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应刘斌教授之邀,去浙江大学参加该校考古专业成立大会。会上,我做了一个发言,谈“什么是好的考古学教育?”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在做了多年的考古实践、专业教学、专业刊物编辑之后,积累了一些个人的体会。我的粗浅认识是: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考古学在文科中是个“全科科学”这一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高校考古学科主持人基本的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理念、工作思路和专业发展目标;决定了学科教师及课程的配置、图书资料的购置和储备、科技考古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对内对外的教学与学术合作等等。狭隘的或封闭的专业观不利于建立一流的考古学科和培养出一流的考古学人才。当然,考古专业及课程的边界如何确定,则要依靠每个大学及其教师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作出自我把握。
Willis(1996)将“任务型教学法”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为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的步骤;阶段二为任务环(task cycle)。在这个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执行任务,并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然后向全班汇报任务完成情况;阶段三为后任务(post-task)。此阶段的重点是语言点,包括分析和操练两部分。先由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重点和难点。
新媒体已成为当今国际传播的主渠道。近几年,“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的《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十三五”之歌》等政治动漫,以及新华社面向网络和移动端用户推出的可视化报道《四个全面》说唱动漫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都获得了广泛关注。“硬题材的软传播”不仅符合青年受众的话语方式,也让处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更容易接受,丰富了中国对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第二,考古学人才培养要坚持理论学习、史料研读、田野实践三者不可偏废,但学科实践及田野体验更加重要,这是考古学的基础、特色、本质所在。离开扎实的田野训练和体验,产生不了优秀的考古专业学子。
第三,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既要充分考虑基本核心课程,也要对学生实行开放任选的机制,让学生潜藏的智慧特长和学术梦想能得到自由的成长,得到相应知识的对接、滋养和启迪。
第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育更加广阔的知识结构。学校就是要为学生做好丰富图书的购置、实验条件的创设、跨学科的名师讲座的设立、必要的学术锻炼平台的提供以及多样性的田野实践机会等各种条件的准备。
第六,当然,对学生的学术思想和专业使命的引导与培育、跨学校培养人才机制的设立、新的教学及科研工具的及时采用等也是一流考古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择那些真正热爱科学、热爱田野、热爱考古、个性质朴的学生进行深造,而不要过多关注其“出身”如何。可以说,在考古学领域,“热爱”是第一动力、第一机缘;热爱,就能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目前,一些考古机构在吸收人才时,过分强调本科学历,实际上把许多热爱考古的人才挡在了考古学事业的大门之外。回想一下,中国第一、二代优秀考古学家中,又有几人在本科阶段接受过考古学训练?世界考古学史也同样有类似情况。
色差仪,CR-400,日本Konica Minolta公司;质构仪,TA.XT Plus,英国SMS公司;手持式糖度计,PAL-1,日本ATAGO;游标卡尺,上海恒量量具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75A,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蔬菜分辨器,台湾天烨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希望在办好综合性考古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各个大学应当探索建立高层次特色化考古专业发展的方向,那种“万金油式”的考古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深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学术主题的领军人才的成长。
最后,希望中国大学能够关注培养考古专业学生的国际性视野、知识和能力,以利中国考古学界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文明互鉴研究及对整个人类发展历程、发展规律的考古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