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世华 广东省珠海市平沙华丰幼儿园
粤语童谣是广东省粤语地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很强口语化特色的民间童谣,取材于民间的日常生活,寄托了父母的殷切希望,表现出儿童的稚趣情感,富于音韵而朗朗上口,文化渊源深厚,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是粤语传统语言文化的结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弱化了粤语在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和使用,加上现代传媒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本土的幼儿使用的语言都是普通话为主,现在的幼儿不会或已不愿意说粤语,以前靠口口相传的传统粤语童谣日渐式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粤语童谣的学习,以传唱的方式实现粤语方言的传承,让幼儿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启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如何帮助幼儿学习岭南文化、激发幼儿学习粤语童谣的兴趣、教师将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时能使用哪些策略?下面我将以粤语童谣传唱为例,谈谈我的具体策略。
我园的教学模式是混龄教育,是以混龄班编班,即3~6 岁的幼儿按小中大年龄段1:1:1 的比例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及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于同一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游戏、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我班幼儿在家使用粤语的现状,开学初,我在班上进行“推广粤语童谣家长调查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本土的幼儿较多,但用粤语交流的很少,究其原因:大多数是不会或不愿意说粤语,还有少数非本土幼儿使用的语言都是普通话为主,幼儿粤语基础薄弱。另一组数据显示:大部分家长赞同和支持班级开展粤语童谣传唱教学。两组数据说明粤语童谣传唱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根据研究现状,我制定了班级的学期目标,以传唱的教学模式下开展粤语童谣活动。童谣传唱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幼儿感兴趣。我根据混龄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设定活动目标。首先是确定共性目标,通过开展混龄班粤语童谣传唱活动,激发幼儿对粤语童谣的兴趣,让幼儿在传唱粤语童谣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乐于用自然的声音、基本标准的粤语唱童谣活动。其次是分层目标,3~4 岁:能用好听的声音模仿、哼唱童谣,感受粤语童谣的趣味性;5~6 岁:能用较为标准的粤语演唱童谣,通过拍打基本节奏,体验童谣活动的快乐;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情景,并尝试进行创编表演活动。根据本学期的教育目标,我筛选出适合3~6 岁幼儿发展特点的粤语童谣传唱活动内容。
陶行知先生认为,“课程内容来源于幼稚园周围的人、事、物,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均为活生生的生活教育的材料。”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引发幼儿深度学习的前提,幼儿对粤语童谣感兴趣,才更有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深入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每年四月份幼儿园都会开展“我运动,我健康”的主题活动,我班打算以跳竹竿舞作为亲子运动会的入场展示项目。在混龄幼儿班开展粤语童谣传唱活动,除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相应活动,还需要多学科领域融合交叉,在关键牵连点和教育契机的把握要及时和精准。
一是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把握课程教育契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当生成性课程正在发生,能与粤语童谣联动起来,教师应追随幼儿的兴趣,及时和精准把握牵连点和教育契机,并生成新的活动,把粤语童谣的学习自然融入其中,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学中玩,玩中唱,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长。
二是在环境创设中无形渗透,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不仅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幼儿对竹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我们在班上创设“竹文化”的主题墙,展示了幼儿与家长去参观竹林的活动,并投放与教育活动相适应的操作材料,便于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竹子,支持幼儿与环境充分地互动,幼儿不但了解了粤语童谣《一支竹仔》的歌词及意境,还会自然而然地哼唱童谣。
三是通过节奏游戏感知,体会粤语童谣的韵律美。要了解音乐、听懂音乐,必须从节奏入手,然而,节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要在幼儿学习节奏过程中加入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逐步了解音符的时值长短。《一支竹仔》是一首四拍子的歌曲,对于混龄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在小、中、大班分别开展节奏游戏活动。以三种不同方式的节奏游戏开展学习活动,不仅能让幼儿直观体验学习粤语童谣的快乐,感知岭南文化内涵,还加深了幼儿对于岭南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从而让幼儿乐于传唱。
四是在一日生活中渗透,促进粤语童谣活动的开展。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从来园到离园的一天当中,都蕴含着教育契机。早上来园时用粤语说一声“早晨好”,表达感谢时用“唔该”“唔使客气”,离园时和老师说道别“再见”,用粤语点幼儿名字,逐渐成为幼儿的习惯;在介绍中秋的食物—菱角时,我们就用粤语学习儿歌《菱角》,“菱角菱角,尖尖角角,菱肉好食,菱壳难剥”。除了学习儿歌,还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购买菱角、煮菱角、剥菱角、品尝菱角,让幼儿在社会实践中去理解儿歌内容。
一是激发了小班幼儿对粤语童谣传唱的兴趣,以及增强了中大班对童谣传唱韵律感、节奏感、审美体验。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倾听与表达目标中指出,“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通过传唱活动,小班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比之前大了许多,中班幼儿能用较快的速度学会粤语童谣,大班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基本标准的粤语歌唱。在粤语童谣传唱的各项活动中,通过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交互运用,有效促进了混龄班粤语童谣活动的开展,“多领域”融合的策略,也持续地给幼儿传递传统文化,熏染本土情怀,让幼儿在传唱粤语童谣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的魅力。
二是尝试以粤语童谣为媒介,实现语言与艺术领域的融合式教学。粤语童谣的传唱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口语表达与艺术表现相融合的形式。因此,可以运用情境演示、说唱、游戏等多种方式,与艺术活动相结合来呈现。如,本班经常承担区级举办的经典诵读和童谣传唱的排练工作,排练前经过精心筛选具有岭南特色的童谣进行练习,其中粤语童谣《氹氹转》在区童谣传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声乐类节目《粤语童谣串烧》获得区少儿花会比赛铜奖,这些艺术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幼儿获得了荣誉感,同时有助于唤起人们对粤语童谣的传承延续。
三是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建设,推动家园共建课程模式。家长在岭南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往往担任着儿童接受文化教育的“首任教师”这一重要职责,也是我们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家长的积极配合对于顺利开展粤语童谣教育活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让家长参与到文化传承的学习中来,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让家长们利用假期或周末,带幼儿去了解岭南文化、聆听或吟唱粤语童谣,感受岭南文化氛围等。
将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活动中,通过与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旨在探究混龄班粤语童谣传唱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在传唱过程中接触和学习粤语方言,也让岭南文化精髓在幼儿的心田生根、发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