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书写乡村教育的诗和远方

2023-12-12 13:29:46本刊编辑部华淑芦小米任秋祯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26期
关键词:写诗诗歌孩子

本刊编辑部 华淑 芦小米 任秋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乡村不止背后的篓筐,还有爱和书香。

当大爱化作诗行,勾勒出乡村孩童心中的纯真和梦想,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教育正在深山罅隙和田间地头里闪闪发光。乡村教育不仅仅需要教会孩子们知识,也需要用爱抚慰孩子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就在当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携带着殷殷真心和漫漫诗意,跨过山岗和田野,给山里的孩子们送去了希望和远方,让孩子们在诗歌的世界中如星光般闪亮。

诗歌,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地处山区,这里有一所粟裕希望小学,学校很小,也很偏远,但这里的孩子却拥有一个充满诗意的童年。这位“引路人”就是李柏霖。2017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李柏霖回到了会同老家,成了粟裕希望小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

粟裕希望小学的学生一多半是留守儿童,由“留守”和不良成长环境衍生出的各种教育和心理问题突出。面对乡村教育的种种困境,李柏霖转变思路,利用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把语文课变成阅读课、生活课、诗歌课、行走课,她带领山里娃写诗,温暖照亮了大山孩子们的童年。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写到自己热爱的家乡,孩子们的诗歌越写越好,笔触越来越自由,想象力越来越丰富。“我关注的不只是孩子写诗的行为,更希望他们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爱上阅读和思考,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明辨是非坚定内心……这是更重要的。”她说,“教育不只是‘教书,更是‘育人。在课本之外,是更长远的人生路。”

2020年,天津师范大学学生闫纯君来到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贾家垣乡龙花垣村,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她常想起看过的一部纪录片,讲述乡村教师给孩子们上诗歌课的故事。于是,她准备了第一堂诗歌课。课上,她让学生提笔记录内心所想,让孩子们在文字中展现出自信和才华。渐渐地,诗歌成了这所学校的流行文化。有学生提交作业时,夹上一张字条,上面是新写的诗;有时不是一首诗,而是一封倾诉的短信,讲自己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困境。少年们用稚嫩的笔体写着点滴思绪,借诗歌的力量跳出课本和大山。

闫纯君明白,写诗并不能改变孩子们的生活现状,试卷也不写诗,但写诗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多抬头看看天上的星空,想起家乡的山。毕业时,闫纯君原本有其它计划。现在,在这个不怎么诗情画意的地方,她找到了真正的诗意。

2021年9月,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胡阳,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启了两年的支教之旅。她说:“以前也没想过要当一名老师,直到看了一本关于乡村教师群体的书,被书中教师们扎根乡土、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支教梦悄悄在心里发芽。”

某个闷热的下午,讲完语文课文后,距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的时间,胡阳提议道:“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下微风轻拂脸庞的感觉,再细细听听虫鸣鸟叫的声音,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这是她第一次给孩子们讲诗歌。从此,诗歌课成为了胡阳语文课上的附加课程。课上,胡阳不跟孩子们讲写诗技巧,而是给他们朗诵几首同龄人写的诗,鼓励他们去感受微风,去看丛林与花香,观察泥土与云雾,听听山川与河流的声音。在胡阳看来,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她把诗歌这束光送到了他们身边,照亮白纸的同时,也让白纸上多了自主想象的笔画。

2016年,云南省保山市漭水中学开设了一门特殊的必修课——诗歌。诗歌,这种被考试排除在外的文体,学生就算学了,对考试成绩也没有任何帮助,更不用说学校的升学率。但校长的一席话却道出了其中的残酷:“这里的孩子懂事早,就连爸妈离开他们,去遥远的地方打工,他们都不会哭,不会闹。这样的孩子,太安静了。”怎样让这些“安静的”孩子学会表达,抒发内心的负面情感?学校想到了诗歌,这种结合了文学和美学的教育,或许能唤醒孩子们心中那柔软、光亮的部分。在有限的社会机会面前,诗歌可能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可以改变他们生活的态度。

运用示例:有人将音符在山间奏响,有人将颜料在乡野晕开,有人将诗歌播撒在山村中,让乡村教育开出了一株青翠欲滴的四叶草。在被大厦高桥遗忘的角落,有一群可愛的年轻人用诗歌牵引着山村孩童的心。师范毕业的李柏霖学成归家,将每寸乡土当作课堂,鼓励孩子们用诗歌歌唱、描绘和感受身边的一切。诗歌的风同样也被特岗教师闫纯君带到龙花垣,让孩子们的自信和才华随风飘扬。在一个午后,支教老师胡阳给孩子们送去了诗歌这束光,照亮他们的世界,让他们自由奔跑。当诗歌不只是课本中的古人流芳,更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希望和远方,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用无限的爱和自然的诗意托举孩子们自由成长。

写诗的孩子,是光

我也许是一个小小的

童话

在这里永远的歌

永久的梦

都在我这个小小的

诗里

我想穿过一丛灌木丛

在里面

流星永远不发光

白天永远不昏暗

水坑永远是小句号

这篇童话永远长不大

朋友

放学回家的路长长的

只有我一个

家里的牛圈大大的

只有小牛一头

当我抱住它的时候

我们都有了朋友

小诗人的故事

13岁的袁方顺是贵州省黔西市重新镇龙塘小学最“高产”的“小诗人”,3年里用掉了10个诗歌本。他所在班级有71名学生,如果只从学习上看,他们成绩并不理想,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在60分左右浮动,有老师形容给他们上课像“牵着蜗牛散步”。但他们会写沉甸甸的诗,有关死亡、离别和思念。他们说,诗歌是光,是相机,是日记本,是好朋友。

今年夏天,袁方顺小学毕业了。他说,成为初中生后,他不想写以前的诗了,“要写快乐的诗”。即使他包里装着只有10多分的英语卷子,即使以后那些崎岖的山路,还将是他一个人走。

小诗人的故事

施应锁是一名12岁男孩,个头小,不爱说话,总是默默跟在人群后面。第一次接触诗歌课,尽管老师说诗歌很简单,就是闭上眼睛,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但直到课堂结束,小锁也没能写出第一首诗。回到家,当小锁牵着牛再次进入大山时,山里那些往日熟悉的景象变得有点不一样。诗歌似乎打开了他心头的一扇窗,内心的想象和情感开始发出声音。

莲子

看着荷塘里的莲子

就像一个个绿酒杯

里面装着许多宝石

这是莲子妈妈在忙着孕育她的孩子

我多想做那一枚枚莲子

也依偎在妈妈的怀里

进入甜美的梦乡

小诗人的故事

常年与父母分别,“思念父母”是很多留守儿童笔下共同流淌的感情。家住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鲁溪镇梅颜村的毕梓萱今年12岁,爸妈在福建务工,从小和奶奶共同生活。她和奶奶一起散步,看到荷塘里的荷花和荷叶时,就想起了妈妈。毕梓萱说:“莲子躲在荷叶的下面,就像我依偎在妈妈的怀中。”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母亲说,我是一颗星

虽在星河中微不足道

但足以照亮她的人生

父亲说我是一棵树

虽在茂密的树林里谁也看不见

但我会一直挺立着

奶奶说我是一朵云

虽在蓝蓝的天上不那么耀眼

但也做出了一份贡献

我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

我的家人会一直爱我

小诗人的故事

留守儿童大多在偏远山村,接近大自然,只要稍加引导,一草一木、花开花落都会引来诗意的告白。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考。“这首诗主要想表达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江西省武宁县第四小学的郭安哲说。他的爸爸妈妈很少在家带他,但他能通过日常的一点一滴感受亲情的温暖。他知道,家人的期待并不在于他变得多么伟大,而在于他能过上快乐、有意义的生活。

运用示例:当诗歌被贴上“无病呻吟”的标签,我想请你看看这些流淌在山村间的氤氲诗意:在13岁的袁方顺的诗中,他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小的童话”;在12岁的施应锁的诗中,他是“家里大大牛圈里的一头小牛”的朋友;在12岁的毕梓萱的诗中,她是想要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的“一枚枚莲子”;而在小学生郭安哲的诗中,他是“被家人一直爱着”的孩子……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里,诗歌是他们孤独的解药,更是他们情感和想象的依托。诗歌就是美育,不仅照亮了孩子们敏感丰富的内心世界,更引领孩子们从追寻光到成为光。被寄予思念、爱和希望的诗,永远迸发着美好的人性光辉和无限的精神力量。

主题思考

角度一:教育从不简单。

教育,不是为解决实质性问题存在的,也不是为灌输大量知识而存在的。“教育”的本意是“激发”。而老师工作的本质就是激发并唤醒潜伏在每个学生体内处于睡眠状态的能量。好老师应该能把生活带进课堂,触类旁通,并帮助学生释放思想。正如评论家莱斯利·福利尔德所言:“教师,并非在教授一门课,而是在分享他的人生。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教学就是一种艺术。”

角度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真正的师者应该是体贴与共情的,懂得对孩子生命和情感的启蒙教育和起点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攀登高山的过程,爬到顶峰就会超越前人,老师这种甘隐其后的支撑包含了深厚无言的“师者仁心”,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

角度三:乡村教师用奉献坚守为山里孩子照亮前路。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无数村落如繁星散布。在这些偏远的角落,一代又一代的乡村教师创新教学、倾心培养,用奉献突破了地理隔离的藩篱,用坚守点亮了农村孩子的希望,用一段陪伴的时光引领这些孩子走向更明亮、更宽广的诗与远方。

角度四:“会写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

诗歌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诗歌当然无法改变他们生活的现状,并非每个乡村孩子都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但学会发现日常生活的美依然至关重要。诗歌可以改变他们生活的态度,安抚和释放他们的情绪,像一种力量,推着他们无畏而又快乐地走向未来,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

角度五:诗歌的力量,很大程度上体现于激发和凝聚人的情感共鸣。

孩子们的诗歌,也许不那么亮丽,但是充满着走出泥沼的期待。他们坚持用诗歌表达爱,释放内心,这种非功利的状态,是感动人心的核心力量。对这些孩子来说,未来的日子里,哪怕是在平庸的生活里也会留住诗歌,让“为自己写诗”成为一种可贵的习惯。这就是“深山里的诗歌”所具有的坚韧生命力的源头——活着,是可以诗意盎然的。

读诗

我的家乡

□范芸丽

我的家乡有一座山

这座山上有很多诗

因为山太美了

讓我数不过来

也不知道要选哪句

树上有

地上有

墙上也有

月亮

□林怡

把我的小硬币放在纸下

用手电一照

你别告诉别人

我在纸上发现了一个小月亮。

长大

□子豪

长大是一件很难的事

上一次和爸爸妈妈告别的时候

我学会了忍住不哭

我就知道

自己长大了

……

这些诗歌的字里行间都传递着孩子们丰沛的情感,他们身上有着无限的才华,尽管这些才华暂时被大山阻隔了,难以传播出去,但他们依然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为乡村教育工作者们送去诚挚的祝福和真诚的敬意。

(编辑:关晓星 王冠婷)

猜你喜欢
写诗诗歌孩子
诗歌不除外
学写诗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小鸟写诗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这个暑假,写诗吧!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