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兰州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

2023-12-09 17:02:34刘红豆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兰州市升级制造业

刘红豆

兰州工商学院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数字经济不断融入各行各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 年)》显示,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9.2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6%,数字经济增速为9.7%,远高于同期GDP 增长率,增速居全球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转型升级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化背景下兰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以及讨论在转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总结出转型升级的路径,为兰州市制造业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兰州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从经济高速发展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柱产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因此助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在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型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会使得经济产生历史性的跨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体现了我国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只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数字经济进行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兰州市作为老工业城市,拥有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在数字时代,老工业城市的制造业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十九大报告的指引下,兰州市也应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速数字化发展,协同制造业与数字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兰州市新的经济发展动能,切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兰州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进一步扩大对数字制造的试点范围,设立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基金,完善兰州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打造了一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建立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实验区。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只有将数字经济与兰州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相融合才能够实现老工业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三、数字经济下兰州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在十九大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兰州市积极推动数字化与制造业融合,目前兰州市已建成西北第二大网络通信枢纽,兰石集团“兰石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列为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但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技术水平

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水平越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但技术的使用也存在桎梏,尽管数字时代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众多可选择的技术,但这也只是工具性创新的演进,并不能对兰州市这样的老工业城市带来颠覆性的改革。

兰州市制造业存在资源约束的困境,制造业的生产链较长,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对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来说,数据这一生产要素所占比例较少,技术的研发投入较少,导致制造业转型过程中生产时间长、设备老化、资金供应不足等无法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加之制造业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尚未明确,一些资源不足的企业难免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生“退缩”的想法,动力、资源不足制约数字化转型。

(二)融资环境

金融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数字时代也发挥着其重要作用。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能够使得实体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所以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数字经济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的效应,数字技术前期的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资回收期较长,建设期巨大的费用支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金融支持存在差异,企业能够获得的融资越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越高,资本密集度越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越成功。

兰州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一座老工业城市,尽管政府已出台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速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但远不及东部地区。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生命,但创新需要大量资金,良好的融资环境则能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保证企业运营的活力,培育新动能,能够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的创新动能,加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三)数字产业化

数据这一生产要素的加入不仅能够克服传统生产要素边际效应递减缺陷,而且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快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带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也需依靠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产业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边际贡献递增规律,能够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技术水平,助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数字产业化程度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紧密联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与所处区域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域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发展数字经济的条件相对成熟,能够更有效的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兰州市制造业以传统的产业模式为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升级,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阻碍了科技理论成果的转化,不利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剧了兰州市制造业与东部地区企业的差距。

(四)组织制度

尽管企业对数字技术增加了投入力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组织制度不匹配所致,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能力与当前先进的数字技术存在一定的匹配滞后性,企业的规模越大,数字化下企业的转型则越难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较高的衍生管理成本,收益却不能兜底,导致数字化转型的绩效效果有限;另一方面,企业的规模越大,组织机构更加庞杂,指令传达的层级更多,沟通的难度加大,而数字化转型需要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弱化了转型的效果。面对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及规模问题,数字经济创新升级需要组织进行变革,往往变革需要较长的时间,所需成本也较高,这无疑制约了数字经济下制造业转型升级。

(五)高管观念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问题,更需要符合数字化转型的高管领导推进才能取得成功。高管的数字化转型意识越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数字经济下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革,更是对传统观念、传统思维的一种转变,只有从上到下的转变观念,培养高管的大局意识,才能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兰州市的制造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管理层影响企业的决策,若管理层能够重视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具备相应的数字技术,则可以极大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四、数字经济下兰州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趋势,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本文从以下五方面讨论兰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实现自身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研发投入力度

研发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够实现数字化转型,增加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增加研发的投入,加快技术的进步,积极探索突破数字化转型关键核心技术,将数据这一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深度耦合,优化生产要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企业运营效率,实现数字经济下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提高金融支持力度

良好的融资环境能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可以促进数字化转型。首先,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完善投融资体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长效的筹融资渠道,设立数字化专项资金解决临时资金需求问题;其次,建议政府建立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的财政投资力度,完善财税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数字化领域;最后,兰州市制造业企业可依托数字技术发展供应链金融,健全自身的投融资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保障自身财产的健康,盘活资金,保证资金的运营效率。

(三)提高数字产业化水平

提高数字产业化水平离不开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发展,结合数字经济创造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企业进行创新,并积极进行理论成果转化,助力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完善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 的全覆盖,增加宽带接入率以及互联网普及率,增强网路质量、提高互联网覆盖面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应用程度。

其次,搭建数字经济平台。平台经济对社会资源的再配置、技术产业变革和社会治理都有重要的作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好保障,助推制造业优化升级。

再次,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产业的融合。当前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已然是发展的大趋势,以数字化技术培育新动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数字经济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字经济要赋能制造业升级则必须重视数字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兰州市可采用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数字化人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定向培养数字化人才。此外,政府出台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保护,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另一方面,督促兰州市制造业企业完善自身制度,对数字化人才的引进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完善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减少数字人才的流失。

(四)深度变革组织制度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的管理复杂系数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制造业组织结构冗杂,管理制度的落后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虽然组织制度的变革需要长期的积累,但长远来看,企业必须紧跟数字经济的步伐,加速自身组织制度的变革。

首先,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转变垂直型多层次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柔性组织,将决策分散到每个团队成员身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整体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适应数字经济的变化;最后,建立虚拟的组织结构,动态的将供应、生产、销售专业人才与数字人才、专业知识融合到一起,建立动态学习组织,提高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效率。

(五)引导企业高管重视数字化转型

由于高管的决策属性,所以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引导高管重视数字化转型则格外重要,需要从顶层往下不断推进。首先,政府可以进行政策性引导,高管往往囿于自身的经营业绩指标,会选择较为短视的项目以快速达到业绩目标,不会选择像数字经济转型这种长期才能发挥价值的项目,所以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税收、贷款支持政策以及奖补政策;其次,建议企业完善高管激励制度,采用薪酬、期权、股权激励以及相应的行政激励;最后,建立相应的经理人市场,建立经理人数字化转型成果声誉机制,引导经理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出成果,鼓励具有数字技术的专业高管人才的流动,进一步助力全市各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五、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数字技术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数字技术的作用凸显,制造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精准获取关键物资信息,提高物资的配置效率,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保障,加快了复工复产的进度。数字经济也成为赋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速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十分重要。

本文发现技术水平、融资环境、数字产业化水平、组织制度以及高管观念是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并总结出增强研发投入力度、提高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数字产业化水平、深度变革组织制度以及引导企业高管重视数字化转型等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兰州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兰州市升级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兰州市园林绿配置模式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46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 05:51:14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学生天地(2019年3期)2019-03-05 08:21:34
回暖与升级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