气虚索,易召外邪”。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兴起与发展,不少医家认识到本病的发生还与感受时行之气有关,《类证治裁》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医学源流论》曰:“凡人偶感风寒、头痛发热、咳嗽涕出……乃时行之杂感也”,提出感冒有触冒时气所致者。

2.2 认识中医感冒的病因病机在针灸临床教学中,基于古代文献实施PBL 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带教老师作为引导,整个过程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由被动教学改变为主动探索[4]。关于感冒病因病机的探讨,作者主要总结为外感邪气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之时侵袭肺卫皮毛,致使肺失宣肃、卫表失和。

先秦两汉时期,感冒病机理论比较朴素,从病名起源来看,一般认为与风邪、寒邪有关,以风邪为主,如《素问·风论》曰:“故风者,百病之长也”。同时也提到了机体正气亏虚的影响,如《灵枢·百病始生》曰:“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对感冒的病机解释主要在于卫表不和,如“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荣卫痞隔,周行不通”。

宋金元时期,对感冒的发病内因的论述逐渐增多,如《仁斋直指方》曰:“脾土脆弱之人,易为感冒,岂必水不流而后为湿哉”。

明清时期,感冒的病机在内因方面不断丰富,如《普济方》曰:“上丹不凝结,则常多感冒,鼻流清涕,头目昏疼”,意思是头为诸阳之会,人体阳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感冒。吴澄《不居集》曰:“伤寒,表症也,其原则属于肾”,指肾虚者易感冒。

教师最后总结,感冒的病因分为外感和正虚:外邪侵入,肺卫首当其冲,病变以卫表不和为主;而遇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除与感邪轻重有关,还与卫气强弱有关,若正能御邪,虽六淫外袭亦不发病。

2.3 认识中医感冒的针灸疗法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除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上,更要在临床中学会对疾病进行回顾认识,在临床中知道如何将中医古籍融入实践中去。带教老师引导学生破解问题、寻找答案,提高临床带教的学习效果[5]。基于古代文献的PBL 教学,学生能很好地梳理从古至今感冒的病因病机和针灸疗法,体现了学习中医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而基于古代文献的针灸临床教学,让学生从古籍中得到启发,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临床带教的效果[7]。

2.3.1 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针灸的治疗主要在于选取经脉,当然也发现一些治疗感冒的特效穴。

据前所述,感冒属肺系病证;而在《黄帝内经》有关于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中,肺与大肠相表里;又外感疾病,太阳首当其冲;故感冒与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相关。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就有“热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后取天牖、风池”之说,说明在西晋已发现相关穴位治疗感冒发热症状。

2.3.2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针灸治疗感冒主要侧重于灸法。如《诸病源候论》曰:“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肌肉,其脉络鼻入目。故得病二日,肉热鼻干,不得眠也。诸阳在表,表始受病,在皮肤之间,可摩膏、火炙,发汗而愈”。类似于现在的灸法,但描述比较粗略。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曰:“孔最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五壮,汗即出”,指灸孔最穴治疗感冒。这些古籍中的描述可被认为是现今临床上用灸法治疗感冒的雏形。

2.3.3 宋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治疗感冒有针亦有灸,并且穴位比之前几个朝代都丰富许多。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有专门论述“伤寒”的治疗篇,如“初得病,或先头痛身寒热,或涩涩欲守火,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此伤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处:第一处去心下一寸,名巨阙;第二处去心下二寸,名上管;第三处去心下三寸,名胃管,各灸五十壮,大人可五十壮小儿可三壮”。以及“凡治伤寒,惟阴证可灸,余皆当针”,说明伤寒应以针刺为主,只有阴证才适合灸法。此外,依据感冒表现的不同症状选取不同腧穴,如“期门治妇人伤寒过经不解,当针期门,使经不传;中管疗天行伤寒;曲泽疗伤寒病温湿,身热口干;鬲俞主伤寒嗜卧,怠惰不欲动摇,身常湿,不能食……曲池治伤寒余疾”。

元代杜思敬《济生拔粹》曰:“治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宜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依前法刺之,候遍体汗出即出针,此穴解表发汗大妙”,后世亦认为合谷穴有解表作用。

2.3.4 明清时期作者发现,这一时期治疗感冒的针灸选穴更加具体和多样化,如明代徐凤《针灸大全》曰:“伤风项急,始求于风府”“印堂一穴,迎香二穴;上星一穴,风门二穴,伤风面赤,发热头痛”“伤寒汗不出,风池、鱼际、经渠、尺泽、二间”;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曰:“岁热行时,陶道复求肺俞理”“身热恶寒,后溪”;明代《循经考穴编》曰:“取少商,治伤风声哑,宜刺一分,治皮卧针向上三分,以宣泄脏热”;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曰:“风门主感冒寒邪之嗽天枢理内伤脾泄之危”。

带教老师解释总结,中医古籍中感冒的选穴主要集中在头部、背部和四肢末端部位。“风府”首见于《灵枢·本输》,“风”,指风邪,“府”指府宅,治疗一切风疾。印堂、迎香、上星有通鼻止头痛的作用。上星,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升。风门,督脉和足太阳经的交会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是临床祛风常用穴。曲池、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绝骨,属胆经,治胀满。膻中,在心之外周,代心布令,居于胸膜之中,可治心烦。风池,最早见于《灵枢》,有祛风功效,主治伤寒。鱼际、经渠、尺泽属手太阴肺经,二间属手阳明大肠经,均有解表清热的作用。可以看出,针刺是古人治疗感冒的常用方法之一,并常采用浅刺法,即沿皮刺。

3 探讨被引病案的诊疗方案

诊断:感冒。辨证:风寒证。治法:疏风解表。处方:尺泽、合谷、迎香、上星、风池、风门、风府。方解:此病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的尺泽、合谷以祛邪解表;风池、风门和风府,疏散风邪;迎香、上星,宣通鼻窍。治疗手法:上述穴位均以毫针刺,行捻转泻法。每周针3 次,每次留针30 min。治疗结果:治疗3 次后,患者自觉感冒症状减轻,故精神愉快、恢复信心。治疗10 次后,患者感冒症状均告消失,已基本康复。随访,未出现不适。建议患者可每周做1~2次针灸治疗,改善虚弱体质,以达防病目的。

治疗体会:针灸对治疗感冒确有良好的效果,古代论述较多,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不限于感冒一病。

4 教学体会

传统临床带教模式以带教老师口授、学生眼观的形式为主,这样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较为简单直接[8]。运用PBL 教学法,使学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巩固拓展理论知识,将自主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针灸临床实际问题[9]。

基于古代文献的PBL 教学,以真实病案为基础。学生通过查阅中医古籍,主动学习、吸取知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启发下,探索感冒的病因病机和针灸治法,加深对疾病诊治的认识、丰富临床治疗手段,学会在临床碰到问题时从针灸古籍中寻求解决方法。

基于古代文献的针灸临床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的针灸临床思维能力,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习针灸古籍的能力上了一个台阶,值得在针灸临床带教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伤风古籍病机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夏季患上“热伤风”给你支几招儿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伤风防治中的“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