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量地震在致密气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

2023-12-12 08:24张明张昕梁菁姜晓宇甘利灯尉晓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3年6期
关键词:沙溪庙伽马横波

张明,张昕,梁菁,姜晓宇,甘利灯,尉晓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多分量地震勘探与常规纵波勘探相比增加了转换波信息,在非均质性储层预测、油气藏的精细描述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1-2]。从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横波地震勘探,以期获得比纵波勘探相对高的地震分辨率,但由于横波频率低、能量衰减快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纵波激发、纵横波联合接收的多分量地震技术在海上开始了工业化应用[4]。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多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处理流程,初步形成纵、横波联合储层描述技术体系。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5-7]及动态监测[8]、页岩气方位各向异性和裂缝预测[9-11]等领域都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尽管如此,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对转换波的应用不足,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12]。

在解释四川盆地秋林地区沙溪庙组地震数据过程中,精细刻画河道砂岩及其叠置关系对准确预测泥岩夹层位置、指导水平井部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沙溪庙组砂岩与泥岩纵波阻抗差别小,采用常规的纵波勘探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给地震预测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分析,发现转换波虽然分辨率低于纵波,但在反映岩性变化方面更具优势。通过纵、横波联合反演提升岩性预测精度,能够解决沙溪庙组叠置砂岩及泥岩夹层的预测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图1 左)。沙溪庙组是一套巨厚的陆相碎屑沉积,地层厚度约1000~1500 m,河道砂体普遍相对较薄[13],厚约10~20 m。由该区地质综合柱状图(图1 右)可知,沙溪庙组纵向划分为沙一段和沙二段,沙一段主要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沙二段为河流沉积体系。根据基准面旋回,沙二段又分为J2s21、J2s22、J2s23、J2s24四个亚段[14]。砂岩物性总体表现为低孔—中孔、特低渗—低渗特征,川中地区孔隙度为3%~18%,渗透率为0.05~1.00 mD[15]。砂体规模大、非均质性强,勘探实践证实河道砂的储集条件最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砂体[16]。

图1 研究区位置(左)和地质综合柱状图(右)

图2 过W17 井地震剖面(a)、合成记录标定(b)及井旁道叠前道集(c)

1.2 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

图3 8 号砂组PP 波数据最大振幅属性

2 多分量地震数据基础

2020年秋林地区采集了满覆盖面积为200 km2的多分量地震资料。多分量地震采用炸药震源,激发点间距为40 m,激发线距为360 m,采用DSU3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点距为40 m,接收线距为280 m,最小炮检距为260 m,最大炮检距为6000 m,转换波覆盖次数为50~70。地震资料处理以PP、PS 波保幅处理为目标,针对PS 波信噪比低的难点,采用分区、分域、分步保真保幅噪声衰减技术,有效提高了PS 波资料信噪比,为多分量地震联合解释奠定了较好基础。

图4 为W16 井井震标定结果,PP、PS 波实际地震与合成记录吻合度很高,目的层段沙溪庙组PP 波主频约为35 Hz,PS波主频约为18 Hz。

图4 W16 井PP 波(a)和PS 波(b)合成记录标定

3 多分量地震反演

3.1 纵、横波匹配

图5 PP 波(a)、PS 波(b)地震剖面及校正至PP 波时间域的PS 波地震剖面(c)

3.2 岩石物理分析

图6 川中地区测井曲线

图7 川中地区 岩石物理交会分析

3.3 地震反演

根据图7 交会分析结果可知,横波速度能够较好地区分砂、泥岩(图7b),因此可以反演横波速度体作为岩性预测的主要依据。一般可以通过PP 波叠前反演或PP-PS 波联合叠前反演获得横波速度。本文对比了这两种方法的反演结果,并利用W13 井进行了验证。

3.3.1 PP 波叠前反演

采用基于Aki-Richards 近似公式的叠前同时反演方法,对PP 波不同角度的部分叠加体进行反演,从而获得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弹性模量等参数。

根据Aki-Richard 公式,PP 波反射系数为入射角的函数[25],有

式中:θ为纵波入射角;vp、vs、ρ分别为界面上、下纵波平均速度、横波平均速度、介质平均密度;Δvp、Δvs、Δρ分别为界面上、下纵波速度差、横波速度差、密度差;γ为横波与纵波速度比。

高质量的叠前道集数据是保证反演效果的重要基础,尤其是道集的保幅性。图8 表明,8 号砂组地震道集(图中红线)III类AVO 曲线特征与正演结果吻合较好,说明道集质量满足叠前反演需求。

图8 PP 波正演(a)和实际道集(b)及AVO 曲线(c)

PP波叠前反演采用的技术流程为:

(1)基于叠前道集覆盖次数和反演稳定性两个方面考虑,采用5°~15°、15°~25°、25°~35°三个角度叠加数据体作为输入进行弹性反演;

(2)分别提取3个部分叠加体的地震子波;

(3)根据测井资料及地震层位建立vp、vs、ρ的低频模型;

(4)利用式(1)进行组合反演,得到vp、vs、ρ的反演结果。

3.3.2 PP-PS 波联合叠前反演

PP-PS 波联合反演引入了实测的转换波地震数据,相对于常规地震反演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 Aki-Richards 公式,PS波反射系数可表示为[26]

式中φ为转换波反射角。

PP-PS波联合叠前反演的技术流程为:

(1)由于PS 波低角度数据信噪比较低,分别对10°~27°、27°~44°、44°~60°的叠前数据进行叠加;

(2)将PS波部分叠加数据校正至PP时间域,采用的方法与PS波叠后资料校正方法相同;

(3)通过井震标定,分别提取3 个PS 波部分叠加体在PP波时间域的地震子波;

(4)根据测井资料及地震解释层位建立vp、vs、ρ的低频模型;

(5)输入PP、PS 波部分叠加数据体及各叠加体的子波进行组合反演,得到vp、vs、ρ的反演结果。

3.3.3 反演结果对比

图9 PP 波(左)、PP-PS 波联合(右)叠前反演横波速度剖面

4 纵、横波联合分析

图10 为过W17-H 井的PP 波、PS 波剖面及PPPS 波联合反演横波速度剖面,从伽马曲线(图中紫色线)可知,该井水平段前端以低伽马值为主,表明钻遇砂岩储层,而后端伽马值明显升高,说明泥质含量增加。在PP 波剖面上,W17-H 井地震响应始终为强振幅的“亮点”特征,水平段横向变化不大,没有反映出岩性变化(图10a)。而在PS 波剖面上,W17-H 井地震响应为叠置的波组特征,沿着钻井水平段地震波形存在明显变化,在水平段前端低伽马值位置,井轨迹(图中黑色线)处于波峰内;在水平段后端较高伽马值位置,井轨迹处于波谷内,地震响应与伽马曲线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图10b)。横波速度反演剖面显示该井水平段前端处于横波速度高值区域,说明以砂岩为主,后端井轨迹处于砂岩边界,地层泥质含量增加导致伽马值升高(图10c)。

图10 过W17-H 井PP 波(a)、PS 波(b)剖面及PP-PS 波联合反演横波速度剖面(c)

图11 为过W211-H 井的PP 波、PS 波剖面及PPPS 波联合反演横波速度剖面,从伽马曲线(图中紫色线)可见,该井水平段前端伽马值较高,判断岩性为泥岩,中部及后端伽马值低,岩性以砂岩为主。在PP 波剖面(图11a)上,沿着W211-H 井水平段地震响应没有明显变化,同为强振幅的“亮点”特征。而在PS 波剖面(图11b)上,W211-H 井前端泥岩段明显为弱振幅,中部及后端砂岩段为强振幅。横波速度反演结果(图11c)表明该井钻遇的是两套叠置砂体中范围较小的砂体,在水平段前端,横波速度较低,砂岩厚度薄,钻遇泥岩为主;中段横波速度高,以砂岩为主,末端横波速度低,又钻遇泥岩。

图11 过W211-H 井PP 波(a)、PS 波(b)剖面及PP-PS 波联合反演横波速度剖面(c)

5 结论

多分量地震在提高川中地区沙溪庙组砂岩预测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推动多分量地震在致密油气藏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研究表明:

(1)相对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对沙溪庙组岩性有更高区分度;

(2)8号砂组河道在纵波剖面上为“亮点”特征,河道内砂体厚度及叠置关系变化引起的纵波响应变化小,而在转换波剖面上变化明显;

(3)与纵波叠前反演相比,纵、横波联合反演的横波速度精度有大幅度提升,能够准确、精细地刻画河道内部岩性变化情况;

(4)纵、横波联合反演能够很好地解释水平井钻遇的岩性变化情况,有效解决了河道内砂体叠置关系的预测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信息将对水平井井位部署、提高水平井砂岩钻遇成功率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沙溪庙伽马横波
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伽马暴
基于车载伽马能谱仪的土壤放射性元素识别研究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川西拗陷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储层流体特征在天然气运移中的示踪意义探讨
——以川西坳陷中段龙门山前中侏罗统上、下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重庆沙溪庙组紫色土土壤基质和优先流入渗的定量测算
Understanding Gamma 充分理解伽马
扬眉一顾,妖娆横波处
横波一顾,傲杀人间万户侯
横波浅层地震在城市勘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