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研究

2023-12-06 02:33唐英邬玖久康晓茜王忠斌
乡村振兴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西藏对策

唐英?邬玖久?康晓茜?王忠斌

摘 要|传统村落是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村落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培育文化特色村,对于传统村落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在对西藏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西藏;对策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西藏拥有全国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藏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俗风情和民族节日独具特色,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1]。西藏传统村落是藏民族灿烂农耕与悠久游牧文化的结晶,是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传统村落名录显示,西藏自治区先后有五批次35个村落录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经项目组初步调查统计,西藏的传统古村落中,拥有古代建筑和特定历史年代建筑1339幢。这些村落中的八成(84%)仍用于居住;用于发展旅游和商业使用的分别占17.9%和2.9%,闲置和其他使用的约17%。调查发现,乡村规划中心的古民居村落12个,占34.2%;90%以上传统村落属于规划保留村。

1 西藏传统古村落保护性现状分析

1.1 村落历史源远流长

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已经有藏族先民的足迹,约四五千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分散的藏族先民部落逐渐得到统一,形成了藏族社会的最初阶段,所辖各县(市、区)也均历史悠久,如拉萨市尼木县、昌都市洛隆县,日喀则市都属于西藏最古老的县(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西藏传统村落中大量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清及民国时期,历史印迹厚重。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尼木县吞达村的古民居建于明清时期。

1.2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村落建筑风格多样

西藏的35个传统村落分别分布于7个地市29个县。西藏自治区地形复杂,大体可分为四大地带: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和喜马拉雅山地。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和北部高原地区畜牧业发达,是优良的天然牧场,生活方式以传统游牧为主,较少有传统村落分布;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河谷地带土地肥沃,水热条件较好,农业发达,是西藏自治区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整体而言,西藏自治区传统村落的民居形式包括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屋皆平头”的楼房,藏北牧区的帐房,林区的木结构建筑,珞巴族、僜人的“长房”,门巴族的干栏式木屋,它们以独特的个性直观地展示了西藏自治区各民族各地区的建筑特点。

1.3 村落文化底蕴深厚

西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众多历史名人,积淀了灿烂的文化艺术,而她们中很多都与古村有不解之缘。如尼木县吞达村的“吞弥·桑布扎故居”集聚了藏式的“平顶式”,吞巴庄园拉康,周边包括尼姑寺、天葬台、加益郭萨摩崖造像、波多康摩崖造像、释迦牟尼石刻造像、平措曲林尼姑寺等宗教遗存点等一批古建筑;墨竹工卡县甲玛乡赤康村是第一代藏王松赞干布的出生地,也是我国著名领导阿沛阿旺晋美的出生地,历史文化悠久,是西藏目前保存较好的几座著名庄园之一,村内还保留着庄园特有建筑形式——围墙的部分遗存,林卡、白塔、寺庙等建筑;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土布加乡岗嘎村是五世班禅和八世班禅大师的出生地,也是苯教18位大活佛的出生地。明代建筑大师、西藏藏戏鼻祖唐东杰布在山南市乃东县扎西曲登村创作了雅砻扎西雪巴藏戏,这里被誉为“藏戏第一村”。

1.4 生态民俗旅游特色鲜明

西藏立足“十四五”开局阶段和乡村旅游发展实际,编制完成《西藏自治区“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持续改善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全区3个特色旅游乡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别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2021年,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累计接待1274.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7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64,521人次。

2 西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做法

2.1 传统村落相关规划日趋完善

西藏自治区历来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规划保护,在1990年出台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近年来,随着各级传统村落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在传统村落(特别是文物保护)的规划层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分别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拉萨市于2016年颁布并实施《拉萨市古村保护条例》,并明确了重点保护区以及传统风貌协调区;西藏传统村落保护总体规划工作有序推进。

2.2 强化环境治理

近年来,西藏在500个行政村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试点工作,并制定“从2011年到2015年,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4898个行政村,应纳入实施范围。到2015年底,西藏基本上实现行政村(居委会)的住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整合工作,促进农村居住环境、自治区农业和农村地区,结合自治区大厅出具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居住环境改造工作的西藏自治区评估管理办法(试行)“2020”在农村居住环境补救计划,如传统的古老村庄住宅获得有效监管,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庄村貌和保护独特的文化资源。

2.3 积极的开发和利用

传统的村落必须将保护和使用有机结合。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各县(市、区)充分利用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凸显乡村景观特色,西藏具有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经过了多年的保护、传承,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助力乡村振兴,能够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2.4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加强政府投入。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对凡列入文保点的古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均给予一定补助。在洛扎县边巴乡拉隆寺、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寺、昌都市芒康县古盐田维修改造过程中,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对相关传统村落及人居环境进行修缮。二是广纳民间资金。如洛扎县边巴乡拉隆村在财政拨款的基础上,通过镇乡补助、企业捐助、群众筹集等方法,对拉拢故居、拉隆寺等古建筑进行有效修缮;三是探索引进外资。如工布江达县错高村通过与岷山集团投资者合作,开发错高旅游度假村,在不改变村貌的前提下,加强休闲、度假、健身等功能开发。

3 西藏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西藏多样的自然环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村落,随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方面部分传统村落面临保护的危机与困境。乡村城镇化、“空心化”和现代化的现象在西藏传统村落中也同样存在,尤其是近几年,部分村庄农户拆除老房子,改建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房,传统的木门已换成清一色的铁门,如今这样的村庄已经十分普遍,传统元素在现代村庄中越来越少。城镇化导致一部分传统村落转化为城市的一部分,直接致使传统村落消失。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导致的乡村格局改变和村落特色消失,破坏了原有的人居环境。与此同时,村庄“空心化”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就调查的村庄来看,年轻人大部分在外打工,留下來的是年迈的老人和无人看管的小孩,村中的田地大片地荒废。村落中部分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四方面。

3.1 建设性破坏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今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地方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解成大拆大建,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变成了由钢筋水泥浇筑的现代化村落。一些传统的土质、木质结构建筑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村民为了满足居住需求,把许多传统的不能满足生活需求的建筑推倒重建,村落中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并存的现象随处可见,以至于造成了传统村落不伦不类的局面。

3.2 原真性丧失日益明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传统村落的原真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千村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相继消失,很难再看到村落的传统面貌。许多古民居年久失修,当地居民一般没有修缮保护的意识,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建筑,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往往会在原来的民居基础上重建。

3.3 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识淡薄

当地村民缺乏主动保护意识,个别村民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把原来的房屋进行翻新,这种举动逐渐影响了整个村落,人们把祖辈留下来的传统建筑焕然一新,使得村落原有的面貌改变了,也失去了它的文化价值。

3.4 产业单一、产业链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时间周期长且资金需求量极大的工程。目前,西藏集中居住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但需要保护的数量巨大,政府资金并不足以支撑。区内大多数传统村落以传统第一产业为主,少数村落兼有民族手工艺品制造产业。一些发展旅游业的传统村落,其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链薄弱,且不完整,经济创收能力低,无法为村落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缺乏可持续、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难以取得明显进展。

4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西藏传统村落文化丰富多彩,是西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历史、观念、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西藏传统村落的保护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存在着较为显著的问题,只有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才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1 提高传统村落保护意识与管理水平

当地农牧民和部分领导认为传统村落破旧衰败,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理解不够。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建设中,重视表面和形象工程,对传统村落进行标准统一的整修,使这些传统村落“千村一貌”,原有的特色和风貌不能得以很好的保留[2]。许多地方村民参与保护项目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认为保护传统村落是政府的事,与村民无关。各地村民为满足住房需求而拆旧建新、随意破坏古建筑也时有发生。

4.2 文旅融合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西藏传统村落居住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人文资源独特。区内雪山草原、湖泊河流、文物古迹遍布,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各级行政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积极发展文旅产业,搭建相应平台、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着力让区内的传统村落“活起来”。

4.3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落形象

科学设计传统村落资源保护方案,优化传统村落发展规划,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3]。突出重点,兼顾全面,有机协调好传统村落在文物保护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矛盾。按照生态、生活两者兼顾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高标准进行生态环境绿化、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传统村落面貌美起来、农村经济活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立足村落实际,统筹实施,科学有序地对传统村落进行综合整治、整体提升[4]。

4.4 培育特色产业、营造内生动力

实施传统村落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突出抓好林业、牧业、农业及旅游业等共生体系,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传统村落从原生态走向现代文明[5]。推动村落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衔接,加强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推广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食品、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民间手工业市场化。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将传统村落保护与老百姓利益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通过旅游示范带动,探索脱贫收益模式、鼓励村民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从事旅游发展,增强传统村落的自我“造血”能力。

4.5 加强领导,合力共建

传统村落、利用、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方,实现整合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特色文化村庄建设,结合本地区城乡建设总体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共同做好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村的建设[6]。

激发群众的热情,鼓励居民参与传统村落的资源保护和日常管理,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4.6 注重基層传统村落专业人才培养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离不开专业人才,西藏传统村落资源相对丰富,但西藏传统村落保护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培养专业的人才是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培养专业人才可以从两方面人手:第一,从近期来说,邀请传统村落方面的专业人才驻村、为村民进行保护村落的培训,为村民讲解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讲解传统村落的资源价值,提高村民对所拥有资源的自豪感,讲解保护传统村落所产生的一些经济价值,让村民主动参与保护传统村落中去。第二,从长远来说,西藏自治区相关高校借助现有开设的相关专业,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人才培养,从而全面推动西藏自治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5 结语

近年来,西藏一部分传统村落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下,借助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完整的空间格局,以及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村落旅游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收入,改善现状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传统村落环境的破坏,形成严重商业化氛围。在这样一把双刃剑下,要求我们必须想出办法来平衡各方面利益,找到发展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保护共行的办法。本文就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办法:第一是要增强保护意识,加大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力度;第二是合理地选择村落旅游开发的方式;第三是严格规范规划编制、旅游项目审批,做到规划先行;第四是加强地方政府在村落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之杨,孙志国,钟儒刚.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J].浙江农业科学,2013,338(11):1514-1517.

[2]郭谦,林冬娜.全方位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开发[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10):38-42.

[3]赵志芳.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以山西省传统民居集落为例[D].太原:太原理工学,2005.

[4]牛丹丹.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韦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5.

[6]吴必虎.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J].社会科学家,2016,226(2):7-9.

Research on Protectiv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ang Ying Wu Jiujiu Kang Xiaoxi Wang Zhongbi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ib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 Nyingchi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one of the main carriers to inherit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resources,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ulturally distinctive villag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ing and analyzing the basic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ibet, it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villages and beautiful villag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Protective development; Tibet;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西藏对策
都是西藏的“错”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