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涵渊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州 350117)
诸葛亮一直是备受学界关注的历史人物。他作为刘备之后蜀汉政权实际的执政者,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等诸多身份,有关他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诸葛亮的政治功绩、军事成就、用人思想、外交战略等方面,从治国的角度阐释其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就此作为专题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现根据相关的古籍和前人研究成果,对诸葛亮治国思想及其启示进行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诸葛亮十分注重延揽人才,强调“治国之道,务在举贤”[1]64,在成都“筑台以集诸儒,兼待四方贤士,号曰读书台”[1]238。诸葛亮以忠于汉室与德才兼备为标准,不拘一格选人才,注重人才所长。
为了选用更多贤才,诸葛亮不仅鼓励属下和各州郡官吏向上推荐人才,还注意从基层、外来人士等方面选拔人才。他在《称姚伷教》中称,“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其所向”,希望群下都能以姚伷为榜样,积极推荐贤才,“以属其望”[2]31。何袛初为郡县书佐小吏,诸葛亮发现他“才策功干”,遂从基层简拔为广汉太守[1]2104。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魏将领姜维归降,诸葛亮很赏识他的才能,任命他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诸葛亮称赞姜维“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2]2195。王平,出身士卒,“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2]2173,但他“遵履法度”,是个有实践经验的将领,在街亭之战时立了功,诸葛亮提拔他为讨寇将军[2]2173。上述举措使蜀汉尽揽英才,形成了一个以诸葛亮为首、能力出众的领导集团,因而“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2]2104。
正所谓“非其位不谋其政”,想要人才最大限度地尽其所能,就必须处理好人才和其所处位置的关系[1]74。诸葛亮在追随刘备入蜀之后,曾发现和提拔蒋琬这一“社稷之器”的人才[2]2183。后来作为蜀汉的实际执政者,诸葛亮继续将有特长的人才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发挥作用。李譔“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诸葛亮任命他为州书佐,后提拔他为尚书令史[2]2125。张裔既懂得生产技术又有政治才能,诸葛亮先以其为司金中郎将,负责“典作农战之器”,后来提拔他为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史[2]2099。杜微,负有时望的耆儒名流,因诸葛亮情意殷挚,遂接受谏议大夫之职。五梁,“以儒学节操”而名重一时[2]2113,诸葛亮礼聘为谏议大夫、五官中郎将。射援,“少有名行”,诸葛亮任命他为祭酒,之后又升任为从事中郎[1]212。诸葛亮让人才各安其位,保证蜀汉政权的稳固,达到“私不乱公,邪不干正”的成效[1]61。
公元222年,刘备猇亭之败后蜀汉元气大伤,诸葛亮临危受命,除继续执行“务农殖谷”的政策外,又提出“闭关息民”的方针[2]1875,不仅重视农业生产,也兼顾工商业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培育节俭之风。
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诸葛亮设置大司农等官职,兴修水利,开发南中农业。秦宓、孟光先后担任大司农,专管农业生产。都江堰设有堰官,“征丁千百二人主护之”[1]214。另外,诸葛亮组织修筑九里堤,“以防冲啮”[1]238,即筑堤以防洪水,避免农田受到损害。在诸葛亮的倡导下,蜀地的先进生产技术相继传入南中,使得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1]195。
在手工业方面,诸葛亮实行盐铁官营,设置锦官。王连为司盐校尉,张裔为司机中郎将,管理盐业和冶铁业,使得“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2]2094。在锦官的管理下,蜀锦的产量、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而且“绫锦雕缕之妙,殆侔于上国”[3]。
在商业方面,诸葛亮稳定物价,开辟水路通道,发展对外贸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2]2045开辟凉山北境的小相公岭,“自麓至顶,凡十五里”,“商旅往来称便”;续修漓江水渠使其可以通舟[1]242。诸葛亮这些措施,使得蜀汉民户增多,粮食产量增加。蜀汉工商业日臻繁荣,城市“殷盛丰乐”。蜀汉亡国时,与前期相比民户增加了八万,国库尚存“米四十馀万斛”[2]1889。
在实行广开财源的同时,诸葛亮对俭朴节流予以极大的重视,强调“夫作无用之器,聚无益之货,金银璧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远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锦绣纂组,绮罗绫縠,玄黄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雕文刻镂,伎作之巧,难成之功,妨碍农事,辎軿出入,袍裘索襗,此非庶人之所饰也;重门画兽,萧墙数仞,冢墓过度,竭财高尚,此非庶人之所居也”[1]64。上述种种“无用之器”“难得之货”,都不是百姓之所“服、用、居、饰”之物,都应禁止制作和聚敛。诸葛亮认为,只有“不贵难得之货”“不贵无用之物”,才可以“使民不为盗”,才可以“使民心不乱”[1]63-64,国家的安定才有保证。在诸葛亮的倡导下,以蜀汉的姜维、邓芝等官吏为代表,他们“饮食节制,不奢不约”“不苟素俭”,上行下效,使奢侈之风在蜀汉境内无滋养的土壤[2]2206,2213。
诸葛亮深知蜀汉偏居西南,与曹魏、孙吴政权相比实力较弱,要巩固政权和进行北伐完成汉室一统,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因此,诸葛亮在治军上,一方面教育、训练士卒,慎重选拔将领,另一方面积极改良军事器械。
在兵士训练方面,诸葛亮注重军队教育。他指出“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1]88。就是说,除在行动上有严明的赏罚激励措施外,还要在思想上用礼义忠信教育将士,把两者结合起来。诸葛亮还重视训练有纪律的军队,提出“五教”,一是“使目习其旌旗指麾之变,纵横之术”;二是“使耳习闻金鼓之声,动静行止”;三是“使心习刑罚之严,爵赏之利”;四是“使手习五兵之便,斗战之备”;五是“使足习周旋走趋之列,进退之宜”[1]71。
在选拔将领方面,诸葛亮有四点要求。第一,忠于汉室,道德高尚。将领要具备“不骄”“不专”“不隐”“不惧”四德[1]41。第二,熟谙兵法,富有谋略。知“林战之道”“丛战之道”“谷战之道”“水战之道”“夜战之道”等战法[1]101-102。第三,善于参考他人意见。即“群议得失,以资将用”[1]95。第四,重视情报的收集,掌握作战主动权。“凡候见贼百人,但举幡指;百人以上,便举幡大呼。”[1]40诸葛亮既加强对军队的教育与训练,又慎重选将以此来提高官兵素质和军队的战斗力,从而使军队“居则有礼,动则有威”[1]100。
诸葛亮极为重视改善军队的装备,以弥补蜀汉兵员不足的先天劣势。经诸葛亮改进的连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1]213,称为“元戎”。这种连弩可以一次性发射十支箭矢,射程和射击的准确度都得到提高。诸葛亮用改进的连弩,装备一支精锐部队——“连弩士”[1]214用以北伐中作战。在《作斧教》《作匕首教》《作刚铠教》等命令中,诸葛亮强调兵器制作质量对作战胜败的关系,对制造斧、匕首、刚铠和矛等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要求。为保证军队有充足的粮食供应,诸葛亮发明一种省时省力的运输工具,即“木牛流马”。为阻止曹魏骑兵的冲击,诸葛亮使用一种名叫铁蒺藜的武器。为提高蜀军对抗曹魏骑兵的战斗力,诸葛亮还改良前人的八阵图。诸葛亮重视革新军队的武器装备,使得蜀汉军队在日后的北伐中多次取得局部战役的胜利。陈寿评价道,“亮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1]229。
诸葛亮的法治思想既受到了先秦法家的影响,又从儒家学说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他从据法治蜀、严柔相济、法教结合三个环节推进蜀汉政权的法治建设。
刘璋统治益州期间,“德政不举,威刑不肃”[2]915。蜀汉政权建立后,为整顿益州秩序、推行法治,诸葛亮逐步制定和颁布一些法令条律。陈寿所编的《诸葛氏集目录》中,《法检》两卷、《科令》两卷、《军令》三卷都属于此类。最为完善的律令当属《蜀科》,它由诸葛亮同伊籍、法正、李严、刘巴等五人共同制定。《蜀科》的内容已散佚,但鉴于中国古代的律令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是民、刑合一,连诉讼程序也包括在同一法典之内”,因此《蜀科》也属此列[4]457。“至于刑罚的种类,《汉律》中有族刑、死刑、流刑、肉刑、徒刑、籍没之类”,《蜀科》承袭《汉律》在这一方面应当也基本上一致[4]457。诸葛亮相继制定与颁布这些法律条例,使得治理国家有法可依。
诸葛亮对于触犯律法的人员坚决处理,决不宥赦。从李严、廖立、来敏和马谡等人的经历可以看出,不论何人,如果做了不利于国家的事情,都要按罪行的轻重,分别以罢官远徙、处死等刑罚处理之。诸葛亮在执行律法过程中还具有严而不酷、达情知变的特色。孟达叛蜀降魏,依法应该连坐其妻子。但诸葛亮明悉孟达反叛的缘由,于是不追究他的妻子。刘琰生活侈糜、爱好声乐,对军国大事毫不关心,并且“与前军师魏延不合,言语虚诞”,影响军威将誉[2]2080。诸葛亮拟加以严惩,但刘琰上书请罪,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决心“克已责躬,改过投死”,因此诸葛亮特予宽宥,未予惩处[2]2081。
诸葛亮认为“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存在不足[1]46,因此主张行法和教化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于国家的律法条令诸葛亮总是三令五申,要百姓加以警惕,不要违犯;另一方面为“劝戒”“训厉”蜀汉的官员将士,诸葛亮制定“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章,具体指明善恶礼法[1]213,使蜀国文武官员大都严明执法。例如,邓芝“赏罚明断,善卹卒伍”[2]2213;张翼“持法严”[2]2214;杨戏“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2]2223,等等。
诸葛亮依法治国、德法并举的思想,被后世广为传颂。溯其本源,则为能够融合儒法之长而切合时宜。“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4]465
诸葛亮对少数民族主张“南抚蛮夷”,即在平定南中地区后对益州南部境内的西南夷族实行一系列旨在“粗安”的政策,之后选派良将镇抚南中地区,以保持蜀汉境内后方安定。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安定南中。首先,拆分南中诸郡,使其便于管理与控制。将南中的四郡变为七郡,除了原来的牂牁、越嶲、建宁、永昌,新设立云南郡、兴古郡、朱提郡。其次,削弱地方豪强、夷帅的势力。“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将“羸弱”之众,分配给效忠蜀汉的地方“大姓”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1]198。最后,注意联合南中地方大族。“悉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孟获为官属”,爨习被任命为领军,孟琰为辅汉将军,反叛蜀汉的孟获归降后,任蜀汉朝廷御史中丞的要职[1]198。同时,南中地方官员亦多由大姓及子弟担任。诸葛亮这一决策既免在南中驻扎大量军队,又消除民族隔阂,还保护了南夷中、上层人士政治、经济上的利益,“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2]2048。
诸葛亮实施的上述措施并非一劳永逸,南中仍然有叛乱。为此,诸葛亮选派李恢、马忠、张嶷等良将镇抚南中。诸葛亮班师回朝不久,南中蛮夷再次叛乱,李恢“乂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2]2165。南夷豪帅刘胄叛乱,马忠“斩胄,平南土”[2]2169。北部捉马夷“不承节度”,张嶷发兵征讨,“生擒其帅魏狼,又解纵告谕,使招怀馀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2]2176。永昌郡夷獠“数为寇害”,霍弋“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2]2090。马忠“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2]2170。尔后,接任的张嶷、霍弋也都能抚和异俗,为之立法,轻重允当,夷汉安之。在诸葛亮去世后,出现“百姓巷祭,戎夷野祭”的动人现象,可见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普遍尊敬[5]。
刘禅继位后(公元223年),诸葛亮主政。他基于要内修政理、北伐曹魏,就必须东和孙吴,决定捐弃前嫌,先后选派邓芝、费祎和陈震出使孙吴,与吴国修好并约定共同伐魏。
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孙吴,修好蜀吴联盟。公元223年(建兴元年),邓芝鉴于刘备伐孙吴,孙刘联盟遭到破坏,于是向诸葛亮说明“重申吴好”的必要性,诸葛亮“乃遣芝修好于权”[2]2211。邓芝根据孙权惧怕曹魏的心理状态,用吴、蜀两地的自然优势和联盟拒魏的重要性说服了孙权,吴“遂自绝魏,与蜀连和”[2]2212,蜀吴重归于好,两国联盟得到修复。
诸葛亮北伐曹魏,必须加强蜀吴联盟。公元225年(建兴三年)12月,诸葛亮“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2]2189-2190。费祎到达孙吴后,面对“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2]2190和诸葛恪、羊祎等孙吴大臣“才博果辩,论难锋至”[2]2190,费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2]2190,以其人品、才干,受到孙权的赞赏。同时,蜀吴之间的同盟之谊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公元225年(建兴三年)孙权称帝,蜀汉朝廷受到震动,有人提出要与孙吴绝交。诸葛亮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又用汉文帝和亲的故事以及先帝和好孙吴的主张,安抚了蜀汉内部。之后,诸葛亮派卫尉陈震前往东吴祝贺。陈震身负的任务有二,一是祝贺孙权称帝,二是联合孙吴,在诸葛亮进行北伐曹魏的时候,可以得到孙吴的倾力支持,“同心讨贼”[2]2050。陈震到了武昌,与孙权“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2]2051。虽然这只是将来瓜分天下的一纸空文,但据此诸葛亮可以专心于北伐大业,在关键时刻可以得到孙吴的大力支持。直到蜀亡的三十四年间,双方相安无事。其年秋7月,孙权将都城由武昌迁回建业(今南京)。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孙权配合诸葛亮的行动,率大军合围“合肥新城”[2]2356。
诸葛亮在长达12年的治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国思想体系,包括选用人才、经济开发、军队治理、法治、外交、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等方面。陈寿这样评价诸葛亮治国理政的政绩:“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2]1945王夫之对诸葛亮的治国理政能力大加赞赏:“军不治而唯公治之,民不理而唯公理之,政不平而唯公平之,财不足而唯公足之。”[6]诸葛亮在治理蜀汉过程中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思想都影响深远,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借鉴、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