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原斌
龙泉市御泥堂青瓷厂 浙江龙泉 323700
龙泉黑胎青瓷是正统哥窑瓷,这有相当数量的事实根据。从考古发掘情况看,烧制黑胎龙泉青瓷的窑址主要集中于大窑、溪口及其附近地带,黑胎青瓷标本以溪口瓦窑垟遗址为最多。郑建明教授曾对龙泉瓦窑垟遗址中出土的黑胎青瓷进行过热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年代在1111—1160年之间,即两宋之交。
龙泉城东北隅的牛门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已发现原始瓷、印纹陶片等,经省考古工作者鉴定,属良渚文化类型。2021年10月,云和发掘出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的青釉小碗,胎体较厚,色泽青翠,器型完整。2022年5月云和又发掘出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的青瓷虎子、盘口壶、四系瓷盂等物件,瓷釉均匀,玻璃质透明,器型端庄,装饰简洁精美。可见,龙泉窑青瓷烧制成熟于汉魏晋时期。
《铁胎·八方宾客杯》
北宋时期为朝廷烧制青瓷时“制样需索”。随着北宋中期越窑烧制资源的枯竭,许多越窑制瓷家族迁移龙泉,在龙泉掀起了瓷土釉料的研究与龙窑烧制的改进探索之风,带动龙泉窑高速发展。
南宋初期,北方社会动荡,金国入侵,农民起义,战乱不断。北方主要窑口的制瓷精英流落江南,大批转至龙泉,进一步推动了龙泉青瓷精品瓷的研究与烧制。
靖康元年(1126)宋高宗从金营中逃出,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宋高宗赵构即位,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意享乐。命人在瓷器烧制极旺盛的处州龙泉烧制朝廷用瓷。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兵奔袭扬州,赵构狼狈渡江经镇江府逃至杭州,九月,因金兵渡江南侵,十月赵构逃到越州(今绍兴),后又逃到明州(今宁波)、定海(今镇海)、温州,直至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撤离才又回到绍兴府。公元1131年正月初一,在越州改元绍兴。南宋绍兴二年,即公元1132年,赵构迁至杭州,直到绍兴八年(1138)定都于临安,结束流离失所的生活。
据考古情况看,龙泉市烧制过黑胎青瓷的窑址有二十余处,主要集中于大窑、溪口及其附近地区,溪口瓦窑垟遗址的黑胎青瓷标本最多。从地层分布上看,其烧制时间跨度从北宋末南宋初开始一直延续到元代初年。龙泉黑胎类瓷器常有出筋现象,此类器物制作精细,花口、内口沿下有白色出筋,如“河滨遗范”款碗,这一风格曾见于北宋末龙泉窑早期瓷器中。松阳出土的元祐六年“辛未”(1091年)纪年器物就有出筋风格[1]。综合分析此类出筋装饰风格,为龙泉窑流行于北宋晚期,延续至南宋初年的风格,此后基本不见。
1982年,英国牛津大学学者就对龙泉大窑黑胎瓷片进行了热释光年代测定,其数据与上海博物馆测定的数据基本一致。牛津大学学者测定的烧制时间大约在公元1130年,距离公元1127年建立的南宋朝廷,仅三年。而赵构则于公元1131年才在越州改元绍兴,11月,赵构升越州为绍兴府,此为绍兴地名之由来。绍兴八年(1138),赵构定都临安。杭州老虎洞窑址和乌龟山窑址是宋高宗定都临安后,在修内司营的辖区内设立的窑场,后来又在郊坛下(郊下)别立新窑。
龙泉黑胎瓷器发掘事实表明,龙泉窑烧制官窑朝廷用瓷在北宋末已经开始,直至元代还在烧制。沈岳明等教授曾请上海博物馆对从溪口瓦窑垟和小梅瓦窑路出土的标本进行热释光年代测定,数据基本处于1121—1171之间,大致在南宋绍兴年间[2]。
器型主要分两大种类,一类为盘、碗、盏等日用器,另一类为尊、炉、觚等仿古陈设瓷和宫廷祭祀用瓷。从溪口瓦窑垟窑址考古发现,其烧制时间从建窑初期即已烧造黑胎青瓷,为专门烧制宫廷用瓷而建造,为专门烧制南宋官窑经典瓷器而建造,故此,贯耳瓶、花口瓶、琮式瓶、棒锤瓶、觚形瓶、鬲式炉、鼎式炉、白菜瓶、胆瓶、执壶、扁壶、把杯、鸟盏等类型瓷器在瓦窑垟遗址中大量出现[3]。
《吉字壶》
3.烧制不惜工本
黑胎青瓷器型制作规整、雅致,对于口沿的处理细致入微,圈足大多高挑,均富含韵味。制作精致细腻,工艺上均为薄胎厚釉,多次素烧,多次施釉,大部分为垫局烧造,少量使用支烧,有少数过烧现象。烧窑中因釉烧已完全熔融,釉层玻化度高,釉面开细碎片纹;金丝铁线,片纹多灰黄色或灰白色,呈现蟹爪断纹、鱼子纹或条纹状,间含冰裂透明状。溪口瓦窑垟黑胎瓷器胎壁最薄处仅1毫米,其胎质细密坚实,含铁量高,烧成后多呈灰黑如铁状,故此称为“铁骨”。其釉厚而实,釉面光泽度强,色调黝黑,体现官窑烧制所追求的沉静、雅美的艺术效果。从段鸿莺、王光尧、郑建明、周光贵等人的相关研究发现:
(1)小梅瓦窑路窑址瓷片的烧制年代略早于溪口瓦窑垟。
(2)该类黑胎瓷器特征与文献记载的哥窑一致[4],均为布满金丝铁线的器物釉面,紫口铁足的典型特征;其制作器型规整,薄胎厚釉,多次施釉,精益求精,薄胎厚釉,烧制质量特别高。
窑址周边炼制瓷泥之沉淀池较多,此为瓷泥反复炼制之需,与传说“三冻三曝、三冬冻晒”有关。瓦窑垟黑胎青瓷工艺之高超,细节处理中之细致精微,可见其细致谨慎,精益求精。其造型讲究求美求雅的智慧体现,造就黑胎瓷器黑珍珠一般的独具魅力。可见其烧制制作不惜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