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予
作家简介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被称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后正式参加军队。1922年受“五四运动”影响离开军队到北京,学习写作。1924年起开始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发表作品。1934年至1935年,在北京、天津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抗战爆发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工作。《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唯其良善,易感悲哀的分量
《边城》是一部中篇小说,它像一幅优美的湘西山水风情画,又似一首委婉曲折的爱情之歌。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聪明、美丽,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着她,但翠翠的心上人只有傩送。兄弟俩用唱歌的方式来让翠翠挑选。天保自知不是弟弟的对手,为了成全弟弟,乘船离家,不幸落水而死。弟弟闻讯后无心唱歌谈情,船总又要他娶王团总的女儿,于是他赌气驾舟下了桃源。不久老船夫也死去,翠翠怀着对外祖父的无穷思念,孤苦伶仃地守着渡口,翘首盼望着远走他乡的心上人归来。
小说致力于描绘湘西山水的秀美、人情风俗的纯朴,但是作者更倾心的还是写出人物的情感美、性格美。天保、傩送以及那些不知名的过河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没有被金钱、门第等世俗观念所污染。作者描写了这些善良的人物,但同时又揭示了这些人物本身的悲剧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爷爷的木讷和迟疑,源于没有陪嫁的自卑和穷人的自尊;翠翠没有展开就仓促结束的爱情,源于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空白”;爷爷的离世,源于生命终将结束的定律……而这一切,都像一双无形的手,迅速将一个妙龄少女朦胧的幸福梦幻击碎了。这些都使人感到悬在他们头上的命运的力量,以及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
传神的环境描写:文字的温度和气味
先生的作品常常灵活运用视、听、嗅、味、触五感,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先生在《边城》中所描绘的乡土风光令人向往,很大部分在于他对声音、气味、温度的传神描绘,让人身临其境,感到每一寸都是活的。他写雨后初霁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太阳的温度“有了点儿力量”,是活的、生动的,像是触摸人一般;他写蚱蜢飞翔和新蝉时,眼睛像是拍自然纪录片的微距摄像机,能捕捉到微小而精准的画面,“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窸窸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已渐渐宏大”,蚱蜢活现灵动,初夏“新蝉”群起歌唱的声音跟盛夏时也有所不同;他写夏日的傍晚,“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不知怎的,看到这些句子,仿佛感受到了夏日特有的温度与气味,心中也有些淡淡的惆怅和凄凉——那样的乡村的夏天,是属于逝去的童年的。
如果只用眼睛看,就会忽略掉身体的其他感官。而沈从文的文字里的温度和气味,从五感出發,有强大的生命力,把读者带入到环境中去。
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美丽淳朴的撑渡少女,“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爷爷把她养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也死了,使她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翠翠爱情的悲剧,并不具有戏剧性,一切尚未发生就已消失,就像我们生活中许多失之交臂的事情一样。
佳句摘录
1.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2.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窸窸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已渐渐宏大。两山深翠逼人的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交递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