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萍,李长艳,周笑笑
(1.临沂市人民医院设备与医学工程部;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3.临沂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山东 临沂 276003)
医疗设备在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其智能化程度和准确度越来越高,对临床诊疗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医疗设备的可靠、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需求,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规范、精细地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合理配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和浪费,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产生最大效益,成为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加强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促进医疗设备合理配置、安全、有效使用。2015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覆盖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全过程的使用质量管理制度,并指出“鼓励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2021 年5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中,明确使用运维管理要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位置、运行使用、维护巡检、故障维修、随机配件更换、数据备份与恢复等信息的管理”。因此,医疗设备管理中融入信息技术是与时俱进的必要条件。
(1)医疗设备种类、数量多,导致管理难度增加。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一般都有上千万到上亿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数量大且种类多,既有单台价格昂贵的百万以上的如PET、LA、MRI 等医疗设备,也有单台价格1000元以下的医疗设备。由于资产数量大,人工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时,往往只关注有无该设备,而对设备的使用状态、维保情况以及调配、使用效能监控难度大,且容易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物不符等情况。甚至会出现设备闲置、报废设备无法妥善处置、设备丢失等问题,导致设备的闲置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2)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导致效益分析难。由于设备效益分析数据获取难,运行数据由人工填报,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数据汇总周期长、不准确,院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程度不高等原因,使得难以对相关医疗设备进行效益、效率的量化评估,无法真实反映设备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闲置的医学装备,无法为院党委提供数据决策支持。
(3)未能建立科学的预防性维护制度,导致维保难。由于我院未能实现对医疗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缺乏维修前瞻性计划和个性化定期保养,易导致设备维修频率较高、应急性维修多、维修周期长、维保费用高等问题,难以真正形成较为科学的预防性维护制度,直接影响设备的经济效益。
(4)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质控难。医疗设备“重效益轻管理”现象广泛存在,由于医院往往疏忽制定医疗设备管理计划,缺少评价方法和直观评价指标,使得医疗设备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地位难以确立,无法避免设备“带病”工作、检测不合格的设备难以停用、临床科室配合程度和重视程度不高等诸多情况,无法第一时间规避和防范设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现在,大多数的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仍采用手工台账管理或静态信息化管理,易造成设备基础数据缺失,导致管理上的漏洞。
自2013 年以来,我院引进了一套支持医院整体运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HRP,并结合医院实际不断完善相关模块,涵盖了医院财务、人力资源、物资供应链、设备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了人力、资产、耗材、设备和药品的管理,使得医院在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为医院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保障。
但是,常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中大多是静态指标,缺乏动态信息,无法实时获取医疗设备的所在位置、使用时间、设备状态、日常维护等运行信息,也无法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在线分析。而且,HRP 与HIS、LIS、PACS 等系统不能连成一个大网,不能达到对医疗设备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总之,要满足医院信息化、智慧化管理的要求,就需要一套系统化全面的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方式,实现多信息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对医疗设备从采购论证、使用监管、效益分析、质量控制、维护维修、报废处置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整体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医学装备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要紧跟物联网等最新信息技术趋势,建立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平台,将复杂多样的管理系统尽量统一到集约管理平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依托动态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对医学装备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不断地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持久地发展。
我院引进某大型维保服务公司的医学装备管理系统,提取医院现有管理系统,如HIS、LIS、PACS、HRP等系统中的数据,实现设备保障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医学装备档案管理、医学装备所有权管理、报废管理、供应商管理等覆盖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功能,可对现有医学装备进行日常巡检、保养、维修、计量管理、统计、查询、预警提醒等全流程管理,各个环节全程数字化,不断满足医院日益规范、严格、现代化的管理要求。
(1)全院医学装备盘点与电子建档。工程师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彻底的排查和清点,所有设备“一物一码”,建立完整的设备基础性数据和资料,不断补充附加信息,完善设备信息,并在医学装备管理系统中录入。通过排查和数据录入,实现账实相符,并在系统中根据权限分配给医院相关设备负责人及分管负责领导,便于各级负责人全面便捷地了解全院或者本部门医学装备的品牌、型号、分布以及基本资料。
(2)大型设备效益分析。该医学装备管理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联合PACS 系统、物联网、HIS 系统以及HRP 自有的财务、成本、耗材、设备系统的方案,全面评估16 台CT、6 台MRI、12 台DR 的大型影像设备的单机绩效(实现途径见图1)。通过对影像数据、病历信息、设备使用时长、使用频率、设备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信息、维修数据、耗材使用数据、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分析,评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医院设备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结合人工干预,不断优化设备的使用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医院设备引进及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实现医院设备管理的高效运作。
图1 大型设备监管图
(3)医疗设备共享共用。如何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效率,医院以呼吸机为试点,推动物联网RFID 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实现设备轨迹管理和运行监控全方位管理。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自动获取设备的开机时间、总工作时间、停机时间、使用情况、工作量等运行状态信息,定期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设备科对于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进行回收,放置在应急设备调配库,在全院范围内调配使用,实现医疗设备的共享共用,节约医院购置资金。
(4)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及质量控制。“重预防、治未病”是现代医学装备管理的新理念,充分利用该医学装备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工具,动态时效化、数据可视化监测设备保养、维护状态,基于故障数据分析进行主动预防性维护;通过开展部件更换、清洁等预防性维护,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并预防故障发生;定期主动保养、计量与维护,降低故障率,提升开机率;借助专业质控设备开展维修后检测,确保设备功能、性能的正常输出;通过开展性能检测和安全监测,验证医疗器械性能的适当性和使用的安全性,以此实现我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降本增效。
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减少医疗设备管理环节中的差错,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为医院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提升医疗机构整体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地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