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苏轼词认知探究

2023-12-12 01:01:38甄明张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6期
关键词:孤鸿词人苏轼

甄明,张红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细腻、婉约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而享誉千古。而在宋代文坛上,苏轼被誉为文学巨擘,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独具匠心,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宋词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很早便引起语言学家广泛的关注,而苏轼杰出的影响力,使苏词成为海内外语言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近年来的发展已经证明它对各种语言所具有的深层解释力,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文本和话语分析的研究与日俱增,概念整合理论的相关研究便是其中之一。先前已有不少学者做过将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苏轼词的认知语言学探究,但大部分研究未结合虚实相生的概念,而且基本上是围绕着个别词展开探讨。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对多首苏轼词进行个案分析,深入探究苏轼词中虚实相生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

1 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简称CBT),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将概念整合视为人类普遍且基本的认知方式,用于理解人类认知中不同概念之间的综合与关联,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1]。

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关键,通常由4 个心理空间组成,分别是输入空间Ⅰ(Input SpaceⅠ)、输入空间Ⅱ(Input Space Ⅱ)、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2]。在整合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所用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类属空间,同时认知主体通过选择性投射(selective projection)将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和框架投射到合成空间来帮助认知主体完达成线意义建构[3]。在由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合成空间所构成的概念整合网络中,由合成空间所包含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体现概念整合的创造性。通过映射,4 个空间互相联结,故而生成概念整合网络[4]。

在文学、艺术和文体学的研究中,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早已被广泛应用。作为一个意义建构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更好的框架用于描述意义是如何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创造性地建构起来的[5],所以针对解释具有创造性的机制和过程方面,如文学分析、艺术分析、文体学和诗学,该理论具有独特的适用性[6]。

2 古诗词中的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不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虚”与“实”这对哲学范畴,源于老子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7]。

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所谓 “实”通常指的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景物、事件和环境,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部分,具有明确、具体和真实的特点[8]。“虚”则代表了直接性的形象之外的、间接性的内在寓意,通常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是真实物象的延伸和扩大,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想象、梦境、隐喻等。虚实相生指的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交织融合、相互映衬,其核心在于留白,通过适度的断裂与残缺营造出充满张力的意境,达到“境生象外”的艺术境界。虚实相生的概念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作品中 “虚”的部分为读者提供了开放性的解释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填补属于自己的诗意空白[9]。

中国诗歌历来追求 “实境”与 “虚境”的巧妙运用,从含蓄隽永的诗意到荡气回肠的共鸣,无不依赖于诗歌中实与虚相互交织的表现形式。苏轼的词作以多种方式体现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使他的词充满了哲理深度与艺术魅力。本研究将通过以下3 种方式来对苏轼词进行概念整合的认知解读,分别是:客观为实,想象为虚;托物为实,抒怀为虚;叙事为实,哲理为虚。

3 虚实相生:苏轼词的概念整合分析

3.1 客观为实,想象为虚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年)作这首词,当时苏轼担任密州知州,政治处境十分艰难。词的上阕以当前的现实空间作为基点,并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鬓发微霜而气概不减当年的太守,在寒冷的冬日亲率千骑猎于平冈的真实景象。太守出猎的雄壮场面使他不由得也想同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孙权一样 “乘马射虎”,骁勇于猛兽(《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11]。此处,建立起两个输入空间,“太守出猎”输入空间Ⅰ和“孙郎射虎”输入空间Ⅱ。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进行跨空间映射,输入空间Ⅰ中壮观的出猎与威武豪迈的猎者们的特点被投射以与输入空间Ⅱ中吴国孙权年少射虎的典故产生联系,他们之间的抽象结构就共同投射到了类属空间,即 “勇猛无畏、驰骋猎场的英雄形象”。在合成空间中,词人以孙权自比他为报民众的倾城盛情,亦想同曾经孙权射虎那般意气风发、一展才华。

词的下阕由出猎豪情升华到报国之意,进一步书写词人“少年狂”的情怀。酒酣过后的直抒胸臆,再次建立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两个输入空间的认知框架分别是“密州太守”和“云中郡太守”。输入空间Ⅰ可激活场景:苏轼时任密州太守,被神宗信任的变法派逐出京城,4 年无人问津。输入空间Ⅱ中激活的场景为: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却因一次所报杀敌数字与实际稍有出入而被削去爵位。后来冯唐乘机进谏,文帝遂派冯唐持节前往,赦免魏尚(《史记》)[12]。两个输入空间所共有的结构成分是政治身份和政治处境,这些相同的成分就形成了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投射到类属空间的抽象结构即“政治失意”。由此可以得到合成空间,即词人再次引用典故,借用典故中的 “魏尚”来自比。通过完善和扩展,结合词中的 “西北望,射天狼”,我们可以合成信息:词人希望也能同被赦免的魏尚一样重新回到与匈奴作战的疆场,借此表达他想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之意愿。

纵观《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词,上阕与下阕通过概念整合后构建的信息还可以组建一个新的整合网络,输入空间Ⅰ为出猎场面之壮观、规模之浩荡;输入空间Ⅱ为老当益壮的词人依然存有靖边报国的豪情壮志。但是志向是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现,结合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输入空间Ⅰ的出猎真实景象为“实”,输入空间Ⅱ中的报国之志为“虚”,实中有虚,由实向虚,绘出猎之行,抒安邦之志。

3.2 托物为实,抒怀为虚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公元1079 年,苏轼因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条例,有人在他的作品中故意寻衅,歪曲其作品内涵,将其解读为隐喻政治,对神宗不敬,由此“乌台诗案”狱起,苏轼被贬黄州,次年秋于定慧院作此词。

这首词在意象的选择上颇具匠心,从概念整合的角度来看,中国诗词中的 “意象”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空间,“意”代表内在抽象的心意,“象”代表外在具体的物象[13]。词的上阕中使用了“缺月”“疏桐”“(更)漏”“幽人”“孤鸿”这5 个意象。首先是 “缺月”,月亮通常代表着世间的真挚情意,寄寓着人间的思念和团圆,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然而月之残缺则象征不圆满。基于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输入空间Ⅰ和输入空间Ⅱ分别是“残缺的月亮”和“传统意义上的月亮”,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投射和组合后,可以很明显得到“对比”的类属空间,再联系词人当时的处境,“缺月” 恰好能呈现出词人在遭受牢狱之灾后的不如意。其次是“疏桐”。梧桐树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作品中的宠儿,梧桐寄予了美好希冀和人格寓意,比如说“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吉祥和高贵,“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的坚韧不屈和高洁正直[14]。因此词中 “疏桐”的表达则是上述意义的相反方面,由此第二个概念合成网络得以建立,概念整合方式与第一个相同,得到合成后的信息:词人将“梧桐”喻为自己超然物外的人生理想,而 “疏桐”则表示理想的残缺,亦能呈现词人被贬谪后的黯然失意。残缺的月映着残败的梧桐树,残而又残,这般色调一致的意象组合,予以读者清冷、破碎之感。夜深更漏流尽之时,词人仍未眠,更是在无意间放大了词人内心的痛苦,揭示词人所面临的真实困境。

词的三、四句中的“幽人”和“孤鸿”,这两个意象也可以构建出概念整合网络,输入空间Ⅰ输入的是“幽人”的认知框架,可以有3 种理解,分别是戴罪之身的幽囚、隐士的幽隐及失志的幽愤[15]。输入空间Ⅱ是“孤鸿”的认知框架,可诠释为离群的鸿雁,表达孤独悲伤和流浪漂泊之感;鸿鹄之志的孤雁,象征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16]。两个输入空间进行跨空间映射,输入空间中共有的抽象组织和结构投射到类属空间“幽人即鸿雁”。输入合成空间的成分通过有选择的投射,再结合文化背景知识,于是得到如下的合成空间:作者即是“幽人”,因“莫须有”的罪责而遭受贬谪,含冤受屈,心生愤懑。“幽人”即是“鸿雁”,作者亦是“孤鸿”。离群孤鸿意指他被贬黄州,远离家人;鸿鹄之孤指的是他认为自己同鸿鹄有着相似的高洁志向,就算忍受孤独也不愿随波逐流。

下阕更是身与鸿化,一字不着鸿,却又亦鸿亦人。孤鸿离群,谪人分离;孤鸿受惊回头望,谪人劫后魂未定;鸿的孤独与人的孤独没有人知道。鸿拣尽寒枝却不得安居,或许是惧 “寒”,于鸿,指的是林中非安全之地;于人,指的是政治生活中的各种明枪暗箭。所以,人和鸿都选择栖身于这冷寂的沙洲。

这首词中的概念整合网络有很多,不再一一叙述。但纵观全词,最大的概念整合就是 “人”与“鸿”经过一系列的组成、完善、扩展得到的组织结构。当苏轼在这个秋夜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时,有着相似遭遇的孤鸿恰巧与其相遇,他将主观感受与鸿完美结合,尽兴地疏解了心头之郁。词中的人为 “实”,孤鸿可“实”可“虚”,由实带实,以实化虚,一实一虚,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3.3 叙事为实,哲理为虚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临江仙·夜归临皋》写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3 年,被贬谪黄州的苏轼在仕途上难有作为,然而在文学创作方面却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期间他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临江仙·夜归临皋》便是其中一首。

该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上阕侧重于客观描写,描述了词人雪堂夜饮归临皋住所的客观环境氛围及其自身的主观精神状态。而下阕可看作是词人“倚杖听江声”后苦闷沮丧的内心独白与从 “故我”到 “新我”的心境变化。纵观全词,一个大的概念整合网络得以建立,输入空间Ⅰ为上阕的客观场景描写,输入空间Ⅱ为下阕词人的内心情感表达,类属空间即 “借景抒情”,再通过背景框架知识,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合成空间,即词人通过神与物聚、心与景合的方式,将其与自然融为一体,置身于“江河万古流”的壮阔,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完成从“借酒浇愁愁更愁”到“外物无芥蒂于心”的蜕变。

除了上述的概念整合网络,这首词中还存在其他的网络结构。“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在这两句词中我们能够得知:酒醉三更的苏轼,夜半归家,而等待他的却是家童酣然入睡的鼻鼾声。家童安稳入眠、无忧无虑,不必为官场沉浮、财富多寡而烦恼,而只需顺着生命节律,满足自然的睡欲。而反观词人自身,名缰利锁逐渐让他心行于役,身心俱疲。曾经的“致君尧舜”的鸿鹄之志被渐渐湮灭于俗世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里可以建构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输入空间分别是酣睡中的家童和听江声的词人,通过有选择的投射,将输入空间Ⅰ和输入空间Ⅱ的事件框架进行组合,共同的抽象结构 “入世的人” 投射到类属空间,再经过完善和扩展的步骤,可以得到如下的合成空间:家童与词人都是入世的人,但他们的一睡一醒,一安一忧,不由得让苏轼重新审视自我人生的意义[17]。再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苏轼在这句词中的对比表达实际上与禅宗公案极其相似。当苏轼在仕途功名的泥沼中痛苦挣扎时,家童一念清净的状态给予了他一个顿悟的机缘。家童酣睡中的鼻鼾声就仿佛禅宗所谓的“平常心是道”,饥则即饭,困则即眠,不必为眼前的荣辱得失、身份尊卑而尘染清净之心,保持内心的纯净,自然便会放下妄念与痛苦[18]。再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虚实相生的原则赋予作品更开阔的意境,词人以极具画境的 “倚杖听江声”结束上阕,种种似真似幻的声音激荡在词人的耳边,也为读者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无尘的清夜中,词人倚杖独立,如银的月色伴着他萧瑟寂寥的身影,倾听江水之声,由水之声听到心之声,或许是“奋厉有当世志”的意气风发声,是 “此身非我有”的乌台诗案声,又或许是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于平静声。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下阕的结语,表达了词人意欲在万顷江海中驾一叶扁舟随心所欲地飘荡,追求一种不为名利所累的自由自在的状态。词人由入世转向出世,不再追逐仕途的虚名,而是在大自然中寻求真我,随遇而安,收获不为物累,不为欲伤的精神宁静。

4 结束语

本研究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对苏轼的作品进行以虚实相生为主题的全新阐释,通过客观与想象、叙事与哲理、托物与抒怀这3 对一虚一实的概念对苏轼词作进行概念整合分析,构建出不同类型、主题的整合网络,不仅解读了作品本身的内涵,还能剖析作者创作的认知过程,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人类心智活动的认知过程,进而对语言意义建构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为今后诗歌的认知研究呈现了新的视野。

猜你喜欢
孤鸿词人苏轼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从善如流
词人的职业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苏轼“吞并六菜”
孤鸿
诗选刊(2019年8期)2019-08-12 02:29:36
苏轼吟诗赴宴
诗二首
扬子江诗刊(2018年2期)2018-11-13 13:08:03
诗二首
扬子江(2018年2期)2018-03-24 09:29:02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林逋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