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张晏齐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与自然灾害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荒政体系,保障了农耕文明的绵延不绝。
20 世纪初,现代意义上对灾荒的研究专著开始出现,其中具有开创之功的就是邓拓先生的《中国救荒史》,该书的研究深刻影响了后来学者的研究思路。进入21 世纪以来,学术界对灾害史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以李文海、夏明方为代表的荒政史研究者编撰成《中国荒政书集成》收录了187 种历史上的荒政文献,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救荒思想与实践。同时,这一阶段灾荒史原有的学科界限也被打破,自然科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充分交叉联合,大大推进了灾害史研究的新局面。
赈贷制度是中国救灾体系中一项极为特殊的救荒措施。它具有显著的金融色彩,即国家并非无偿提供恩惠性的施舍,而是存在“借贷—偿还”的约束关系;此外,它又显示了国家承担的道义责任,以国家与农民道义关系下的信用做支撑,这种“借贷—偿还”关系往往是有弹性的,甚至虚化的,不能简单地将农村金融中的市场定价、借贷利息、违约追责等逻辑套用在赈贷制度中。以往诸多关于救灾制度的研究都有不少内容涉及赈贷制度,这其中既有利用历史文本资料对赈贷制度实施细节的还原,也有从经济视角对赈贷制度运行逻辑开展的分析,这些不同的研究范式指向了不同的研究视野,但聚焦于赈贷制度本身的研究直至21 世纪初才出现,相关研究仍存在众多有待完善之处。2023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杨乙丹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研究》,是做到还原实然状态与阐释理论维度有机结合的典型著作,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早期实践、历史演进、道义逻辑、多元实践、制度创新和运行悖论,相当程度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若干空白。
被誉为近代历史学之父的利奥波德·冯·兰克认为:“严谨的事实陈述——即使这些事实或许是偶然的和枯燥无味的——无疑地是历史编纂学的最高法则。”①历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史料重构历史事实,经济史自不例外。吴承明在评价经济史研究方法时指出:“史料考证是治史之本,实证主义不可须臾或离。”②该著做到了言之有据,通过丰富的史料、严谨详实的考证推动了古代赈贷制度的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丰富的史料还原历史本原。该著对先秦文献、历代官修正史、会要和典章、皇家编年资料、历朝荒政书籍均有涉猎,还关注到类书、文人札记、地方志等文献。此外,还使用了王国维倡导的“二重证据法”,将发掘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的记载相互验证,所使用的出土文献包括睡虎地秦墓竹简、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简牍、居延汉简等一系列重要史料,涉及的考古遗址和文物包括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出土的20 余座国家粮仓、四川德阳黄浒镇蒋家坪出土的汉代乞贷画像砖等。这种对于历史资料和历史场域的扎实使用,为还原古代赈贷制度的面貌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二是重新梳理了赈贷制度的早期源流。该著通过对先秦文献的严谨考证,将灾荒赈贷制度的诞生界定为商末周初周文王推行的“农假贷”和“散利”政策,这不同于之前“中国农贷制度肇始于周代泉府”的观点③,使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或农贷制度的源流有了重新认识。
三是明确了赈贷制度的制度内涵。该著区分了古代荒政体系中的赈给、赈粜与赈贷,对三者的救助对象、运行机制、设计初衷和各自优势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比较视角中讨论了中国古代赈贷制度的内涵。书中总结了赈贷制度“资东作”的生产功能、“裕生机”的维生功能、“抑倍息”的经济功能和“弭盗贼”的社会功能,并对赈贷制度的救助对象、时限要求、数量限制、非营利性和债务关系软约束等内在规定进行了介绍。
四是展示了赈贷制度的演进历程。该著详细分析了周代赈贷制度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进程,分区域整理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赈贷行动,通过对赈贷制度源流的梳理,为我们更好理解后世灾荒赈贷制度的运行奠定了基础。同时紧紧抓住备荒仓储和官仓相剥离这条主线,对中国荒政史中赈贷制度的变迁开展研究。作者认为,在专门的备荒仓储出现之前,救荒主要依赖于诸色官仓,随着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隋唐以后逐步形成了太仓、转运仓、正仓、军仓、常平仓和义仓“六位一体”的仓储体系。其中常平仓和义仓专门用于灾荒赈济,承担了主要的救灾职能,成为赈贷所需粮食的主要来源。备荒仓储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赈贷制度的专业化,也更具备科学分布的空间优势和迅速反应的时间优势。
吴承明认为:“经济史学是经济学与历史学两者的边缘学科,研究者要有历史学修养,又要有经济学根柢。”④当前,不少研究者将视野定格在运用经济逻辑解释历史事件,并以历史事件阐释经济理论,众多成果得到国际主流经济学期刊的认可。比如陈硕教授与曹一鸣博士发表于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R)的论文《运河上的叛乱:1650—1911 年中国贸易通道中断与社会冲突》⑤以及Maria Waldinger 发表于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PE)的《长期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来自小冰河期的证据》⑥。这些学术成果的出现标志着对经济史的考察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研究》一书,在对我国古代的赈贷制度进行严肃分析的过程中同样使用了多学科视角融合方法。在我国传统的荒政中,比较典型的救灾行动包括赈给、赈贷和赈粜三类,三者各有独特的作用。相比于赈济和赈粜,赈贷代表着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救灾力量对农民提供“贷款”服务,这无疑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运用经济学中关于信贷关系的诸多理论对其进行解释。该著采用大量的经济理论以推演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运行结构和演变机制,并多角度地解读了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运行悖论。在对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具体运行结构进行分析时,通过放贷政策、放贷利息、支撑机制等观察视角,做到了将经济学分析框架和历史时期灾荒赈贷的丰富史实相结合,融二者研究之长,避各自研究之短。在分析古代赈贷制度的社会价值时,作者不局限于“活民”这个命题,而是敏锐捕捉到赈贷同临灾赈给的不同之处——“资东作”,也即赈贷的对象是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贫民,核心目的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实现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此外,还提出国家的赈贷可以对民间高利贷进行打击。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托尼认为,中国小农家庭负债甚至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廉价的信用借款渠道。⑦而赈贷显然可以起到救助贫困小农、维护小农家庭农业的延续、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发展的作用。
在分析古代赈贷制度的制度创新和运行悖论时,该著保持了一个宏大的视野,并未简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我国的赈贷举措,而是选取了新莽时期国营普惠金融挤压民间高利贷、隋唐义仓对巨灾导向型赈贷模式的矫正、北宋青苗法以“半市场、半道义”的信用机制对传统灾荒赈贷制度的改造、南宋社仓“官倡民营”的底层赈贷实践、明代周忱通过赋役制度改革实践将税基培育和灾荒赈贷有机结合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上述事例“均可看作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典型创新”⑧。在肯定这些举措意义的同时也指出,尽管赈贷制度具有很强的功能面向,但同样受经济规律的束缚,频繁出现了“最需要钱的人最贷不到钱”“名义上是救助性的放贷,实际上却是高利贷”“需要得到借贷的时候却得不到”等悖论和周期性的兴衰循环。此外,该著还详细考察了国家、地方和农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结构,对制度链条拉长、精细化管理陷阱、国家灾荒赈贷责任转嫁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观点。通过解释古代赈贷制度中所反映出来的管理成本上升、寻租困境等问题,为当前经济学理论找出了相关的实证依据。
从20 世纪初开始,历史学开始受到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挑战和洗礼,经历了一个“社会科学化”的过程⑨,史学界推陈出新,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整个社会作综合描述,如德国的卡尔·兰普雷希特、美国的“新史学”学派、法国的“年鉴学派”等,都是这一趋势的重要代表。历史学不再满足单纯地核实史料、叙述事实,而是希望对历史的演变及其背后的逻辑做出综合解释,因此学科融合、多重视野成为史学发展重要的新趋势。
在历史学“社会科学化”的潮流中,经济史研究也更需要多学科、多视野的大历史格局,才能从纷繁的历史细节和高深的经济理论中拨开迷雾。吴承明在《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一书中介绍了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计量分析和区域分析对于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可见对经济史的研究不仅需要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融合,还需要注意非经济因素,认识到“经济发展——制度改革——社会变迁,在最高层次上都要受文化思想的制衡”⑩。
以往有关古代灾荒赈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荒史领域,理论的使用相对不足。实际上,赈贷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兼具社会收益、文化传统和政治目标的制度设计,不能用单纯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简单视之,其中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因素就深刻影响了赈贷制度设计。英国学者E·汤普森是道义经济学的先驱,他在解释18 世纪英国社会爆发的食物骚动现象时就认为:社会规范、义务和传统观念都是贫民发动食物骚动的直接行动契机。⑪詹姆斯·C·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中也探讨了东南亚农民的生存伦理对于其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⑫而杨乙丹教授吸取了上述学者对道义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以传统农业社会国家与农民的独特道义关系和仁义价值理念来统摄灾荒赈贷制度的分析,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视角,不仅将赈贷置于农村金融或政策性农贷的视角下解读,视其为一般的经济活动,分析其经济关系、经济规律,更是从道义关系出发对其运行实践、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等社会制度层面展开全面考察,理论上冲破了“经济决定论”的束缚,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观察赈贷制度的全貌。该著认为,道义制度对赈贷制度有以下影响:
第一,道义制度对赈贷制度的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资东作”“裕生机”等功能设计,“有田无力耕者”的放贷对象,不以取息盈利为目标和“非责以必偿”的价值约束,均受制于道义制度。该著解释了“父爱主义”的主流伦理价值观、儒家“仁政”执政理念、“重农”发展理念、“民贵君轻”观、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和平息“天怒”等道德束缚在赈贷制度产生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在中国历史上灾荒赈贷属于典型的道义制度安排,因此才形成了以贫困民户为放贷对象、不以取息盈利为目的、“非责以必偿”等内在规定,以及经常性地实施劝借、倚阁和蠲贷政策。
第二,道义关系不仅影响了赈贷的制度设计,同时也是赈贷制度最终背离设计初衷的重要原因。作者剖析了“赈债蠲缓的道义虚化”和“道义自觉的个体化危机”两个赈贷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倾向,将此与“灾赈制度发展的精细化陷阱”“国家灾荒赈贷责任转嫁”一同视为古代灾荒赈贷制度运行悖论原因的四个层次。这些伦理困境导致了灾荒赈贷制度应该遵循的内在约束在运行中屡屡遭到突破。
吴承明先生关于经济学与经济史的“源流之说”清楚诠释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即经济史应当成为经济学的源头,而不只是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分支⑬,对经济史的研究极具指导意义。作为经济学之源,一部良好的经济史作品无疑起到了思想实验的重要作用。杨乙丹教授从赈贷这一特殊的救灾制度出发,对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的起源、发展与社会功效,及其悖论、陷阱、道义虚化、个体化危机等弊端进行了梳理、考辨,不仅可以填补学界对赈贷制度的研究空白,也对当前的许多理论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并对推进当代建立完善的灾害治理体系有极大地资鉴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研究》一书是建立在作者长期对赈贷制度长时段观察的基础上的。早在2010 年,作者就发表《组织结构演进、利益分化与传统国家农贷的目标偏离》一文,探讨农贷政策在地方官员的寻租行为下出现的目标偏离。⑭此后,其关注点逐步从农贷聚焦于赈贷,探讨了宋代、明代等朝的赈贷制度,并关注到赈贷制度背后的道义色彩。⑮正是10 余年对赈贷制度持之以恒的关注,才最终形成这样一本条理清楚、观点明确、逻辑性强、具有理论思辨能力的研究成果。
当然,从来没有尽善尽美的作品,人类的认识从来都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学术界对赈贷制度的认识也依然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例如,历史时期灾荒赈贷制度总是因时因地而变,所谓道义色彩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这些可能出现的区域差异,仍有待学界进行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