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庆芳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业企业都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大数据背景下,给学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运用价值和意义。而在教育领域,大数据的重要意义则在于优化和丰富了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第二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培养适合行业企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对课程教学实施重大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3)29-0163-03
1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新入学大学生一进校第一学期就开始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在校所学的大多是计算机操作一些办公软件简单的应用,毕业后只能应付一些日常的办公,不能满足特定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急需要懂计算机理论又对网络知识了解透彻的复合型人才[1],所以在校所掌握的简单操作已经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急需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过硬的新型人才。无论是金融行业、医疗行业、还是人工智能等,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但由于社会上大数据人才的匮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员工。这就需要高校培养的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大数据应用能力,学校在设置课程培养目标就要与社会接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来定制教学培养方案。
1.1 学生层次不同,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现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开始普及,学生在学校已经有能力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比如使用画图软件、Mind+趣味编程、Py?thon语言的编程课等相关人工智能课程。很多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开始掌握信息技术前沿知识。但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学生较少接触电脑,计算机水平不高。这部分地区,在依托互联网传播教育的发展和推广上比较落后。由于高校招生面向全国各地,学生生源区域分布较广,而且根据报考专业来进行组建班级也是随机生成,这样就导致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也都参差不齐。
1.2 理论过多且内容过时
各大高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必须通过“理论+实践结合”的方式,讲+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践把理论落实。通常讲课地点一般设在机房,重点讲解操作系统,企业Office 办公软件,比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实际操作知识,一节课理论占一大半,况且老师对理论知识讲解毫无新意,长此以往,学生听着索然无味,消磨了学生学习的斗志和积极性。比如讲到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数制与字符编码,如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相对抽象,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这些内容会很难理解之间的转换,理论教学实际效率降低。机房授课的内容也主要是办公软件的使用,案例常年不变,激发不起学生的兴奋点。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知之甚少,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没有融入教学中,很难培养出当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3 教师教法单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讲解大多固定在微机室进行上课,老师也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教师端播放软件,一键全屏,填鸭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将知识一股脑地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学生思维没有调动起来。长此以往,学生不愿动脑思考问题,遇到问题,光想着老师会告知。例如在讲到计算机基础知识软硬件的时候,老师把哪些是硬件,哪些是软件全部告诉学生,把整理好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学生不用思考,生活中哪些是硬件软件,与日常生活中的设备不能紧密联系起来,被动机械地接受,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养成。
1.4 考核方法简单
高校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方法是相对简单。考核成绩以期初在制定课程标准时的考核目标制定的比例为标准,包括有考勤,课后作业和实践上机考试三大块为评分标准,所占比例3∶2∶5。学生只要按时上课,课上无违纪行为,考勤分均为满分。课后作业为学生课后的强化练习,根据得分情况按比例核算分值。上机考试是机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套电子试卷,其中有A(Word软件操作试题)B(Excel软件操作试题)二套试卷,学委抽号从中选出一套试卷。比如单号学生做A卷试题,双号学生做B卷试题,学生只做一个软件的试题就算完成考试,从中看来考试存在片面性。做A卷的学生没法考查B卷掌握的情况。再有,考试前学生做几套模拟题,上机多加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考核的与练习的模拟题有相近之处,缺乏考试严肃性,体现不出学生的层次性,检查不出学生平时上课学习的效果。上课不认真的学生也抱着侥幸态度也能通过考核。无法体现哪些学生从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学习热情,哪些学生无动于衷。通过这种考试,养成学生平时不学,到考试做做题就能过的思想。考核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挑选真才实学的人才。
2 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改革思路
2.1 创新教学策略,改变水平差异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闭门造车式和一刀切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阻碍学生智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信息数字智慧时代,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这就为改变区域差异水平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学校数字学习中心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来满足学生水平差异化教学。可以借助数字资源教学云平台App,教师在课前建好课程的数字资源,邀请学生进班群,课前下发难度不同学习任务单,以便学生有针对性选取适合自己难度的内容进行了解预习。尝试完成适合自己难度的学习任务,并上传学习平台。教师通过学习平台,查看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上课集中重点讲解,学生也带问题听课,师生相互配合,教师再将集中的疑难问题在课堂上逐一分析,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同时在云平台上,发布抢答,主题讨论,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发布分组任务,组内互相讨论差异性的问题,组内互帮互带、以基础水平差异进行分组,水平高低各占一半。丰富课堂上课气氛,改变了满堂惯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情。最后由教师讲解差异化的问题,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区域分布水平差异,拉动计算机整体水平,体现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最后在云平台发布拓展练习,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向纵向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知识。整个教学环节动静相结合,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教学方法,消除了区域差异带来的计算机水平不同的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图1。
2.2 教学内容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未来的社会是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对网络技术具有一定的掌控力的混合型人才。教师应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提高,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进而提高学生走入社会就业时的竞争力[3]。
信息技术课程是全校开设的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继续深造,为创新创业大赛,为计算机考级打开思路。专业不同,所学的侧重点就不同。比如物流系,他们毕业主要从事商务贸易,办公文秘,办公软件实践操作尤为重要。在讲解办公软件时,理论略讲,先给学生有针对性地演示,剩余时间让学生实践操作,掌握软件的应用。达到讲3分练7分,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来推进课堂案例教学。在选择案例时,要紧跟当今时代发展,比如,在讲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与设计时,可结合制作“喜迎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题,来进行制作演示文稿,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大数据信息技术时代,想快速度地融入社会,还要具有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讲解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融入教学中,比如在讲解物联网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身边存在哪些物联网的现象,不必高深讲解,让学生把物联网知识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使课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4],新一代信息技术存在的意义,在学生心中埋下信息技术的种子。为以后更深,更好地钻研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2.3 改进教学措施,提高自身业务
认真制定课程标准,并对标准进行细分,深入研究,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课堂。如讲到计算机硬件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硬件,这些硬件的作用是什么,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硬件的理解。从而也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在讲到计算机机箱时,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对机箱的结构有个清晰的认识,并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机箱中重要的部分有哪些,锻炼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和培训。大数据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MOOC幕课、书籍、网络等都可以提升自身素养,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通过听课,课程团队集体备课,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经验。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构建更加生动的教学课堂,用自身高素质培养学生高素质。
2.4 改进考核方法,多样化进行测评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了解决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本身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核,取消单一的理论作业考核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给出最优的最终考核结果,来促进学生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开卷考试:在云平台上开放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方面的考试材料,便于学生课下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复习,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训练学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通过云平台发布考试试题,随机生成十套试题。这样学生进行考试的时候,随机抽取一套,保证每个学生的考题都不一样,体现了公平公正。
实践操作考核:信息技术课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掌握情况,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常规的操作。期末考核时,就文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为每个学生设置一个操作项目。文字处理软件要求学生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表格制作、段落设置、文字排版、图文混排等。电子表格软件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公式运用,如自动求和、函数应用、图表制作、数据清单管理等。对于每一项考核,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些任务是根据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设置的。学生现场操作,监考老师现场监考,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就能有目的地了解学生这学期学习情况。
云课堂成绩:云课堂如“学习通”是一种在线的教育网络平台,是课内教学的延伸,丰富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不分时间地点随时都可以在网上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老师学期初搭建好课程资源,上课发起签到,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后及时发布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错题的分布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讲解。通过云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醒,督促学生的完成进度。学期结束,云平台就会为每一个学生给出一个最终检测成绩。
期末考核是检验学生一学期成果的有效手段,通过考试,检验自己的薄弱点,查缺补漏。最终期末考核认定由开卷考试(20%) +实践操作考核(50%) +云课堂成绩(30%) 构成如图2。这样就能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程度的认可,能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来,不断增长技能,全面发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3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脚步不会停歇,作为担任信息技术这门课的老师只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变革教学方式。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教学内容及方式,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改革[5],从而挖掘学生潜能,激發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学生适应未来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大数据的发展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便利和无限资源,但是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仍然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田啸.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
术,2019,15(14):246-247.
[2] 马铭苑.大数据环境下开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6.
[3] 段雪茹.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分析及提升策略
[D].沈阳:辽宁大学,2017.
[4] 张云芝.大数据概念与管理的演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
2019.
[5] 钟开宇.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新型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湖
北工业大学,2015.
【通联编辑: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