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军 周 倩 曾厚玲 李罗莎 罗 洋
随着国内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为了缓解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国内各大高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应届大学生提供诸多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升自身核心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校企合作即各大高校和相关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的桥梁,以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基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校企合作突出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社会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将这种校企对接后的社会能力贯穿于学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更好地与企业文化对接。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研究相应的方案对策。
校企合作,通俗意义来说就是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实际上,校企合作模式在国外已经是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经验,以德、日、加拿大等三个国家为例,德国双元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正式提出则是在二战之后,“双元制”的实施为战后百废待兴的德国提供了人才支撑,促进德国经济在废墟之上重建腾飞。日本则是依托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合作,形成了“产学官合作”模式,通过政府主导,提供资金、规范制度,极大刺激了日本的科研创新发展。加拿大的CBE 教学模式,多种细分职业,以学生需求和市场岗位双重导向,确保人才培养始终与社会需求紧紧接轨。此外,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 学院等,这些校企合作模式都有着同一个培养目的:培养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出现在专科技术学校之中,覆盖面不广,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不够深入,不能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也不利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养成。
笔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明显,这就势必要求学生,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该更正自己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向。
校企合作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其一,更精确地培养和实践学生的特色专业技能。校企合作模式能让学生在学校阶段就开始接触社会,企业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就业方向前沿动态,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所需技能,学生在学校三年至四年的培养中,既能学习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能够掌握一手行业的岗位要求和实践经验。
其二,更高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学作为学生阶段的最后一程,是学生适应社会的过渡阶段。现代社会中的企业,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才构建起了庞大的企业机器,所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尤为重要。校企合作模式,打破学生待在象牙塔之中的舒适圈,让学生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分工之中,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其三,更系统化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信息传达在任何形式和情况之下都是尤为重要的,在校期间学生需要和同学、老师、学长交流。就业后,需要和同事、上级、用户交流,等等。不同交流对象应当采取的沟通方式全然不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交流对象,提前感受与同事和上级的沟通,积累沟通交流的经验,并且进行系统化整合,形成独属于学生个体的沟通交流体系。
其四,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和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应该基于实处,才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源,可以让学生更为广泛地参与进实践环节,在亲身经历和体验过后,更有概率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在企业之中也更易将自己放在生产者的地位,通过生产劳动了解自己技能上欠缺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向学能力,帮助学生找准方向,养成自律的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如今的大部分学生主要时间和精力是聚焦到上课和考试,当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匮乏,学校的课程设置里对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计划不够充分,暂时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搭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对大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共同制定课程大纲,将企业实际需求融入课程,更新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不断调整理论知识,使其与实践能力适应,加强就业实践教学。
目前,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部分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校企合作的内涵,对自身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和定位认知模糊,导致校企合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师资队伍,高校可聘请企业职业顾问、职业生涯导师等专业人员进高校、入课堂分享就职经历或职业生涯相关体验以及担任高校兼职教师,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1.建立健全的实习制度。提前为大学生正式就业构建合理的过渡桥梁,对于大学生个体、高校以及企业方皆有着重要作用。以校企合作为立足点,根据高校专业特点及企业具体需求,协调双方共同建立有效的实习机制。
2.共同建立评估体系。为校企合作制定有效且标准化的评估方法,通过设立专人建立、记录合作的档案和数据库,优化人才综合评价系统,以及参考企业的评价和学生的建议,注意评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统一,以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
3.共同建立反馈机制。以加强高校企业两方持续性沟通与合作,例如可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搭建学生企业沟通平台,促进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明确更多企业相关信息后,可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匹配企业岗位。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不断优化培养策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4.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养,增强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因此校企合作,高校要利用企业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机会,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的专业性、责任感和学生的职业素质,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就业也有典型案例。如通过培养高等人才,让当地学生在当地企业进行就业。某高校与云和诚创轴承、俊达轴承、金城木业、金尔泰玩具等当地企业及政府签订了三方协议,针对性地开设木质玩具设计生产、轴承加工技术培训课程,量身定制当地企业所需紧缺人才。落实定向培训班、县财政、定向企业、学校学生生活补贴、见习人员实习期间工资分配、学生继续教育学费支付等政策。同时利用企业资源转化“创新创业”成果。大学和企业合作建设创新创业项目,专注于专利研发直播和在线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了20 余项外观、设计专利,注册公司为老麻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用于生产木质装饰工艺品。
基于以上案例,可以得知,校企合作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还获得了更多高质量成果。当然,截至目前为止,校企合作模式暂未得到普适性推广,说明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关问题。
就高校主体而言,校企合作模式暂时并未成为常规化工作,较多高校也并未建立标准化校企合作相关部门。企业主体方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则需要花费另外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若是进入企业实践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则反而会出现加重企业工作流程运转的效率、影响企业工作环节推进的流畅度,进而影响企业工作成果的质量等问题。因此,对于高校及企业双方而言,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若是成功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经历了各方工作之间的磨合,后期将会更有效且更高效地促进各方工作的推进和产出,对大学生本身、高校方、企业方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高校通过增强与企业的联合关系,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优化课程设置。高校可以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就业指导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具备培养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能力,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企业通过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协助高校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大纲,建立评估体系,委派就业顾问、职业生涯导师进高校指导学生就业,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和平台,与此同时,企业不仅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还会提供更多的渠道。高校和企业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将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
高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更应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优化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体系等,提高高校毕业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另外,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可以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建构保驾护航,应高度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度,指导高校完善相关核心就业能力课程的建设以及就业指导体系的建构,出台相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充分发挥对校企合作机制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功能,增强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
总之,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以及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还要注重结合相关理论模型。在校企合作的指导下,找到有效的优化方法,以期实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让毕业生充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核心就业能力,使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能更贴近企业需求,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更全面的现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