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AI小说大赛,和机器吵架

2023-12-08 23:03睿悦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丽丽爱好者大赛

睿悦

一时兴起,AI游戏创业者俊霆想办一个AI小说大赛。他在行业群里发起接龙,不到半小时,接龙人数就远超目标,大家一拍即合:不限主题、不限模型,任何人用A I创作出2000字以内的文字即可参赛。注意重点:最终作品必须由AI生成,人不能插手分毫,哪怕是只给文章分段这样的简单修改也不行。为了自证,每个参赛者需要附上和AI交互的截图。

一场如马拉松般的文学创作比赛,开始了。

教练,我想写小说

第一拨参赛者最踊跃,他们大多有技术背景,好几年前就关注AI,是那种闲暇时浏览技术博客,把看代码当作消遣的极客。日常生活里,他们爱好文学。你可以考他们推理作家松本清张和横山秀夫的风格区别,也可以跟他们聊商业小说和严肃文学的区别。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一个小说创作的梦想。但与小说家相比,这群人的创作方式仿佛来自另一个次元。

这里有一份AI小说创作交互的不完全“黑话”解释,你可以体会一下让AI写小说是怎么回事——

抽卡:输入简单的指令,比如,想要怎样的角色、主题、背景,然后让AI自由发挥。

催眠:给AI设定角色或创作环境,比如,“你是18世纪最伟大的推理小说家”“你是穿越到23世纪的蒲松龄”,或者“你在海边奔跑了50公里,感觉心中有股力量亟待喷发”等,然后让A I自由发挥。

夸夸:指多给A I正反馈,有人发现,越给A I鼓励,它们的产出质量越好。

甚至有让人惊叹的交互方法。一名选手以表格的方式,让AI设计文章主人公的动作和对应行为。这样既可以打破AI原本靠概率行文,容易出现陈词滥调的叙事习惯;也能在调整时只输入表格编号,便能让AI精准定位到修改区域。

有人类混进来了

大赛的消息出来没几天,一大批传统文学爱好者涌进了参赛群。

张丽丽曾从事过心理咨询工作,年初,一个学生给她注册了ChatGPT的账号,鼓励她试试“最新的技术”。她颇为满意Chat GPT的“礼貌”,也常常和周围的人强调,要注意“AI社交礼仪”,“不能压榨它,要多和它聊自己的感受,让它理解你。”

张丽丽准备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提纲。Chat GPT在此基础上稍加扩展,比如,将张丽丽自己写的“这块招牌,在这些红红绿绿的广告中,它却用自己的棕色与黑色”,续写成“就像一朵水母,漂漂荡荡,寻找,一直在探尋人性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

效果不差,但张丽丽觉得略显八股。她给Chat GPT粘贴了两篇自己写过的文章,要求ChatGPT学着用她的思路写作。这一轮,ChatGPT学会了张丽丽想要的那种开头,可又把作者处署名的张丽丽,当作了小说主人公。

经过几轮反复,AI的文章不是太直白,就是不符合逻辑。最终,张丽丽采取她写一段,ChatGPT改一段的方法,终于产出了想要的文章。让她感到惊喜的是,ChatGPT似乎理解了她未曾表露出来的想法,在结尾处,将此前的水母意象“升华”成向四处播散力量的蒲公英意象。“它感受到了我的感受。”张丽丽很激动。

AI们对自己很满意

但对另一部分精通技术的人来说,这个创作过程还是太依赖人类。软件工程师陶君想试试在创作时最大可能去掉人的因素。

陶君同时打开两个大语言模型,一个扮演文学教授,一个扮演他自己——一位文学爱好者,让它们互相对话。教授负责指导,爱好者负责提问题和写作,在一轮轮AI的“自我”对话中,产出一篇小说——

“如果完全去掉人的因素,AI能不能自己写稿子?”爱好者问。

“当然可以!在开始之前,我需要一些关于你创作微小说的背景信息。”AI教授回复。

“您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作为一个AI,我其实并不会自己创作小说。”AI接过爱好者的角色,并在第一句话就撂了挑子,好在后来还是给出了故事主角,一个被记忆折磨的老人。

教授要求爱好者给出老人的更多信息,名字、外貌、个性、与过去记忆的情感联系等。爱好者完善着主人公的细节,但漏了老人的个性,过去的记忆部分也语焉不详。

“ 您已经为主角创造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形象”,教授没有指出它的错漏,要求继续给出故事的发展方向;“您提出了非常棒的问题”,爱好者也没有对错漏进行补充,顺着导师的指导继续往下编;“您的情节发展非常引人入胜”;“您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些场景和细节能够很好地渲染出故事的情感和主题”;“您总结得非常到位”……

创作到最后变成了双方在阿谀奉承,陶君发现在没有人类的干预时,AI并不懂得纠错和挑选,只会在对人类友好的设定下,双方客客气气地产出一个相当平庸,甚至越走越偏的结果。

人类作者身上的毛病,AI一样都没少

A I小说大赛的评分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创意、情感共鸣、文笔、故事结构和A I应用程度。发起人俊霆认为最重要的是创意,这需要同时考察人和A I,这项评分有利于那些不懂具体的创作技巧,但想象力丰富的人。

最终上交的100多份参赛作品中,俊霆只能挑出30多份“能看的”给评委审阅,“有很多语言奇怪的、前后情节不通顺的作品,你不敢想象A I生成作品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由于目前算力的限制,超过一定范围,A I会忘记前面的内容。和那些拙劣的人类作者一样,AI还老爱“说教”,不论写什么主题、什么题材,都要来上一段“所以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有的选手试图躲开A I的说教,结果发现产出质量直线下滑;有的选手总是遭到A I的拒绝,因为A I不愿意参考其他文章的风格;还有的选手会被A I画大饼,要求给它一天时间构思,然后对话就停止了……总之,人类作者身上的那些毛病,AI一样没落下。

当然也有优秀的人机合璧佳作。一位参赛选手在“动笔前”给A I列了需求清单:设定好AI创作时的身份(从业20年的科幻小说家)、背景(为了参赛)、目标(根据开头续写)、注意事项(多包含对话、动作描写、人物描写,多口语风格等),还教给AI思考文章情节的技巧。结果,在选手只给出一个开头的情况下,AI产出了一篇关于时间循环的科幻小说,并最终拿下比赛的亚军。

俊霆不否定AI能力的局限,他也认为让AI跳脱重复,创造出一些从未有过的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创意最后看的还是人的差距,而不是AI模型间的。”最终,大赛的一等奖颁给了一篇寓言——一个关于人与魔、梦境与忠诚的故事。小说的核心概念、基本情节,作者早已设计好,交互过程不复杂,AI尽责地完成了最终的成稿。俊霆后续希望将这些得奖作品出版,但另一个问题摆在了他面前:这些小说的版权,算谁的?

总体而言,今天的A I还只能做到辅助人类创作。AI创作的东西乍一看很棒,那是因为AI见过几百万个作品,但那些让人感觉惊艳的部分并不是AI的创作,而是AI模仿、组合人类创作的结果,原创性的创新还是需要人类来进行。

猜你喜欢
丽丽爱好者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快点 快点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画一画
蝴蝶爱好者
直播答题爱好者
I love my family
赖丽丽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