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电影的非戏剧化叙事

2023-12-11 09:12:04聂思懿
艺术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戏剧化生活

□聂思懿

是枝裕和是非戏剧化叙事风格的代表导演之一,电影作品广受好评。本文以是枝裕和的五部电影《奇迹》《无人知晓》《步履不停》《海街日记》《小偷家族》为研究对象,以电影叙事学中热奈特的时间顺序理论为依据,运用阐释学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是枝裕和独特的非戏剧化叙事风格。本文通过研究是枝裕和作品的生活流叙事方式、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影像符码,解读其背后蕴藏的对家庭和生命真实性的展现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是枝裕和将模式化的叙事结构转化成生活化叙事结构,对纪录式电影的拍摄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些年,“慢综艺”和“纪录式电影”渐渐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青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是枝裕和抓住机遇,用震撼人心的表现形式来制作自己的电影作品。他作品中独有的平静又真诚的表达方式使观众在观影中逐渐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是枝裕和代表作《无人知晓》的故事内容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中几个孩子的经历十分打动人心,让观众共情。

是枝裕和独有的生活流叙事方法能让观众在平淡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他用纪录性的镜头语言打动观众,继而引发观众思考。本文结合是枝裕和的五部电影作品,重点探讨其叙事风格及特征。

一、关于电影非戏剧化叙事的研究

“非戏剧化”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格里菲斯,他的探索可以归结为“电影不是什么”和“电影是什么”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舞台的不真实性与电影真实性之间的矛盾;舞台的时空局限性与电影的时空自由性之间的差别。格里菲斯有意识地将戏剧主题从电影元素中剥离,并向有故事情节的小说靠拢,开创了叙事电影的流派,至今依然有勃勃生机。

先锋派将电影推向艺术的边缘,有着其他艺术门类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他们主张剔除一切与电影无关的元素,在视觉盛宴中找寻电影的本质。打造纯电影,是先锋派探索者们共同的目标。

爱森斯坦则将“非戏剧化”的纲领归结为杂耍蒙太奇,如选用非职业演员、外景实地拍摄等,都被认为是“非戏剧化”。他认为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按部就班地去安排感染作用的结构的可能性。

从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看,格里菲斯的“非戏剧化”不等同于“不接受情节”。他借鉴了狄更斯常用的安排情节的手法,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比如,他将“平行蒙太奇”运用在“最后一分钟营救”中,就是渲染情节的。先锋派还反对文学,反对情节,反对故事,在艺术实践上或理论上也没有形成一个明确和完整的体系,只是盲目性的探索。而爱森斯坦提倡“打倒情节与故事”,并形成一个初步的理论体系。

“非戏剧化”的目的是找到和明确电影的本性,探索它特有的表现手法。电影的叙事结构即无数的元素经过有序的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元素之间呈现一定规律,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发展。故事和情节是经典叙事学的核心概念,而二者的关系会影响导演和观众的关系。

二、是枝裕和独有的生活流叙事风格

是枝裕和擅长和坚持非戏剧化叙事,善于用长镜头表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基本遵循时间顺序,在时间的消逝下带动情节的发展。他偏向于在电影中模糊掉时间和地点,着眼于日式家庭中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展现个体在家庭中的情感表达,用碎片化的情节将电影分割开来,用非戏剧化的处理手法淡化叙事,追寻深藏在细节背后的绵延情感,最终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温暖却坚定的电影风格。

是枝裕和的电影基本以家庭为主题。相比于用逻辑串联故事,他更擅长用平淡的符号,从家庭生活的碎片中挖掘更细致的人物内心,用特定的人物形象来展现角色的人生观与生死观,间接地展现他的光影世界。不同于大部分电影的戏剧化叙事结构,是枝裕和始终坚持一种“纪录片式”的写实和一种“生活流式”的影像风格。

是枝裕和热衷表现现实生活,尽量回避外在矛盾与戏剧冲突。即使是社会热议的题材,是枝裕和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风格的切入点。虽然他崇尚“生活流”的叙事方式,但这不意味着其电影如同流水账一般。他擅长利用人物内在情感的变动起伏推动叙事的发展,而这种方式也更具直击人内心的力量。

三、相辅相成的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并不是单纯的时间问题,与之相关的叙事结构、叙事习惯等各种专业性问题都包含在内。热奈特提出了一个非常易于常人理解的说法:叙事就是叙述者与时间之间的游戏。换句话说,叙述者需要重新安排时间,让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事件更深入人心。

在叙事时间的表述上,是枝裕和拿捏有度,无论是几天还是几年,他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他的电影主题形式基本一致——以一件事为中心展开,因此他对叙事时间的设计不但是在长度上下功夫,而且是叙述完整的故事主线,把时间融入电影,让观众自己发掘。

(一)按照时间顺序展示整个时间线并保持延续性

在《无人知晓》中,作为单身母亲的惠子带着四个孩子一起生活,但在租房时只有长子明出现,弟弟妹妹被装在行李箱里偷偷带过来,长女京子在晚上被接过来。孩子们最初的生活虽然小心但也不失快乐,然而,一段时间后,妈妈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到最后留下一笔钱和一张字条就直接离开了孩子们。一个月后,明因为没钱去找弟妹的生父要生活费,也尝试出去打工,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家的生存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已经完全联系不上自己的母亲,但还是会制造出一些假象,让弟妹认为母亲寄了礼物,会带最小的妹妹出门,会带朋友回家玩,他内心的信念就是四个人一直在一起。然而,这样的生活被最小的妹妹雪意外摔倒去世打破。明和朋友将雪用行李箱运出,埋在她生前最想看的飞机场附近,之后他们依然依靠周围人的救济生活,好像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情。在影片中,导演用孩子们衣服的不合身、头发的长度、用尽的蜡笔、逐渐掉色的指甲油等细节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观众和导演一起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感受着他们“无人知晓”的艰辛生活。

(二)按照时间顺序细致描绘短时间内的情节

相比于《无人知晓》的长时间记叙,《步履不停》讲述了一天之内横山家的生活琐事。影片讲述了居住在日本海边城镇里的横山一家因为长子的忌日,分散在各地的三代人在同一天聚首的故事。《步履不停》用平淡如水的对白将十几年来家庭中隐藏着的苦痛慢慢揭示。长子因救人溺水身亡,次子因和父亲对人生的追求不同始终与父亲心存芥蒂,女儿一直惦记着父母的房子,整个家庭表面上和睦友爱,实际却是暗流涌动。家人之间的误会虽不会被提起,但一直是彼此心中难以打开的结。三年之后,父母带着未完成的心愿相继去世,生者还要继续向前。在祭奠期间,导演没有特别突出某个人物,单纯从第三方视角,利用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在家庭中的进进出出记录了这一天的种种情况,细致叙述了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作用。

四、寓情于景的叙事空间

所谓故事空间,也就是事情发生的当下环境;而话语空间,则是再次叙述事情发生的新的环境。具体来说,电影中的故事空间就是演绎这个情节的实时画面,它是具体且确定的,但是故事空间有一个叙述表达作为表现形式,是抽象的、不确定的,需要听众自行构建画面。是枝裕和大多让空间为人物和情节服务,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细微改变。

(一)开放式空间下的情意表达

在是枝裕和的作品中,空间的设计大多以自然为中心,强调“天地有情”。他认为电影中的风景是属于世界的,“我”当然也是属于世界的。因此,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导演更注重意境的表达。在《步履不停》的室内场景中,纸质的隔扇和遮光的帘子挡去了大部分光线,令整个室内环境阴暗、压抑。而由内向庭院看去,庭院里春光明媚,良多的姐夫带着孩子们玩耍,与室内的氛围截然不同,对比强烈。

相比之下,《海街日记》的节奏相对明朗,小妹和姐姐们袒露心声是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可以进行远眺的高山上,所表达的情绪也是一种释怀与倾诉。姐妹们开心幸福的时刻是在海边的两次游玩,一次是四姐妹初次玩得很开心,场所就是在海边,另一次是四姐妹解开心结,彼此接受,心中坦然而满足地在海边一起走向远方。

(二)封闭式空间下的人物刻画

是枝裕和关注家庭的重构和维系,榻榻米、浴室、卧榻、门外院落等日本电影中的常规空间也是是枝裕和电影中的重要一环。

在《步履不停》中,父母的日式房屋内就是主场景的安排。对母亲洗菜、做饭、整理家务的人物形象刻画,再加上充满回忆的可口饭菜与井井有条的生活的表现,都是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完成的。在聚餐的片段里,有三组平行的叙事线同时出现,没有互相影响。前景中孩子们准备切西瓜;中景全家在餐桌前聊天,父亲自顾自地看报纸,女婿在倒酒,良多默默吃饭;景深处母亲将为大家准备好的饭菜端到餐桌前。这一系列事情在一瞬间传达给了观众,增加了画面的容量。大家也可以看到,影片中大量使用了固定镜头,且基本是长镜头,就算在机位转变后,也仍然是三组平行的叙事线。

《海街日记》中也有一个年代感十足的日式房屋,里面住着几个姐妹,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状态将这个不大的房屋分出了不同的空间。由于职业的原因,作为护士的大姐在生活中行事中规中矩;二妹性格懒散,行事没规没矩;三妹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总是在屋内做钓鱼练习;四妹是整个家庭环境中的“兴奋剂”,有她的地方一定是欢声笑语。值得一提的是,她们家门口的梅子树,在生长过程中,从开花到结果,再到被姐妹们酿成梅子酒,每一圈年轮、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个果子,都见证了姐妹们浓浓的亲情。

五、微妙细腻的影像符码

(一)火车

是枝裕和仿佛对火车有强烈的执念,火车贯穿于他的所有影片中。在《步履不停》中,火车意味着蜕变;而《奇迹》的拍摄本身就是为了庆祝九州新干线的全线通车。火车不仅体现了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更是人与人之间彼此联系、相互靠近的工具。

(二)食物

饮食作为文化符号,丰富了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叙事表意与情感内涵,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可乐饼还是富士屋的最好吃啊,这句话来自大志和翔太——《小偷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当他们拿到这带有温度的可乐饼时,将可乐饼赋予了一种可以传递感情、互诉心声的功能。是枝裕和再一次将食物点石成金,像放大镜一样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感情,又像显微镜一样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是枝裕和巧用“食物语言”,将悲伤和快乐用除了情绪以外的表现形式呈现。与此同时,食物也恰到好处地回归了自身的本质,作为一种媒介用最朴实的方式展现了不同的家庭环境与生活面貌。

(三)樱花

在《海街日记》中,樱花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在影片中,导演安排两个即将离世的人见证了樱花的开放,让他们在生命的尽头享受到视觉的盛宴,感受到世间的美好。

是枝裕和用细腻的表达方式和客观的镜头语言,将人生中各个不同阶段进行生活化的演绎,展现出不同个体对社会体验的不同认知,将当代日本家庭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是枝裕和导演在影片中的突破性制作与创新的表现形式,深得广大观众群体的认可与喜爱,也影响了其他艺术家的创作。

猜你喜欢
戏剧化生活
那些“戏剧化”的刺杀案
世界博览(2022年17期)2022-05-30 10:48:04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戏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 07:10:00
LOGO GIRL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一场人性和利益的博弈
戏剧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11:26:01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顷刻之间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