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留得住青山绿水 记得住悠悠乡愁

2023-12-08 06:54文图汪二款李雨霖何新文部分图由阿者科村提供
云南画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哈尼族傣族村寨

文图/汪二款 李雨霖 何新文 部分图由阿者科村提供

随着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单公布,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的数量已达到8155个,而云南以778个位于全国首位,规模愈发壮大,彰显出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构成对象,因而在城乡建设中系统地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本期推出两个中国传统村落:西双版纳州曼春满村、红河州阿者科村,以飨读者。

西双版纳的“宫廷花园寨”—— 橄榄坝曼春满 ——

“曼春满”意为“春色花满园”,是一个特色浓郁、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的典型坝区傣族村寨。曼春满地处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AAAA 级国家旅游景区傣族园内,为傣族园景区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傣族园景区内5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之一。傣族园南临热情奔放的澜沧江,北依宁静秀丽的龙得湖,素有“东方明珠”“孔雀羽翎”“鱼米之乡”的美誉。

村落风貌

曼春满村位于勐罕镇澜沧江河谷地带,南临澜沧江,北临天然湖泊龙得湖。傣族喜居炎热潮湿的河谷地带,且澜沧江岸土壤肥沃,故定居于此。村落位于澜沧江和龙得湖所夹地带的中部,呈带状分布。村落民居呈散点式布局,多坐西朝东。现主要街巷为东西向道路连通勐罕镇和曼乍村。民居建筑均为 2 层干栏式傣族传统民居(木结构),佛寺和佛塔决定了村落的主要天际线。

传统民居

曼春满村由傣族聚落的边界——寨门,两个主要的空间——寨心空间、佛寺空间,聚落的细胞——干栏式建筑4个要素所构成。寨门的传统布局为“一寨心,四寨门”是村寨地域边界的标志,置于寨内通往寨外的路口。寨心是村内的守护神,原始宗教的物质体现,村民的活动中心,位于村寨中心位置、连接街巷交汇点。佛寺位于村口或村尾,位于地势较高位置,具有统领作用及方位辨识功能。干栏式建筑错落布局,屋脊平行于河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栖人,下养家畜或停车。

水文化

由于对水的高度依赖,使西双版纳傣族的所有文化活动中都能找到水的影子。傣族的水文化是以水为载体来传递信息的完整体系,通过对水的认识可以了解傣族文化。傣族的水文化,是以敬水、护水、恋水、合理用水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折射着傣族朴素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趋利避害、追求和谐等思想观念。

水与傣家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傣家人依赖于水,并敬水、爱水。保护水源地森林进而保护水,禁止砍伐竜林,将森林列为第一生命,水列为第二生命。同时,制定并实施管理水利的“板闷制”,保证水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

在傣族传说中水是“生命之源、再生之地”,傣家人认为人从水来,又回水去,生命在水中轮回,故重要的人生仪式中都有水的出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曼春满古佛寺附近规划有一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展示着傣锦、贝叶经、章哈、象脚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傣族织锦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由于其工艺复杂,耗时较长,从事织锦的村民逐渐减少。为了不让傣锦失传,曼春满村不断开阔思路,与市场需求接轨,在设计方面更加偏向于年轻人喜欢的图案。在品类方面,除了沿袭传统制作筒裙、挎包等,还制作茶杯垫、沙发垫、披肩、抱枕、屏风等实用性较强的新傣锦产品,深受本地人及外地游客的喜爱。傣族园的一些客栈会采购傣锦做客栈装饰,还有企业与村小组签订了购销合同,傣锦完成品都交由企业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

近年来,随着贝叶经在国际上名声大噪,其收藏价值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游人也会来到曼春满村寻访具有收藏价值的贝叶经。贝叶经的受关注度不断提升,文化部门及勐罕镇政府也会不定期在曼春满佛寺举办“贝叶经制作技艺传承人培训班”,贝叶经刻写技艺得到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傣族章哈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至今已流传了800余年,在傣族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越来越弱的群众基础以及与其他流行音乐的竞争,使章哈推广困难重重,日渐小众化。为扭转这一现象,曼春满章哈歌手们会经常自发地组织章哈交流学习与表演比赛,村里每逢贺新房、升和尚、赕佛、结婚、傣历新年等重大活动都会请来章哈歌手进行演唱。勐罕镇政府和曼春满村民小组还共同筹资,为章哈歌手录制音乐专辑,并在市场上发行售卖。这一系列举措都能为章哈歌手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章哈创作表演热情。

梯田间的云上原始古村—— 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 ——

阿者科,哈尼语意为“滑竹成林的地方”,寓意希望与茁壮,其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是为数不多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哈尼族村寨。村寨坐落在哀牢山的半山腰,上方遍布着茂盛的原始森林,寨子由错落有致的传统民族建筑蘑菇房组成,云雾缭绕的村寨下是依山而下的梯田,展现着丰富的大地雕刻景观,寨神林、竹林、寨门、磨秋场、水碾房、水渠等传统格局展现了哈尼族人的独特文化,也体现了敬畏自然与自然相融共生的理念。

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阿者科村属于哈尼梯田遗产区中的多依树片区,申遗成功后,阿者科村开始走向了旅游发展的快速道路,村民整体收入逐步提高,并通过昆明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专业领域的校村合作进一步规划发展,实现旅游开发、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进步,让阿者科这个原始小村子焕然一新。2019年11月,阿者科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村落风貌

阿者科村寨上部有森林涵养水源,水流由上而下穿村而过,源源不断地流向梯田灌溉。水流终年不息,最终汇入红河谷底,或蒸发升空,或云雾缭绕,将阿者科村寨聚合密集、错落有致的蘑菇房衬得宛若人间仙境、童话世界,梯田与村寨共同形成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人居环境。

阿者科村现有主要景观节点四个,分别为村入口处的草坪空地、村中四户人家之间空地、水碾房前的古树和村尾的磨秋场;次要景观节点四个,分别为入口水井处、马有光宅前空地、刻木分水点、寨神林边水井。节点较为分散,且绿化较少,景观单薄,缺少修整,不成体系。但正因如此,阿者科村寨方能让人充分领略到阿者科村的古朴及原始神秘感。

传统民居

阿者科村的传统建筑呈集中连片分布,包括水碾房、祭祀房和民居等,这些建筑反映了哈尼族的生活和生产文化。

蘑菇房为哈尼族最具特色的建筑,据说哈尼人以前居住的是土掌房,由于天气总是潮湿多雨,居民想到加盖茅草的改良办法,加建起45度左右斜坡的四坡顶,整个房屋建筑看起来非常像蘑菇,蘑菇房也由此得名典型的蘑菇房。蘑菇屋底层饲养牲畜存放农具,二楼为生活起居,在屋中间用木板隔开,一侧作为卧室,另一侧是土灶。作为家庭活动中心的火塘设在房间中心,火塘上放置一炕笆,用以烘烤食品。火塘在哈尼族日常生活和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通常都在火塘边进行,地上正对火塘的三块木板是不能踩踏的,只有家中长者方能从上面经过。二楼部分空间为延伸出来的晒台,为孩子们嬉戏的场所。蘑菇房冬暖夏凉,顶层的粮仓哈尼人称为“封火楼”,它还有一个哈尼人情侣约会的地方。

民俗文化

祭寨神林(昂玛突节)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在村头的寨神林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祭祀仪式的时间根据哈尼年来计算,即二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开始,到第三天属马日结束。

祭祀场所为寨神林、水井、磨秋场。祭品种类繁多,例如染黄米是取天然植物染料制作,用水煎煮后呈黄色后再与糯米一起蒸,将蒸好的黄糯米分出一点和一支无染色鸡蛋用叶子包起来用以祭祀,剩下的黄米饭用来宴请宾客;染“龙蛋”,将数只鸡蛋煮熟后,用准备好的不同颜色染色剂进行染色,这些花花绿绿的鸡蛋寓意着美好;一头公猪,要求这头猪要健壮、无疾病、耳不聋嘴不歪;一公一母的麻花鸡;“哈罗哈坡”,这是为孩子准备的,在竹编的小篮子里放入核桃、染好的彩蛋,预示希望孩子长大了像核桃一样坚强。

哈尼族的六月节称“矻扎扎”,自农历五月属猴日始,节日一般持续3~5天,寨内立磨秋、转秋,杀牛祭神,将牛的各个部分按户数肢解均分回家祭献祖宗。节日期间,举行串寨活动,别具风格。届时,以村为单位,男女青年乔装打扮,戴面具,涂抹花脸,穿长袍或披兽皮,头顶牛羊角,腰束红绸缎,身背鸡笼,手持长刀棍棒,还有的骑马,有的敲铓打鼓、吹奏唢呐、牛角。走村串寨,尽情嬉戏。每至一村姑娘跳牛皮鼓舞,小伙子做磨秋竞技表演,夜晚男女青年彻夜欢乐。2013年,矻扎扎节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尼长街宴是阿者科美食中必须提到的一项,也是哈尼族昂玛突节的一种传统习俗。当天,哈尼族美食琳琅满目,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1~2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猜你喜欢
哈尼族傣族村寨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