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霖
我家的窗前,立着一台老式缝纫机。
仅看它的造型,便知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它的底座已经斑驳,皮带也磨损了许多,但它的台面和机头烤漆依然黑亮,各部件转动起来依然轻快,看得出多年来奶奶对它的细心呵护。你可不要小看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它可是家庭中“三转一响”四大件之一呢。
听奶奶说,这台缝纫机来到我家时,她才20多岁。算起来,它的年纪比我爸爸还要大。你或许会说:“不对吧,这样的缝纫机,应该摆到博物馆里才对,现在谁还会在家里放这个东西啊?”
没错,像它这样的缝纫机,大多都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家的它,却仍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的奶奶算得上是个全能型的奶奶,自从她自学学会了缝纫,我的家人们就没少穿过她用这台缝纫机缝制的衣服。我出生以后,奶奶几乎成了我的“御用”裁缝。尽管那时爷爷不幸得了尿毒症,隔天就要上医院透析治疗,而我从小体弱,也时常生病。奶奶成天忙前忙后,十分辛苦,但这些都不能阻止她为我精心设计、量身定做那些独一无二、好看舒适的衣服。
小时候,我对缝纫机十分好奇,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看奶奶用它缝衣服:“奶奶,这是要缝什么呀?”
“这是给你做的衬衫啊!”奶奶总是这样笑眯眯地回答我。
她拿过一个针线盒,从里面挑出两个颜色和布料相似的线轴,把它们小心地装在缝纫机上,又把轴上的线绕来绕去,穿过导线槽、夹线板、挑线杆……最后穿进针孔里。然后,她把布料准备好,放在针下,用压脚板压好,右手一转飞轮,脚下顺势踩起踏板,缝纫机就运转了起来。“嚓嚓嚓”的声音响起,飞轮飞快地转着,针杆不停地跳动,针在布料上穿上穿下,布料就魔术般地被缝在了一起。
等到奶奶给我做的衬衫正式“大功告成”,我已经迫不及待了。穿在身上試试,真舒服、真好看,我心里乐开了花!
穿上这件衣服,我和奶奶一起去散步。路上有熟人看见了我的新衬衫,说:“这是哪儿买的衬衫啊?还真好看,回头我也给我孙子买一件。”我和奶奶不禁相视一笑:“这样的衬衫,哪里是钱可以买到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穿着奶奶用爱缝制的衣服、裤子……一天天长大了,奶奶一天天老了,每当我看见窗前的这台缝纫机,奶奶为我缝衣服的情景便历历在目,我感觉那浓浓的亲情一直陪伴、温暖着我。
【教师点评】一台旧时的缝纫机勾出一段旧时的时光,追溯着奶奶为我缝缝补补的一生。作者在细节刻画上做得比较出彩,特别是奶奶为“我”做衬衫时一针一线都细致入微,又注入情感。简单的一句“这样的衬衫,哪里是钱可以买到?”更是点明主旨,透露出平凡物件里的珍贵!(指导老师:何北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