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巧 张军以
[摘 要]文章以《荒野求生》为例,探讨影视资源在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示例。首先,挖掘《荒野求生》影视资源与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证实影视资源在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应用价值;其次,为发挥影视资源的素养价值,设计教学片段,示例说明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期为影视资源应用于地理教学提供新思路,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影视资源;荒野求生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2-0077-04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影视资源能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影视内容选用不当、呈现形式单一等问题。如何将影视资源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地理教学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顺应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发展趋势,地理课程教学开启新一轮改革。《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积极开展地理户外实践,使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经历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根据新《课标》要求可知,应用影视资源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必要性。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跨文理,学科知识多且复杂;跨时空,地理事象宏观且久远,这使得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影视资源凭借内容题材多元、表现形式直观、具有视听双重功能等优势,能帮助学生直观感知课堂之外的世界,成为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媒介。
综上,应用影视資源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课标要求的必要性、技术支持的可行性以及对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影视资源合理应用于地理教学,以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值得探究的新问题。
一、地理影视资源概述
地理影视资源是指蕴藏地理学科知识并在教育活动中具有直接或潜在应用价值的各类影视作品[2]。影视资源蕴藏教育价值,为将其合理应用于地理教学,应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标准,将影视资源进行归类。
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间互为联系,加之影视内容丰富、要素繁多,同一影视作品可涉及四大核心素养。对此,笔者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提炼核心概念[3],将影视简介、标签、关键词等定性描述与核心概念对照,按影视作品最凸显的核心素养进行归类(见表1)。
二、应用《荒野求生》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解析
《荒野求生》是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一档户外探险类纪实影视作品[4]。作品每集的内容主要是求生专家贝尔·格里尔斯亲自深入荒漠、雨林、冰川、火山等荒野境地,为观众因地制宜地示范如何荒野求生。在荒野求生过程中,主人公贝尔充分展现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可见,《荒野求生》是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优质教学素材,在核心素养培育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潜力。本节从核心素养角度具体论证《荒野求生》影视资源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价值。
(一)培育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1]。
《荒野求生》影视资源中蕴藏人地协调观。一方面,地理环境影响人。荒野环境是人求生的基础,人在荒野中应顺应自然,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人影响地理环境。人要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来谋求生存。
影视资源的直观特性能帮助学生感知自然、欣赏自然、亲近自然,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真情实感”。此外,荒野求生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荒野求生视作一道现实的地理问题,则荒野求生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问题。可见,将《荒野求生》影视资源应用于地理教学,能够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荒野求生》与人地协调观的联系见图1。
(二)培育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综合地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
由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被分置于教材各章节,要想培育综合思维,需要整合教材中有关地理要素的内容,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复杂的地理问题。荒野求生过程中无不体现出综合思维能力。例如,综合利用阳坡植被、日月方位、沙丘地形等方法判别方位,寻找求生出路;综合联系大气与水文要素谋求生存,利用太阳能蒸馏淡水,体现了要素综合。此外,《荒野求生》中直观展现世界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及其特征,体现了地方综合。影视资源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利用技术手段再现时空,体现了时空综合。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统一协调的综合体,荒野环境是整体,要想解决求生问题就需要运用综合思维。因此,可以从综合视角利用影视资源培育核心素养,在荒野求生中培育综合思维。《荒野求生》与综合思维的联系见图2。
(三)培育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但受课时、安全等因素限制,学生受困于身边的地理区域。《荒野求生》拍摄地点遍布世界各大洲(见图3),展现雨林、沙漠、峡谷、冰川、火山等各式地理区域,可借助影视直观的特性,帮助学生直观感知生活区域之外的地理环境。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不同,可基于《荒野求生》中所展现的区域特征和差异,运用联系对比的方法来认识和评价区域,如比较相同地理要素的区域差异。以地貌要素为例,比较安第斯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等地貌成因的差异。此外,荒野求生的关键在于物尽其用,充分利用区域地理资源谋求生存,正确认识、利用和评价区域是求生秘技。学生通过观影可从中学习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
综上可知,《荒野求生》与区域认知密切相关,将《荒野求生》应用于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象,培育区域认知素养。《荒野求生》与区域认知的联系见图4。
(四)培育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1]。
为应对实践活动难以开展的问题,探索基于全媒体资源的学习,可以将影视资源融入传统课堂教学,营造直观立体、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模拟野外实践。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实践是面向未来的必要教学方式,能为实践活动提供开放空间,弥补学生无法走出课堂的遗憾。将观看影视替代实践活动,既能规避野外实践的风险,又能习得替代性实践经验。
《荒野求生》影视中传授求生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传授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行动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制作求生工具,在地理实践中解决求生问题。例如:利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制造冷阱,搭建庇护所;置身荒野,通过观察地貌,获取地理空间方位信息,从而决定前进方向。此外,《荒野求生》中提到:求生本能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发现,有时生活太宽松,感受不到拼死求生的必要,谋生需要驱动,为生存而奋斗。
综上,荒野求生需要知、情、意、行合一,置身荒野既需要生存知识、行动能力,又需要求生意志,《荒野求生》与地理实践力的联系见图5。《荒野求生》影视资源能帮助学生在替代性实践中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培育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应用《荒野求生》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示例
《荒野求生》影视内容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可通过挖掘影视资源来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可将《荒野求生》中表达形式直观的做法作为教学手段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即运用多媒体播放影视作品,利用声像效应直观呈现地理事象,给学生以视听感官刺激。不论是将影视资源開发作为教学内容,还是将影视表现手法作为教学手段,都应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因此,本部分基于影视资源的应用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设计教学片段,提出实际应用策略,示例说明如何将素养培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力求切实培育核心素养。
(一)应用《荒野求生》培育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示例
1.选取教学内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设计教学思路:辩证统一地认识人地关系,培育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中体现尤为直接,应紧紧抓住人地关系这一情感纽带,搭建影视与课堂间的情感桥梁[5]。借助影视直观特性,创设生动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为学生感悟人地协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地对人的影响”和“人对地的影响”两方面辩证统一地认识人地关系,最后升华人地协调共生的理念。
3.示例教学片段。视频导入,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本集《荒野求生》成功的标志是贝尔走出峡谷迷宫,搭上奇瓦瓦太平洋火车,火车沿线穿越铜峡谷。本节课我们跟随贝尔搭乘火车游览峡谷风光。
学生观看视频:跟随火车观赏铜峡谷风景,直观感知峡谷地貌概况。
教师拓展知识:提供关于铜峡谷和奇瓦瓦太平洋铁路的探究材料。
教师提出问题:试分析铜峡谷地形对奇瓦瓦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地形与交通的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解析材料中的地理信息,应用学科知识解答现实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地貌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布局、路线以及交通建设的难度、安全、成本。
教师承上启下:地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和物质基础。峡谷地貌制约人类的经济活动,但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地貌。一是人改造自然。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铁路修建遇山挖隧道,遇水搭桥。二是人利用自然。峡谷在知识普及和旅游观光中独具价值,修建观光铁路,利用峡谷陡壁、瀑布流水等自然风景发展旅游经济,实现人地共赢。
教师总结升华:为适应铜峡谷生存环境,拉拉穆里人将奔跑融入基因和本能,被称为“奔跑的民族”。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只有人地和谐才能共生发展。
(二)应用《荒野求生》培育地理实践力的教学示例
1.选取教学内容:辨别方位。
2.设计教学思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培育地理实践力。空间定位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实践力之一[6]。地理实践活动会面临风险挑战,学生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积累经验。为此,实践前,教师指导学生观摩《荒野求生》视频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习得间接性实践经验;实践中,学生应用间接经验指导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实践后,学生观看由自身实践过程录制成的视频,总结反思并积累实践经验。应用影视片断培育地理实践力见表3。
3.示例教学片段。教师布置任务,播放视频:视频中贝尔如何判别方位?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利用山坡植被、日影移动、沙丘地貌等判别方位。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掌握判别地理方位的原理。(1)山坡植被:北半球山脉南坡接收太阳辐射较多、光热充足、植被生长茂盛,为阳坡;(2)日影移动:由于太阳东升西落,所以日影移动轨迹指示东西方向;(3)沙丘地貌:沙丘受风力吹拂,迎风坡缓,背风坡陡。视频中撒哈拉沙漠与地中海存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从地中海吹向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风。综合考虑风向和地貌,判别出迎风坡为东北方向。
课后实践活动:校园版荒野求生之绘制校园地图。
学生小组合作:因地制宜地应用视频中辨别方位的方法,标注校园建筑(校门、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操场)方位,绘制校园地图,规划求生路线。
学生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展示、讲解地图。小组之间对照地图,检验学习成果。
教师评选出优秀地图并在校园板报展览。
四、结语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新《课标》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如何有效应用影视资源并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中学教学的关键。
本文以《荒野求生》为例,探讨影视资源在培育初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案例。首先,以《荒野求生》为例,挖掘影视资源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论述影视资源在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影视资源在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扮演重要角色。《荒野求生》影视资源具备素养价值,可助力培育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維、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次,为发挥影视资源的素养价值,本文设计教学片段,示例说明如何将素养培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最后指出,在教学实践中影视资源的应用不是简单堆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明确主次,让影视资源辅助教学;影视内容应契合教学内容;影视时长应适度,呈现时机要恰当。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影视资源才能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才能创新利用影视资源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为地理教学注入活力。期望本研究结论能帮助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影视资源中所蕴藏的地理教学价值与素养培育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牛倩文.地理影视资源应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3] 石蕾蕾. 影视资源在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4] 陈吉.国外丛林探险类节目制作特色探析:以《荒野求生》及《金炳万的丛林法则》为例[J].电视研究,2020(1):78-80.
[5] 刘仙红.浅议影视资源在“土地资源”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为例[J].地理教育,2021(9):8-10.
[6] 王恩才,金子兴.“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以《荒野求生》纪实节目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7):13-15.
(责任编辑 陈 明)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一般项目(2020-GX-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