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戏曲对外译介策略及传播路径探究

2023-12-06 06:38李言实龙皓婕
剧作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传播路径

李言实 龙皓婕

摘 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当下,我国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戏曲文化译介对中国话语体系的塑造和中国形象的构建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山西是《赵氏孤儿》故事的发生地,纪君祥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成为一部中国经典剧作。自17世纪以来,该剧在欧美得到广泛的译介和传播;在国内也有诸多地方戏的改編和演出。因其与山西的紧密联系,《赵氏孤儿》成为晋剧的重要代表剧目之一。本文在梳理元杂剧《赵氏孤儿》海外译介和传播的基础上,以晋剧《赵氏孤儿》为例,探讨山西传统戏曲对外译介的可能策略和传播的有效途径,期待能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山西传统戏曲;译介策略;传播路径;《赵氏孤儿》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特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之一,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纷繁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山西鲜明的地域文化,而戏曲也如灵魂般流淌在山西的血液之中,“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戏曲早已交融在百姓的生活中,深深根植在三晋大地之上。《赵氏孤儿》是一部杰出的悲剧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戏曲文化发达的代表,传演至今,经久不衰,被公认为中西方戏剧文化交流的起点。山西是《赵氏孤儿》故事的发生地,纪君祥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成为一部中国经典剧作。自17世纪以来,该剧在欧美得到广泛的译介和传播;在国内也有诸多地方戏的改编和演出。因其与山西的紧密联系,《赵氏孤儿》成为晋剧的重要代表剧目之一。本文在梳理元杂剧《赵氏孤儿》海外译介和传播的基础上,以晋剧《赵氏孤儿》为例,探讨山西传统戏曲对外译介的可能策略和传播的有效途径,试图探寻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方法,搭建山西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推动山西地方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一、山西传统戏曲及“赵氏孤儿”故事的发生

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指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1]P12简言之,中国戏曲是包含音乐、舞蹈、审美和文学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和表演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和戏曲工作者的伟大创造。中国戏曲中的具体剧目,为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戏曲中的各种语言和唱腔都与群众的生活和感情有关,与大众的精神文化相连。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被公认为戏曲大省。山西各剧种的剧目非常丰富,有专家学者高度概括为“三多一广”,即“戏曲文物多,戏曲剧种多,戏曲名家多;分布区域广”[1]P10这些剧目中,梆子戏占比最多,约有两千多个。山西著名的四大梆子剧种分别是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和北路梆子,历史积淀丰厚,艺术风格独特,是山西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山西在文化与经济鼎盛时期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氏孤儿传说最早见于《左传》《史记·晋世家》,后《东周列国志》《大元大一统志》《太原志》《大明一统志》《山西通志》均有记载。作为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的经典名作,《赵氏孤儿》不仅是中国杰出的古典悲剧,还被王国维称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家族惨遭武将屠岸贾灭门,仅有一个婴儿幸存,被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所救,程婴献出自己的独子代替这个婴儿,假意告发公孙杵臼窝藏赵氏孤儿,引得屠岸贾杀死假孤儿,公孙杵臼撞阶自杀,程婴忍辱负重抚养赵氏孤儿,最后成年的孤儿赵武,在韩厥及晋景公的帮助下,回到朝中攻灭屠岸贾,深仇大恨得报,赵氏复兴。《赵氏孤儿》关注社会政治斗争,主角形象忠君爱国且具有自我牺牲精神,表现了封建贵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儒家伦理道德观在剧中得到“生动体现”,甚至“比教条的儒家经典更通俗明白和富有感染力”[2]P9。

作为最早为西方所知的中国经典剧目,《赵氏孤儿》是最早被译介到欧洲且传播最广泛的中国传统戏曲故事。

17世纪末,《赵氏孤儿》就被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翻译成法语。然而,这个译本删掉了全部唱词,仅保留对白部分,虽然更贴近法国人的戏剧规范,但失掉了元曲的整体诗意和审美价值。随后,法国大文豪伏尔泰也对故事进行了改编,在法语世界传播开来。18世纪中期开始,这部剧开始引起英语国家的关注,经过多次改编。1741年,英国人威廉·哈切特改编了《中国孤儿》,用以讽刺时任英国首相。1759年,经爱尔兰剧作家阿瑟·墨菲多次修改的《赵氏孤儿》主要突出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更具政治意味。1912年,美国剧作家乔治·黑兹尔顿和哈利·本里默在《赵氏孤儿》的基础上创作了《黄马褂》,在费城演出时采用了中国戏曲的表演手法,但仍然是美国视野中的中国故事。21世纪以来,西方对《赵氏孤儿》的热情持续高涨,多次在不同国家得到再创作及演出。最近一次的改编在2018年,由王晓鹰导演的《赵氏孤儿》在雅典希腊国家剧院以中、希双语演出。

山西是《赵氏孤儿》故事的发生地,因其与山西的紧密联系,《赵氏孤儿》成为晋剧的重要代表剧目之一。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海外经久不衰的流传说明了这部戏剧作品跨越时空的永恒生命力。在中国,它更是成为传统剧目的经典之作,也成为诸多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来源。不仅有同名电视剧和电影的热映,更有许多地方戏都以此为基础进行改编和再创作,将其以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进行演出,凸显地方特色。

二、山西地方戏曲对外译介的策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浸没在当下传媒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国人无视甚至忽略,且该趋势还在不断扩大。由于文化推介的缺乏,戏曲的受众越来越少,《赵氏孤儿》这一故事与山西的密切联系也鲜为人知,而晋剧《赵氏孤儿》更是藏在深闺人未知。近年来,由于综合国力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当务之急就是传播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极富山西特色的戏曲文化。如何讲好山西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世界了解山西,让山西走向世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本研究的主旨所在。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海外的传播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启发。《赵氏孤儿》一进入欧美文化的视野,便引发了转译和改写的热潮,这一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打破了两种戏剧传统相互隔绝的障碍,开创了中国传统戏剧海外传播的先例。但是,这些改编都是从西方视角出发,受西方文化制约,服务于当时的社会。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需求更多出于西方构建文化身份的需要,甚至仅仅出于文化猎奇心理。[3]P41中国文化的化身是不在场的“他者”,形象的构建不由客体决定,而由主体的眼光决定。在文化领域,传媒的导向性问题,对社会及大众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趣味影响深远。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实力快速发展,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海外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价值文化的锚点,为了保障山西传统戏曲在海外呈现本真原貌并发扬光大,行稳致远,需要我们寻找适合的译介路径和传播方式。

如何在站稳中国立场的前提下进行戏曲的译介,同时还应体现晋剧独有的特色,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山西传统戏曲的对外译介中,要注重其中呈现的三晋文化的译介,以及晋剧方言艺术和舞台展示的山西儿女的价值观念,帮助海外观众欣赏山西传统戏曲,进而更加了解和认识三晋文化。在翻译时,有三个难点,是需要译者加以注意并克服的。

1.站稳中国立场

戏剧是人们表达情感和观念等文化因素的艺术形式,其中呈现了当地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不同的思想认知。山西传统戏曲根植于黄土高原厚重的文化沃土,依附于独具特色的晋地方言,取材于浓郁的民歌故乡,对海外观众来说,充满异域性和陌生感,且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符号的内涵存在着较大差异,海外观众对外来文化符号意义的历史阶段性解读也存在着困难和障碍。且剧本内容大多基于中国封建社会背景和中国封建礼教,这与欧美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相差巨大。中国社会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不同于西方宗教信仰管理和权力管理。因此,海外观众在欣赏山西传统戏曲时,对于剧中涉及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宗教多有不解。比如,在晋剧《赵氏孤儿》中,程婴用自己的孩子换回了主君的孩子,将他抚养长大,并在赵武成才之后又自杀以告慰同僚在天之灵这一行为,在西方戏剧中很少见。这种爱恨情仇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赵氏孤儿》塑造了轻生死、重然诺的道德观,形成了中华忠义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忠孝主题。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构建的是一个以对话而非独白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译者,需要真切而深入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守正固本中增强文化自信,站稳中国立场,考虑历史、社会结构等各种文化因素,来实现意义上的转换和对接。

2.体现山西特色

山西深受儒释道等多种宗教的影响,自北魏以来,这些宗教对各地的道情戏和各种剧目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使得山西戏曲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萌芽、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戏曲,天然带有当地的自然与社会色彩。而以方言为基础的戏曲唱腔,是一个地区人民的审美共识,最能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歌从于言”指的就是唱腔服从方言的语音语调。比如晋剧、蒲剧等剧种,若以普通话的语调进行表演,就等于失掉了地方戏种的特色,宣布了它的消亡。但是这种语言体系的外译并非易事,戏剧文本是以演出为目的创作的,在翻译时要斟酌用词。“理想的跨文化戏剧翻译是要兼用归化与异化翻译,注意原文及译文在文化、语言上的平等性,在传播源语文化的同时,也要方便译入语读者的阅读。”[4]P75在山西传统戏曲中,有些語言表达是适应地方文化而独创出来的,比如在慷慨激昂、朴实奔放的晋剧《赵氏孤儿》中,大量使用“哪、呀、讫了了、咳、得儿”等衬词,这样的语气词与主要内容无关,但却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表演者的情绪和场景氛围;此外,道情戏中,虚字衬词的添加使得表演者“徐徐吟咏”,极具艺术特色,有着唱奏交替的声情效果,音调有起有落,浑然天成,道情戏中的“情”就被充分传达出来了。这样的语言体系并非运用翻译技巧就能解决,这是地方文化的外在载体,这样的翻译需要译者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背景,从各方面了解文化支流渊源及意义诉求,才能更好地翻译晋语方言,让海外观众理解多彩多样的三晋文化知识。

3.注重舞台表达

在戏剧表演中,除了剧本对白外的非语言符号同样表达着重要的意义,能够起到暗示历史背景、显示生活场景、展现人物关系的作用。在山西传统戏曲中,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物衣着大不相同,这是分析人们性别和主体关系的重要手段。而且舞台布景的摆放也蕴含着三晋传统文化,因为同一艺术造型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可能蕴含着不同的意味。这一点有助于译者准确译介山西传统戏曲的舞台文化。但在《赵氏孤儿》的海外传译中,马若瑟和伏尔泰的译本皆对此做出了大量删改,采用了“删曲留白”的方式,便于目标语观众能够理解故事梗概和主要精神,却忽视或有意消除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并未在目标语中呈现中国戏曲的独特性,在中国人看来,已使原文的风格韵味和美学价值尽失。中国戏曲作为一种程式化的演剧艺术,本就极重视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与戏曲演出同步共创与互动,是真正熟悉和懂得戏曲程式的观众最乐此不疲的享受。因此,我们在进行山西传统戏曲译介时,要保持戏曲原有地方特色的舞台造型,注重舞台表达,保证观众积极参与和互动的艺术样式,准确地向海外观众翻译戏曲舞台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三、山西地方戏曲对外传播的途径

戏曲故事内涵人性复杂,唱词编曲体现汉语的典雅诗性,叙事之中穿插的是中国古老而深厚的人文历史与风俗,在保留核心价值的前提下,根据时代受众的特点改变译介和演出传播形式是山西传统戏曲得以传承并成功走出去的关键。翻译的历程就是跨文化传播的历程。基于这一点,本文提出以下对外传播的策略。

1.译作出版

长篇叙事的经典译本已经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戏曲文本要想走出学术传播群体,激发普罗大众的阅读兴趣,需要创作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译本。这样不仅有助于观众对其经典形象的理解,也能够扩大传统戏曲的对外传播范围,增强戏剧表现力。然而,若是只迎合娱乐性的大众审美,可能会削弱甚至贬损戏曲的语言魅力和审美价值。因此,译者面临着“一个值得充分关注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重新发现语言无可替代的审美意义”[5]P66。中国戏曲典籍中简练生动的唱词,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它引领观众沉浸在文学想象的精神世界中,思考主体心灵的深度认知。古典戏曲典籍的外译有不少优秀范本,如熊式一的《王宝钏》,杨宪益的《窦娥冤》和许渊冲的《西厢记》等。这些作品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亮点,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这些译作的共同特点就是将原剧做了浓缩,改成两个小时左右的现代话剧,以适应西方英语观众的口味。内容上虽有不少改变,却不影响其精神内核,以忠实、通顺为基础,使译作更容易让观众接受。以这样的译作为文本基础展开演出,可以加深观众对演出的认识,而精彩的舞台表演也引领观众进入到崭新的文学世界中,二者相得益彰。

2.海外演出

虽然现如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山西戏曲作为代表,对外传播不仅有利于构建山西的国际形象,也有助于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体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价值理念。而山西传统戏曲“走出去”,除了译作出版外,还应找到剧目中能够引起外国观众共鸣的精神内核和品德,方能实现成功的海外演出。目前为止,中国戏剧对外传播的三个经典案例——梅兰芳赴美演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在欧美国家的演出及张火丁渡美系列艺术活动[6]P124,都采取了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形式的改编,虽然已和原有戏曲艺术的样貌相去甚远,但都保留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神,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戏曲的精神内核并未受损,在适当呈现戏曲元素的同时,引起了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戏曲艺术的进一步向往。通过海外演出,不仅可以展示以山西戏曲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还可以体现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可。

3.网络传播

现场性是一切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之一,观众得以接受和传播其艺术魅力的前提是自愿前往剧场,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传播媒体影响着戏曲艺术的传播。这种空间和距离上的不便,为山西传统戏曲的传播迎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基于社交平台上多向互动的法则,以山西传统戏曲为中心,让观众、演员和主创人员参与到戏剧演出的进程中,并通过唱词剧本、演出传播、内容互动、活动宣传等方式,反向与观众亲密沟通,通过媒体和人际方式,充分利用传媒和营销的理念和方法,精心设计各个经营战略环节来吸引受众消费。借助TikTok、Youtube等新媒体和Netflix等最近兴起的流媒体介质将戏曲推广到国外,扩大山西传统戏曲的影响力,有助于三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山西拥有资源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戏曲资源,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下,传播以山西传统戏曲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不但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可以增添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新动力。在带领山西传统戏曲走向海外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跨文化传播问题,避免文化冲突导致的传播低效性甚至是无效性,尽量贴近海外观众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实现跨文化翻译,让中国的道德思想和民族文化在目标语文化中广为认可。

参考文献:

[1]郭维,郭士星:《山西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二)》,《戏友》,2022年第2期

[2]谭渊:《“中国孤儿”故事在十八世纪欧洲的传播——以〈赵氏孤儿〉的改编为核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3]庞庆,吕世生:《从马若瑟〈赵氏孤儿〉译本看中国传统戏剧海外传播》,《国际汉学》,2023年第3期

[4]魏城壁,李忠庆:《中国戏曲翻译初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5]姜智慧:《文学图像化语境下中华戏曲典籍对外出版与传播——以昆曲典籍〈牡丹亭〉为例》,《中国出版》,2020年第1期

[6]张安华:《当代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策略探析》,《戏剧文学》,2017年第5期

(本文系2022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山西戏曲对外译介及传播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BB008。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岳莹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传播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从戏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现代化解读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赵氏孤儿》的改编之人物对比
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与应对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
影视画面中的史料与文本的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