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的少年心

2023-12-09 21:15:03迟子建
思维与智慧 2023年30期
关键词:灵光毕飞宇总能

◎ 迟子建

第一次见到毕飞宇,是在《小说月报》的一个颁奖会上。如果用沧桑的口吻来说,我们的相识,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没见他之前,已经读过他的小说。他的小说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灵光闪烁的,人呢,看上去也是灵光闪烁的。

我注意到,近几年的媒体在报道与毕飞宇相关的消息时,总爱在他的外形气质上做文章,说他如何“酷”。其实,他的作品,比承载着他才华的躯壳,要风光多了。不需要举太多的例子,《哺乳期的女人》的妥帖韵致,《地球上的王家庄》的轻灵飘逸,《玉米》的泼辣雄浑,《青衣》的忧伤清寂,还有近作《推拿》的俊朗深邃,毕飞宇几乎是给自己的每一篇小说,都搭建了一个塔,虽然塔的大小不一,但他总能让作品中的人物,成功地登顶塔尖。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力,这实在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小视野大气象,俏皮辛辣而又细致温暖,是我对毕飞宇小说的印象。显然,他走的是自己的路,而且,是纯正的文学之路。他的叙述能力,在同龄作家中,尤为出色。他轻松诙谐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一颗高傲而又不乏孤寂的文学的心。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一路走到今天,作品始终不败的缘由。

同毕飞宇接触起来既容易,又不容易。他随和而又“多刺”。不过,他的“刺”,是少年的“刺”,没什么心机,大家乐意接受。他挑刺的时候,开场白是“你晓得吧”,那时我就赶紧笑着说“我不晓得”,洗耳恭听他晓得的见解。他晓得的领域很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当然,重要的还是文学。

毕飞宇喜欢足球(他说在美国爱荷华写作中心的三个月,没少踢足球),喜欢健身(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喜欢咖啡(虽然有时喝得心动过速),喜欢自己其乐融融的温馨小家,是一个阳光的人。他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这样一个“时尚”中人,却不用手机,令人费解。他不用手机,却总能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并且能见到该见的人。看来这个顽皮的少年,有他自己的“秘密通道”。

金陵出才子,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中,我欣赏的几位,有两位都在南京。一个是苏童,一个就是毕飞宇。他们常常“出双入对”地出现在各种会议中。他们很少像其他作家,喜欢发表语惊四座的“文学宣言”。他们非常低调,将自己的文学主张、审美趋向,不动声色地、丝丝缕缕地编制进了作品,认真而执着地实践着。这样用心灵前行着的作家,在这个文学时代,越来越少了。

毕飞宇的作品,有一颗少年的心。他做事,也有一颗少年的心。他敏感,善良,率性,维护朋友,所以与他聊天,他小小的“刻薄”,从来不会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而且,从他所做的一些事情看,他喜欢什么,拒绝什么,从不掩饰,这也难能可贵。

毕飞宇还是一个细心的人。有一年开作代会,为了配黑毛衣,我戴了一条橘色的围巾,他嫌难看,当众宣布一定要为我买一条好看的围巾。我以为是戏言,早忘了。两三年之后吧,我们去巴黎参加书展,有一天在香榭丽舍大街的一家商店里,我和铁凝正逛着,毕飞宇和几个人进来了。他逛着逛着,忽然吆喝我过去。他拈起一块灰黑色的印花毛披肩问我:怎么样?我说不错。谁知他买下后,一把将它塞到我怀里,说是为了兑现诺言。朋友们在一旁看了,都笑。知晓原委后,更觉得毕飞宇一身的少年气。

如果说文坛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的话,每个作家都是一棵树。每棵树都有每棵树的风光,谁也不可能取代谁。树种的繁复,才使森林气象万千。在我眼里,毕飞宇这棵树,应该是棵钻天杨,一直向上,无限伸展,你看不到他的边界在哪里。

(张秋伟摘自《云烟过客》图/槿喑)

猜你喜欢
灵光毕飞宇总能
那个人,总能让我们绝处逢生
我们告诉孩子们努力总能成功。但当他们还是失败时,该怎么办?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9期)2019-11-26 00:56:36
毕飞宇:
金色年华(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2
喀纳斯河流闪着灵光
中国三峡(2017年1期)2017-06-09 11:09:41
吆喝
黑色灵光
读者欣赏(2017年1期)2017-01-12 17:15:14
云的故乡
湛江文学(2016年4期)2016-11-25 13:46:42
愿我总能吃到最美好的你
海峡姐妹(2016年6期)2016-02-27 15:21:02
听,总能听见什么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36
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当代人(2015年5期)2015-05-30 20: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