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辉 (江西省芦溪县教师发展中心)
从2012 年到2021 年,我国推动义务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工作重心由“基本均衡”转至“优质均衡”,到2035 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国需要,市(地、州、盟)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绝大多数县(市、区、旗)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基本方向,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任务”,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宗旨,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是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走向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有效机制。从本质上来说,优质均衡就是要追求优质的学校教育,就是要把“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1 年开始,上海实施新优质学校项目,集中推出一批“不挑选生源,不追求分数排名,不集聚特殊资源”的学校,探索这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走向成功办学之路。2012 年6 月,教育部发布新闻通气会,介绍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纪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 年6 月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提出“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2]教育部等八部门在2020 年9 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高学校办学质量。”[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 年7 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与“新优质学校”的重要关系,要求“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3 年6 月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校际均衡发展,明确:“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1]
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形式和实施主体,学校质量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义务教育质量发展水平。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实际上这也是义务教育回应党的二十大强调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的必然选择。
新优质学校的“新”,不在于任务、策略、方法与技术有多新,关键在于价值理念的“新”[5],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体现教育的时代性,既能仰望星空,又能引领实践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新优质学校坚持“不挑选生源、不聚集资源、不争抢排名”的“三不”理念和“不靠生源、靠师资,不靠政策、靠创新,不靠负担、靠科学”的“三不三靠”思路,这体现了新优质学校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重点学校发展的新路径,那就是不靠优势物力、财力、师资和生源来办学,而是在按国家标准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在常态办学条件下,学校通过解决发展中的常态问题[5],不搞花架子,不等、靠、要,而是回归日常、回归常识、回归常规,不断走向新优质。
与传统学校相比,新优质学校在办学上不看分数、评价不看升学率,实施以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为基础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从“选好学生”转变为“教好学生”,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回归本原、百姓满意,“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6]。
新优质学校始终坚持全面的育人质量观,一是以素养为导向,实现对“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超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聚焦育人、惠及全体、系统回应、涵育素养”的学校课程[5],教师在课内“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丰富的、切实的学习经历,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新优质学校开发适合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的校本课程、实施有效而差异化的教学、拥有积极向上的师资队伍、聚焦学生发展的管理与文化,体现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教育、差异教育、成功教育,提升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精神发展、生命发展的价值,保证每一名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权利[5],让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有效地缓解社会和家庭的教育焦虑,缓解择校热、校外培训热,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新优质学校的前身应该是较为薄弱的学校,尽管有着较为优秀的办学传统、有正确的办学方向,但由于教育认识上的局限和资源不足,尚未找到自我突破和自求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办法,致使学校自身发展缓慢,办学水平相对滞后。只要稍加提点和培育,这些学校便能够走出困境,迅速提升,并走上优质发展的轨道。
新优质学校不按照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培育,而是从各个学校的具体校情出发,找准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找到了这个“最近发展区”,也就找到了学校自身突破和发展的可能,这也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所在。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最近发展区”要落在两个点上,即学校的薄弱点和突破点。学校的薄弱点,就是学校的缺陷和不足;学校的突破点,则是学校的潜质和优势。要设法将薄弱点转化成学校的发展点,将突破点变成学校的引领点。立足薄弱点,找到改弱治贫、走出困境的办法,也就找到了学校的发展点;立足突破点,研究突破瓶颈、守正出新的办法,将这种突破点变成引领点,使学校实现新的生长和超越,并形成品牌树立标杆,成长为这个领域的示范和典型,让每所学校成为“最好的自己”。
不同的学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薄弱点和突破点是不同的,需要充分激发改革活力,在原有的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德育工作、课程改革、“双减”落地、教育数字化、教科研等领域寻找切入点和突破点,通过明确问题、制订规划、实施规划、分析效果、提炼经验、形成常规六个方面探索具体不同的方法、形成不同的建设策略,引导各类学校实现经验共享、齐头并进、全面提升。
新优质学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按知识发展规律、学生认知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办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良好品格、基本学习能力和生存技能,最终换来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力和多样化发展,从而提升薄弱学校的发展自信,更让这些学校看到希望,缩小校际教育差距。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更是新优质学校建设的灵魂。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教师是提升育人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力量,是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的主力军。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新优质学校高度重视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等建设,注重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识大体、业务上讲科学、管理上求创新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学校以制度为引领,强化教师争先创优意识、教书育人责任意识,争做“四有”好教师[7],促进教师心怀“国之大者”。学校构建民主平等、欣赏包容、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和关注每一名学生,用爱心传递幸福,用责任塑造未来。
2.持之以恒抓好养成教育。新优质学校注重基础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勤奋求实的学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学校通过制定养成教育活动方案,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通过开展“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等主题活动,将良好习惯养成抓小、抓细、抓实。学校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学校、教室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8],引导学生记住每一项要求、遵守每一条准则,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让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让学生在一点一滴中养成好习惯。
3.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新优质学校致力于架构全员高效的协同育人网络,一方面组建以班级、年级、学校三位一体的内部架构,形成学校育人和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组建以学校、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外部架构,形成全员育人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实现用教师影响学生,学生影响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社区影响社会。同时,学校不断优化家长学校授课形式,利用“空中课堂”与“互联网+德育”,分年段、有重点,面向全体家长授课,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与家长共同提升育儿水平。
课程建设是新优质学校的核心追求,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工程”。新优质学校通过优化校本课程的结构,多方联动、多管齐下,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将基础做扎实,将特色做鲜明。
1.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新优质学校致力于优质化实施国家课程,不仅“开齐开足”,而且“开优开好”,筑牢课程质量体系根基。学校通过加强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深入理解和正确领会,依据国家课程方案配齐配足教师,特别是加强思政课、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教师配备[1]。杜绝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现象和应付、挤占、停上思政劳动美育体育课的现象。学校构建“双减”背景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建设充足的体育和美育场地,添置齐全的设施设备,保障课程和活动双向发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搭建“一田一地一园”的劳动空间,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推动劳动课程和课程劳动同向同行,让“五育并举”“五育共融”落地开花,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学生获得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2.基础性课程校本化。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新优质学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立足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制定学校校本课程方案,让每一名学生发光出彩。聚焦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五育并举”到“五育相融”再到“五育互育”的实践探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充分体现学校文化,增强学校办学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校本课程源于校园、立足校园、反映校园,成为名副其实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实施评估、动态调整和完善,实现选课与走班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让每一名学生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拓展性课程特色化。新优质学校结合自身资源,着眼于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发挥本校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统筹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场地等校内场地设施,充分利用家长、社区和社会机构等校外教育资源,借助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等校外教育场所,开发开设体艺特长类、实践活动类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体艺特长、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特色拓展性课程让课堂教学与托管服务、课外活动相辅相成,既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凸显个性化成长,又丰富课程体系,实现“五育融合”发展,进一步实现学校质量多要素增长。
“双减”呼唤更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新优质学校就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去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优质学校建设的终极目标。
1.落实“五项管理”。新优质学校通过加强“五项管理”,让学习任务精起来、让学生元气足起来、让学生底蕴厚起来、让学生体魄强起来、让学生精神富起来。学校实施“1+X”模式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作业、实践、特长”等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让学生“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激发学生活力。学校通过推行“精简”“精选”“精练”作业形式,增强作业与学科基本要求及课堂教学的匹配性,同步开展“基础作业+特色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使得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从而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提高课堂效率。新优质学校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以“问题驱动”为课堂样态,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学生立场优化教学,开展深度学习,打开课堂边界,将学习与生活相链接。学校通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构建“指导型”“共振型”“对话型”“自主型”课堂,用生生互动的协同学习涵养学生的学习力、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分享合作等综合素养的形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动”、合作中汲取他人智慧的“互动”、生发综合素养的“联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3.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落实“双减”的主力军。新优质学校始终坚持“教师第一”的思想,大力培训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 制定并实施教师发展提升规划,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培训、教师交流和各级各类优质课等教育教学评比。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沙龙、论坛、校级论文、课题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学校通过建立一系列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注重以主题教研活动来提升研究品质,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1],以研促教,以教辅研,实现专业发展。
新优质学校没有一个固定的样态,但它的价值追求以及在办学理念、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德育活动、课程建设、学校文化、教育数字化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内涵与特征为有志于新优质学校建设的学校指明了方向,也是新优质学校建设最重要的落脚点。
1.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新优质学校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引领性、贯穿性、覆盖性作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注重创建学校党建工作品牌,通过建设学校红色长廊、红色文化墙、红色版画展区、党建室、党员活动室、校史室、队室等,深化红色主题教育,将红色基因植入育人机制,增强学校党建工作的校本性、直观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学校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严管党治党等有关内容写入学校章程,建立起全面、具体和明确的行为规则,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做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负责,夯实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础。
2.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要求“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9]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新优质学校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一校一案”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目标,合理设计内容、途径、方法,把德育目标层次化、教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方法具体化,使德育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机衔接。学校注重实践体验、创设实境互动、构建实效机制,以正面教育、活动推动、环境熏陶、学科渗透为主渠道,把“无形的育人要求”落实在“有形的德育活动”中,让德育活动走进学生心灵,达到育人实效。学校全方位、多途径打造德育品牌,将德育课程系列化,坚持“成人”与“成才”并重。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能多出一批好学生,不同的学生就意味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学习起点、不同的生活经验。新优质学校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不比排名,比进步,注重多元评价,提升评价的价值力:实行评价内容多元化,改变以往“唯分数”的评价方法,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进行评价,实行综合素质评定;评价主体多元化,引导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将评价变为多主体一起参与的活动;评价标准多元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思维的亮点;评价方法多元化,运用“浮动式”评价、分层评价和随堂评价等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评价体系校本化,通过积淀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评价体系。
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突出教育性、整体性、时代性和制度性,为新优质学校建设构筑坚实基础。
1.深化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由使命、愿景、价值观、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等组成的办学理念体系固然重要,但管理、环境、课程、教学、教师和学生等实践体系的要素,更需要学校教育者持续行动[10]。新优质学校构建“环境、活动、课程、课堂、评价、课题”六维融通的校园文化体系,实现学校文化的系统性、广泛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新优质学校摒弃“为建而建”的机械性观念,摆脱“外表华丽、内蕴缺失”的现实困境,杜绝“靠广告公司包装打造”的错误做法,转向有意识地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汲取其中能够与本校传统与办学实践相关的内容,从人的全面、充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大力构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2.构建多彩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延伸和缩影,更是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学生的教育、学习、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新优质学校从班级环境、班级特色、班级宣传方面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引导,师生通过班级公约、班级植物角、图书角、黑板报、书画墙、文化墙、目标墙和小组积分墙等方面的设计与布置,形成美丽、洁净且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新优质学校还注重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文化建设,通过建立优秀办公室评价机制,创建干净、卫生、整洁、雅静的文明办公室,营造团结协作、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彰显学校的文化、体现教育的气质,为学生树立标杆、做出表率。
3.构建简约的功能室文化。学校功能室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保障。新优质学校紧紧围绕学科教学和功能室特点,将学校文化有机融入功能室文化建设之中,从功能室制度、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课程表、个性化的学生作品等进行整体布置,设计出配置不同、环境不同、文化相同的富有个性的功能室,注重育人性和情景感染,做到“让每一个物件说话,让每一个角落发光”。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功能室建设标准,使功能室建设与办学规模相匹配,做到始于规划、贯穿全程、持续进行,充分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教育数字化撬动课堂教学发生深层次变革,创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优质学校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1.搭建校园教育数字化平台。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智慧教育的必由之路。新优质学校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技术,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估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优势潜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深度融合教务、研修、管理、服务,通过技术赋能、模式创新、教学重塑等方式,实现学校管理、学生评价、教师教研、课堂教学、家校沟通信息化,减轻师生教学负担,提高学校的治理水平。
2.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新优质学校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体系,促进学生通过智慧学习提高自身的基础学习力、成长学习力与未来学习力。通过开展网络教研、远程教研和跨区域教研,建立名师网络工作室,强化专家引领、名师带动、示范培训、在线交流研学,创新数字教育资源呈现形式,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1]。
3.打造清朗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新优质学校高度重视做好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有效地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效果,不断提高网络文化育人水准,引导学生正确识网用网,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言行,认真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不盲目“追星”,自觉抵御“饭圈”、极端“粉圈”等不良网络文化影响,打造清朗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新优质学校不是一个模式或一个评价标准,它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积极构建主动发展机制,以回归育人本质理念为指导,形成自我诊断、自我计划、自主实施、自我评估、自我改进的能力[10],积极进行“最近发展区”的研究和实践,既不随意地改革、盲目补短,也不简单地模仿、盲目跟风,而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及具体面临的发展问题,找准学校的发展点和突破点,由教育管理者、专家和学校校长教师共同研讨,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创新尝试、重塑格局,采取具体的发展路径,逐步积累、久久为功、不断进步,才能向新优质学校无限逼近,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够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从而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