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圣鉴 邓铎
2023 年8 月6 日2 时33 分,山 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 度,东经116.34 度)发生5.5 级地震,震源深度10 千米,震中位于德州市平原县王打卦镇王打卦村附近(如图1 所示)。同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决定启动国家地震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山东指导协助抗震救灾工作。山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抗震救灾三级应急响应,并派出由省应急管理厅、省地震局负责同志带队的指导组赶赴现场。
图1 山东平原县5.5 级地震震中分布图
此次地震是近10年来山东省发生的最强地震,造成德州、聊城等地2900 余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3 亿元。本文以应急管理部门为网络舆情引导主体,对山东平原县5.5 级地震舆情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舆论引导处置经验,为应急管理部门未来开展新闻舆情引导工作提出参考。
舆情是民众受各类社会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是一定数量的民众关于社会中现象、问题的态度、意见、情绪等的总和[1]。2019 年5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章第二十条中要求主动公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等。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舆论生态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 亿人,较2022 年12 月增长1109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10.76 亿人,较 2022 年 12 月增长 1109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9.8%[2]。”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地震灾害等突发事件频发,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地震灾害发生后相关话题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正与日俱增,研究地震灾害发生后新闻舆情更有助于应急管理部门有效开展震后的舆论引导。
从山东平原县5.5 级地震自动测定结果发布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大量用户转发,再到应急管理部门官方发布启动应急响应,各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本次地震迅速成为关注焦点,如不能及时准确的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有效引导,可能会滋生地震谣言,叠加负面情绪,加剧社会的盲从与恐慌。
通过中移舆情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检索分析,地震发生后24 小时内,全网共采集了401470 条与山东平原县地震相关的信息,其中微博362745 条、占比90%,新闻18129 条、占比5%,微信12488 条、占比3%,论坛580 条、占比1.5%,报纸74 条、占比0.5%。检索到的信息中微博平台最为突出,成为该事件的主要传播途径。
媒体和网民对本次地震讨论的话题热点主要集中在“地震预警,辽宁也收到了!”、“山东德州平原县地震,3 万只鸡惊吓死亡,养鸡人太难了!”、“赶紧打开手机这个功能!关键时刻能救命”“地震来临该如何科学自救?听专家怎么说”等方面(如图2 所示)。从热词统计图上看,媒体和网民对本次地震的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地震、平原县、山东、预警等方面(如图3 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广大网民对手机地震预警功能产生浓厚兴趣,一些媒体也向网民介绍了如何使用此项功能并进行了地震知识科普。
图2 山东平原县地震热点话题
图3 山东平原县地震热词统计
从情感分布上看,因发震时间为凌晨且地点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发震的频率远低于其它地区,所以本次地震相关的负面舆情数量较多,约占66%,如“地震发生时正在睡梦中,被手机地震预警叫醒,感到一阵紧张和恐慌”,“刚刚躺床上玩手机,突然感觉晃悠的挺厉害!好害怕!希望只会震刚刚那一下,别再震了”,“问题是接下来还会不会有余震或再次地震,震中心位置会不会有变化?谁能告知下,到现在都没敢睡觉”;中性舆情约占31%,如“山东平原的朋友一定要安全逃离啊”,“注意安全”;正面舆情约占3%,如“希望人人都设置上地震预警,多十几秒逃生真的很重要,再次感叹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没事就好,愿大家平安。”本次地震应急响应级别不高,且期间未发生较大伤亡,涉震舆情信息从高点持续下降,讨论也逐渐下降,媒体和网民的关注点也随其它事件而转移(如图4 所示)。
图4 山东平原县地震舆情信息趋势
通过对本次地震24 小时内的持续追踪和分析研判,媒体和网民对本事件表现出了阶段性的关注和热议。针对上述舆情,应急管理部门需抓住规律和特点,给出积极地应对措施,确保有效引导舆论。
震后24 小时内,在门户网站方面,地震发生后4 分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了自动速报。震后14 分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了正式速报,确定了地震三要素。震后2 小时,山东省地震局发布“山东德州市平原县5.5 级地震 原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不大”消息,针对是否还有余震的负面舆情进行回应。震后2.5 小时至3 小时,根据预案,山东省地震局发布了启动二级响应的决定,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发布了启动三级响应的决定,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启动四级响应的决定,报告了地震相关情况及应急处置情况,同时召开紧急会商会,通报了地震的基本震情、烈度速报、震情趋势研判及应急处置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就此次地震可能会造成的影响等接受了媒体采访。震后6 小时,山东省地震局发布现场工作队抵达震区开展工作情况。震后17 小时,山东省应急厅发布地震总体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应急管理部门门户网站新闻报道统计
在微博、微信方面,拥有账号的应急管理部门除常规新闻信息发布外,期间多次穿插推送了余震统计报告、现场图片、地震科普、专家解读、谣言释疑等消息,发布的时间也相对早于门户网站,积极引导了网民的舆论导向。特别是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微信公众号于6 时59 分发布了“您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开了么?10 秒教您开通”一文针对地震预警方面的负面舆情进行回应,得到了网民的大量转发,阅读量超过10 万。
笔者选取了目前主流的网络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发布数量统计,震后24 小时内,门户网站方面,山东省地震局发布信息12 篇,占比最高。微博方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信息27 条,累计阅读量超1 亿3 千万,占比最高。微信方面,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发布信息7 条,占比最高。本次应急管理部门24 小时内共产出信息86 条(如图5 所示)。
图5 山东平原县地震应急管理部门发布信息数量
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3]。通过对比本次地震舆情分析和引导过程,应急管理部门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相关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引导舆情。当然,与当今主流媒体相比,应急管理部门在时度效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时”是指事件发生后舆论引导的第一时间和最佳时机。地震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应急救援往往都是随机的,24小时都有可能发生。本次地震发震时间是凌晨,第一时间响应的速度还不是很快,后方新闻发布和前方现场信息报道的主动衔接不够灵活,加之涉及校对审批复核等环节,导致信息发布不够及时。如本次地震三级应急响应启动响应的新闻是4 时54 分发出的,但实际上3 时40 分就正式启动了响应,1 个小时的时间差就会影响网民的自主判断能力,发布实效与发布时机的选择都需要做到平衡。
“度”是指事件发生后舆论引导的力度把握和分寸掌握。通过本次地震的情感分布图可以得出,网民的负面情绪占了近67%,主要原因是网民对我国东部地区发生5 级以上地震还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并没有直观感受到,地震发生后就会造成恐慌,负面情绪上升。如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中只依据“进行联合视频会商分析认为震后原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不大”一句话恐怕较难平息网民的情绪,哪些内容是可以对外发布的,哪些内容是不能对外发布的力度和分寸还没有完全界定清晰,权威信息还不足。同时,舆情引导频次还不够密集,如本次地震发生12 个小时后发布的信息大幅减少,网民想获取更多官方信息的途径被切断。
“效”是指事件发生后舆论引导的效果和质量。地震舆情引导的结构框架需要符合逻辑,在以事实为主的基础上应巧妙运用一些方式方法吸引网民关注。相关部门新闻采写水平还不高,大多是公文写作模式,理论性较强,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只是站在上层来宣传自己,并没有脚踏实地站在普通网民的角度报道,缺乏生动形象地展现地震救援前后方情况的报道,难以增强可信度和说服力,也难以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网络新媒体平台的运用还不够深入,一些部门还没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信息与门户网站基本一致,很难与网民产生良性互动,甚至个别部门至今未开通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能力大幅降低。一些部门微博、微信粉丝量不高,影响力较之其它媒体还有很大的差距,导致网民不相信官方而更相信其它媒体的报道。
舆情的主体是民众,客体是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政府需要对舆情进行积极应对,任由舆情发酵会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4]。
各地区应急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部发布的规章制度,在初始信息披露、处置动态发布、虚假信息追责等方面进一步制修订突发事件舆情回应机制,完善相关舆情引导预案。具体包含完善新闻舆论工作机制,确定应急新闻宣传工作组织机构;完善前线新闻发布管理机制,细化新闻发言人和发布会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制定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发布细则;完善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保证稳定的信息来源;逐步建立审批环节“优先通道”,大大增强信息时效;健全与主流官媒联动机制,在灾害发生后能相互沟通、积极配合、统一部署,共同做好应急时期有关新闻、事件动态、科普信息等报道和发布工作,积极引导舆情;建立虚假信息追责机制,在减少虚假信息发布的同时可有效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客观、准确、全面地开展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
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媒体,在网络新媒体盛行的今天,信息渠道的多元化给舆情监测带来了一定挑战,不断丰富舆情监测方式,逐步提高舆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一是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测系统。目前此类技术已逐步市场化,通过关键词的搜索,能够自动抓取舆情信息,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题,全面性和精准性还不够高,需不断根据实际运用情况优化,达到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系统自动产出的准确性,才能科学分析舆情。二是建立舆情信息专业队伍。在运用监测系统同时,在应急管理部门原有新闻宣传队伍基础上,设立专门舆情监测分队,在自动化结果产出同时人工校验核准,同时可利用线下渠道获取舆情信息,发现非网络渠道信息,进一步扩充舆情信息资源库。三是加强舆情应对演练。特别是对我国少震地区要加强舆情引导的桌面和实战化演练,遇到真正地震时才不会慌乱。
有效的舆情引导,前提是作出科学分析研判。一是做好灾害类型的研判。每个灾害所产生的舆情是不同的,注重区分灾害类型,不同灾害建立不同的舆情应对方式,地震灾害是所有自然灾害发生中不可预测的,在应对中需加入更为科学的观点,消除网民恐慌情绪。二是做好时间上的研判。发生地震灾害时,要注意发震时间是凌晨、白天、晚上等等,不同时间应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凌晨时多数网民处于休息状态,发布的消息应简单明了,无需过多思考的过程;白天时多数网民正在工作,发布的信息可以更为全面等。三是做好空间上的研判。注意震中所在位置,除震中省份应急管理部门做好舆情监测和引导之外,相邻省份和地区也要结合实际积极应对,而不是与我无关,更需因地制宜搞好舆论引导。如本次地震发生后最热的话题是“地震预警,辽宁也收到了!”,因此辽宁省应急管理部门需要重视,主动发布信息,积极回应,妥善处理。
应急管理部门希望每一次回应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回应尺度。一是回应有力度。网络舆情回应并不是就事论事,“你问我答”的简单回复,需要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充分表达,遵循一般规律,依据网民最为关心问题的重要程度列出清单,重点回应最高度关切问题,保持应有的人文关怀。如本次地震热门关键词之一是“地震预警”,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地震预警”并非“地震预报”,2023 年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地震预警系统。但地震预警功能如何使用是需要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作出积极回应,基于此项功能要向网民积极科普。二是回应有信誉。应急管理部门作为处理舆情事件的官方在回应上讲求正能量,从内容上要有客观性,不能为了传播而凭空捏造虚假信息,紧跟新时代步伐,维护社会公信力,提升应急管理部门公信力。三是回应有温度。很多时候网络舆情在突发事件应对的初期表现为网民对一些工作的不满,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宣泄,应急管理部门需正确看待,胸怀气度,将其转化为对自身工作的建议,开展自我剖析检查,在回应时有温度,其实是变相缓解了社会情绪,更有利于减轻线下社会矛盾。
传播渠道的打通可以更好地将声音传递给每一名使用网络的民众。一是用好各类互联网平台。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基础上,逐步拓展其它渠道,积极建设如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热门平台账号,形成网络新媒体矩阵。重新定位平台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如利用门户网站打造成行业权威出口,发布准确消息,全面展现应急救援前后方工作。利用微博平台即时、互动性强等特点,密集发布相关信息,抢占“第一时间”播报,确保“首发”定调。利用微信受众群体相对固定等特点,每几个小时报道上一阶段地震应急救援进展,设计要有巧思,吸引网民转发。二是对内互相补台。应急管理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信息之间做到及时互通,形成纵向舆论引导合力,发挥1+1大于2 的效果,特别是市、区、县一级的应急管理部门更需发挥第一现场作用,及时传递最新情况。三是对外加强合作。与新华网、央视网、人民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建立长期合作,第一时间转发应急管理部门信息,同时吸收主流媒体报道的内容,视情开展引导。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新闻舆论工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系统改革5 年来,相关部门在应急救援新闻宣传报道上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管理网络舆情已成为线下事件处置之后的第二条重要处置“战线”[5]。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加之网民获取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特别是地震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更应该充分思考,发挥自身优势。面对广大网民,客观、及时、有效地反映应急救援情况,及时处理网络舆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好国内地震发生后网络舆情应对是应急管理部门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建立健全机制、快速监测响应、科学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尺度、畅通传播渠道等方式提升应对水平,全方位地传播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