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足[1]。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能够为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产权界定并提供激励机制,为技术创新产业进行资源配置并提供市场交易机制,为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产权保护并提供市场规范机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开展专利情报分析,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有效开发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专利文献记载了世界上90%以上的技术信息,并且80%的技术信息仅在专利文献中记载,并未见其他科技文献报道。研究还表明,企业利用好专利信息能节省约60%的研发时间,节省约40%的研发经费。因此,专利文献无疑是巨大的宝藏,企业利用好专利信息能大大降低研发创新的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企业本身的特性,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利用专利信息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尝试对专利信息的认知、专利信息可提供的技术情报、专利信息对研发的帮助及企业如何改善专利信息利用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中小企业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利用好专利信息、充分发挥出专利信息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有所裨益。
专利信息之所以能够为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做出重要决策并提供信息支撑,是因为专利信息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和对专利信息的分析处理。为此,在了解如何利用专利信息前,有必要对专利信息及专利分析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深刻认识到专利信息背后可能蕴藏的情报财富。
专利信息指的是专利文献数据中所直接提供的各类信息,或者由相关的商业数据库提供的与上述专利数据直接相关的各类信息。根据信息的内容将专利信息分为申请/公开信息、相关案件信息、相关人信息、引证/施引信息、技术信息、法律状态信息、无效宣告/复审信息、诉讼信息,以及与上述8类信息有关的统计/索引信息[2]。且专利文献格式统一规范、高度标准化,便于专利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专利分析是以专利信息为基础,基于专利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统计和分析而得出的一种综合性的情报分析工作。专利分析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对海量专利信息中所蕴含的技术、权利、市场等有价值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综合提取,并以各种信息情报的形式予以展现[2]。
专利信息利用就是专利信息的检索、识别、统计、分析,呈现情报、利用情报的过程。
相较于一般的技术文献信息,专利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多元,且获取也非常便利。因其便利性,专利分析更易于普及和开展;因其丰富性,专利分析可以挖掘出更多和更有价值的技术情报及竞争情报。因此,专利信息利用对于企业研发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2.1 助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项风险大、对智力资本要求很高的经济与社会行为,不当或过度的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利信息蕴含丰富、完整、新颖的技术信息,通过对技术信息的挖掘,从不同维度对专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够协助企业了解行业专利现状、技术格局、关键技术、创新热点、技术空白点、技术薄弱点、技术盲点、技术分布区域(目标市场)、竞争对手、技术的发展脉络等信息。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之前,通过专利检索和分析,了解现有技术情状和发展趋势,梳理技术研发路径,指明技术研发方向,可以科学合理地立项,避免重复研究和低水平开发。还可以寻求潜在的合作伙伴和有实力的研发人员,不断优化企业研发水平,提高产品研发起点,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1.2.2 防范专利风险
研发过程中,专利侵权风险的识别和规避,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产品大多不是首创,是市面上已有的产品。这种情况下通过排查同行已有有效专利,通过专利分析揭示潜在的专利风险,可以为企业开展技术规避设计、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降低产品上市后面临的竞争对手诉讼侵权的风险。针对引进技术,通过专利信息分析,可以排查引进技术的自由实施度,规避引进过程中的风险。
1.2.3 支持市场竞争
从商业角度来说,专利不仅是一种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种商业竞争工具。权利人保护和运用专利等行为实际都关联了一定的商业目的。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可以知晓其核心技术、研发方向、市场重心,做到知己知彼,为企业产品的经营决策、市场竞争提供有效支撑。
1.2.4 评估研发人员
如何寻找高水平的人才、评估人才技术实力、评价人才创新绩效是企业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的关键问题。实践证明,通过解析创新主体的专利发明人信息以及不同发明人之间的合作信息,既可以筛选出核心人才,也可以实现对团队合作水平以及合作架构质量的评价。
中小企业一般还没有专职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缺少专利信息及信息利用相应的培训。研发人员不知道专利信息所蕴含的信息,并未将专利文献作为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3],更不清楚专利信息在研发活动中能提供的价值。对专利信息缺乏认识,进一步导致了对专利信息应用意识的薄弱。
中小企业大多缺乏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更缺乏在创新过程中开展专利信息利用的机制,专利信息利用机制建设也缺少指导。《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中给出了在立项及研究开发中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的要求,一部分中小企业进行了该标准的贯标,但是其中大部分企业还是将贯标作为一个科技政策以获得国家资金支持的项目来做。在研发创新活动中开展专利信息分析的管理制度较为宽泛和通用,没有真正融入企业现有的研发管理体系中,没有真正地将专利信息分析与研发活动开展相结合。
专利信息数据库是进行专利检索的基础,中小企业由于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的缺失,对专利信息搜索的数据库平台资源及平台的使用不清楚。另外,考虑到资金成本等原因,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使用免费的数据库资源,而这些免费的数据库资源通常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资源不全等问题,制约了企业专利信息运用的有效性。免费的数据库在用户使用上不是很便捷,也限制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或技术人员使用的积极性。
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研发活动中的专利信息利用还处在理论阶段或为了满足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没有贴合公司研发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的研发类型,专利信息利用上也没区别对待。花费大量精力做出漂亮的曲线、图表,但是结论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或者并不是研发人员关注的。这种形式的专利信息利用,没有给研发带来实际可用的价值,这样也造成了专利信息利用对研发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一种负担,是为了满足体系审核额外增加的工作,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由于企业内的职责分工,专利工作人员和研发人员之间存在壁垒,两者工作性质不同,导致专利工作人员不懂技术,技术人员不懂专利,造成语言不同频,沟通不畅。由此带来了专利信息分析工作的开展受阻,不能真正发挥出专利信息在研发中的作用。
企业最高管理者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知识产权运用意识,重视专利信息利用,把专利工作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加大在专利方面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的投入。在公司内尽量设置独立的专利部门,配备专职的专利工作人员。如果做不到设立独立的专利部门,尽量保证有专职的专利工作人员。在专利工作人员配置上:一是可以从外部招聘或引进专业的专利人才;二是可以培养熟悉企业技术产品的技术人员逐步转型为专利人员。
企业专利工作人员要具备专利信息利用的能力,不仅要掌握专利检索的方法,还需要具备信息分析和信息呈现的技能,将专利信息语言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者、研发人员能够看懂和理解的语言。
其次,企业专利工作人员要对研发人员进行专场培训,提升研发人员对于专利信息概念的认识,了解专利信息能对研发起到的作用。只有研发人员认识到专利信息的价值、对其研发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才会有意向关注专利,关注专利信息的利用。
管理制度在企业中是员工工作需要遵守的法则,是企业管理文化形成的基础。因此,要想利用好专利信息,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适用于本企业研发活动的专利管理制度、专利信息利用机制。想让专利信息变得有用,首先一定要融入研发活动中,了解企业研发对专利信息的实际需求,结合需求点进一步明确专利信息分析的目的,目的越具体、越明确就越有利于选取合适的分析项目,越容易得出有针对性、可转化、接地气、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管理制度建设上,最好是在现有的质量和研发管理体系中,识别出需要嵌入知识产权管理及专利信息利用的环节和节点,然后在该环节和节点上添加相应管理要求,做到多体系融合、同时实施,使得专利信息利用深度融合到研发活动中,让专利信息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研发活动,让专利信息真正有用起来,而不是止于理论。
在企业内部构建专利信息检索及分析的平台,包括公共资源和商业资源[4]。
公共资源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韩国专利局、日本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官方网站。这些公共资源均是各国政府专利主管部门主办的免费平台,可以在企业内给技术人员推广使用。企业专利工程师可以汇总各官方网站的网址和使用方法,共享给内部人员。
商业资源是指商业数据库,需要付费使用。目前国内不少公司进行了专利数据开发,通过购买账号的形式使用,收费标准不同,服务体验、包含数据资源各不同。商业数据库在一个平台上汇集了多个国家的专利数据,且对专利数据信息进行了多维度的加工处理,还可以实现很多分析和图表呈现功能,使用便捷、高效。财务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购买一定数量的商业数据库账号。
不同研发类型对专利信息的需求不同,需要对专利分析的维度也不同,专利信息的作用也不同。
下面以中小企业常见的几种研发类型,分别说明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专利信息分析,有效贴合研发需求利用专利信息。
3.5.1 前瞻品研发的专利信息分析
前瞻品是指市场上还未有此类产品或尚未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此类产品,该产品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上的目标新产品。
针对此类产品的研发,由于公司首次涉足,能在市面上获取同类样品的可能性也比较小,研发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根据现在市场的竞争模式,一般都采用产品研发,专利先行。因此,在研发前期及过程中利用专利信息获取技术情报、市场情报、竞争情报显得尤为重要。
在研发前期,通过专利信息的检索,识别目前该类产品已有的专利情况,分析可得到该行业技术发展的总体情况,给研发人员提供产品的技术现状,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结构和技术。对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功效分解,制作技术功效图,可获取技术聚集点、技术空白点。对技术聚集点进行分析,可帮助公司规避技术风险点;对技术空白点进行分析,可发现新的研发方向,选择有效的研发路径。还可以进一步获取潜在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行业技术人才等。因此,针对前瞻品研发这种情形,专利信息分析是研发前市场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专利是动态变化的,前瞻品的研发周期也比较长,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定期跟踪和监控专利动态,获取最新的专利情报,为是否调整研发方向也提供了重要支撑。
3.5.2 全新品研发的专利信息分析
全新品是指公司未有此同类产品,属于全新技术、全新材料、全新领域、全新工艺的研发。
针对全新品的开发,公司相关经验少,但是市场上同类产品可能已经比较成熟,公司是否要进行该项目的研发,该项目的技术方案是否具有专利侵权风险,项目市场前景是否明朗,通过专利信息分析都可以提供参考。
对全新品项目,需要进行较全面的专利检索和分析,比如技术生命周期分析、申请人分析、发明人分析、技术路线分析、专利来源地分析、目标市场分析等。每个维度都可提供有利于研发决策及实施的有效信息,如产品生命周期分析通过展示专利申请趋势、对行业技术发展的总体情况解析,可了解目标产品领域的演变过程和变化周期,分析目前所处的阶段(发展期、高峰期、平缓期、衰落期等),预测该产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为经营决策层决策是否立项,资金、人员投入情况提供信息支撑。
另外,专利风险排查分析,也是全新品项目专利信息分析的重要维度之一。
3.5.3 仿制品研发的专利信息分析
仿制品又称为复制品,是指根据客户给定的样机或图纸进行制作。
针对仿制品项目,风险规避是第一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关注样机生产厂家和同行目前的专利情况,找到风险点,规避并基于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
3.5.4 派生品研发的专利信息分析
派生品是指公司已有同系列的产品在批量制作,根据客户使用需求或解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一技术问题进行局部结构的变化。
针对该类项目,即公司已有此类产品,需要进一步升级,则重点关注行业引领者的专利技术,实时跟踪其专利公布动态,对其新公开专利进行解读分析,了解其技术动态,为公司产品的改型提供参考。
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一技术问题,进行该技术主题的全面检索和技术功效分析,寻求同行或相近行业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专利文献提供技术问题的解决思路。
专利工作人员要想做好专利信息分析工作,必须和研发人员保持紧密的联系,打破与研发人员之间的壁垒。一方面,专利工作人员要多学习产品技术,了解企业研发模式和过程,了解研发人员的语言和工作节奏。另一方面,研发人员要多学习专利基础知识,了解专利语言,从而确保专利工作人员和研发人员两者能同频共振。
在做研发项目的专利信息分析时,需要阶段性地分享和沟通进程及结果,确认分析工作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不偏航。
总体来说,专利工作人员做专利信息分析时,一定要给研发做出超值服务,切到研发人员的痛点和需求点,让研发人员将专利信息利用起来,形成正向循环,专利信息才会变成被需要、不可或缺。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中小企业在不确定的复杂环境中获胜的法宝,也是战胜经济危机的重要途径。专利信息中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和法律信息,利用好专利信息能够帮助企业走好自主创新之路,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应该加强知识产权应用意识,提升应用技能,加强研发创新中专利信息利用机制的管理,针对不同的研发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贴合实际需求的专利信息分析,通过专利信息利用赋能研发,推动研发,提升研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