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钰甜 张修昌 胡玉霞 李 鑫
湖湘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路径研究*
毛钰甜 张修昌 胡玉霞 李 鑫
(衡阳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在“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健康中国2020战略”背景下,实现湖湘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武术文化经久不衰的关键。本研究运用文本挖掘法、数理统计法对湘湖武术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形成湖湘武术文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发展路径,有效地解决湖湘武术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武术文化原有精神内涵被外来文化冲击所改变;竞技体育在校园武术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忽视了武术文化实质;武术人才短缺,武术师承方式面临巨大威胁。因此,文章提出湖湘武术文化的发展应立足于文化自信,挖掘武术文化的精神实质;对群众习武文化的普及,政府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实现校民合一,着力打造校园特色体育项目;科技赋能武术发展,打造武术文化数字化产业链和文化特色窗口。
湖湘武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路径
湖南自古便有尚武的传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原始时代起,湖湘武术文化便呈现出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态势,在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与发展中经久不衰。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的东安、新化、冷水江、浏阳等县市,显示出湖南本土武术拳种众多,特色各异,是湖湘武术文化实现对外交流与传播的“特色窗口”和“政治名片”。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体育项目,在扩大中华体育文化辐射力与影响力的同时,更能彰显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武术人才匮乏、外来文化对原有武术文化的冲击、校园习武意识淡薄等各类矛盾使武术文化的传承面临多重困难与挑战。由此说明,实现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武术文化能否长久根植于世界文化土壤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理论意义出发,分别从项目开展现状、湖湘武术文化创造性转化、武术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三个维度对湖湘武术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进行阐述。
据资料记录,在石器时代人们制造简易运动器械帮助自身锻炼的行为是湖湘体育文化的萌芽初期。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湖湘体育逐渐成型,湖湘体育文化也伴随着湖湘体育产生。崇尚武术的体育文化,在夏、周之际已初见端倪。东周时期,具有崇尚武术特色的骑射、划船等活动形式为当时的主要活动形式,直至隋朝时期,崇尚武术的体育文化发展至高潮。清朝之后,崇武之风发展为爱国之心,为家国修魂,为民族炼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地的武术组织开展得如火如荼,武术比赛、武术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武术爱好者及习武者广泛参与。在西方,武馆的开设深刻的诠释着中国武术在国外的影响力及感召力,许多国外友人在学习武术拳种的过程中更是对武术文化赞不绝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发展受到政府支持,而武术特征也逐渐趋于表演化,武术成为了人们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有效途径和消遣方式。自此,官方武术发展与民间武术发展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式与文化特色,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风格各异。梅山武术作为湖湘武术拳种之一,是湖湘武术文化精神的活载体,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1]。宴西征考证十九代梅山武术传人指出:蚩尤,中华武术文化的始祖,其家乡就在梅山一带。湖湘文化中勇敢尚武的“家风”之源在上古传说之炎帝战不过蚩尤,联合黄帝才将蚩尤绞杀中也有迹可循[2]。
湖湘地区聚居着5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内陆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这一特点,使得湖湘地区的民族体育形式与文化繁荣十分丰富,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地域特色,并且自成体系。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吸引了本应成为当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传承者和推广者的大量青年进城另谋出路,这使得大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失去了传承主体,造成了隔代传承的现象,导致许多由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失去了传承人,武术文化逐渐趋于淡漠和消逝。其次,在国家对外开放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外来体育文化不断侵袭的全球化文化背景下,湖湘大地上的武术文化遭受到严重冲击,面临着巨大威胁。许多国人对于外来文化持着盲目跟风并且带着些许“崇洋媚外”态度,认为国外的都是好的。以竞技体育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正一步步蚕食着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由于西方体育文化更偏向于个人或竞技主义,极具对抗性。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更讲究欣赏而不是对抗,导致我国以人为本的传统体育文化理念逐渐流失。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忽视,日趋淡漠,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西方体育文化的侵蚀是一种新的困难和挑战。更进一步说,湖湘武术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制约。湖湘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且受复杂地理环境影响,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3]。因此,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资金的匮乏导致体育设施落后,无法按时更换,对于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校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特点对湖湘武术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但是,许多高校在进行武术教学时,侧重于传授技巧,没有重点宣讲武艺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源,这对传承和发展湖湘武术文化是不利的。
中国武术文化在当今时代发展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弱化的趋势。首先,在社会公众的认知下,虽然湖湘地区具有特定的武术文化及精神内涵,但部分非专业人士对传统武术及传统武术文化的歪曲,使大众对传统武术及其内涵产生曲解,进而陷入传承武术文化的两难境地。其次,中国的习武群体在西方体育的冲击下逐渐萎缩,不利于推动传统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促进武术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应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引领作用,提高武术文化传承力度,并以武术赛事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关键发展路径。在各类武术赛事的承办中,既可以满足群众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同时也推进了武术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社会化进程[4],突破了传统与现代化的界限,纠正了社会公众认知,将娱乐性与健美性齐头并进,形成大众体育。武术赛事作为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重要手段,效果显著。将赛事宣传与武术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借助赛事的号召力,营造武术文化氛围,宣传武术精神,带动全民参与[5]。利用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空间,加速教育信息化,积极引导和普及民间武术文化,实现学校与群众的有机统一,努力打造校园特色体育项目,推动智能武术教学[6]。制定与时代相适应的研究策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武术文化教育事业深度融合。对武术内涵进行挖掘,实现文化认同,助力武术文化传承[7]。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视角,转变传统武术发展形式,加快推动后备人才培养。
湖湘武术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指对湖湘武术文化进行创新与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与现实需要。从湖湘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要不断提升其创造性转化意识,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人摆在首要地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传统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理解人们对中华武道精神、武术道德等方面的需要,遵循“健身育人”的宗旨及要求,实现以人为主体的发展目标,在大众健身与竞技体育齐头并进的方向下发展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武术文化,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其次,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在湖湘武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不懈的解决好传统技艺保护、开发以及利用等问题。我们不能为追求高雅、华丽而忽略其内在本质特征。若一味地追求竞技成绩或过于注重技术技巧性而忽略其观赏性都会破坏原有武术精神的完整性及整体美感。过度强调“功利”思想也不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因此,不断强化对于民族精神内涵的挖掘,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并赋予特殊的时代内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之举,不能只是盲目地模仿、学习和复制武术套路动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能够体现出这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8]。文化环境的好坏,是影响一个民族、国家或者地区优秀传统武术作品能否被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打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在场地方面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如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设置武术表演点,使观看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湖湘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可通过举办比赛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其次,加强管理力度,规范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教师应具备深厚丰富的历史功底及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技术技能,具备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及文化涵养意识,主动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普及武术文化。再者,利用媒体手段进行有效传播及推广活动,如广播、电视以及各类手机app,借助短视频的热潮营造良好有效的武术文化氛围。最后,创新文化产品。加强对民俗风情方面的研究与学习工作力度,鼓励各行各界人士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形成极具地方特色且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武术套路及武术精神等。
党的二十大提到要以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相结合更有其创新性,坚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10]。构建中国特色产业链是实现武术师承文化创新性转化的关键点,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下,武术文化的传承及发展需要以一种新奇且贴合时代发展的方式展现在社会群众面前。在发展武术商业化的活动中,我们要立足于传统武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实质,积极发扬创新精神并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在新兴媒体的关注下,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项目在发展进程中,国家政府对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不断助力其稳步发展。但在当今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武术产业不能仅依赖于外界支持与帮助,更应树立清晰的市场经济意识,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实现武术师承文化的创新性转化需要对传统武术文化旧有理念进行更新,将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武术产业发展中,构建武术产业链体系,打造武术文化产品,与企业共享利益,与时代共同塑造发展。在传承武术文化的同时,中国武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被大众所认同和内化[11]。武术影视作品及短视频app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增添活力。武术文化产品,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升华主题,促使人们热切了解武术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
由于受专业性人才匮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且缺乏本源性及创新性,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在保护和发展湖湘民族传统体育方面,要从根本上杜绝外来入侵因素,实现湖湘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行为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基本途径和良好手段。在武术师承文化的发展中,要实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言语沟通,肢体传授,重视武术套路的精神内源传承,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个人意识形态的转移,改变武术文化的原本精神实质与套路招式。在湖湘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人才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与湖湘武术文化创造性转化相配套、具有可行性及科学化发展的保护政策,并对保护条例进行细化与完善,使其能够长远发展。其次,在传承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12]。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福利政策,在经济投入、商业赞助等方面对当地武术文化产业进行适当倾斜。吸引更多优秀的武术人才回乡发展,提高他们对国家传统体育项目的归属感及荣誉感,在地方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拳种体系,构建社会与政府的多维协同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未经过专业培训却从事武术表演等活动的人员予以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甚至是金钱补助,鼓励其进行学习深造。再者,武术作为湖湘文化的形象窗口,应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契机,建立湖湘武术文化保护中心,加大力度宣传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人们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
学校是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领地,在湖湘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应只局限于社会单向发展,更应形成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的有机融合,在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创新型武术人才对再现“湖湘武魂”和现代社会融合具有重大价值作用。首先,应充分把握社会发展主流,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13]。将湖湘武术校本课程建设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武道精神与学校教学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充分体验到武术文化创造性转化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并根据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打造特色课程。实现学校教育功能与社会需求的相互融合发展,使体育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需要[14],让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机械化学习,而是在习武过程中掌握武术的精髓。再者,加强武术文化场馆建设,开展系列民俗武术文化主题活动,在群众基础上发展竞技体育。充分保障学生和大众群体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不止步于兴趣培养,更在于将武术与哲学、医学、生理、物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实现校园武术文化的独特性及不可替代性。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文化师承路径已无法满足大众需要和武术文化发展实际需要。数字化文化展示是湖湘武术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途径之一,要想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化石”,就需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其充分展现出来。首先,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是“文化产业”。在产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社会及市场需求,前瞻性地打造武术文化产业链,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在政府、民间武术协会以及专业性体育指导员的有力监管下使其呈现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状态,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其次,科技赋能武术文化,建设“互联网+”特色武术文化场馆[16]。利用电脑技术制作虚拟武术表演及演练场地,借助多媒体平台、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媒体对武术拳种进行全方位立体展示,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实时变化,激发大众对武术文化的兴趣,使大众在参观展览和亲身演绎的过程中感受武术文化的无限魅力。再者,通过网络平台对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表演技巧以及所演绎的作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利用多媒体视频直播或微博、微信互动等方式将比赛实况实时分享给观众进行讨论、投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最后,通过各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以及高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发展,将竞技武术推向多媒体演绎路径的新高潮。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朝着多元化趋势、互惠互利的发展态势不断迈进。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从十八大到二十大的十年间,是中国砥砺奋进、破茧成蝶的十年。湖湘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延续,更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体现。湖湘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一方面是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改造,使其符合时代和人类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湖湘武术文化应遵循以下发展路径不断更新、填补空缺。(1)加大武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并帮助传承人进行新时代武术文化的创新创造性转化工作。(2)树立正确观念,将湖湘武术纳入到文化遗产范畴之内。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契机,打造湖湘武术文化特色名片。(3)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资金投入,积极引导普及民众武术文化。努力打造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实现学校与群众的有机统一。(4)科技赋能武术发展,打造武术文化数字化产业,实现静态到动态的展现,并衍生派生产业,实现经济文化两步走。
[1]马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梅山武术发展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8.
[2]谢玉萍,谢欣池.湖湘体育文化特色研究[J].高教学刊,2016(10):43-44.
[3]刘勇,熊茵.湖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资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12):146-148.
[4]刘瑞强,赵健,李卓嘉,等.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22,58(8):109-113.
[5]唐芒果,蔡仲林.传统武术赛事文化识别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35-38.
[6]位慧娣.张文广武术教育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7]王迪.文化自信视野下的武术文化传承思考[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8]王芬.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和条件分析——以河南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9):104-105+162.
[9]王红梅.基于湖湘文化视域下试论当前高校休闲体育研究的若干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5):120-121.
[10]吕颖.“面向2035”职业教育现代化:社会背景、路线遵循、目标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12):5-11.
[11]赵亮,柯昕.大学武术文化传播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8):36-37+57.
[12]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47-51.
[13]何绍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究——评《互联网+教育:教与学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22(9):110.
[14]韩梅.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性发展的途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4):35-36.
[15]徐萌.“互联网+”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2):13-134.
[16]许门友,许旸.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逻辑理路及其实践[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1):37-47.
[17]张龙.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的十年回顾与展望[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6):52-59+101.
[18]夏晟,田祖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的制度化保障[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313-316.
Research on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Path of Huxiang Wushu Culture
Mao Yutian, etal.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0, Hunan, China)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20601590083658);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cxcy2022080);衡阳师范学院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QD11)。
毛钰甜(2002—),本科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