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东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从目前已公布的2023 届几套历史高考卷来看,整体感觉是稳字当先,新旧教材之间的过渡与衔接表现得比较平静,没有出现大开大合的现象。尤其在选择题部分,每份试卷都在创设新情境、利用新材料,但考查的重点依旧没有超出考纲要求,这对我们新一轮历史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非选择题部分,山东卷依旧亮点满满,对我们拓宽选材思路,缩小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减少历史学科的违和感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2023 年部分高考真题为例,试谈历史一轮复习中对着力点、发力点的把握。
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掌握,依旧是今年历史高考卷的显著特点。让学生学有所考,记有所用,考有所依,才有助于提高历史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的扫描要细,注重对历史知识的逐条突破,力求把基础夯实、夯牢。比如下题对东罗马帝国的考查。
[2023 年·湖北卷·11]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 ( )
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
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
【解析】本题考查东罗马帝国。据材料“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可知材料描述的应该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他在位时期,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D 项正确;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在查士丁尼之前,排除A 项;东罗马帝国都城名为君士坦丁堡,排除B 项;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而且颁布时间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C 项。
【答案】D
繁杂的历史知识让不少学生心力交瘁,一些学生总是找不到学习历史的感觉,面对相似的历史概念总是容易混乱。其实,这是因为没有吃透历史概念,尤其是没能分清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任何历史知识都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而时代背景是基本切入点。所以,在一轮复习时要帮助学生梳理历史阶段特征,厘清历史事件的不同背景,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刻认识。如下题对小农经济背景的考查。
[2023 年·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背景下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这一时期在经济领域的发展特点就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和小农经济的发展。而材料描述的正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生活场景,即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小农生产逐渐取代井田制下的集体生产,C 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源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排除A 项;这一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排除B 项;这一时期,工商食官不断崩溃,私营工商业不断发展,商业活动较之前而言是发展的,排除D 项。
【答案】C
高考一直注重对核心概念的考查。在一轮复习中,必须针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专项复习,帮助学生理解透、掌握住。所谓核心概念,可大可小。大者如国民革命运动,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少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实。比如革命区域、革命对象、领导阶级、参与群体、革命历程等需要帮助学生逐渐梳理,反复强调,才有助于他们强化记忆,加深印象。小者如王位世袭制、分封制等。如下题对因俗而治的考查。
[2023 年·湖北卷·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据材料“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了灵活的政策,兼顾了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A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交往政策,不是唐王朝直接去治理民族地区,排除B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排除C 项;“因俗而治”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排除D 项。
【答案】A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始终能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思考历史问题,评判历史事件,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尤其要明确,历史不是孤立的,不能割裂地去审视历史问题。在历史复习中,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和堆叠历史现象或历史名词。毕竟,只凭机械记忆是学不好历史的。比如下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考查。
[2023 年·湖北卷·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 年漫长历程。1986 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 年10 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同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样,才有助于中国融入全球市场,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D 项正确。1991 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瓦解,排除A 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不是材料变化出现的原因,排除B 项;中国“复关”谈判的核心问题的解决并非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直在进行,排除C 项。
【答案】D
一轮复习要帮助学生在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建构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从而较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容易局限于某一个历史阶段或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进行复习,不善于自主地打开思维进行整体复习。所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历史知识总是割裂的,难以串珠成链。在遇到相关考题的时候,在凌乱的思维下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下题就是考查对英格兰农业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
[2023 年·湖北卷·12]13 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 )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
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
【解析】本题考查英格兰庄园经济的转型。据材料可知,英格兰庄园领主和总管在原来自给自足的庄园里也开始依据市场的规律,寻求农产品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反映出此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C 项正确;13 世纪时封建庄园并未崩溃,排除A 项;材料并不能体现庄园农产品能依此获利,排除B 项;圈地运动开始于15 世纪,排除D 项。
【答案】C
一轮复习过程中的训练不仅要针对具体知识点,也要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虽然一些知识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但有时并不是解题准确率低的主要原因。找不到准确的解题切入点才是不少同学犯错的重要原因,也就是抓不住题眼。所以,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就是要培养他们能快速地找到题眼。抓住关键词,找到适配项就能既准又快地做好历史选择题。比如下题对“农”字的考查。
[2023 年·湖北卷·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此题的题眼在“从事劳作”。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人们采用简陋的生产工具,从事简单的农事活动,说明“农”字的创制反映了当时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D 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排除A 项;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而非渔猎采集,排除B 项;“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项。
【答案】D
史学研究类试题几乎是每套试卷的必考题型,在日常复习中要不断渗透史学常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史学研究态度。尤其对一些常用史学知识要形成明确的区分度,比如史料类型和史料价值。史料类型区分要细,而史料价值应用要活,毕竟一手、二手史料就是从史料价值的角度来衡量的。比如下题对史料解读和史料价值的考查。
[2023 年·新课标卷·27]
上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
【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判断能力。阅读三则史料可知,李元谅原为安息人,后被唐朝统治者赐李姓,《旧唐书》属于官修正史,史料价值较高,相对客观,A 项正确;《李元谅颂碑》中并无关于李元谅姓名由来的描述,因此“所有信息皆可互相证实”说法错误,排除B 项;《李元谅墓志》为793 年李元谅去世之后所立,而《旧唐书》成书于五代,晚于《李元谅墓志》,因此墓志不可能采用《旧唐书》记载,排除C 项;“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项。
【答案】A
相关的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在进行历史复习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推理逻辑和判断能力。其前提是要理顺历史发展线索,建构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只有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在遇到相关考题的时候才能够从容应对,合理推断。这些内在逻辑点实际上就是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推动因素。比如下题对早期文化遗存的考查。
[2023 年·新课标卷·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解析】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的发展特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从而推动新石器时代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 项正确;公共墓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 项;原始农业的产生意味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排除B 项;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之一,但不是新石器时代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排除D 项。
【答案】C
历史知识的解读方式多样,不能被一种方式所束缚。一轮复习中要尝试带领学生从横向、纵向、阶级、国别等不同角度去把握历史发展特征。只有带给学生不同的解读体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而且,不同的解读视角也有助学生拓宽历史视野,丰富历史认知。比如下题对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阐述。
[2023 年·新课标卷·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叙述能力。根据试题设问“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阐述该地域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可知,本题要求选择一个地域,并用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进行历史阐述。地域的选择可大可小,大者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江南地区)、西域地区、东北地区、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等;小者如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乃至郡县,比如齐鲁地区等。阐述的内容是该地域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例如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要结合这一地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阐述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最后,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
【参考答案】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阐述:黄河流域是中国先民较早繁衍生息的区域。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代代先民繁衍不息。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磨制石器工具,开始进行原始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生活逐渐稳定,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农耕的发展促进了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彩陶和黑陶等是典型代表。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传说中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尧禅让于舜的做法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源泉。“万邦”时代如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礼器等,表明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综上,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