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野生多花黄精栽培技术探讨

2023-12-12 03:39:57江雪姣
种子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锥栗毛竹林黄精

江雪姣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安徽 池州 247100)

九华黄精又称地藏黄精,生长地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0°19′—30°51′,东经117°41′—118°05′。该县位于皖南中部偏北,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结合部,东邻南陵县、泾县,南濒太平湖与石台县及黄山市黄山区相交,西连贵池,北与铜陵接攘,总面积1 181 km2。青阳县区域为皖南山区九华山山脉,地势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县内以天台山为最高,海拨标高1 341.6 m,大部分地区海拨高度在125~300 m。县内低山丘陵面广,多与河谷平原、山间盆地交错分布,地形起伏显著。县内植被茂密、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润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多花黄精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有利于养阴润肺、宽中益气、滋肾填精。多花黄精中含大量人体中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补肾、降血压、血糖、血脂、补中气、强筋骨、防止动脉血管硬化、促进胰岛素活性等功效,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1]。黄精根茎块肥厚,内含多糖、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及其他营养成分。药用、食用都可以,也可以生吃炖服或添加到茶饮中,既能充饥,又能滋身健体。同时,黄精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将其加工成罐头、饮料或者干果等,也可以作为烧菜的调料,不仅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还能增加营养。多花黄精产于我国四川省、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南部、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地,多生于林下、灌丛或山坡阴面或海拔500~2 100 m 处。

随着多花黄精药用价值越来越高,市场对多花黄精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导致药材黄精需求量供不应求,加上人工栽培多花黄精量较小,非但不能满足黄精市场需求,同时破坏了多花黄精野生生态资源。目前,多花黄精种植以大田种植为主。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多花黄精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不同透光率、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地域以及土壤等方面。

多花黄精怕强光照射、喜潮湿阴冷。在一些阴暗、土壤疏松肥沃且保水性能相对好的环境生长较好。适宜多花黄精生长的土壤pH 值为6~7[2]。多花黄精的营养生长期在3—4月,花期在4—5月,生殖生长期在6—11月。

1 透光率对多花黄精生长影响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是双重的,光照不足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过强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适宜的光照对多花黄精的生长非常重要。黄精是喜阴冷百合科,故而当前利用大田种植黄精,需人为添置遮阳设施。如此不仅人工花费巨大,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不同遮阳效果导致多花黄精生长状态也有所不同。高秋美等(2021)[3]以皂角林栽培为基础,研究相同生育时期多花黄精在不同透光率条件下的生长指标、有效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在透光率为32.3%条件下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最大,同时该处透光率下多花黄精的总多糖、总皂苷含量最大。童龙等(2020)[4]发现,在不同遮阳(全光照、轻度、中度及重度遮阳)情况下,适度遮阳(有2 层遮阳网)更有利于多花黄精生长、延缓其衰老,增加叶片中的叶绿素a、b 及可溶性糖、蛋白质等。故而对于多花黄精可以考虑利用仿野生造林(减少阳光对多花黄精直射,降低其透光率)培养模式种植多花黄精。

2 不同种植模式下多花黄精生长状态

目前,仿野生林下套用模式栽培多花黄精正在研究与推广,主要的仿野生林下栽培模式有毛竹林下套种模式、油茶林下套种模式、板栗林下套种模式、阔叶林下套种模式、针阔混交林套种模式、猪牙皂林套种模式等。

2.1 毛竹林下套种模式

毛竹林是我国亚热带主要竹种,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份,是我国人工竹林面积最大、用途最广、开发和研究最深入的优良经济竹种。

毛竹林套种栽培多花黄精模式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仿野生林下套种模式。不同毛竹种植密度对多花黄精生长状态及含糖量等都有不同影响。戴琴(2014)[5]发现,毛竹林下栽培多花黄精不仅可以提高多花黄精产量,同时相对于大田种植,毛竹林下栽培减少了农田占用面积,提高了林下土地的使用率,在节约了土地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刘红跃(2020)[6]研究了行距30 cm、株距25 cm 的毛竹林下栽培多花黄精模式,有效改善了多花黄精的生长状况,提高了其产量及质量。马福彪(2020)[7]研究了3年生多花黄精在不同种植密度及海拔下,其药材作用和生长状况都有所不同。调查结果显示,最佳的海拔及立竹密度分别为800 m、2 250 株/hm2,且毛竹林下培育的多花黄精含糖量及浸出物比药典规定含量高。所以在推广毛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的同时应当综合考虑海拔和立竹密度等问题,最佳生存环境是立竹密度2 250 株/hm2、海拔800 m,其次是立竹密度2 700 株/hm2、海拔600 m 和立竹密度1 500 株/hm2、海拔1 000 m。

2.2 油茶林下套种模式

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小乔木或灌木。其叶椭圆形或卵型,底部楔形;下面中脉具细齿被长毛,叶柄被粗毛;油茶幼枝被粗毛,花顶生,花瓣呈白色,倒卵形;果实为球形;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油茶喜阳光,不耐寒,要求在土层深厚、疏松的酸性土壤及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

相对于毛竹林栽培多花黄精模式,油茶林套种模式相对研究较少。盛卫星等(2021)[8]比较了容器、油茶林下和大田3 种栽培模式下多花黄精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仿野生油茶林下生长的多花黄精黄酮含量、地下块茎多糖、薯蓣皂苷元均大于大田和容器栽培,所以在油茶林下应用多花黄精仿野生种植技术明显提升了多花黄精的药用品质。

2.3 锥栗林下套种模式

锥栗是壳斗科栗属的大乔木。小枝呈暗紫褐色;冬芽叶披针形或长圆形,新生叶基部狭楔尖且两侧对称,成熟叶基部呈宽樱形或圆形,边缘裂齿有线状长尖,叶背面无毛,但嫩叶在叶脉两侧有疏长毛且有黄色鳞腺;花的叶柄较短,雄花序可成花簇,花柱无毛;果实为坚果;花期为5—7月,果期为9—10月。因其果实底圆而顶尖,形如锥,故命名锥栗。锥栗为长达30 m 的大乔木,胸径1.5 m,冬芽长约5 mm。锥栗喜光、耐旱。2013年,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锥栗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发现,锥栗林下套种多花黄精需控制透光率,且种植日期应在每年12月底之前完成[9]。

2.4 阔叶林下套种模式

叶子宽阔的树林遮阴效果更为显著。阔叶林分为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红树林、原始阔叶林等。李德胜(2015)[10]研究发现,与毛竹林、杉木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相比,阔叶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生长状况更好。因目前我国的阔叶树种大部分受生长年限限制,故而阔叶林下栽培多花黄精模式研究并不是很多。

2.5 针阔混交林套种模式

针阔混交林由常绿针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交组成。我国针阔混交林分布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及长白山脉等地区。在树种组成上,以红松占明显优势,混生云杉、冷杉、柏、桦、椴、槭、白蜡、樱桃、黄柏等属的树种。张发根(2019)[11]研究了针阔混交林下栽培多花黄精,结果显示,针阔混交林的郁闭度在0.65~0.80 的条件下最适合种植多花黄精。

2.6 猪牙皂林套种模式

猪牙皂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因受外伤等影响而结出的畸形小荚果。猪牙皂树主要生长在我国四川、河北等地区。其果实有药用价值,可入药。果实晒干之后呈现出灰褐色。而且猪牙皂树种植后8年树干都比较矮小。目前猪牙皂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技术还不成熟。

3 土壤、地域等因素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透光率不仅对多花黄精生长有很大影响,土壤、地域(气候不同)等对多花黄精生长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赵祺(2019)[12]发现,岳西县、石台县、金寨县、南陵县、祁门县等地产的黄精质量都有所差别,其中以祁门县黄精质量最佳。不同生长龄节的黄精质量也有所不同,质量最佳为第3 龄节,第1、第2、第4、第5 龄节次之,第6 龄节质量最差。因此在黄精种植过程中,为了降低经济损耗、提升黄精的品质及药用价值,种植3年后采收最佳。杨美玖等(2020)[13]以九华黄精为研究对象研究气温对九华黄精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3—4月气温处于8~20 ℃有利于九华黄精生长,气温偏高的7月不利于九华黄精的生长。

叶淑英(2012)[14]研究表明,多花黄精的根茎、各年度生长生物量在溪沟边腐殖地生长速度最快,其中腐殖地块>土质地>山坡>山脊。

周新华等(2019)[15]研究不同林下栽培模式及生长年限对多花黄精生长及药用活性影响情况。结果显示,毛竹林下栽培及4年生长年限的多花黄精的生长指标及药物活性最高。

以上研究说明黄精受生态气候、土质及生长年限影响,其水分、多糖、皂苷等有效成分含量有差别,生态适宜、腐殖地块及4年生长年限的黄精生长状态及药物活性都相对比较好。

多花黄精对气候的需求偏向温和的季节,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其生长都不利。除了气候外,多花黄精更适宜生长在腐殖地块。生长年限也受一定因素影响,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多花黄精采收的生长年限也有所不同。

4 多花黄精的病虫害防治

多花黄精的常见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黑斑病和炭疽病。在加强林间栽培管理,做好松土和除草工作的同时,也要及时喷洒相关防治病害药剂。

多花黄精的常见虫害有金龟子、地老虎等,其幼虫会啃食多花黄精的幼苗和根部,损坏多花黄精苗。在种植过程中,如果发现这几类害虫要及时用药剂防治。

5 结束语

多花黄精的生长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不同透光率、土壤、海拔、气候等。采用仿野生林下栽培模式可以适度控制阳光对其直射,在减少透光率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而且不同的林下种植效果有所不同,目前以毛竹林套用模式最为广泛,但要注意种植过程中适宜的立竹密度、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地形因素等。

除了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模式以外,还有油茶林、锥栗林、阔叶林、针阔混林以及猪牙皂林等多种套种模式。不同模式有不同种植效果,同时套种模式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种植地的利用率。所以应研究各种林下套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以满足多花黄精仿野生生长需求。由此寻找更有利于多花黄精生长及提高其药效成分的仿野生栽培技术。

猜你喜欢
锥栗毛竹林黄精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捡锥栗
毛竹林经营投入产出关系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乡村科技(2018年8期)2018-06-27 03:41:40
打锥栗
快乐语文(2018年14期)2018-06-06 06:05:19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黄精新鲜药材的化学成分
锥栗飘香
锥栗栗瘿蜂的危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