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研究综述

2023-12-06 16:03杨婷
百花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东巴文创世纪纳西族

杨婷

摘 要:纳西族的《创世纪》是一本极为重要的东巴文献经典,和另外两部作品《黑白之战》《鲁般鲁饶》构成了纳西族古代文学的三根支柱。它记载了纳西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看法,应用于多种祭祀场合。该本史诗著作年代久远,经过多人传抄流传广泛。本文重点介绍当前学界对《创世纪》史诗的研究情况,也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这部经典。

关键词:纳西族;史诗;《创世纪》;东巴文

在西南边疆,纳西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发明了神秘而奇特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有大量运用东巴文书写的经书流传至今,这些东巴经被称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概貌。其中就有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纳西语称为“崇搬图”。因为其中有很大部分反映了纳西先民开天辟地、创世造物,因此多译为“创世纪”。[1]20世纪初开始,流传于纳西族民间的东巴经不断得到搜集、翻译、整理,成为我们今天全面研究、认识纳西族历史、文化最珍贵的资料。[2]作为“纳西三绝”之一的史诗《创世纪》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翻译整理。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学界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版本概况,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今后的研究方向。

一、《创世纪》研究概况

(一)文学方面的研究

纳西族文学不仅有民间口传文学、作家文学,还产生了独特的“东巴文学”。《创世纪》是纳西族古代文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它和另外两部作品《黑白之战》《鲁般鲁饶》享誉甚久。在众多优秀的纳西族古代文学作品中,《创世纪》是纳西族祖先神话的压卷之作。它作为一部气势磅礴的创世史诗,在纳西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

从宏观上对《创世纪》的思想内容进行研究的有马国伟先生、曹海燕先生、张绪焰先生和李近春先生四人。马国伟先生在他的硕士论文《彝、纳西创世史诗比较研究》中,系统论述了史诗的定义、产生背景与基本特点,重点将彝族史诗与纳西族史诗从总体分布、传承形态与社会功能、文本、文学性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在《彝、纳西创世史诗的艺术特色比较研究》中,重点比较研究了两部史诗的艺术特色,总结出了艺术形象、语言与結构、民族审美观几个方面的异同点。值得肯定的是他对彝族、纳西族史诗特点的把握,他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总结兄弟民族史诗特点的相关性。曹海燕先生的《纳西民族史诗〈创世纪〉的思想性及文学影响》分析了史诗中的思想,重点提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观,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对悲剧的产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张绪焰先生在硕士论文《纳西族〈创世纪〉的文化解读》中提到纳西族历史文化变迁、早期文化观念以及蕴含的民间文化。作者重点指出了史诗中所表现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然生态观念,这一点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有共通之处,还有深入探讨的空间。李近春先生的《浅谈纳西族史诗〈创世纪〉》讨论了《创世纪》对纳西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开创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创世纪》中的典故也对习俗流传产生影响。从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窥探到纳汉文化的共同之处。

此外,黄思贤博士和甘露先生则从微观的角度把握内容,对东巴经原文的具体用字进行研究。黄思贤先生的博士论文《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以〈崇搬图〉和〈古事记〉为例》,还有其发表在《新余学院学报》的期刊论文《东巴文献的用字比较与东巴文的发展——以〈古事记〉与〈崇搬图〉为例》,都是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前者主要从文字制度和文字的外部形态两大方面,研究了东巴文献中记录的语言单位、语言方式、符号体态、字序等特点,后者主要从多音节词记录、实词记录、虚词记录、省略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东巴文的发展。这种对比研究有创新之处,对不同年代的东巴经进行比较研究,对研究东巴文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材料有限,所得出的结论仅仅限于两个版本。

甘露先生的《纳西东巴经〈创世纪〉中假借字研究》选取李霖灿先生的《么些族的洪水故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假借字的研究,得出了四点结论。当前学界对东巴文的产生年代尚未得出确切的结论,黄思贤和甘露二位先生都运用了传统汉字“六书”的方法对东巴文进行研究,尤其对文字的发展特点、假借字用字情况进行了详细比较,具有重要意义。

(二)哲学方面的研究

哲学最初蕴藏在宗教中,这一原理在东巴教中同样适用。著名象形文字东巴经《创世纪》,即是东巴教举行祭天仪式时必须诵读的重要经典,但里面却记录有古代纳西族对宇宙和人类起源的认识。[4]对东巴经哲学思想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李国文先生的《东巴文化与纳西哲学》,他在《云南少数民族〈创世纪〉中关于世界形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中谈到了史诗《创世纪》中关于天地起源的说法,指出了其中蕴含着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事物是变化发展而来的辩证法思想,云南各个民族在叙述天地起源上,虽然具体细节大不相同,但本质上差别不大,这说明各民族思维认识的发展,既有共同的规律性,又有其特殊性。李国文先生作为探讨东巴经哲学思想的第一人,具有开辟性的意义,给今后的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先后有杨嘉星先生、刘文英先生、晓根先生对《创世纪》中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杨嘉星先生在《〈创世纪〉哲学思想萌芽初探》中认为,各民族的先民早期认识总是先对天地感兴趣,然后逐渐转到人类自身,原始宇宙观念中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也有了原始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萌芽,“万物有灵”的观念正孕育着原始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他指出了其中所蕴含的唯心主义思想,在研究角度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有利于我们辩证看待问题。刘文英先生在《从〈创世纪〉看纳西族的原始宇宙观念》中探讨了纳西族的原始宇宙观念,可以看到人类童年的认识发展和哲学宇宙观的萌芽。晓根先生在《云南少数民族〈创世纪〉传说特点探析》中总结了《创世纪》传说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出现了浓厚的原始宗教观念;第二出现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萌芽;第三展示了家庭婚姻和传统伦理道德的演变过程;第四描述了社会生产力由低向高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得出的结论具有相似性,存在重复研究,观点陈旧。

(三)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上文谈到的文学和哲学领域,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世纪》进行了细致研究。李子贤先生在《论丽江纳西族洪水神话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婚姻形态》和《谈纳西族的神话及史诗》中认为纳西族洪水神话与其他民族洪水神话并不完全相同,从中可以看到血缘婚的消亡,纳西族开始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他的观点与日本学者君岛久子在《纳西(么些)族的传说及其资料——以〈人类迁徙记〉为中心》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二人都看到了纳西族的洪水故事与其他民族的传说并不完全一样。在苗族、瑶族传说中,往往是洪水泛滥之后,仅有兄妹二人劫后余生,而纳西族相反,它是兄妹婚后才暴发洪水。李霖灿先生在《么些族的洪水故事》序言中也曾提到不同民族的洪水故事在人类学上可以作比较研究,给后人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

杜莉莉的研究角度与新时代接轨,在《纳西族创世史诗〈崇搬图〉在〈丽江千古情〉的应用研究》中,从旅游文化的角度论述了《崇搬图》(即《创世纪》)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当今旅游文化演艺项目《丽江千古情》中的运用。她的研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承和发扬。

马国伟先生的博士论文《纳西族神话史诗〈创世纪〉研究》从民族学的角度,重点讨论了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提到了所反映的纳西族原始经济生活形态、原始宇宙观与古代哲学思想、古老婚姻家庭形态、民间文化习俗及文学艺术特色。研究角度虽有创新,但得出的结论和前人有所重复。

王震亚先生在《试论纳西族创世史诗的基本思想及其形成》和《纳西族史诗〈崇搬图〉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根源》中有万物皆由变化而来以及史诗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肯定与颂扬的思想,还分析了思想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尽管他的观点与张绪焰先生指出的“人本主义”具有重复性,但值得肯定的是他进一步探讨了思想的形成原因。和肖毅先生《论民族文化学视野下的〈崇搬图〉》从民族文化学的角度对《崇搬图》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和阐释,从中可以看到洪水神话的人神关系、哲学思想以及“兄弟民族观”。

二、《创世纪》研究展望

(一)《创世纪》研究取得的成果

自从《创世纪》翻译出版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其中蕴含的文学思想、艺术特色,马国伟、曹海燕等人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他们认识到创世史诗对后世文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纳西民族史诗具有独特的审美观。而黄思贤、甘露二人探索了《创世纪》经书象形文的用字特点,为东巴文和普通文字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帮助。李国文先生在上个世纪就力图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东巴文献,指出了其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创世纪》研究的不足

到目前为止,尽管在《创世纪》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研究人员较少,花大力气研究的人更不多,研究人群主要集中在西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的硕博生。东巴经曾被学者誉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5]由此可见,其中的内涵还远远未得到发掘。

第二,在材料的使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理论创新性不强。《创世纪》的写本较多,但大部分是私人收藏或者保存于博物馆、图书馆,较少人能拿到经书母本,有限的材料往往会导致结论失之偏颇,想要串联东巴文发展演变的线索,还需要搜集大量原经书。

第三,东巴经被誉为“百科全书”必然涉及众多领域,但是目前的研究多见于文学和哲学领域,而《创世纪》作为一部重要的民族宗教经书,显然在宗教学、民族学方面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空间。在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的文字学领域,学者们对东巴文的产生年代作出了诸多猜测,但还是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对《創世纪》文献中的(下转页)

(上接页)异体字、假借字也并未作穷尽性研究。因此,对东巴文献《创世纪》的研究,就其广度、深度还可以再推进。新时代也迫切需要能从多学科视角来研究这部史诗的研究者,以便更好地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三)《创世纪》今后的研究方向

基于目前的研究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今后的研究工作。首先,要重视纳西东巴文文献学学科的建立,建立相关学科有利于培养一批专业的研究人员。喻遂生先生曾指出,东巴经有版本和辨伪的问题,辗转传抄,也有祖本和系统的问题。但条件有限尚未有人开展研究,而《创世纪》史诗存在同书异名的情况,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其次,对《创世纪》不同版本的象形文进行穷尽性研究,从地域、时代、书写者等不同方面考察东巴文演变规律,从而进一步推进东巴文乃至文字学的发展。最后,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新理论、新方法,从多学科角度研究《创世纪》文本,将“百科全书”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和钟华,杨世光.纳西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129.

[2] 李国文.东巴文化与纳西哲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3.

[3] 同[1].

[4] 同[2]:5.

[5] 同[4].

猜你喜欢
东巴文创世纪纳西族
《攘多鬼仪式,人类起源和迁徙的来历经》(东巴文)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天天学天文(2)创世纪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
历史上的11月
散文诗章
《终结者:创世纪》:施瓦辛格重磅回归
洛克、方国瑜、李霖灿纳西东巴文研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