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殷陈萱
潘超,苏州科技职业学院副研究员,苏州市公共关系协会秘书长、苏报智库研究员、苏州基层党建研究所研究员,曾多次参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建设规划工作,连续多年为园区发展建言献策。园区腾飞的几十年间,无数像潘超一样优秀的人才、专家在这里燃烧自我、播洒汗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与苏州工业园区同频共振的故事。
《现代苏州》: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也是如今苏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板块,能否请您简要谈一谈园区辉煌成绩的背后,有哪些先人一步的可取之处?
潘超:关于“产城人”融合发展,苏州很早已走在了前面,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园区从20世纪90年代建设开始之际,便遵循着“先规划、后建设、先建地下、后建地上”的科学规划理念。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园区“促进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和“产业与城市融合”。这三个融合实质上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特别表现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完善和“人的”效用提升三者之间有机协同和良性互动上,实现了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几十年间完成蝶变的事实证明,苏州工业园区这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之路、经验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
《现代苏州》:明年就是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长期以来,您也见证和参与了许多园区重要的发展与变化。能否请您聊一聊园区有哪些令您眼前一亮的政策与措施?
潘超:从工业园区到产城融合,从规划先行到建管并举,园区通过探索开放、创新、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路径,全力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为“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苏州城市新中心写下了现实的注解。例如,打造“一流创新园区”,实施全球科创人才引育并举工程就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园区深入实施“金鸡湖人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金鸡归巢计划”,不仅积极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还努力探索海外人才定向联系、优化柔性引进机制,正是这些政策与举措成就了今天“高精尖缺”战略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集聚的热闹非凡。
《现代苏州》:时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您认为这一倡议为园区带来了哪些发展的新机遇?同时,苏州工业园区又能为“一带一路”跨境园区建设提供哪些宝贵的经验?
潘超:10多年来,园区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不断加快园区品牌、园区经验的辐射推广。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国—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中国—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等国际合作项目中都有园区人奋斗的身影,参与建设了许多机遇共享繁荣共享的重要平台。
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园区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到60多个国家进行投资,成为服务中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之一。总面积达112平方公里的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是中国目前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园区,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结出的硕果之一,其管理运营模式基本都来自于苏州工业园区。不仅如此,园区还积极参与中国—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建设,派驻人员常驻阿布扎比,负责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新集团也与新加坡胜科城镇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动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2019年初,园区还与印尼金光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中国—印尼“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园,努力建设中印两国共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旗舰项目。
很多园区干部、园区工作人员等都拥有国际化的视野,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有海外求学、生活、工作经验,在运营国际化项目中,这些战略性的目光与前瞻性的布局都让国际合作变得更为通畅。可以说,园区经验不仅是国内业界学习的榜样,更是国际化园区打造的标杆与模范。
《现代苏州》:您认为,对标其他产业园,苏州工业园区有哪些特点或特色优势,能促使其持续多年飞速发展,成为如今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潘超:在我看来,园区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开放创新,通过开放创新来汇聚国际创新资源要素,包括构建产业、创新和人才国家化发展格局,让这里能始终站在技术与时代发展的前沿。例如,园区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如今,这一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内看生物医药发展的领头羊,高质量的产业创新集群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园区另一大优势在于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是园区改革探索过程中的特色之一,也是被实践一再证明了的推动园区改革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根本方法。在优化管理体制、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企改革、聚焦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几十年间,园区也敢为人先,提出“不做制度的执行者,要做制度的制订者”,千方百计为企业、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发展排忧解难。
《现代苏州》:苏州工业园区对苏州这个古老的城市焕发新生,有哪些独特的价值与贡献?
潘超:苏州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人文积淀深厚,经济高度发达。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苏州时说:“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书记口中的“好”,就好在:现代化的园区赋予苏州古城以现代力量,苏州古城赋予现代化园区以深厚文化底蕴”。二者之间是交相辉印,相得益彰的作用。
如果要问苏州工业园区最大贡献在哪里?园区通过持续打造现代化创新高地,配置高端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适时打造最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不断集聚起了全球最具创新能力高新科技产业,并不断变革形成内生动力,为苏州整体性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实践提供了最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硬实力。
《现代苏州》:如果邀您寄语工业园区未来发展,您有哪些话想说?
潘超:我也是一名新苏州人、园区人,生活在园区非常幸福,能成为一名园区人也十分自豪。希望园区继续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者,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实践这张绚丽画卷中演绎出更精彩的“园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