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蓉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进,如今的义务教育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而恰好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人格、形成正确思想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提升。要着重让学生能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深入到实际的环节里去发现美和认知美,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成长。为了能够让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快乐地成长,促使美育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笔者就从以下点给出小学数学课堂美育教学的策略。
美育具体是指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充分认识美和热爱美。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拥有一定创造美的能力。这种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被称之为美感教育或者是审美教育[1]。尤其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中融合美育教学,能够让学生透过题目的背景,看待题目本质的内容,同时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愿意了解数学,理解数学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美。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不仅需要充分动手动脑,还要带着辨析和鉴赏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学生的思维和阅历不仅能够得到提升,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也能够满足。同样的,在美育课堂上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基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丰富学生思维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从而为自身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美育教学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注重学生自身学习体验的过程。由于在美育课堂里,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通过合作分组的形式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在这个环节里肯定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认知知识,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趣味性。与此同时,教师在给学生展现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时,可以构建情境或者是开展活动的方法来让学生深入其中。学生在这些优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培养自身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会在数学题目里解决问题,并创造出具有价值意义的实际数学问题。在这个课堂里,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够实现学生之后长远的发展。
在当前的教育趋势下,秉承立德育人理念开展教学已成了教学的主流趋势。然而要想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真正有所提升,真正有所成长,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的一些具体方向,这样才能够发挥出美育教育的真正作用。首先,美育的课程,应当深入于实际生活。由于美育本质上是教师对于学生自身美感的一种提升,如果在课堂当中通过虚化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在深入其中去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势必会造成学生所学的内容无法与现实接轨,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感受到实际生活的无聊,这种情况的产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丧失动力。为此,教师应当将美育教学融合于生活,妥善借助生活中真实的数学案例去进行教学,在增添学生乐趣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将美育思想融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时,很容易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内,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感和美感。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却只能够感受到实际问题的无聊与复杂。这种情况本质是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缺乏引导而导致的。因为学生自身美感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在课上获取知识,提高美的鉴赏能力,还需要让学生在课下,积极跟随家长的指引,在建立相应的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发现美和认知美。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联系学生的家庭,实现家校共育,来让美育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真正保障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同时,受到全方位的培养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对于美的教育分为多种多样,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更喜欢视觉和触觉上的冲击,因此利用美的画面来给学生展开教学,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效果。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开始,通过搭建情境的方法来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融合一些趣味性的画面,或者是具有视觉冲击的美景来辅助学生理解[2],让学生在观察问题的同时,欣赏数学所带来的规律与奇迹。在这种课堂上,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圆》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时,本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圆有关的内容,并且能够让学生通过本章节知识的学习,感受小学数学当中几何的美。为此,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开始,给学生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在一个8×8 厘米的正方形当中,将其平均分成4 个等大的小正方形,在每个小正方形里,取一个最大面积的圆。那么,剩余部分是一个怎样的形状?面积有多大?”这个问题相对简单,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给学生展现题目内容。通过展现情境以及画面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看出,剩余部分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星星。这个星星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 个小圆的面积。通过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为8×8 =64 平方厘米。而小圆的面积可以先算出一个,然后乘以4。由于小圆的直径为8÷2 =4 厘米。那么小圆的半径就为2 厘米。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可以算出,小圆的面积为2×2×3.14 =12.56 平方厘米。将这个结果再乘4 倍,那么,很容易就可以得出12.56×4 =50.24平方厘米。最终,所剩余的星星面积就为64 - 50.24 =13.76平方厘米。这种课堂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几何所拼接出来的图像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美感;也能够让学生知道数学如何产生美,以及如何利用数学创造美。借助这种方法,将美育融合在课堂当中,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义务教育崇尚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美育的教育,更是需要融合到学生的生活里,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美,并且发现美。同时还要让学生融合在美的场景中去体验美。为此,教师就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先去给学生描述关于生活当中的一些含有美的画面,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想象出来。最后带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发掘数学的奥秘。在这种课堂里,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就应当将数学引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为此,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开始就利用这样一幅画面,去帮助学生欣赏美:“艺术形态学上所认知的最美的形态,就是黄金比例,它是指宽和长成0.618 倍的关系。那么现在有一幅画布,让其符合黄金比例,给观众以美感。已知,画布的长度为0.48米,那么宽度应该为多少?整个画布的面积为多少?”这种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符合小数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内容。首先需要让学生去计算出画布的宽度。画布的长度为0.48 米,那么宽度就为0.48×0.618 =0.29664。由于这个数字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先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小数乘法。教完这些内容之后,现在得到了整个画布的长和宽。那么,对于一个长方形的画布而言,面积的计算方式为0.48×0.29664。这个数字相对而言较大,计算也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将其交给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从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集中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学会小数乘法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性,并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利用这种课堂开展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实质上美不只是存在于美景美物,也不应当停留在浅显的表面上。要让美更加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内在美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在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心灵美和内在美。因此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学生在这一环节里进行互帮互助。让学生在帮助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帮助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同学友谊的美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统计表,去绘制条形统计图。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够反映出来的数据关系。在明确这些教学目的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开始,给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进行探究,来找到答案。例如:“在某次户外运动课堂上,老师想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作为课堂活动的主题。这时候班级当中一共有30 人,其中15 人选择了乒乓球,7 人选择了羽毛球,还有3 人选择了足球,5 个人选择了其他。”那么如何通过这些数据规划出相应的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这是一个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才能够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每个环节的任务分配到不同的学习小组身上。如果学生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助的方法进行解决。例如,某个同学在绘画条形统计图表时,发现数据之间相差太大,造成图形不准确。这时候,其他的同学以互帮互助的方法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环节里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美好,发现同学身上所拥有的善良美。以这种方法既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品质,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
好的问题既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又能够让学生在问题当中有所提升,有所进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能够让美育思想更好地融合于课堂的整个教学环节,强化学生自身学习的体验,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一系列有关课堂内容的数学问题,带给学生崭新的学习体验。而学生可以通过这一视角,去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在这一环节里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有关于数学的美。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的时候,这一部分内容作为小学阶段的重难点教学内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较多。学生不仅需要通过数据和总体之间的关系算出数据所占的百分比,还要根据百分比去对应整个扇形统计当中的占比情况。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并且加以应用,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中,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索:“探究整个学校花坛里,不同树木的占比情况。”这种包含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融入自然,去亲近自然发现美,才能够解决。假如说学生经过课后的探索,发现了花坛当中的4 类树木ABCD,加在一起一共有28 棵。其中A 类的树木一共有18 棵,B 类树木一共有6 棵,C 类树木一共有2 棵,D 类的树木一共有2 棵。在得到这些数据之后,首先需要让学生算出每一种数目占整体的百分比。就以A 类树木为例,其所占比为18÷28×100%=64.2%。这时候,在相应的扇形统计图中,要尽可能算出64.2%所占的圆心角。同样的,对于其他树木的占比情况,教师也要按照相同的方法给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了解生活、感受自然的同时,理解生活的美好,并且利用数学知识去算出相应的数据,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阅历,也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崭新的收获。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里,要想让美育更加贴合于小学数学课堂,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明确美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及重要性。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新颖的教学理念去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灵活面对数学当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各种趣味的现象,鼓励学生深入其中,发现规律,找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保障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