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23-12-07 07:52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蔡斐
党课参考 2023年22期
关键词:舆论工作者群众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蔡斐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袁奕波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昕悦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2023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其中之一,这一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时刻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

传播力是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新闻舆论的传播力是新闻媒体生产新闻内容,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有利于扩大新闻舆论的覆盖范围,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一)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工作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重要工作,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长远意义。

2023年4月22日,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论坛围绕“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图:毛俊/新华社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抓住体制框架改革这个基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打造纵向贯通多层次,横向覆盖全地域,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和协同高效的传播生态系统。二是抓住机制框架创新这个关键,啃下顶层设计、组织重构、流程优化、平台聚合和资源共享等一个个“硬骨头”,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三是抓住系统思维这个精髓,统筹各种资源,形成整体合力,覆盖所有用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

(二)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内容生产是实现新闻传播的第一步,是关乎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就要始终坚持把内容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提升内容品质。传统媒体拥有专业的采编队伍、权威的信息渠道、规范的采编流程,具有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信息采集、分析解读、深度报道等方面的能力。传统媒体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进行专业的新闻生产,打造优质的新闻产品,用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二是作品要引起共鸣。新闻舆论工作要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就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宣传党的主张,找到党和人民的共鸣点,发挥新闻舆论增进共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三是扩大内容连接。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探索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和全价值链式开发,建立“新闻+政务”“新闻+商务”“新闻+服务”等运营模式,依托内容优势连接更多领域,进行更深融合,释放更大价值。

(三)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方式

不断更新的互联网传播技术,重构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和内容的生产方式。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必须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方式。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新科技、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把人工智能引入新闻传播的全过程,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人工智能,把上游的技术端与下游的应用端衔接起来,从应用出发,创新传播方式。媒体融合的目的是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化整合、深度融合,打造精锐传播力量,让分散在网下的力量尽快进军网上、深入网上。新闻媒体要注重移动优先,在内容与渠道上采取社会化传播策略,真正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新闻实践,推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2023年7月12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参展商(右)向参观者介绍AI现实增强系统。图:陈思汗/新华社

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

引导力是新闻舆论引领人、指导人的力量,是引领和疏导社会舆论,使之朝着预期方向运动发展的能力。新闻舆论引导力可以凝聚共识,促使舆论向着理性、正向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具备开阔的政治视野、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善于从政治意义、政治影响、政治效果等方面考虑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把好正面宣传的政治“方向盘”;只有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才能深刻理解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并自觉用发展思维和改革思路来全面认识实际,客观反映问题,以正面宣传为主的鲜明导向凝聚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需要准确把握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辩证关系。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虽然侧重方面有所不同,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要放弃舆论斗争,而是在面对大是大非等原则性问题时,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立场坚定、及时发声、敢于亮剑。舆论监督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面对负面问题时,坚持正面宣传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和正确引导舆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站在理性的角度,用监督的视角、建设性的态度去报道新闻,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认识,进而激浊扬清,弘扬正气。

(二)主动设置议题,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引导社会舆论走向,要善于设置议题,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才能在传播中抢得先机,及时发出最强音,牢牢把握主动权。

首先,要主动设置议题抢占先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有目的地设置议题,引导人民群众进行思考、讨论与互动。只有紧抓时机,化“被动回应”为“主动引领”,抢先表明立场与态度,才能营造正向的舆论生态,从而有效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其次,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设置议题。设置议题要结合主要矛盾,紧抓当前我国重大现实问题,在推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思想和行为。再次,要扩散议题,有效占领网络空间。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推进议题的有效传播,就要遵循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与网民信息接受规律,以扁平化视角、情景式再现、人性化表达、互动式交流、分享式传播抢占议题传播制高点。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全面把握事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不同阶段入手,对宏观议题进行微观分解,设置出不同阶段的议题,动员各类主体积极、正确履行其职责,使议题在动态传播中不断吸引价值共同体,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增强引导效果,从而占领新闻舆论高地。

(三)适应分众化传播趋势,增强舆论工作的针对性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舆论的传播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媒体融合语境下,受众由过去被动接受信息变成现在主动产销信息,专业媒体主导的大众传播时代正在转向以个人为中心的精准传播时代。因此,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改变过去的宣传模式,主动适应分众化传播趋势,向社会化、移动化和个性化转型,在引导舆论理性、客观表达的过程中增强舆论的引导力。一方面,新闻舆论工作者要适应分众化传播趋势,对新闻进行分类加工,向人民群众提供差异化的新闻内容,取得最好的引导效果。另一方面,新闻舆论工作者应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注重亲和力和贴近性,深入浅出、生动鲜活地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奋楫扬帆,接续奋斗。

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

影响力是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在传播终端的体现,是新闻舆论引起关注、产生反响、激起共鸣,真正实现传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一种能力。新闻舆论影响力是新闻媒体最直接、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能力,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息息相关,在传递党的声音、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走好群众路线,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中国共产党一直把群众视为真正的铜墙铁壁,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践行群众路线,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聚焦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一重要论断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保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彰显人民群众的拼搏精神,描绘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新闻舆论工作者还要精准把握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特点,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创造性地改进传播内容,多说“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贴心话,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从老百姓的身边事讲起,让新闻舆论工作更具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

(二)切实把握时度效,遵循新闻规律

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为新时代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确立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做到掌“时”、控“度”、求“效”,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掌“时”,贵在早、贵在快。新闻舆论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赢得这场意识形态斗争,就必须先发制人,首发定调,力争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掌握主动权,占领舆论制高点。“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精准把握引导舆论的最佳时机,才能有效利用新闻资源,回应公众关切,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

控“度”,贵在拿捏好“分寸”、控制好“火候”。新闻舆论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控制好了“度”,才能收获民意、赢得民心。在实践中,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掌握好报道的受众范围、内容取舍、评判倾向,精准研判舆情动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恰如其分地掌握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既不把大事说小,也不把小事说大,避免新闻舆论工作因“失度”而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求“效”,在于显效果、增实效。新闻舆论工作者应以赢得口碑为目标,以凝聚力量、塑造社会共识为宗旨,以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说教,开展正面引导,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实效。

(三)对标“四全媒体”,占领互联网舆论新阵地

“四全媒体”指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全媒体时代,“四全媒体”已成为新形势下新闻媒体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方向和发展目标。新闻舆论工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全面把握“四全媒体”的新模式、新渠道、新方式、新契机,探索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新途径,牢牢占领互联网舆论新阵地。

2023年9月1日,杭州亚组委举行主媒体中心开放日活动,这是主媒体中心序厅内的数字人互动系统。图:徐昱/新华社

打造全程媒体,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实时跟进舆论走向,展示新闻发展脉络,在新的媒介环境和舆论格局下,即采即传、即审即发,真正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零时差、零边界发布。同时,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紧跟舆情走向,实现全流程跟踪、全时段播报、全方位监测,做到正确发声、主动发声、立体发声、及时回声。打造全息媒体,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创新表现形式,满足受众全维度的视听体验,使用多种报道形式立体化传播新闻舆论,充分利用交互元素,让受众在场景中产生共鸣,增强受众代入感,从而提高舆论传播的到达率和实效性。打造全员媒体,旨在强化互动思维,打破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因此,不仅要改变新闻媒体内部人员的传统角色分工,还要“开门”办媒体,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闻舆论工作,真正达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质变。打造全效媒体,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立足媒体定位,集成内容、信息、社交等多种功能,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分析用户画像,及时回应用户的反馈意见,力求全方位提升新闻舆论传播效能。

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

公信力是媒体在长期传播实践中形成并赢得受众信赖的程度或能力,它是一种被人民群众信任的内在力量。作为一种内在品质,它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准,是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保障。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获得最可靠的群众基础,赢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收获最牢固的群众信任。

(一)坚持党性原则,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

坚持党性原则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前提,是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新闻舆论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把忠诚可靠作为第一位的标准。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性质和属性,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立场履行职责和使命,决不允许出现“舆论飞地”。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自觉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动,才能找到坐标、找准定位,做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时不错位,满足党和人民需要时不缺位。

(二)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只有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只有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动力源泉。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根本就在于党和人民的关系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秉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社会职责。

新闻舆论的公信力,要靠以诚相待、取信于民来获得,要靠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报道来熔铸。因此,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综合考虑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更好发挥新闻舆论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新闻舆论工作者还要强化自律意识,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自觉摒弃低俗炒作、“吸引眼球”式的报道方式,注重发扬传统、开拓创新,用镜头记录人民生活,用文字抒写人民业绩,用智慧和真情讲好中国故事。

(三)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舆论监督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有效途径,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舆论监督推上新高度。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要旗帜鲜明支持和拥护正确的思想言论,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在事关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敢于交锋、敢于亮剑,是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明确要求。

解决问题是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站在人民立场,敢于揭露矛盾,为人民群众说话,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舆论监督不是简单地暴露问题,而是根据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住人民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应建立在实事求是、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舆论监督不真实、不到位,会降低新闻舆论工作的公信力,甚至给党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做到现场取证、持之有据,反复核实、一丝不苟。

1.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内涵是什么?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猜你喜欢
舆论工作者群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多让群众咧嘴笑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