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雨萌
人文社科除文学外,还包含了如新闻、历史、语言、社会、法律等一系列学科,每个学科的专业文本和专业写作,都有其自身的写作范式与文本评价标准。在很长时间内,这些文本是否具有文学性并不在这些专业文本的评价标准之内,甚至在一些学科内部,过高的文学性反而会被视为是对专业程度的一种妨害。但随着学科发展与融合,人文学科类著述接受壁垒的打破,越来越多的专业文本开始重视修辞、叙事等文学性表达与专业表述的嵌合,新闻、历史本身就具备的叙事性特征随着新新闻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被不断放大和文学化,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概念的扩大又进一步增加了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律等专业案例型文本的文学性与可读性。当然,这种表达的融合也在不断变革着文学文本的写作技巧与呈现方式,从1950 年代卡波特的《冷血》、谢和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1980 年代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到当下的《中国在梁庄》《碌碌有为》《法治的细节》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学创作的写作技术和呈现方式产生过冲击。
但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表达转换与融合在实践上拓展了文学研究者研究对象的疆域,也在理念上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同时具备本体论和方法论价值的文本研究底层逻辑。因此文学研究者在拥有评价权力的同时也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使文学批评对此类专业文本产生意义与价值?或者往大了说,文学研究者如何基于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建立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批评和交叉研究?诸如文化研究、文学社会学、元宇宙等交叉研究方向已经成熟地建立起来,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应该可以在更多领域确立方法价值和理论价值。
张瀚文同学的书评目前看起来还是对作品的文本细读,但是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看作一种作者与读者的“双向奔赴”,作者王国平试图在“通讯”这一更注重信息价值的新闻细分领域注入文学要素,使信息更具有画面感、沉浸感,而张瀚文则通过对这些通讯作品的文学解读,证实了王国平尝试的有效性、价值感。我们期待更多的同学能将目光投向这类作品,并进行更深入、理论化的解读与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