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新营
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开展第三梯队建设。这对培养造就一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背景
中共中央之所以提出开展第三梯队建设,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干部队伍状况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有着密切联系。当时,党的各级领导班子队伍受长期以来党内“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尤其是“文革”的影响,整个干部队伍建设被严重干扰,领导班子队伍状况令人忧虑。
领导班子年龄偏大、梯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突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毛泽东曾提出过领导干部退休的设想,但因种种原因没能付诸实践。1982年2月,中共中央发文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仍健在的有250万人。其中大部分人还留在工作岗位上,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这就使得各级领导班子老化的状况非常严重。
各级领导班子梯次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也很突出。据中央组织部1980年的相关统计,以国家机关30多个单位主要领导人的年龄构成看:平均年龄63岁,其中55岁以下者占9%,66岁以上者占40%多。从省、地、县三级领导班子的情况看: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正副书记平均年龄62岁,66岁以上的占40%;全国地委常委,平均年龄为56岁,有些地市委书记已经70多岁了;全国县委常委平均年龄48岁,40岁以下的仅占10%,56岁以上的占16%。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队伍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据1981年底统计,全国干部队伍中有40%以上只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有三分之二没有接受过中专以上专业训练,甚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干部也有很多人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求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而且要求拥有经济、金融、企業管理、政法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当时干部的文化状况远不能适应这一需求。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理工科院校得到加强,经济、金融、企业管理、政法等人文社科专业大大压缩。“文革”期间,全国统一招生制度中断,高等院校和中专学校少培养了几百万专业人才,造成了人才匮乏和人才断层的现象。超过半数干部没有经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训练。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懂专业会管理的干部更少。
领导班子中政治不纯的问题比较严重。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都处在空前活跃和急剧深刻的变动之中。但各级领导班子中仍然有少数人坚持过去“左”的一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抵制。当时,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以及“三种人”(指“文革”中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的危害。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极为不利。因此,第三梯队建设战略决策,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推出来的。
出台
第三梯队建设从酝酿到正式提出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认识和探索过程。大致时段是从1978年底到1983年中期。
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从战略高度指出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
中共中央为了在干部年轻化和梯队建设方面作出表率,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恢复设立中央书记处。这是中央集体接班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当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书记处的成员平均年龄分别为70岁、69.6岁、65.8岁,梯队之间的年龄差不大,还没有真正实现干部年轻化。十一届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退休制度。
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谈道:“中央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名称还可以考虑),连同中央委员会,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样就可以让大批原来在中央和国务院工作的老同志,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指导、监督和顾问的作用。同时,也便于使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更加精干,逐步实现年轻化。”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事实证明,实行顾问制度,特别是顾问委员会的建立,从制度上和思想上解决了老同志退下来的种种难题,使一大批老同志顺利地退居二线,为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创造了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选拔培养干部的“四化”标准,也在酝酿建立后备干部队伍过程中被逐步提了出来。1980年8月,邓小平在谈到新时期干部选拔培养标准时说:“陈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这些意见讲得好。”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第一次把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随后,“四化”方针被写入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
“四化”方针之所以被用来作为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标准,与党所面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和当时领导班子队伍的客观状况有着直接关系。正如邓小平所说:“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没有专业知识,又不认真学习,尽管你抱了很大的热心建设社会主义,结果做不出应有的贡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起相反的作用。”
1981年5月,陈云在《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中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大规模提拔培养后备干部,使大量中青年干部成为我们各级党政工作强大的后备力量。随后,陈云提出成立青年干部局的意见。7月31日,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建立青年干部管理机构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要把青年干部管理机构建设好,并规定了青年干部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从一开始呼吁抓紧提拔中青年干部的同时,陈云就强调,对“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邓小平也非常赞成。1982年7月30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强调,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对“三种人”已经提拔了的,必须坚决把他们撤下来。他要求“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组织部门对他们在‘文革中的表现一定要进行切实的考察”。
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会议选出十二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348人,60%是新进的,60岁以下的将近一半,其中包括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胡启立、尉健行、罗干、王兆国等。最年轻的是胡锦涛,时年39岁。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起用一代新人》,呼吁老干部们解放思想,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念,强调老干部们当前第一位的职责,也是革命一生的最后职责,“就是刻不容缓地选好接班人”。
1983年6月,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关于第三梯队建设的战略决策。在6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和邓小平肯定了第三梯队建设的设想,并着重强调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陈云提出,目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第二梯队的干部,年龄也是60岁以上了,与中央常委中第一梯队的年龄相差不大,因此,要抓紧选拔50岁上下、特别是40岁上下的优秀干部,把第三梯队建立起来。他说:“这是党和国家的大计。老同志要自觉地、认真地、正确地选拔接班人,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培养他们,主动地给他们让位。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上一程。”对这个意见,邓小平再次给予了充分肯定。
实施
第三梯队建设战略决策出台后,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相关指导性文件,全面部署第三梯队建设工作。1983年7月,中央组织部召开了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野苹作题为《以改革的精神加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的报告。10月,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制度的意见》,对第三梯队建设的目标任务等提出了明确、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制度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关于后备干部选拔人数。文件明确省部级后备干部,是指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正副书记和常委,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副省长、正副市长、正副主席和中央国家机关正副部长的后备对象。于1984年7月以前,共选定1000名。其中省委书记、省长和中央国家机关部长后备干部200名,省委副书记、常委和副省长以及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的后备干部800名。二是关于后备干部选拔条件。文件提到,选拔后备干部,应包括党政、经济、文教、科研等各方面具有不同专长的优秀人才。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要占有一定比例。三是关于后备干部选拔标准。文件共提出以下标准:1.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身体力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开创新局面的胆识和才干。2.“文革”中表现好,政治上坚定可靠,思想意识健康,作风正派,能够联系群众。3.眼界宽阔,思想解放,有综合分析能力,勤奋好学,知识面较广,有创见,有干劲,并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工作成绩突出。4.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包括经过自学达到大专水平的);不仅要注意学历,还要看是否有真才实学。5.后备干部的年龄,要形成梯形结构,一般为45岁左右和40岁左右。6.身体健康。文件提出,今后提拔领导干部,除特殊情况外,都应从后备名单中挑选。随后,全国各地第三梯队建设工作随之迅速展开。
从第三梯队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是推荐和选拔第三梯队后备干部,始于1983年下半年。这一阶段,各级党组织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推荐和选拔第三梯队后备干部活动。为搞好这次选拔推荐活动,中共中央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及时加以指导:一是分配省部级后备干部名额。根据中央提出的选出100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的要求,中组部向省、直辖市、自治区分配600名,向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分配400名。二是提出具体指导意见。选拔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应首先考虑能够抓全面的,以及分别有熟悉经济、党群、政法、意识形态和科教文等方面的人才。在年龄的掌握上,凡是符合德才标准,身体又好的,50岁左右,而近期即可进入省部一级的骨干,可以适当突破年龄规定,进入省部级后备干部人选之列。三是制定选拔考察程序和办法。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组部提出,考察干部一定要全面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把好政治、年龄、文化三关。中央明确,省部级第三梯队后备干部名单由中组部青干局负责执行。各省市县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工作机构负责本地的第三梯队后备干部工作。
经过层层选拔推荐,至1985年初,第三梯队建设取得了初步的但比较明显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省、地、县第三梯队已初步建立起来。选出省部级后备干部855名,其中省、直辖市、自治区594名,中央、国家机关261名。同时,确定地局级后备干部17690名、县处级96945名。二是选调了大批应届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至1985年底,全国共选调了1.27万名应届优秀大学生到基层锻炼。这也是当时第三梯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党政领导干部。随着第三梯队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的推进,至1986年初,挑选1000名省部级后备干部的计划已经完成,一支上万人的地局级、上十万人的县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也建立起来。
第二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是第三梯队后备干部的管理和培养。为加强对第三梯队后备人选的管理,中央组织部要求各地各部门建立第三梯队名单,后备干部名单由组织掌握,培養意图和使用方向都要注意保密。后备干部人数要保持常数,因提拔和调整而出现的缺额,应及时补充。同时规定,后备干部名单不是固定不变的。发现优秀人才,应随时补充;经过考核,不适宜继续做后备干部的,应及时调整出去,并报中央管理干部的有关部门批准;确实优秀的,根据工作需要,应适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培养入选的后备干部也是一项重要任务。1985年7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乔石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说,各级党委对列入第三梯队的,要大胆使用,加强培养。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锻炼计划,进行定向培养。对省部级第三梯队干部,有的可以选派到大中城市、综合部门或重点开放地区的主要领导岗位上担任职务;有的可以选调到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任职培养;有些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可以在县委、县政府或县一级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工作。长期从事某项专业性工作的,可以调到党政机关做领导工作,取得较全面的领导经验。
第三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是解决第三梯队后备干部提拔使用时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缺乏经验和认识不足,当时第三梯队建设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有的地方以为第三梯队后备名单是一回事,用不用是另一回事。特别是在1984年的机构改革中,有些地方调整领导班子并没有注意从第三梯队当中选拔。为纠正这一问题,中央组织部提出,第三梯队建设工作是不是做好了,既要看各单位报了多少合格的人选,更要看这里面有没有近期能提拔使用的人选,看各单位的名单同领导班子的调整工作衔接如何。1986年4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尉健行在中央和国家部委领导同志座谈会上说,在新进省级领导班子144人中,有后备干部79人,占55%。
经过各级党组织的严格考察和培养,1983年至1986年这三年内选拔出的绝大多数第三梯队后备干部先后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截至1985年底,全国已有46.9万名中青年干部走上县级以上领导岗位。截至1986年6月,省、地、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由1982年的62岁、56岁、49岁下降到53岁、49岁、44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干部分别达到62%、55%、54%,均比1982年提高45%左右。随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都有了明显改善。
第三梯队建设,是中共中央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干部储备战略决策,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各级领导班子第三梯队陆续建立起来,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并为经常化制度化的后备干部制度所替代。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委党校
编辑/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