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得安
(河南省正阳县袁寨乡中心小学)
我国的市制计量单位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虽然规定使用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但是对于这些在数学课本上隐去,却又无法从一个时代的文献资料中彻底消失的市制单位,生活中大家都还在经常使用。买菜时,大家习惯说一斤菜多少钱,买半斤肉,很少说500 克菜多少钱,买250克肉;说自己家种了几亩地,很少说种了多少公顷地;也习惯说哪距离哪有几里地,很少说有多少千米;成语中更是有很多让人无法忘记的市制单位。下面就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让人无法忘记的市制单位吧。
万丈深渊、一落千丈、火冒三丈、尺短寸长、得寸进尺、咫尺天涯、手无寸铁、垂涎三尺等这些常用的成语中,含有长度市制单位的丈、尺、寸。人们把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的尺子叫作米尺,可见米与尺的联系有多么密切。
米和尺之间的换算是这样的:1 丈=10 尺、1 尺=10 寸、而1 米=3 尺,所以1 丈≈3.33 米、1 尺≈3.33 分米、1 寸≈3.33 厘米,比寸小的还有分、厘和毫,1 寸=10 分=100 厘=1000毫,这里的分、厘、毫与分米、厘米、毫米相差很大。
长度的市制单位里和公里在生活中也很常用,1 公里=2里、1公里=1千米。因为1里=500米,1米=3尺,所以1里=1500尺=150丈。
成语“半斤八两”出自16 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那时用的是杆秤,1 斤是16 两。一个半斤,一个8 两,轻重是相等的。每1两是一颗星,16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称秤人如果把东西给人家称足斤足两的就是得足了星,如果耍滑头,克扣1 两,就减福,克扣2 两就损禄,克扣3 两就折寿,可见古代人对于诚信的重视。1959年6月起,才把16两1斤改成10两1斤的,1公斤=2斤、1公斤=1千克、1斤=500克。
古代粮食大多是用扁担挑的,于是就有了大一些的质量市制单位:担(dàn)。1担=100斤=50千克。
古代金银都是用两作单位的,如黄金万两、白银三亿两等。比两小的单位有钱、分、厘、毫。1 两=10 钱、1 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
长期以来,我国丈量土地都是用亩等市制单位,就连现在的文件和报纸有时也在使用,例如:“保护18 亿亩的耕地红线”“今年小麦的种植面积是5000万亩”等。亩与国际上通用的土地单位不一致,换算也比较费事,所以面积单位“平方米”的推进一直比较缓慢,后来随着长度的法定单位“米”以及它们的倍数单位等得到广泛应用,人们才开始接受比较大的面积用公顷,较小的面积用平方米的说法。
亩和公亩的换算既麻烦又有趣:1公顷=100公亩、1公亩=100 平方米,而1 公顷=15 亩、1 亩=667 平方米、1 顷=100亩,也就是说,1亩≈6.67公亩、1顷≈6.67公顷。一般情况下都是1公里=2里,1公斤=2斤,唯独亩和公亩,顷和公顷之间是个例外。分是比亩小的面积市制单位,1亩=10分。
斗是原来量粮食最常用的器具。1斗=10升,这里的市制单位升和法定单位的升(也叫公升)是一样的,就是1立方分米。10斗=1石(dàn)。
因各种粮食的密度不同,所以用斤来表达粮食的多少是最合适的。1升大米大约1.25斤,10升为1斗,1斗重12.5斤,一石大米就是125斤(也就是62.5千克)。
比升小的市制容积单位还有合、勺、撮(cuō)。这些都是在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容积市制单位。1 升=10 合、1 合=10勺、1勺=10撮,一撮相当于1毫升,也就是1立方厘米。
小朋友,你了解这些市制单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