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地质多样性特征及价值分析

2023-12-06 02:00刘思佳常森吴红梅文雪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仁怀市遗迹

刘思佳 常森 吴红梅 文雪峰

摘要:地质多样性是地球系统多样性的一部分,与生物多样性同等重要,可为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为摸清仁怀市的地质多样性,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系统分析了仁怀市典型地质遗迹的类型与发育特征,研究发现区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体,集多种地质遗迹于一体。将区内地质遗迹分为3大类9类15个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共有22处,地貌景观大类22处,地质灾害大类5处。根据地质多样性成因分析认为,地质多样性的形成受控于地层岩性、构造运动及区域沉积演化。提出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是酱香酒酿造环境形成的基础。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地质多样性;地质遗迹类型;地质遗迹特征;仁怀

中图分类号:P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23)06-0001-08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23.06.001

地质多样性(Geodiversity)是地球表面和地下物质、形态和过程的非生物多样性,它与生物多样性同样重要,它们二者一起构成地球系统的自然多样性,为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1]。地质遗迹(Geoheritage)作为地质多样性的主体,是在地球漫长演化的地质历史时期由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2-3]。地处赤水河畔的仁怀市,是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其酒文化和酱酒品质的形成,与整个产区的地质多样性密不可分。然而,调研发现,目前尚未见文献对仁怀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及研究。因此,本研究在依照DZ/T 0303—2017《地质遗迹调查规范》[4]对该区域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区域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系统分类评价,以期提升该区域地质遗迹资源的认知度,促进公众对酿酒环境形成更深的理解,为进一步推进仁怀旅游发展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仁怀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地理坐标为北纬27°33′30″~28°10′19″,东经105°59′49″~106°35′50″之间。东邻遵义县和桐梓縣,南接毕节市金沙县,西界四川省古蔺县,北连习水县。东西平距17 km,南北平距61.2 km。国土面积1788 km2,全市国土面积占贵州省的1%,占遵义市的5.8%。仁怀东南部多系高山丘陵,西北部多属河谷坡地,呈弧状三级阶形。境内山峦起伏,群峰叠嶂,沟壑纵横,坡陡谷深,地貌多种多样。海拔高差大,最高点1681.4 m,最低点329.5 m,市城区平均约898.4 m。气候、植被、土壤差异明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境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光、水、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1019.8 mm,最多年份为1242 mm,最少年份为839.7 mm。年平均无霜期300 d以上。年平均温度15.8 ℃,极端最低温度为-3.8 ℃,极端最高温度为38 ℃。境内干流有赤水河、桐梓河,主要河流有盐津河、五马河、九仓河、五岔河、观音寺河。有大小河溪170条,河流总长850 km,平均年径流深408.4 mm[5]。

1.2区域地质

研究区地层全部为沉积岩,最老的地层为震旦系,之上依次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其间缺失泥盆系、石炭系,地层总厚度8630.6 m(图1)。除第三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整合与假整合接触。以寒武系、二叠系、三叠系下统、侏罗系中、下统发育完好,分布较广。境内出露碳酸盐岩类(各类灰岩、白云岩)占全市总面积的65.3%,各类砂岩、砾岩占21.0%,粘土岩类(各类泥岩、页岩)占13.7%。区内矿产包括铁矿、硫铁矿、煤矿、磷矿等矿种[6]。

从大地构造上,仁怀市地处上扬子地台褶皱带和四川地坳南缘之接合部,境内褶皱构造均属华夏系构造体系,规模大的断裂构造大部属华夏系。此外,还穿插有新华夏系、经向及纬向构造体系。各构造体系受多次拼造运动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复合关系,控制了境内地貌的发育和地层及地下水的分布。主要褶皱构造有中枢背斜、茅台向斜、长岗向斜、吴家寨背斜、二郎坝向斜等,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云祷山大断裂、喜头区的荣乐断裂、青冈岭断裂、陈家山断裂、当门坡断裂、山羊坪断裂、洞门断裂,茅坝区的龙井弯断裂、曹家沟断裂、长槽断裂,三合区的下马田断裂,坪营乡的芭蕉水断裂等[7]。

2结果与分析

2.1地质多样性特征

2.1.1地质遗迹类型

结合查阅收集的资料,经过野外调查,按DZ/T 0303-2017《地质遗迹调查规范》的划分方案,仁怀市地质遗迹可分为3大类9类15个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共有22处,地貌景观大类22处,地质灾害大类5处(表1)。

2.1.2地质遗迹分布特征

仁怀市的地质遗迹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具有以下几大特征:(1)地质遗迹的延伸展布受控于地质构造的作用,尤其是中枢背斜、茅台向斜、长岗向斜、尧坝断层、紫云断层等大型构造的影响和控制,尤其是赤水河谷地带,岩层和构造遗迹沿河两岸呈对称分布;(2)地质遗迹类型分异明显,从岩石性质来划分,研究区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地貌,主体为喀斯特地貌,赤水河茅台河段及其之下的河谷地带、九仓镇主要为碎屑岩常态地貌。

2.1.3典型地质遗迹特征

2.1.3.1基础地质大类

(1)地层剖面

①茅台组(K1m)剖面

上白垩统茅台组全国标准剖面、命名地。位于茅台镇赤水河畔,位于走向约为南北的向斜构造核部。杨登华于1945年创名于仁怀市茅台镇北约2.5 km之赤水河悬壁的“茅台砾岩”,属河湖相磨拉石建造[8](图2-a)。由于出露面积小,保留厚度不大。沉积物特点:砾岩、灰红、有砖红色,厚层块状,砾石成分复杂,大小不一,砾径一般1~10 cm,最大者1.5 m,岩屑砂泥质胶结,紧密坚硬,磨圆度较好,略具定向排列及分选性,一般具有下粗上细的变化。粉砂质粘土岩及粘土岩,砖红色中至厚层状,含钙质结核(姜结仁),结核大小不一,形状多异,含量5%~10%,具不明显的水平纹层,且常见分布不均的圆形绿色斑点。

②奥陶-志留系界线剖面

仁怀核桃湾剖面,区域性标准剖面,位于盐津街道三百梯,出露地层单元序列为:观音桥组壳相灰岩-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石牛栏组灰岩-韩家店组泥质粉砂岩。其是记录奥陶纪-志留纪早期滨岸灰岩沉积区化石组成多样性和环境指标的代表剖面。其中观音桥组大量发育地史中分布最广的一个腕足动物群——Hirnantia动物群,属赫南特期冰川事件的沉积,受此事件的影响,奥陶纪与志留纪之交全球发生了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9]。

③桑树湾剖面

区域性标准剖面,位于仁怀市坛厂街道桑树湾村,剖面中二叠统出露完整且连续,由下到上依次为栖霞组、茅口组以及上二叠统龙潭组和长兴组。其中茅口组上部发育的角砾状硅质岩具有区域对比意义[10]。

④牛蹄塘组(∈1n)剖面

区域性标准剖面,出露于仁怀中枢背斜核部,主要由黑色炭质页岩,炭质粘土岩组成。其自下而上的层序为黑色页岩→金属富集层→黑色页岩。富含有机质,缺少无机质。剖面记录了早寒武世早期缺氧事件,它不仅是地层划分对比的良好标志层,也是研究环境变化难得的层段,而且其中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等贵金属矿床,成为多种有用元素的重要载体,素有“金属富集体”之称,具有理论和经济意义[11]。

(2)岩石剖面

①二桥组(T3e)剖面

区域典型岩体,该套地层是研究区酒厂酒窖池原材料来源。位于仁怀市合马镇向斜翼部或近核部,为一套河湖相岩屑石英砂岩夹粘土岩(图2-b)。与下伏改茶组或杨柳井组或关岭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生物群以古植物及双壳类为主。

②自流井组(Jz)剖面

区域典型岩体,该套地层是研究区酒厂所用紫红泥的成土母岩。主要由湖相红色粘土岩、泥质粉砂岩夹介壳灰岩、灰色石英粉砂岩组成,局部地段底部含菱铁矿及煤线(图2-c)。富含流水双壳类,上部含半咸水相双壳类,下部见恐龙足迹化石。根据岩性差异大致可分为5段,自下而上名为綦江段、珍珠冲段、东岳庙段、马鞍山段及大安寨段。其中,綦江段灰、浅灰色中层含硅质石英细砂岩为浅水滨湖砂坪沉积,发育有平行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构造,其石英砂岩分选好,成分及结构成熟度高。珍珠冲段主要为浅湖泥坪夹砂坪沉积,紫红色钙质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为主,含大量生物化石。东岳庙段及大安寨段为浅湖灰、泥混合坪沉积为主,夹浅水介壳滩微相沉积。马鞍山段主要为滨湖砂坝及滨-浅湖相砂泥混合坪沉积[11]。

(3)构造剖面

茅台向斜剖面,位于茅台镇赤水河谷地带,总体轴向近南北,两端分别延伸。核部由中侏罗统上、下沙溪庙组组成,两翼依次为下侏罗统至上二叠统。茅台向斜在研究区轴向东北,南东翼地层产状为270~310°∠35~57°,北西翼地层倒转,倒转产状为290~340°∠30~70°,倒转与非倒转之间仍以枢纽断层为界。褶皱轴面倾向北西,倾角30~60°,枢纽水平,形态为紧闭的尖棱状倒转向斜。

(4)重要化石产地

研究区出露的碳酸盐岩地层见大量海洋生物化石,如奥陶系、三叠系地层中化石丰富,主要含笔石、三叶虫、腕足、鹦鹉螺等,另有珊瑚、海绵、海林檎等。

仁怀市最醒目的古生物化石当属恐龙足迹化石。恐龙足迹主要分布在茅台镇,其中茅台岩滩社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马鞍山段足迹点保存了蜥脚类Liujianpusshunan、兽脚类Gralltor组合足迹,足迹分布面积约350 m,数量至少250个,其中仅发现1个兽脚类足迹,其他都是蜥脚类足迹[12-13]。本研究此次在茅台镇和大坝镇交界处,新发现恐龙足迹点2处(图3),足迹数量29个。其中足迹点一为一套暗紫灰色中-厚层岩屑砂岩,层面上发育较浅的波痕,见7个以上不清晰的卵圆形轮廓,平均长15 cm、宽10 cm,有明显的挤压脊,不构成行迹。代表了小体的造迹者,其形态与常见的蜥脚类足迹一致。足迹点二所见足迹16个以上,岩层位于足迹点一层面之下,有一组清晰的SW-NE向行迹,足迹平均长12 cm,宽10 cm,形态上可归属于经典的兽脚类足迹。以上恐龙足迹化石点可构成世界级恐龙足迹化石群。

(5)重要岩矿石产地

区内矿物矿床地质遗迹的典型代表包括仁怀市桑树湾大型煤矿床、茶园大型煤矿床、桂花中型硫铁矿矿床、五里碑铅锌矿点等,属于区内矿产储量和品位都较高的礦产。

2.1.3.2地貌景观大类

(1)岩土体地貌

仁怀市从岩石类型来看,总体可分为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岩及二者的过渡岩类)和碎屑岩,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体,碎屑岩相间分布。因此从地貌类型来看,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碎屑岩地貌为辅。

①岩溶地貌

仁怀市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分布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以岩溶峡谷、溶洞、天生桥、峰丛洼地最为典型,以盐津河峡谷、茅坝燕子洞、怀阳洞(图4-a)、酒仙洞(图4-b)、茅坝天生桥(图4-c)等最具代表性。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在茅坝镇,发育一较好的溶洞、天生桥景观群,在研究区内较为醒目。

区内的地表岩溶地貌具体分布:

缓丘谷地:水塘、中枢一带,谷底平坦,两侧为缓坡丘陵-峰丛丘陵,形成仁怀“中部走廊”;鲁班、坛厂一带,缓坡、丘陵分布较广,形成“鲁班-坛厂丘陵盆地”;在后山、大坝、银水等地,常发育一些溶蚀小盆地。标高一般为900~1200 m,相对高差50~100 m,坡角25°左右。

峰丛谷地:分布于五马、茅坝、大坝、喜头、学孔、高大坪等地,山顶标高一般在1200~1400 m左右,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山脉走向一般沿主河流纵向展布,山头多呈圆顶状,地形坡度一般在30°左右,接近河谷地段坡度较陡。

峰丛洼地:分布于火石岗一带,标高在1100~1200 m,峰丛林立,与洼地相间分布,封顶多呈尖脊状、圆顶状,坡角多在50~60°,局部呈单面山;洼地深而小,深度一般80~150 m,多呈封闭或半封闭型。

②碎屑岩地貌

主要分布于区内浅切低中山向斜谷地,茅台-二合-荣华、九仓-小湾-五马、沙滩-顺山一带,尤其是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出露的赤水河谷和九仓镇。碎屑岩上主要常态地貌,赤水河两岸形成顺向坡和逆向坡,在九仓镇,由于岩层产状较平缓形成低丘(图5-a)。

三合、火石岗、美酒河镇一带,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呈条带状展布,岩体及山脉受构造线控制较为明显,发育典型的垄岗槽谷。山头呈圆顶状、浑圆状,坡角20~40°。山脉呈垄岗状,与槽谷相间平行排列,大型槽谷、坡立谷比较发育。

(2)水体地貌

研究区内的典型水体地貌有赤水河与桐梓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九仓河、五马河、盐津河、五岔河、牛渡河等河流地貌景观,包括峡谷、边滩景观,其中峡谷为河流长期下切形成,边滩为堆积作用所致,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赤水河、桐梓河、盐津河峡谷。受赤水河、桐梓河等河流多期下切,在河两侧形成高200~350 m的2级断崖面,地表河流、地下水到达断崖时,水流倾泻而下,形成气势磅礴的瀑布,每当雨季时节或降雨天气瀑布气势更盛,最具代表性的是美酒河镇的瀑布景观带。区内典型的泉包括中枢镇盐津桥热矿泉、坛厂温泉、王家寨温泉、三涨水间歇泉、葡萄井、龙泉、鱼泉。区内的水体从化学特征看,主要为HCO-SO-Ca-Mg和HCO-SO-Ca两大类。

(3)构造地貌

向斜谷、断层崖、褶皱是仁怀市境内最主要的构造地貌(图5-b、图5-c)。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研究区早期受东西向的挤压,形成了一系列近南北向褶皱和断裂,后期受南北方向挤压,形成了近北东、南西的剪性断裂,塑造了一系列褶皱山和峡谷。具有代表性的有盐津河背斜(图5-d)、吴公岩峡谷、两河口峡谷。

2.1.3.3地质灾害大类

研究区岩土体按工程地质可划分为硬质岩类、软硬相间岩类、软质岩类和松散岩类,且人为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表现在城镇、交通建设、和各类酒厂、采矿企业(特别是煤矿)的迅速发展,区内耕植率普遍较高,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坝滑坡遗迹、青龙咀滑坡遗迹、坪上滑坡遗迹、长岗镇大石头坛厂隧道上方和赤水河谷青龙滩一带的崩塌遗迹(图5-f)。

2.2地质多样性成因分析

2.2.1地层岩性

岩石是地质多样性形成的物质基础,研究区的地层按岩性可分为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以及两大岩组的互层。其中,碳酸盐岩以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为主,主要包括灯影组(Zbdn)、清虚洞组(C-q)、高台组(C-g)、娄山关群(C-ls)、桐梓组(O1t)、红花园组(Oh)、十字铺组(Osh)、涧草沟组(Oj)、五峰组(Ow)、栖霞组(Pq)、茅口组(Pm)、夜郎组(Ty)、茅草铺组(T1m)、狮子山组(Tsh)等地层。此类岩石坚硬、性脆、力学强度均一,抗压强度高,但自身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地表水补给运移于岩层的溶蚀裂隙、溶洞及岩溶管道中,岩溶强烈发育。地表形成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地下形成溶洞,容易发生岩溶塌陷形成天坑、天生桥。

研究区的碎屑岩以砂页岩、泥岩、粘土岩为主,主要包括白垩系茅台群(Km)、侏罗系自流井组(Jzl)、遂宁组(Jsn)、上沙溪庙组(Js)、下沙溪庙组(Jx)、志留系石牛栏组(Ssh)、龙马溪组(S1)等。该岩类抗风化能力较弱,常形成较厚的残坡积层,形成丘陵地貌,植被覆盖率高。山岭和沟谷多与岩层走向相近,沿断层线常形成谷地和山鞍,河流常追蹤节理方向展转弯曲,厚层块状相对坚硬的岩层沿节理方向有时形成陡崖,软硬相间的岩层在缓倾地区形成单斜山。此类岩石物理力学强度较低,岩层渗水性较弱,为较好的隔水层,其中粘土岩层遇水易软化,为易滑岩层,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2.2构造运动

仁怀市自震旦纪以来,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受古地史黔中隆起和燕山运动第三幕-四川运动的影响较大。结合区域资料分析,构造变动可能发生于早、晚白垩世之间,相当于广义燕山运动最强的一幕。茅台附近上白垩统茅台组高角度不整合(下伏三叠系-侏罗系不同地层的倾角可达50°,茅台组倾角15~20°)是本期强烈褶皱的直接证据(图6)。然而区内茅台组的变形也直接证明了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的存在。茅台组固结成岩,倾斜角度可达20°,内部常见节理和小断层。喜马拉雅运动之后,地表一度趋近夷平,新近纪至现代间歇隆升,形成层状山岳景观。仁怀中枢附近蚀残剥夷面(近似同高的山顶面)共有3级,显示区域间歇性均衡隆升,以其分布高程计算,大的间歇隆升幅度200~300 m。从最高山峰与河谷最低点高差估算,新构造期累计上升幅度大于2000 m。赤水河、桐梓河、五马河主干河谷多发育峡谷,基岩出露广泛,小溪谷底多有基岩出露,以及山坡坡面普遍具备下陡上缓的上突弧形等特征,都表明现代侵蚀作用强烈,仍处于强烈上升之中,伴随升降运动而在谷地内有走向滑动,是受茅台向斜这个边界条件限制而产生。

2.2.3沉积演化

仁怀市地处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自新元古代至第四纪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沉积记录,造就了复杂多样的沉积体系,以海相沉积占绝对优势,可划分为陆源硅质碎屑沉积与碳酸盐沉积。从晚震旦世-志留纪,研究区经历了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和晚期前陆盆地演化阶段,自加里东运动后,成为上扬子古陆的一部分,未见泥盆纪沉积,石炭纪地层保存不全,二叠纪又重新被海水淹没。根据研究区所处位置、沉积物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等,石炭纪-晚三叠世早期为被动边缘盆地演化阶段。晚三叠世末至侏罗纪时期为与四川盆地连成一体的大型内陆拗陷盆地,沉积平原河湖相(主要為曲流河及滨浅湖)砂岩、泥岩。二桥至自流井初时(二桥组及自流井组第一段沉积期)气候温湿,局部有沼泽,沉积岩主要为灰色,偶夹薄层煤及菱铁矿。自流井早时(自流井组第二段沉积期)及其后,气候以干热为主,沉积岩为杂色,泥岩多为红色(灰紫、紫红、砖红、缨红等)。自流井中时(第三段沉积期)及末时(第五段沉积期)夹湖相灰岩,沙溪庙中时(第一段顶部)夹黑色页岩(“叶肢介层”),相应为最大湖泛期,形成相对深湖相分布较广的标志层。燕山运动使研究区绝大部分地区前白垩系全部卷入变形,从而奠定了地质构造的基本格架,并伴随有汞、铅锌等成矿热液活动。总体构造样式是“侏罗山式”。晚白垩世时气候炎热干旱,地表未曾夷平,山间盆地中沉积了茅台组红色磨拉石组合,砾岩、砂岩、泥岩等。砾岩为河床或滨湖洪冲积,砂岩、泥岩为河漫滩或湖滨片泛沉积。喜马拉雅运动使上白垩统褶皱,燕山期先成的一些断层复活。经过喜马拉雅运动叠加变形之后,研究区地质构造面貌最终定型。

2.3价值分析

2.3.1科学价值

地质遗迹资源是地质多样性的核心和主体,仁怀市境内丰富的地质遗迹记录了该地区6亿年以来的地质演化史、生命进化史和气候变迁史,为研究云贵高原隆起和四川盆地的演化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其中,茅台镇和大坝镇的恐龙足迹,是侏罗纪早期恐龙足迹的代表,记录了原蜥类向蜥脚类过渡的关键环节,对研究恐龙演化、恐龙的社会性和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茅台镇出露的茅台砾岩,是茅台组的命名地,记录了白垩纪早期气候和环境信息,具有全国对比意义。赤水河、桐梓河、五马河、九仓河、盐津河谷地带成层分布的阶地、陡崖、层状溶洞、多级夷平面记录了黔北地区新构造运动以来多期次的间歇性抬升,具有区域对比意义。从茅台向斜、长岗向斜、二郎坝向斜控制的河谷地带,到中枢背斜、吴家寨背斜控制的峰丛洼地、溶丘洼地,背斜山向斜谷相间分布,这为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向向斜核部汇聚提供了地形条件,形成具有补、径、排的完整水文系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3.2应用价值

研究区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酿酒历史悠久,其酿酒环境的形成与区内的地质多样性密不可分。其中,酒厂酒窖所用石材,主要为区内出露的三叠系二桥组岩屑石英砂岩,酒厂所用窖泥(当地称为“紫红泥”)主要取材于区内分布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泥岩的风化土壤。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作用,仁怀市的地貌分布随地势的升高呈有规律的变化:从河谷地带的茅台镇到中枢街道,地貌由侵蚀构造类型的向斜谷地到侵溶蚀的垄脊谷地,再过渡到溶丘谷地、峰丛洼地等溶蚀类型,这对区内小气候的形成和微生物群的繁衍提供了环境条件。研究区内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布广泛,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水质总体较好,酸碱适度,为区内酿酒业用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保障。同时,地质遗迹资源也是很好的旅游资源,成为仁怀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3结论与讨论

仁怀市地质遗迹可分为3大类9类15个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共有22处,地貌景观大类22处,地质灾害大类5处。区内以喀斯特环境为主体,集多种地质遗迹于一体,构成研究区的地质多样性。研究区酿酒环境的形成与地质多样性密不可分,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岩体、土体、水体和地貌构成酱酒酿造环境的主体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区的地质多样性主要受控于地层岩性差异、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以及新元古代至第四纪复杂多样的沉积演化。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且大部分地质遗迹资源处于自然状态,未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应进行合理规划,保护和开发,将仁怀市打造成为黔北地区重要的科学旅游景点和科普教育重地,助推当地旅游的多元化发展。

(责任编辑:严秀芳)

参考文献:

[1]余韵,杨建锋,夏烨,等.地质多样性概念及其实践价值[J].地质通报,2021,40(4):460-465.

[2]赵汀,赵逊.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J].地球学报,2009,30(3):309-324.

[3]何泽新,樊刘洋,晓锋,等.基于地质建造和流域地貌的河北省承德蟠龙湖地区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调查[J].中国地质,2020,47(6):1881-1893.

[4]董颖,晓娟,翟刚毅,等.地质与遗迹调查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7.

[5]贵州省仁怀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仁怀市志(1978-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3.

[6]陈兴,吴开彬,王军,等.贵州省仁怀市耕地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地质,2022,49(3):860-879.

[7]杨大欢.1∶25万毕节县、遵义市幅区调查项目专题报告:遵义锰矿铜锣井矿区土壤锰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水稻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R].贵阳: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04.

[8]秦守荣,张明发,况忠,等.贵州茅台组的沉积环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5,35(4):44-47.

[9]郭伟,李启剑,赵萌,等.黔北仁怀核桃湾志留系石牛栏组滨岸灰岩的古生态学[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39(4) :307-315.

[10]許涛,韦恒叶,张璇,等.中二叠统茅口组热液交代硅质岩成因——来自贵州桑树湾剖面角砾状硅质岩元素及硅同位素的证据[J].石油学报,2020,41(4):446-456.

[11]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12]Xing L D,Lockley M G,Tang D J,et al.Early Jurassic basal sauropodomorpha dominated tracks from Guizhou,China:morphology,ethology,and paleoenvironment[J].Geoscience Frontiers,2019,10(1):229-240.

[13]邢立达,曾嵘,张羽,等.中国贵州中生代四足类足迹化石的回顾与新发现[J].古地理学报,2021,23(5):873-885.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Geological Diversity in Renhuai City

Liu sijia Chang sen Wu hongmei Wen xuefeng

(College of Forestr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Guizhou,China; 2.College of Agriculture,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Guizhou,China)

Abstract:Geological diversity is part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earth system,which is as important as biodiversity in provid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ecosystem.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ological diversity of the core production area of maotai-flavor wine in China,the types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geological relics in Renhuai City in this paper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e production area was dominated by karst landforms,and integrates by a variety of geological relics. The geological relics in the area were divided into 3 main categories,9 categories and 15 subcategories,including 22 basic geological categories,22 geomorphic landscape categories and 5 geological disasters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geological diversity,the formation of geological diversity was controlled by stratigraphic lithology,tectonic movement,and regional sedimentary evolution. The valu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diversity showed that the geological relic resources in the core area have high scientific value and are the basis of forming the brewing environment of maotai-flavor wine. All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 relic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Keywords:geological diversity; types of geological relics;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relics; Renhuai

猜你喜欢
仁怀市遗迹
仁怀2022年酱香白酒工业总产值超897亿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仁怀地方酒企2019年产量23.6万千升
中国酒都·贵州仁怀食品生产许可证(SC)获证酒厂名单(截止2019年2月11日,共506家)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方外观遗迹旧照
仁怀市关工委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