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梅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高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高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财务治理支撑。在大数据时代,推进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对于促进高校财务与学校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财务治理水平,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作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目标、存在问题、优化路径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对于高校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还较少。高校财务共享服务本质上是关系联接,具有明显的结构洞特征。从结构洞理论的视角来探讨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构洞理论是美国学者罗纳德·伯特于1992 年首次在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社会网络理论。该理论把网络研究扩展到组织研究领域,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
根据罗纳德·伯特在其著作《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的观点,所谓结构洞,就是指在社会网络中,某些拥有竞争性资源的个体之间存在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而出现了网络结构的洞穴。如果第三方发挥桥的作用,将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两方连接起来,填充上该洞穴,那么该第三方将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因此,组织和社会中的个人都要争取占据结构洞中的第三者位置。结构洞有利于增加对资源的竞争优势和控制优势,其占据者能够协调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和行动,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罗纳德·伯特把结构洞视为可以谋取利益的工具和一种投资行为,而其实际效果便是产出。从产出效率的角度看,如果存在网络关系重复,即关系冗余,那么就存在信息雷同的问题,影响了结构洞的效率。
财务共享发端于跨国企业应对财务管理的挑战。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福特公司率先创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启了财务共享服务的先河。改革开放以后,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大型企业开始引进财务共享模式,提高企业的财务治理能力,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我国企业中迅速发展。实践表明,财务共享服务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还能强化企业内部管控。
高校财务治理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高校不断推进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以期提高高校财务治理水平。从结构洞理论视角看,在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中,共享服务的业务端参与成员之间存在联系的空洞,即某些业务端参与成员与其他业务端成员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另外一些业务端成员不发生联系,形成了财务共享服务的结构洞。在财务共享服务中,财务端占据结构洞,发挥桥的作用。根据结构洞理论,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存在以下结构洞特征:第一,高校财务共享服务本质上是关系连接。通过关系连接,实现财务服务和信息的共享,因此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也是创建结构洞的过程;第二,高校财务共享服务目的是增强竞争优势。通过优化信息渠道,实现跨越结构洞;第三,财务共享服务质量取决于结构洞的产出。通过高校内部网络结构的关系调整,避免结构洞的关系冗余,提高结构洞的效率。
高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办学经费也不断攀升,推进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打造成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样板和财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标杆,提升高校财务治理水平。例如,2022 年5 月,湖北大学召开财务共享中心推进会,加快推动湖北大学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但从总体上看,当前高校财务共享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推进财务共享服务还存在不少现实的困难。
结构洞是社会网络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推进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中,正确认识结构洞的客观性有利于增强推进财务共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财务共享服务虽然在跨国企业的应用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高校毕竟还是新生事物。从高校推进财务共享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对结构洞认知意识的缺乏,高校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认识,还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推进财务共享服务的步伐还需加快。例如,有学者对广东省16 所高校开展关于“资金管理”的调研,发现16 所高校中只有1 所高校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率先推行应用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此外,也因为对结构洞存在认知的偏差,有的高校把财务共享服务等同于财务软件的应用,有的高校把财务共享服务看成财务人员集中办公,而忽视财务共享要解决的本质问题。
从结构洞理论的视角看,财务共享服务本质上是要填补财务服务和信息联接的空洞,提升高校财务治理水平。为此,财务共享服务,需要高校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完善一整套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制度。从企业发展需求的角度看,跨地区或者跨国大型企业需要对跨地区或跨国的业务进行整合和共享,以克服业务量庞大、地缘分散、组织层级复杂等问题,因此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动力去推动财务共享。然而对高校来讲,推进财务共享服务的内生动力在于通过财务创新提升治理效能。从实践上看,高校财务创新还滞后于治理提升,影响到财务共享服务的推进。有的高校财务制度还不完善,财务审核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的流程,影响到财务共享服务作用的发挥。同时,数据共享也滞后于治理提升。财务共享服务,首先要做到数据共享,高校各个单位的数据缺乏有效整合,学生事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科研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需要从依靠完善制度才能整合到一个共同平台,才能实现财务共享服务。
跨越结构洞,才能发挥财务共享服务的应有作用,服务高校高质量发展。这就意味着,高校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表明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作用发挥有赖于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高校设置院系较多,教学科研活动门类丰富,导致高校财务人员业务量大和业务面广,工作压力较大。同时,高校财务部门对财务共享服务专业的缺乏,很多财务人员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了解不多,缺乏智慧财务意识观念,直接影响到财务共享服务在高校的推广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电脑不断产生制造海量的数据。高校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财务管理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让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及时有效联接,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结构洞,克服传统财务思维的影响,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加快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一是从职能维度上看,要树立业财融合理念,把财务共享服务打造成为高校的数据中心,通过可视化的实时数据,能够让学校领导层对学校各项财务收支状况一目了然,并以此及时发现学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解决经费缺乏与经费闲置同时并存的问题。二是从数据维度上看,要更好利用高校内部数据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分析服务。高校财务共享服务,是高校信息流的重要关键节点,借助共享服务平台,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教学和科研管理业务部门提供各种数据支撑服务。三是从资产维度上看,要财务共享服务的各类数据作为高校的重要资产。财务共享服务不仅仅在于替代人工劳动,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强化内部控制,而且各类数据本身也是高校的重要资产,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帮助作用。四是从服务维度上看,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财务共享服务首先要服务好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推行财务共享服务,要把服务师生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捷服务,做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为了提高结构洞的产出效率,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是高校财务共享服务的必然要求。高校财务共享服务首先要全面推动财务数字化,这样才能实现财务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无纸化方向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重点要抓好以下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一是采购和付款流程数字化。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类活动都会形成大量的采购和付款流程。这些流程不仅手续非常复杂,特别是涉及到大宗物品采购和基建修缮招投标等项目时,流程更加复杂,涉及到的单据和票据也较多。为了能实现财务共享服务,要对各类采购和付款流程进行梳理,优化流程,统一规范。要通过线上审批流程,完成采购会计审核,生成暂存凭证,在会计复核后生成正式凭证进入核算系统。物资和服务采购完成后,出纳按照计划付款生成付款凭证,由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归档。二是费用报销流程数字化。费用报销是高校财务最为常见的业务,直接面对和服务教职工和学生,具有业务量大、手续繁琐、单据多种多样和报销金额较小等特点。根据业务性质和权限不同,费用报销有的是事前经申请审核的报销业务,有的是直接报销业务,还有的是通过公务信用卡报销业务。财务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流程,将有关单据和票据影像提供财务人员进行审核,生成付款凭证。三是收款流程数字化。高校收入业务涉及到财政拨款、科研项目收入、校企合作收入以及学生学杂费收入等各种收入业务。从总体上来讲,收款业务各种量大,重复度高,因此要通过线上流程,把收款流程数字化。
高校财务共享平台在结构洞中发挥着桥的联接作用。财务共享服务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财务共享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一是财务共享服务质量,跟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密切相关,要按照共享服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升级智能化平台。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图文转换、模式识别、移动互联等新一轮的信息技术,为财务职能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网络对接。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经费的监管,可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实行了解各项经费使用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对经费监管。三是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移动互联网将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络结合起来,为财务共享平台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便捷服务提供了可能。通过APP 软件,财务报销、审核、审批等各项业务流程就可以随时随地办理,为师生带来更好的财务业务体验。四是用好智能化平台。财务共享服务,要实现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创造更多的财务价值,就要用好共享服务平台。加强数据挖掘,通过共享平台从大量具体繁琐的财务流程中实现数据管理现代化。强化管理会计职能,把学校各项业务重要数据和财务数据对接起来,实现资金流、设备流和信息流实时呈现,为高校决策提供直观准确的数据来源。
跨越结构洞,提升结构洞的产出效率,关键在高校财务队伍建设。在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共享服务推动了财务会计工作与学校业务深度融合、推动财务会计智能化发展,对财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财务共享服务是建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这就需要一批既精通专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财务共享服务对人才队伍的要求。高校要以财务共享服务为契机,结合业财融合、财务会计智能化,提高财务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要培养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要加强选拔优秀的会计人才,加强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知识的培训,为高校培养一批熟悉大数据技术、又懂学校业务的高级财务会计人才,带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后备人才培养。针对会计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战略思维、业财融合、数字智能为导向,加强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健全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对会计人员具有导向作用,要把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作为会计继续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高校会计人员的培训。要在工作考核中,鼓励财务人员更多的发挥财务共享平台在业财融合中的作用,通过财务人员开展数据挖掘工作,实现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要把师生满意度作为财务部门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促进财务部门发挥好财务共享平台的作用,高效便捷地为师生提供财务共享服务。
结构洞理论对推进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面对高校在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存在的认知结构洞的意识缺乏、联接结构洞的机制缺位、跨越结构洞的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高校要“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全面推进学校智慧治理融合共享,促进财务与学校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推进高校财务理念现代化、高校财务业务数字化、高校财务平台智能化、高校财务队伍专业化,全面加强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