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陶宇
曾经有记者在学校门口采访学生家长,问家长最不喜欢孩子身上的哪个缺点,没想到80%的家长都表示,孩子爱拖延最让自己难以忍受。特别是孩子进入小学三四年级之后,由于学习任务的加重以及学科的增多,孩子学习拖延现象逐渐明显起来。
【案例】
静静,女孩,8 岁,小学三年级。让静静妈妈苦恼的是,自从上了三年级后,由于学习内容难度加大,静静开始出现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的现象。刚开始静静还想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后来发现完全听不懂后,破罐子破摔,索性不认真听课了。静静在课堂上写老师布置的随堂练习时,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地写作业,可是静静一会儿在玩笔,一会儿在发呆,就是不愿意写作业,即使老师反复提醒也没有用,总是到了快要下课时才急急忙忙地去写作业,作业完成的质量可想而知。
静静放学回家后也是迟迟不愿意去写作业,最后总是在妈妈的一声声催促下才磨磨蹭蹭地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静静才写了几个字。静静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在一旁陪着写作业。可是即使是这样,静静在写作业时也常常拖拖拉拉的,一会儿找橡皮,一会儿要喝水。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常常需要拖拉到两个多小时。面对这种情况,静静妈妈非常无奈,她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养成这种作业拖拉的坏毛病,感觉每天的作业像在给她写似的。
【知识链接】
学习拖延是拖延行为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指学生在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故意延缓或推迟完成一些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不理智行为倾向。相信对很多家长而言,尽管孩子学习拖延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在孩子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学习拖延的现象。
【案例分析】
静静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作业也不太多,静静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业就能得到不错的学习成绩。可是到了三年级后,静静从低年级的学生变成了中年级的学生,因为要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难度也逐步加大,静静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学习缺乏自信心,越是听不懂课,越不想听课,对学习就越没有兴趣,学习就越磨蹭,最后甚至出现了厌学的倾向。对于孩子而言,长时间的拖延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当学习拖延的倾向变成严重的学习拖延症时,可能会造成孩子学习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学习拖延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面对孩子学习拖延的表现,很多家长最常用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字:“催”。但这并不能解决孩子学习拖拉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越催越慢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面对这种催促型的家长,孩子常常也会感到茫然与无助。当他们感到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时,索性就慢慢写甚至停下来不写。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引导孩子改掉学习拖延的坏习惯呢?
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有的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经常会用“这么简单都不会,笨死了”等负面语言去批评孩子,这会让孩子在学习中出现故意拖延的不良现象,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多肯定孩子。同时,家长要指导孩子理解学习和日常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家长假期计划带孩子去登长城,可以让孩子制定旅行计划,包括沿途信息、列车时刻、景区介绍等信息。也可以让孩子查阅和长城有关的故事、诗歌或名句等。孩子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可能会对学习语文感兴趣。
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学习之余适当增加一些新鲜的学习内容,例如:孩子喜欢编程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编程游戏,引导孩子对数学感兴趣。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家长可以从制定短期的学习计划入手,引导孩子顺利完成每天的学习计划,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逐渐减少学习拖延的行为。
当孩子开始学习前,家长和孩子协商把学习任务分成具体的小任务,并规定好每个小任务完成的时间,采用倒计时的方式督促孩子提高写作业的速度,改掉磨蹭的习惯。当孩子完成时可以进行短暂的休息。
孩子对学习任务执行力不足,是造成学习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完成度来施行奖罚策略,当孩子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一项学习目标时,家长们就要在语言上肯定孩子或给予孩子一些小奖励。
如果孩子今天没有完成计划,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小惩罚,可视情况而定。
家长还可以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区域贴上小纸条,用每天定闹钟计划学习时间,提醒孩子拒绝“拖延”,主动学习。
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专注地进行学习,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营造一个安静的家庭学习气氛很有必要。
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学习的地方要保持简洁整齐,特别是书桌上不要堆放零食、玩具等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在学习之前要求孩子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物品,避免之后再找东西,浪费时间。
第二,保持学习环境安静,在孩子学习时不要随意打扰。不要一会儿送吃的一会儿送喝的,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当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不要做玩手机、看电视等干扰行为,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这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父母要紧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状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学习拖延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做一个自主自觉、主动学习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