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城
(厦门达达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8)
在信息化时代下,财务管理加快了转型的步伐。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实现财务与业务融合的要求,让财务和业务紧密配合。在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了业财融合的重要性。通过财务和业务紧密配合,帮助企业实现资源整合以及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业财融合能够对企业的管理流程进行标准化、精细化再造,赋予企业财务更高的附加值。
企业业财融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组织架构、流程设计、信息管理等方面。因此,在企业业财融合的实践中,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第一,预算管理为实现业财融合,在预算管理中要对业务予以足够的重视。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业财融合体系是否能够推进。长期以来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预算工作成为财务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未参与到其中,各类资源的配置仅关注财务指标的特点,未充分关注业务的实际情况,导致财务与业务之间相互脱节。
第二,财务分析未关注业务要求。业财融合时间的财务分析要求让企业的财务充分参与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工作的要求,转变仅分析企业财务指标的问题。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开展财务分析时,未充分关注业务流程,风险无法被及时发现。
第三,未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业财融合。信息技术作为企业业财融合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业财融合工作重点。企业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开展业财融合,要充分关注信息技术的建设,通过信息技术让企业财务和业务实现有效整合,确保企业各类信息有效衔接,消除信息孤岛问题。但是很多企业的信息技术建设相对滞后,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的管理,整个企业的数据无法达到共享的目的,从而影响了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水平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第四,人员素养不足。业财融合对人员素养要求较高,要求人员不仅要了解财务工作的要点,还要掌握业务流程的要求。但是很多企业在执行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形成了固化的核算思维,无法站在业务视角分析管理要点,也不具有支持业务工作的能力。
目前市场上对于业财融合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能够真正胜任这一职位的人才还很少。主要是由于业财融合涉及多个领域知识和技能,例如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信息技术等,而现有人才缺乏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使得业财融合人才不专业,从而更难推动业财融合的进展。同时,在企业业财融合的实践中,文化融合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在管理理念、工作方式、职责分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业财融合的实践中需要进行文化融合,例如要求财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并要求业务人员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等,从而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实现更好的协同。
第一,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充分考虑业务的特点,在确定资源配置方案时考虑业务的要求,站在业务视角分析企业管理工作要求,形成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要求。
上下结合的模式要求业务部门明确本部门的要求,之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审核。财务部门要判断各业务部门的预算草案,若基本符合要求则提交管理层审批。管理层要结合企业发展方向提出预算调整要求,经过调整之后下达执行。通过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有助于让预算管理流程充分关注业务工作实际特点,确保财务与业务紧密配合。
第二,基于业务开展预算控制。传统的预算控制主要是分析各项财务指标达成情况,包括收入指标、利润指标、成本费用指标的情况,判断预算的差异,并以此进行整改。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要充分关注企业业务指标,例如企业要分析产品情况,在产品上市之后围绕产品为单位判断产品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并分析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以此制定更为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
第一,重视风险分析。企业在业务运行的过程中,业务环节可能存在一定风险。若业务环节的风险管理不当,将给企业带来严重危机,影响企业的发展。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财务分析,要关注业务环节的风险管理要求,通过关注业务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提高分析的有效性,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财务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予以整改,避免企业的财务危机发生影响企业运营的问题[1]。
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开展财务分析时,要深入到业务环节判断企业的业务流程,分析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存货滞销或产生呆坏账的风险,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流程的不足。
当发现存货周转率过低时,能够及时制定促销政策。当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时,收紧授信政策并加强催收。企业在开展财务风险分析时,可以按照风险清单法对企业的业务环节风险进行梳理,明确不同业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并对风险进行排序,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制定恰当的应对流程,帮助企业的业务部门有序应对管理中的风险。
第二,开展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过于重视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导致财务和业务相脱节。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开展财务分析,要充分关注企业外部的总体环境,通过分析企业总体环境,帮助企业发现总体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
企业外部的总体环境包括企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等,外部总体环境应对不当,企业在管理的流程中很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财务通过分析总体环境,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外部可能给企业带来影响的因素,并制定恰当的改进措施。同时企业在对外部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时,要关注企业的行业情况,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品牌竞争力等方面因素。
第三,基于横向价值链开展财务分析。基于横向价值链开展财务分析,要求财务人员对同行业内部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判断企业在同行业中是否具有竞争力。通过比较企业与竞争对手在成本、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判断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并形成核心竞争力。
首先,充分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企业财务部门要充分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获得竞争对手状况。企业通过将竞争对手各类信息进行整合的方式,了解企业在管理流程中的不足。
其次,对竞争对手信息进行反复比较。企业在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对信息进行全面比较,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判断企业与竞争对手存在的差异,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科学性。
最后,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企业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在分析之后站在战略高度制定发展规划,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实际情况保持清晰认识,了解业务环节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运用ERP消除信息孤岛。在管理会计视角下,要促使财务与业务紧密配合,就要消除信息孤岛的问题。通过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结合企业现有资源以及管理条件,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标[2]。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与各自为政的问题。产生信息孤岛的主要问题是财务和业务之间的数据接口不统一。通过ERP体系的建设,让企业的信息能够实现共享,将企业各环节数据集成在ERP平台。企业在的采购模块、存货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等模块实现信息的串联。企业在录入基础数据之后,当发生经济业务事项时能够快速获取数据,让数据能够得到及时传递。
例如企业的销售部门在接到销售订单之后,形成销售模块的数据,销售模块的数据会向存货管理模块反馈分析是否有足够的存货以供发货。如果没有足够存货,将信息提交至采购模块制定相应的采购方案。完成采购之后,供应商送达的物品到达企业之后企业开展验收,验收通过将信息反馈给销售模块,销售模块完成发货并收回款项。
在业务发生的各流程中同步生成财务数据,财务能够监控业务发生全过程情况,并在业务各流程帮助业务第一时间了解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业务流程的不足之处,以此动态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
第二,建立ERP系统,让企业的核算数据更加精细化。传统的财务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结果的过程,体现事后管理情况,财务和业务相分离。借助ERP系统的管理,所有的业务事项在发生之后能够自动流转到财务模块形成凭证,减少财务工作量的同时,通过财务平台能够第一时间追溯到业务流程的情况,提高对业务监控的有效性,实现财务和业务的同步管理。
例如在销售业务中,企业接受客户订单直至款项收回的全环节,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对科目,无法第一时间让企业掌握业务的实际情况,例如发生赊销时无法掌握哪些商品产生的赊销以及客户信誉情况。为了对赊销进行掌控,企业要专门设置台账来记录信息,增加了人员工作量,且相关数据存在滞后性。借助ERP系统的使用,财务能够第一时间监控赊销相关情况,追溯业务的第一线,了解应收账款账龄、客户资信等方面情况,帮助企业掌握业务要求,实现对业务流程的有效监控。
第三,通过ERP实现对财务工作的控制。在ERP管理的背景下,企业财务和业务数据实现串联,让企业各环节工作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机制,帮助企业及时监控企业的运营管理情况,发现企业管理流程的不足。
在ERP建设过程中,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高效整合,通过在ERP系统中设置关键控制点,对财务流程的要点实现监控,以此达到改善企业管理流程,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在ERP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关键控制点的方式,在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事项之后自动形成凭证并更新到总账,能够为企业的关键控制点环节提供信息。
例如在ERP的视角下,通过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跟踪方式,能够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中哪些客户已经逾期,并以此促使企业的业务进行催收,避免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影响企业营运能力而给企业带来呆坏账风险的问题。
第一,促使财务与业务思维实现协同。财务与业务部门可能在工作流程中无法实现有效融合。为了促使财务和业务紧密配合,要转变传统理念,让财务在业务视角看待问题,让业务能够主动配合财务工作流程中。财务和业务要进行紧密沟通,企业也要加强对双方的培训。
在此过程中,财务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将自身工作定位于为业务提供支持,根据企业的管理现状,实现与业务的沟通,将财务工作理念灌输给业务人员。同时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受到传统核算工作的影响,形成了严谨的作风与结构化的思维。为了让财务人员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财务人员要打破固化思维,让财务人员参与到业务流程中提前筹划与杜绝风险,达到对财务与业务整合的目的。此外,财务人员要具有平台性思维,能够站在企业整体视角分析企业情况,判断各环节数据的要求及流程要点,形成科学思维模式主动应对时代发展要求。
第二,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业务提供有效支持。首先,财务人员要掌握会计准则以及税法相关要求,能够了解如何在业务运营的过程中合法合规开展各项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先进的分析工具,对信息进行总结、反馈、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支持[3]。其次,财务人员要具有一定业务技能,能够参与到业务决策流程中,了解企业业务各环节的数据。为达到这一目标,企业要让财务定期到业务部门进行轮岗,通过轮岗的方式了解业务流程要点,掌握业务第一线的工作要求。
第三,财务人员要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首先,提供经营决策支持。通过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的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经营决策。
其次,提供成本管理支持。通过管理会计的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的成本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产品成本和生产成本,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盈利。
再次,实现绩效评估。通过管理会计的绩效评估和财务会计的财务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绩效,发现问题点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最后,开展风险管理。通过管理会计的风险评估和财务会计的风险分析,可以更好地识别企业的风险点,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业财融合是信息化时代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推进业财融合有助于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实现变革。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借助业财融合体系,有效改进了企业的管理流程。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在业财融合中存在一定问题,阻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业财融合作为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企业在未来开展管理会计建设中,除了本文所探讨的要求,还要进一步结合业财融合特点,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