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雨 唐敏杰
摘 要|儿童早期发展对个人生命质量至关重要,在0-3岁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针对性的回应性照护是保障早期儿童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取S地3户年龄分别在0-1、1-2、2-3阶段的婴幼儿家庭进行连续3天的观察,从婴幼儿家长回应目的、方式、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发现家长回应行为的特征和问题,并从回应式喂养理念出发,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回应式养育;0-3岁婴幼儿;家长回应行为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问题的提出
回应式养育理论认为,抚养者与婴幼儿之间建立一种回应性的关系会增加亲子依恋关系,从而推动亲子互动游戏质量水平的提高[1]。这是支持幼儿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行为。2018年WHO等国际组织联合发布养育照护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框架(Nurturing Care Framework,NCF),将“回应性照护、健康、营养、安全保障和早期学习”五个方面视为养育照护的核心要素。其中,“回应性照护”包括对儿童的动作、声音和手势敏感,并作出解释和适当的回应。本研究所指的回应行为是0-3岁婴幼儿的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通过观察婴幼儿的动作、声音、手势和表情等行为识别并满足其需求而作出的言语回应或非言语行为表现[2]。
自该概念提出后,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罗丽、刘昊从师幼互动角度提出由关系氛围、教师敏感性、有组织的探索和早期语言支持四个维度组成的回应式照料[3]。许培斌、尹春岚提出了“回应性喂养”,倡导在喂养中关注婴幼儿与照护者的互动状态,注意婴幼儿进食中的反馈,并要求照护者以适宜的方式对这些反馈做出迅速回应[4]。此外,还有学者侧重于探讨回应式养育治愈弱势孩子的可能性的探讨[5]。例如黄瑞珍、陈姵妏将亲子回应式互动作为治疗迟缓儿语言治疗的方法,并提出亲子沟通互动认为的八条技巧[6]。祁月通过对2853名婴幼儿进行随访时发现,当2月龄婴儿缺乏足够的回应性照护时,其引起的个人社会发育迟缓风险性(如粗大或精细动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比回应性照护正常的婴幼儿的高[7]。这些研究表明回应式养育理论对于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离养育实践仍存在一定距离。日常家庭生活中抚养中如何运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3组不同婴幼儿家庭家长的回应行为进行觀察,以了解主要抚养者回应特征,并结合回应式养育理论提出提高回应质量的有效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资料的收集
回应在婴幼儿家庭一日生活中发生频次较高,家长何时回应婴幼儿,以何种方式回应,在何种情况下回应是本研究观察的重点。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了S地的3户婴幼儿家庭为观察对象,每户家庭进行连续3天的观察,总共观察9天的一日家庭生活,并详细记录家长的回应事件。为方便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按照观察的先后次序,对家长进行了编码。9月婴幼儿家庭奶奶编码为N1、爷爷编码为Y1、妈妈编码为M1;18月婴幼儿家庭妈妈编码为M2、爸爸编码为B2;30月婴幼儿家庭妈妈编码为M3、奶奶编码为N3、爸爸编码为B3。同时,在观察中采用非正式访谈方法与家长交谈,以深入了解家长回应婴幼儿的原因,为研究资料的分析做准备。
2.2 研究资料的分析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观察资料为文本,以家长具体回应事件作为分析单元,制定出婴幼儿家长回应行为的分析框架。分为回应内容、回应方式、回应策略、回应效果四个类别。回应目的是指识别婴幼儿的具体需求,并予以满足,可分为满足物质需求、满足情感需求、满足能力需求(包含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满足身体需求。回应方式是指家长回应婴幼儿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语言、非语言和综合型三种。回应策略是指家长面对婴幼儿的需求或行为表现采用的应对手段,包括重复、肯定、引导、替代、满足、安抚、忽略、告知、否定9种。回应效果是指家长回应后婴幼儿行为的变化,通常反映出婴幼儿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可分为正向、中性和负向三种。
3 研究结果
在一日家庭生活中收集到有效的家长回应事件共计266件。依据分析框架从回应的内容、方式、策略、效果对家长回应行为进行量化分析。
3.1 0-3岁婴幼儿家长回应内容
家长的回应内容多以满足婴幼儿的各项需求为主。其中,满足物质、情感、能力、身体需求分别占35.71%、25.19%、22.18%、13.16%、3.76%,说明家长能较为准确识别婴幼儿的物质需求,满足其情感需求,较为关注婴幼儿的能力需求。
3.2 0-3岁婴幼儿家长回应方式
从外部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将家长回应的方式分为语言回应、非语言回应(表情或动作)、综合回应三种。由表2可知,家长多以语言回应婴幼儿,共150次,占比56.39%,其次是综合型回应方式,共61种,占比22.93%。在所有类型中,单独用动作的回应方式共40次,占比15.04%,单独用表情回应的方式仅有15次,占5.64%。这说明家长擅长使用语言回应,而肢体动作、表情等非语言回应方式有待丰富。
3.3 0-3岁婴幼儿家长回应策略
家长的回应策略具体包含重复、肯定、替代、引导、告知、忽略、否定、安抚、满足9种,分别代表了家长应对婴幼儿不同行为时的态度和方法,与婴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家长回应婴幼儿的策略丰富,最常用的回应策略是替代,占27%、其次是告知,占15%、忽略占14%、满足占12%。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早期发展养育照护框架》明确指出,回应性照护是指“照料者对孩子的行为敏感,并能积极回应”。由此可以看出家长能适时地对幼儿的行为需求予以回应,但回应的针对性和适宜性有待提升,在与婴幼儿互动中较少关注其能力的培养。
3.4 0-3岁婴幼儿家长回应效果
家长回应效果通过幼儿行为表现获得。正向效果是指幼儿问题得到解决,幼儿情绪稳定愉悦,互动积极性提高。中性效果指面对家长的回应,幼儿情绪处于中性,没有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负向效果是指婴幼儿面对家长的回应产生了消极情绪,家长需求判断失误导致幼儿面临的自我困境没有得到解决。从表4中可以看出家长回应的效果以中性为主,占48.12%,正向占33.08%,负向占18.80%。而在产生负向效果的50个事件中,家长采用的回应策略大多较为封闭,如替代,适宜性一般。
3.5 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家长回应比较分析
3.5.1 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家长回应内容
从表5可以看出,家长回应内容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其次是满足情感需求。从年龄特点看,孩子对物质、情感和生活能力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渐减少,这表明孩子长大之后,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任何事情都要依靠家长的协助和引导。人际交往能力需求呈上升趋势说明婴幼儿社会性逐渐发展。
3.5.2 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家长回应方式
如表6所示,在不同年龄阶段,无论是语言回应、非言语回应还是综合回应,差别都不明显,可见,不同家长有自己独特的教养方式。每个家长的观念经验不同以及幼儿个性化差异导致家长回应方式也各不相同。
3.5.3 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家长回应策略
0-3岁不同年龄阶段家长忽略、满足、肯定以及重复策略使用频次接近。在替代和告知这两种策略上使用频次略有不同,年龄阶段越小的家长其使用频率越高,这是由于幼儿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因此家长多为替代和告知回应。引导随着年龄阶段的增加频率减少,当婴幼儿处于0-1岁,其频率为42.86%,当婴幼儿处于2-3岁,其频率为28.57%。通过观察访谈发现可能是不同的教养观念和经验产生了不同的回应策略。
3.5.4 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家长回应效果
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家长回应效果无论是正向、中性还是负向回应效果频次分布均有不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对0-3岁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提供回应的层次不同,0-1岁幼儿需求层次较低,1-2岁、2-3岁的幼儿需求层次逐渐增高;另一方面,0-1岁、1-2岁的幼儿情绪不稳定,易表露。2-3岁幼儿情绪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情绪稳定性开始增强,这会导致他们在面对家长回应态度上不同。这启示家长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都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回应方式。
4 研究结论
4.1 多数家长能注意识别婴幼儿需求,并能采用不同的回应方式
通過表1和表2可知,家长大多能及时回应幼儿需求,尤其是在满足婴幼儿的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上最为敏锐,其对应的回应方式较为多样,但语言回应占多数。准确识别婴幼儿的需求是有效回应的关键。然而,由于婴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受限,且家庭生活事件细致繁多及养育知识经验的缺乏,导致家长无法深入剖析婴幼儿需求,难以提供适宜、多样及科学的回应方式。为此,需为家长提供有关婴幼儿身心发展有关的课程,提高家长分析婴幼儿需求的能力,并提供支持性回应的可操作指南,促进婴幼儿发展。
4.2 家长的回应策略丰富,但回应适宜性有待提升
丰富且适宜的回应策略能保证回应效果,是支持婴幼儿发展的重要过程。从表3中可以看出,替代、告知、忽略、满足是婴幼儿家长使用频次较高的策略,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策略如引导、安抚、肯定则较少被使用。这些策略在生活中是必要的,但频繁使用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任何回应策略都应该是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且适用于特定的情境。从观察结果看,家长使用策略的适宜性有待提升,需要更多地使用能够引导和促进应有发展的策略。因此,应加强对婴幼儿教育情境分析的培训,加深家长对不同回应策略的理解,提高回应策略的成效。
4.3 家长回应婴幼儿需求准确度有待提高,回应积极性有待加强
从表4回应的效果来看,中性回应比例高,负向效果占据一定比例。这表明家长虽然能及时辨别婴幼儿的需求并作出一定的回应,但需求判定准确度不够,婴幼儿产生正向积极行为的表现不够突出。这可能与家长缺乏婴幼儿发展知识经验和养育技巧,以及婴幼儿年龄特点有较大关联。因而,相关机构和组织应当为家长提供积极正面的回应示范和操作技巧。
4.4 不同年龄家长的回应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年龄特征是关键
表5、表6、表7、表8的统计结果反映出,随着年龄的增加,婴幼儿的物质需求、情感需求和能力需求逐渐减弱,家长对相关需求的回应频次也在减少,但在回应方式上仍以语言为主。在回应策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替代、告知、引导、安抚、重复、肯定的比例逐渐减少,忽略、否定的比例逐渐增多。这反映出随着婴幼儿年龄增加和能力增强,家长更少使用生成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回应策略,说明其教养理念和能力有待提升。因而,要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分级教养课程,帮助家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教养回应的要点,以满足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瑞峰.回应式养育理论下亲子游戏互动质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Nurturing care for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 framework for helping childrensurvive and thrive to transform health and human potential:executive summary[R].Geneva:WHO,2018.
[3]罗丽,刘昊.美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质量评估中的CLASS:内容、特点与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10):45-54.
[4]許培斌,尹春岚.婴幼儿养育照护中的回应性喂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9):955-957.
[5]苏秀影,李文英.回应式抚育对福利院婴幼儿成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71-2572.
[6]黄瑞珍,陈姵妏.回应式互动—以儿童为中心之语言疗育方法[J].国小特殊教育,2010(50):21-32.
[7]祁月,张羽頔,蒋子晗,等.2月龄时回应性照护对婴儿6个月内发育影响的出生队列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1):23-27.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Parents’ Response Behavior of 0-3 Year Old Infants
Zhang Xinyu Tang Minjie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is crucial for the quality of life in a person’s life, and providing targeted and responsive car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from 0 to 3 years old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This study selected three households with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ged 0-1, 1-2, and 2-3 in S area for continuous observation for three day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mes, methods, strategies, and effects of parents’ response to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parents’ response behavior, and from the concept of response feeding, put forward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Key words: Responsive feeding; 0-3 years old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Parent response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