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中“医救”协调配合模式探究

2023-12-09 08:03连凯凯范文恺陈权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6期
关键词:灾害救援队伍

连凯凯 范文恺 陈权

1 国内“医救”协调配合能力发展情况

1.1 基本概况

我国灾后应急响应队伍众多、组成复杂。地震发生后中央及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灾情和抗灾救灾需要,成立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救援工作。应急管理部下设救灾指挥部办事机构,灾害发生时,及时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负责协调各类应急专业队伍,并衔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国家消防救援局下设的灭火救援指挥部承担协调指挥综合性消防救援工作和重大灾害事故救援行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相应建立地方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救灾行动及部署救灾工作,地方应急管理厅负责协调社会救援力量并协助政府完成与相关部门联动。消防救援总队则承担城乡综合救援工作及指挥调度灾害事故救援行动[1]。复杂的应急救援队伍在事故现场互相协调、共同参与救援,形成了两种“医救”配合模式:一种是依托消防、武警、解放军组成的地震救援队,部分救援队伍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医疗队员,此模式通过加强队员的专项训练,具备基本急救能力,救援队员与医疗队员相互配合适应现场急救需求,完成救援任务。而另一种则是没有随队医疗人员的救援力量,现场医疗主要依靠卫健部门调派的医护人员或一些灾害医疗救援队完成,但即使是这些专业医护人员也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初步掌握灾害现场急救方法和治疗理念[2]。总体来说,地震专业救援队内部虽配备接受急救培训的医疗队员,但医疗能力有限;卫健部门调派的医护人员因灾害现场特殊性区别于日常医疗救护环境,短时间内在心理及生理上难以适应灾害现场救援,无法实现救援效果最优化。

1.2 研究思路

为探明救援人员与医疗人员配合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的方法多措并举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全国基层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及参与过地震灾害救援的救援专家和医疗专家。基层消防队伍出警任务多且覆盖全国,而地震灾害救援的专家则是参与过汶川地震及土耳其地震等涉及国内外重特大地震救援事故,调查结果具有较高参考意义。问卷内容除了包含基层消防救援队伍急救技能、急救装备、急救人员及现场急救情况等信息,还包含是否对接医疗机构及合作救援中存在哪些配合问题等信息。本文面向全国基层消防救援队伍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306 份,调查对象涵盖全国各省消防救援队伍,从事消防救援工作年限5 年以下有57 人占比19%;5 至10 年有223 人占比75%;10 至20 年20 人占比7%;20 年以上有6人占比2%。依据调查数据本文选取部分信息(见表1)发现消防救援队伍在“医救”协调配合中存在专业急救装备、技能及人员缺乏,和医救结合程度不高及联动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

表1 基层消防救援队伍医疗能力分析

2 消防救援队伍在“医救”协调配合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消防救援人员缺乏医疗专业融合

2.1.1 缺乏现场医疗救助实操能力

地震的破坏性巨大,尤其是强震过后,灾害现场往往出现大量人员伤亡,第一时间正确得当地处理能够有效减轻地震对受灾群众的伤害,也为后续医疗工作减轻负担[3]。目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各大城市、大部分县城都设有消防站,覆盖范围广且实行24 小时执勤备战,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基本能够第一时间到达地震灾害现场参与救援,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并结合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在有人员被困且需要急救的灾害现场,有71%的调查对象在所参与救援现场并未针对伤员进行生命支持等医疗手段,而救援现场未采取生命支持及急救措施的主要原因是不具备现场医疗救助实操能力(见图1),由此导致在一些专业医疗人员无法到达的恶劣环境下无法进行先行急救,为伤者提供生命支持。甚至在没有对伤情进行正确判断的情况下就给予救援,反而可能会加重人员伤亡,降低救援效率。

图1 消防救援人员未采取急救措施原因分析

2.1.2 缺乏身心医疗保障

消防救援人员参与救援工作时,自身会面临生理和心理双重挑战,影响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生理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的救援工作可能导致疲劳、肌肉疼痛和体力透支等问题;另外,在灾区环境中,可能面临气候恶劣、温度极端、饮食和睡眠不规律等情况,从而引发感冒、胃肠道疾病等健康问题;以及在救援现场存在的物体坠落、建筑物倒塌等危险,可能致使救援人员面临身体受伤的安全风险。心理上,面对惨绝人寰的灾情和受灾人员痛苦的困境,救援人员可能会感到焦虑、压力和心理负担,尤其是亲眼目睹伤亡和痛苦的情景,可能引发悲伤、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地震救援工作通常需要在紧张、危险和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这可能导致救援人员的注意力不集中、决策困难和焦虑等心理问题[4]。所以只有做好救援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救援人员的身心健康,才能提高救援效率和工作质量。

2.2 现场救援技术与医疗救助技术结合程度不高

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地震后残存的建筑物框架或者支撑物之间会形成狭小空间,一般存活的受困人员大概率会被困在此处。为有效提高受困人员存活率、减少伤残几率,最大限度地保留受困者的身体机能,救援队伍需要根据受困者的受困情况,将救援技术与医疗救助技术进行紧密结合。而调查发现现场救援技术与医疗救助技术结合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对灾害现场医疗救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地震灾害现场的救援行动及时且处置得当关乎被困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但目前为止,消防救援队伍还没有承担灾害现场急救的职能,因此部分消防救援人员只专注于救援行动,认为将伤员解救出灾害现场就算完成了救援工作,而忽略救援行动本身对于受困者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只有10.13%的调查对象所在队伍会经常性接受急救技能训练并考核(见图2),在日常训练中对消防救援人员的搜索、顶撑、破拆、绳索等一些救援技能的训练和掌握更为重视,而对现场紧急救护的训练则相对较少,仅有的训练可能也是为通过考核而准备,导致消防员在有人员需要紧急救护的灾害现场不能采取适当的急救和保护措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图2 消防救援队伍经常性组织急救技能训练占比

2.2.2 缺乏必要医救程序

地震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可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消防救援人员作为第一时间到场的救援力量,在地震灾害现场发现大量伤员时,需对伤者进行检伤分类,可以实现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利用。而对于一些在深层次埋压的被困者,由于救援难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应及时进行医疗评估和生命支持,从而得出最佳的营救方案。但调查结果表明(见图3),大部分调查对象在救援现场仅对被困者进行了快速医疗评估,并且效果较为一般。

图3 救援现场进行医疗评估占比分析

2.2.3 救护装备的缺乏

目前,我国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已配备部分基本救护器材和急救药品。正如调查结果显示(见图4),80%的队伍配备了包括医药急救箱、多功能担架、躯体固定气囊、伤员固定抬板等基本医疗装备,除部分特种救援车辆外基本做到每车配备。但仅有9.8%的队伍配备了如抗休克复苏器材、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等紧急医疗处置的相关装备,且数量有限只配发至大队或部分救援站,并且因日常使用较少,得不到及时更新和维护,在地震灾害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在“大安全、大应急”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应对重特大地震的挑战,应配备有针对性的急救药品和救护装备。

图4 消防救援队伍配备医疗器材分析

2.3 消防救援与医疗救助部门未形成综合救援实体

2.3.1 医救联动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参与的急救培训较为初级,与救援工作相匹配的医疗救助措施与医疗技术装备也明显滞后,导致地震灾害现场的救援行动与急救工作没有融为一体,因此消防救援队伍在灾害现场的医疗力量急需补充。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只有少数消防救援队伍实现了与相应医疗机构对接(如120 急救中心、红十字医疗救助中心等),大部分消防救援队伍并没有联动相应医疗机构,而联动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评估和采取急救措施并有效缓解被困者伤情的比例远比未联动医疗机构高(见图5)。

图5 联动医疗机构对被困者伤情关联度

缺乏联动体系导致对伤员缺失了必要且科学有效的现场处置,没有形成院前、院中、院内的无缝衔接。特别是当重特大灾害发生时,伤员疏散通道和医疗保障也没有完全建立。进一步强化与社会医疗机构的联动和对接,将其作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医疗力量的重要补充是迫切所需[5]。例如珠海南溪消防救援站,该站与南溪急救分站采取联合驻勤模式,两站使用同一场地及设施,建立信息通报、协同出警工作机制,形成综合救援实体,填补了应急救援后与医疗救护前的“空窗期”,有效提高灾害事故中被困者及伤员的救治效果,实现消防救援与医疗一体化。

2.3.2 医救力量协作不够畅通

地震发生后,消防部门与医疗部门在地震灾害救援现场和灾后重建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两者在开展救援工作时,既要相互配合,也要分工协作。本文围绕地震灾害救援现场医救协作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对参与地震灾害救援的救援专家和医疗专家进行询问访谈,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消防救援队伍的医疗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医疗部门进行补充,以解决救援现场缺乏必要医疗评估和生命支持的问题。另一方面医疗部门在营地搭建、防疫消毒、伤员转运方面也需要消防部门提供必要帮助。在我国消防救援和医疗救助隶属两个不同行政部门,在地震灾害现场统一协调指挥难,双方平时也缺乏一些联合训练及演练,没有形成“1+1 >2”的效果。

3 建立地震“医救”协调配合模式的建议与措施

3.1 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医疗救援能力

3.1.1 建立专业医疗培训体系

本文参考美国EMT 急救培训体系,结合我国现有状况,认为可以通过联合相关医疗机构(如120 急救中心或红十字会)制定适合救援队伍的急救培训和资质认证方式。培训和考核程序如下:定期对一线指战员进行系统的急救医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课堂学习和临床实习。课程的制定要涵盖基础生命支持(如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通气技术等);伤害评估和处理(如骨折、出血、烧伤及不同类型创伤的评估和处理);药物管理和急救(如何正确使用急救药物及管理药品);运送方法和技巧及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和沟通技巧。此外急救课程还包括现场实践和模拟演练等环节,以帮助救援人员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完成培训后学员需要参加由医疗机构组织的急救认证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测试,考核达标者才具备现场急救资质,可以作为消防救援队伍中的储备医疗力量。这些具备急救资质的救援人员可在灾害救援现场完成快速检伤分类、伤情辨别、医疗评估。常见伤病的处置办法(如创伤、出血、骨折、气道阻塞、休克、挤压综合征);急救装备及药品的使用;消杀防疫及传染病防控和伤员后送。需要注意的是具备急救资质的人员还需定期组织复训、考核,保证急救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时完成对相关急救知识的更新,从而达到实战要求,为现场紧张的医疗资源减轻负担。

3.1.2 医疗救护装备的完善

加强基层消防救援队伍的医疗专业装备建设是基础保障。逐步完善救援队伍医疗救助专业装备,特别是针对地震灾害下的伤情特点和需要,更需配备符合应急医学救援特点的救援装备。配备的医疗装备要尽量选择便携程度高、灵活高效、功能齐全,可适应多种伤病现场救治和连续救治需求。本文通过咨询部分国际救援队的医疗人员,从提升地震灾害现场救治效果的角度出发,针对地震灾害救援现场应配备何种急救器材、掌握哪些急救技能等方面提出问题并得出结论。在地震灾害救援现场可考虑配备下列器材:(1)包扎止血器材(2)抗休克复苏器材(3)快速抗感染、阵痛和促醒等紧急救治器材(4)快速清创装备(5)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6)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系统(7)狭窄空间伤病员搬运工具(8)担架集成式生命支持系统(9)救治系列背囊。上述装备体小质轻,便于携带,对环境依赖性小,功能上满足伤员包扎、止血、固定、通气、搬运、基础生命支持等“六大技术”要求,可提高救援队伍在各类环境和条件下紧急救助的能力。

3.2 加强现场救援技术与医疗救助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救援效率

在地震灾害事件处置中,被困者在消防人员的解救下脱离危险地带才能接受专业的医疗救助,但一些复杂险情,救援人员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被困者营救出来,此类被困者可能因较长时间得不到医疗救治失去最佳救助时机。因此,需要第一时间对被困者采取必要的医疗评估和生命支持,并且整个救援过程中,要兼顾救援与医疗同步实施,持续稳定被困者伤情,医疗和救援专家共同评估并制定以最不影响其伤情的方案开展营救行动。这就需要加强现场救援技术与医疗救助技术的深度融合,制定医救融合的救援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注重救援行动的程序化、规范化操作。熟练掌握救援程序,严格按照救援流程执行。对此,本文参考《INSARAG国际搜索与救援指南》,提出以下针对地震灾害事故医救融合的具体措施,以供借鉴。

3.2.1 伤员分检

在地震灾害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且伤情复杂,造成伤亡可能已远超当地医疗部门承受能力,医疗资源已无法满足医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有限的医疗设施和人员,进行伤员鉴别分类或治疗优先分类,是国际灾害医学通用的分类方式。其目的是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最需要的患者身上,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救援效率。目前,在国际救援中使用较多的是美国提出的START 系统,整个分类筛选过程不超过60 秒,使用快速简单,对专业医疗技能要求不高,在消防救援队伍相对容易普及。其整体流程参考图6。

图6 成人优先级分类筛选流程

依据伤员是否可以行走、是否有呼吸、呼吸率范围将伤员分拣划分为红、黄、绿三种不同优先等级,红色代表危重伤员、黄色代表重伤员、绿色代表轻伤员。地震现场的伤员要做到一人一卡,将发现伤者时间、地点、灾害事故类型、伤员编号等基本信息登记,同时也要记录伤员伤情,并注明已对伤员采取的急救措施,这些内容由第一到场的救援人员填写,方便伤员后送医疗单位的进一步救治。

3.2.2 被埋压人员的解救

地震灾害现场大多数的幸存者都处于建筑物倒塌后形成的狭小空间内,这些废墟中被掩埋的幸存者很可能伴随着昏迷、骨折、躯(肢)体被挤压等状况,救援过程也存在次生灾害威胁。救援难度进一步加大,对救援指挥、医疗救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救援人员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救援方案,提升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整体救援流程可见图7。在确定被困人员位置后,同时开展医疗评估、结构评估、环境评估,并进行不间断评估。救援人员需对建筑物坍塌情况以及被困者所处的周围环境情况评估,对其中不稳定的结构进行支撑或以其他措施加固,对存在危险隐患的地方进行消除或隔离。而医疗人员需对被困者进行全面的医疗评估,确认被困者受伤情况,必要时先对被困者采取急救措施,再进行救援及转移。在评估或救援过程注意视情况对被困者采取语言、行为或药物安抚。医疗人员与救援人员双方评估完成,确认现场具备救援条件后,根据被困者状况再确定是安全救援(尽最大限度保证身体各项机能完整)还是快速安全救援(救援过程中可忽略一些小的伤害),甚至以保证生命为前提快速救援(必要时采取截肢等手段)。并且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仍需对现场环境、结构、被困者不间断评估,及时调整方案。还需要注意的是,制定救援计划时应考虑到救援人员的紧急撤离路线,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救援人员可以迅速撤退至安全区域[6]。

图7 被埋压人员解救流程

3.3 加强消防与医疗急救联动体系

3.3.1 灾害现场指挥中心增设医疗顾问

地震初期医疗资源非常有限,而地震后受伤的人员伤情都较为复杂,尤其是一些深层次被埋压的人员,往往可能伴有挤压综合征的出现。而消防救援人员受自身医疗能力限制,做不到对被困者的全面评估。在消防救援队伍专家组或灾害现场指挥中心,增加医疗急救专家作为医疗顾问,在一些医疗人员未到达或到达不了的救援现场,医疗专家利用5G 单兵等一些通讯手段与救援人员沟通,对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救援人员开展医疗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共同制定更加有利于被困者的救援方案。在一些必须医疗人员到场的状况(如现场截肢等),必要时协调相关医疗单位专科医生增援,确保伤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治。以此对地震灾害现场仅有的医疗资源做到最大利用,同时也更好地抢救伤员降低被困者伤残率。

3.3.2 对接医疗机构,加强实战配合

目前受机构、人员编制限制,消防救援队伍没有设立院前急救处(科)和院前急救人员编制。且由于地震灾害现场的特殊性,灾害现场往往救援难度大、医疗救治难,专业的救援人员与医疗人员也往往因日常接触较少、彼此救援程序不熟悉、配合生疏造成救援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咨询部分参与中国救援队行动规程编写的专家,并参考中国救援队在莫桑比克救援及土耳其地震中依托行动分队与医疗分队协同配合救援的模式,提出地震响应联动模式的一些参考对策(见图8)。

图8 地震应急联动模式

首先对接相应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内部遴选对地震灾害救援感兴趣人员,并组织体能测试与心理测试确保生理及心理状况足以应对地震灾害救援现场复杂情况。在通过测试人员中筛选符合地震灾害救援现场急需医疗专业(如急诊医学、外科医学、内科医学、护理等)。其次在人员遴选完毕后要确认培训需求并考虑复训计划,培训课程的制定既要融会贯通又要分工明确,例如一些通用技能的培训(如搜索与营救常识、通讯设备的使用、心理训练)等是需要共同掌握的,医疗人员也需掌握适应地震灾害现场的急救方法和救治理念。最后由消防救援人员与医疗人员协同会商,共同制定地震灾害应急预案,预案的制定要针对辖区内地理条件和可能存在的救援场景展开,并制定地震应急响应流程(见图8)。建立好完整的救援组织架构,队伍结构要包括管理(可满足制定行动计划并协调救援行动的能力);搜索与营救(在地震坍塌救援现场搜索和营救的能力);医疗(为被困者和救援人员及犬类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后勤保障(确保有充足后勤保障满足救援期间队伍救援行动)等人员。要确保队伍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细化任务分工。人员配置要合理分配,并设置冗余人员,要具备2 比1 的冗余率以备特殊情况需要替换。装备物资确保有充足后勤保障,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装备和物资处于良好状态,并建立快速调配机制,使装备物资能够及时运达所需灾害地点。以上工作完成后要模拟真实地震灾害救援现场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调整,强化彼此之间配合协作能力[7]。

其次是建立联动机制,由于地震自然灾害较日常火灾等常见险情较少,在地震发生前,救援人员与医疗人员仍保持原有岗位工作,避免公共资源浪费。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双方相互通报灾情和调度信息,救援人员与医疗人员第一时间集结并联合出动,提高联动响应速度,形成综合救援实体,并在灾害救援现场建立救援指挥中心,协调并统一救援行动。在地震灾害现场执行救援任务时,医护人员遂行救援及时沟通协调,紧密配合为被困者提供生命支持,最大限度保证生命安全(见图9)。

图9 联动应急响应流程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安全、大应急”的新时代背景下,消防救援队伍要牢牢把握我国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全面提升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但目前由于消防救援人员的医疗救助能力、救援技术和医疗技术结合程度以及“医救”综合救援实体构建等方面的欠缺仍制约着医救深度融合,从而影响了救援效率和救援效果。因此,通过建立医疗培训体系、完善急救装备,规范地震现场行动流程、加强应急联动,强化地震灾害事故救援能力等措施,逐步完善和发展地震救援中“医救”协调配合模式,切实提升消防救援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科学施救的能力和水平,使受灾群众和伤者得到最有效、最迅速的救援与治疗,不断提高城市应急能力和城市安全感。

猜你喜欢
灾害救援队伍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紧急救援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3D打印大救援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救援行动
《灾害来临怎么办?》
紧急救援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