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12-12 01:45:33许晨光解殿玉杨舒贻杜佳励刘畅刘明明吉林省长春市畜牧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长春市存栏肉牛

文│许晨光 解殿玉 杨舒贻 杜佳励 刘畅 刘明明*(吉林省长春市畜牧总站)

姜涛(吉林省德惠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孙明志(长春市农业科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地处东北平原中部,气候适宜,是主要的玉米种植区,玉米秸秆等粗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肉牛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深入实施三百万头肉牛产业建设暨“秸秆变肉”工程,依托玉米秸秆等粗饲料资源,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以此推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将畜牧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

一、长春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肉牛养殖概况。

(1)牛群数量与结构。截至2022年年末,长春市肉牛存栏68.9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45万头,公牛存栏11.1万头。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经过多代次杂交改良形成的平原型中国西门塔尔优质肉牛,存栏数量占比超过90%,夏洛莱、利木赞、安格斯及延边黄牛等国内外优质肉牛品种繁育改良应用比重很低。从区域分布上看,农安县肉牛存栏量最大,为21.5万头,其他县(市、区)存栏数量47.4万头。

(2)养殖主体数量与结构。据统计,长春市肉牛养殖场户总计7.7万家,其中存栏50头以下7.6万家,占比98.7%,存栏肉牛59.1万头,占比85.7%;存栏50头以上1020家,占比1.3%,存栏肉牛9.84万头,占比14.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长春市肉牛养殖以农村家庭小规模自繁自育为主,进行专门化育肥的养殖主体比重低。农村家庭从事肉牛养殖的数量约占农村家庭户的7%左右,肉牛家庭养户养殖年限平均超过10年,父子两代继承性养殖的占有较大比例,养殖户主要家庭成员平均年龄接近45岁,多数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

(3)肉牛养殖生产方式现状。目前长春市肉牛养殖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户散养型肉牛养殖模式,这是农区肉牛业普遍采取的一种经营形式,以家庭为单位,一般存栏基础母牛较少,采取“母牛-犊牛”自繁自育的生产方式。犊牛在4~6月龄时出售,有时也过渡育肥或短期育肥,牛的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当下这种养殖模式在长春市广大农村已经表现出正在逐步向专业化和适度规模的方向缓慢过渡的趋势。另一种是规模化肉牛养殖模式,目前只有430家,养殖规模化比重尚不超过10%。

2.肉牛产业服务保障体系概况。

(1)繁殖改良服务体系情况。当地肉牛种质资源情况。长春市肉牛产业经过30多年长期有序的繁殖改良,肉牛良种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民间已经形成了数量庞大、性能稳定的平原型中国西门塔尔培育品种种群,良好的种业基础已经成为长春市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996年建设的长春优质肉种牛繁育中心(后改组为新牧公司),经过近25年纯种繁育,目前拥有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4个品种的优秀种牛460头,年优质肉牛冻精生产能力超过120万剂,公司已建成集优质肉牛良种纯繁、种牛选育、冷冻精液和胚胎生产销售、科技研发、推广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畜牧业科技开发与生产经营企业。

繁殖改良产品供应和技术服务情况。全市有市场化繁殖改良站点365个,专、兼职繁改技术员365人。繁改站点主要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面向一定范围销售供应繁改器械和冻精、胚胎等遗传物质。长春市繁殖改良采用冷配产品和技术的比例超过98%,偶有少量采用本交方式或胚胎移植技术,性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比例较少。

(2)疫病防控技术保障体系情况。全市现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7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10家,村级防疫员2152人。全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已建成并连续多年安全运行,全市牛羊鹿等偶蹄动物无口蹄疫临床病例发生,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口蹄疫病毒无阳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保证措施有效,经全市各级疫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和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监测证明,肉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黏膜病等得到有效控制,肉牛养殖业多年未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

(3)金融保险担保等保障服务体系情况。2022年以来,随着吉林省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及畜禽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启动实施,肉牛养殖成本保险作为试点险种纳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随之而来肉牛的生产性生物资产金融属性通过活畜抵押被有效激活。各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及市场化活畜抵押生物资产监管服务平台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和技术监管手段,纷纷推出肉牛活体抵押金融贷款产品,养殖场户“融资难”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破解。

二、存在问题

1.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基层服务体系薄弱。随着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撤并,导致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力量被严重削弱,机构设置呈倒金字塔型结构,基层力量无法满足完成大量艰巨任务的现实需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力资源正在进一步枯竭,年轻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少,留守的老年劳动力缺少创业热情,大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和创业的比例越来越低,专业化农牧业科研人才亦难以发挥直接的技术服务作用。

2.土地资源紧缺,粗饲料加工水平低。发展肉牛养殖属于设施农业,可以利用一般农田和未利用地。但是集中连片设施农业用地在多数县(市、区)确实存在相对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土地调规缺乏灵活性,个别县(市、区)政府及其自然资源部门对设施农业用地政策执行有偏差及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精饲料可以通过我国目前比较发达的饲料工业体系加以保障,但秸秆等粗饲料开发利用供应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目前长春市广大小规模肉牛养殖户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还比较低,青贮、黄贮、膨化、氨化等秸秆加工利用技术普及率不高。

3.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制约养殖规模扩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特别是制约中小养殖场户扩大再生产的瓶颈问题。由于目前肉牛养殖成本保险、畜禽活体抵押贷款及土地承包权质押贷款业务投放市场时间尚短,具体操作中又涉及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担保机构、融资服务机构和第三方生物性资产监管服务机构等多方协作,贷款程序、监管方式、政策工具、合作模式、风控机制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缺少成熟的金融产品。

4.粪污处理影响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长春市大部分肉牛养殖户仍然是在村屯中进行庭院养殖,对大量的畜禽粪污只进行简单的堆沤发酵即进行还田利用,粪便露天堆放、污水偷排等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之一。

三、对策建议

1.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强化基层从业人员的行业管理。在机构设置上保障养殖大县畜牧相关内设机构健全,乡镇畜牧站并入乡镇政府综合服务中心的,要专门成立畜牧科并保障原有编制和人员不缩减,确保基层动物防疫注射、繁育改良指导、畜禽统计监测、粪污综合利用等工作高效推进。对于行业从业人员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从业资格认证,加强技术培训和从业行为监管,通过适当的利益机制不断激发和释放其技术服务潜能。

2.坚持“引育结合”,实现扩群增量。要坚持抓大不放小,深入实施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和育肥牛养殖增量行动,夯实肉牛养殖环节的基础架构关键是坚持“引育结合”的方针,重点引导存量产能通过扩大生产实现扩群增量。“引”的关键在于大企业大项目,“育”的关键在于广大中小型养殖场户,同时必须大力推广性控繁殖技术,出台鼓励使用性控繁殖技术的政策措施,重点对中小养殖场户予以扶持,同时采取见犊补母的补贴措施鼓励持续养殖基础母牛。引导肉牛产业朝着以专业化适度规模养殖群体为基础,较大型专业化育肥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3.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稳步实施“退户入区”战略。增强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管理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坚持土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原则,对用于发展退户入区和规模化肉牛养殖的用地需求予以优先保障。在规定特定养殖畜种在村屯内允许自养自食数量上限的情况下,全面实施经营性畜禽养殖行为出村集中养殖。具体可采取市县乡村分级负担路、舍、水、电等基础投入的办法,新建养殖小区由养殖户免费使用,由村集体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投入品(主要是秸秆等粗饲料)市场化集中供应,粪污资源化统一综合利用,彻底解决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带来的破坏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可有效促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产业逐步取得长足发展。

4.推进政银保担联动,发挥金融支牧作用。对肉牛养殖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补贴,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牵头推进“政银保担”联动支牧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和优化贷款程序、监管方式、政策工具、合作模式、风控机制等各个环节,组织相关金融机构及生物性资产监管和服务机构整村推介相关金融产品、宣传相关政策。同时出台政策对肉牛活体抵押贷款和用于肉牛养殖的土地使用权质押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四、展望

从长远看,国内肉牛产业随着消费的升级和需求的加大,产业规模和质量势必在市场对质与量的双重拉动下稳步提高,同时为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既符合长春市市情,也符合我国肉牛产业未来发展的国情和实情。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受肉牛养殖自身特性的约束,幻想着以轻资本去操控肉牛大产业是行不通的。加快推进长春市三百万头肉牛产业暨“秸秆变肉”工程建设,唯有坚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通过夯实肉牛养殖环节的“基础性架构”来孵化和催生运营高效的大型养加销一体化企业才是根本出路。

猜你喜欢
长春市存栏肉牛
践行“尊重教育”实施“多元培养”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简介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58
登泰山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肉牛口炎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
养猪(2017年3期)2017-02-02 10:07:50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