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拓展阅读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①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拆②,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③三十。
(选自《白居易诗选》,顾学颉、周汝昌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
【注释】
①向隅(yú):孤独失意。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②拆(chè):同“坼”,草木发芽。
③欲:将要。
鉴赏空间
一个刚考中进士的年轻人来到“宇宙中心”长安,看着笙歌满街的繁华都市,怎么会“愁”和“泣”呢?原来是“向隅立”和“望乡泣”。身边没有亲人和旧友,孤零零一个人,不免傷感难过。即使是“风吹新绿草芽拆,雨洒轻黄柳条湿”的美丽早春风光,也无法消除年轻诗人的孤寂。这就和《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欢愉大相径庭。春光美不美,在于赏景人的心明亮不明亮。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古人云“三十而立”,而白居易当时已二十九岁,却才中进士,不免对自己的未来有些焦虑。多年来为了生计和科举东奔西走,着实辜负了大好春光。这倒是和《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愉悦心情遥相呼应,展现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白居易对世俗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读有所思
两首诗同是写早春风光,但诵读时的声情语气却并不相同,请探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