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力维?于山 周楷华
9月14日,浙江省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全省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意见进行审议,并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牵引作用,以改革攻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项重磅改革,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在今年4月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上提出增值服务这一概念后,杭州、衢州等7地已先行开展试点。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旨在推动政务服务,从传统的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各级党委政府在优化提升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构建为企服务新生态。近期,记者走访了相关改革试点地区。透过试点看改革,如果说传统的便捷服务是做“减法”,以减环节提升服务效率;那么增值服务就是做“乘法”,通过集成提供人才、金融、科创等服务,为企业赋能倍增。这与多年来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一脉相承,其关键仍在于探索“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
各类衍生服务,为企业加倍赋能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一流的政务服务。
多年来,浙江能从资源小省成长为经济大省,关键在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通过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在证照办理、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上为广大企业提供便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
当前,浙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站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关口,广大市场经营主体对政务服务的各类需求也在转变。除了办理证照等基本政务服务需求外,它们对人才、金融、科创等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更为渴求。
“我们有技术、有专利,但是缺少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贷款融资很难。”杭州余杭叙简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公共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務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公司董秘尹书娟说,现在一般的政务服务,点点手机就能办理,很方便,但企业对金融、人才需求还面临着难题。
像杭州余杭叙简科技公司这样的轻资产、初创型、成长型企业越来越多,而传统金融模式和手段难以精准匹配这类企业需求。针对这类企业的痛点问题,今年杭州市余杭区推进科创金融增值服务改革,把“知产”变成“资产”。
经余杭区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杭州余杭叙简科技公司的10项发明专利与区内其他1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打包”,以质押委托贷款模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该公司因此获得了1000万元融资,用于下一步研发。发明专利“由纸变金”,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实惠和红利,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一个生动实例。与传统的政务服务相比,增值服务从法定服务事项向为企业赋能添力的额外衍生服务转变。增值服务的范围、周期、内容更广泛。
浙江省委改革办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定义为,各级党委政府在优化提升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政策、人才、金融、科创、法律、开放、公共设施等集成服务,构建形成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为企服务新生态。
“形象地讲,过去是通过‘做减法提高政务服务的便利度,那么现在是‘做乘法提供其他各类衍生服务,发挥改革赋能的倍增作用。”余杭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这项改革切中了当下企业所需。从更大范围来看,国内外各地在营商环境的比拼中,已在增值服务领域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此前,浙江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到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地调研。比如,深圳搭建了为企服务平台,企业可使用政策、数据、金融、科技、第三方服务等八大功能;苏州市工业园区成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打破园区各相关局办职能分割弊端及行业限制,整合管委会、科信局、财政局等多个职能部门面向企业的200余项服务,提供集成服务。
浙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与该省的“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等已有改革经验进行整合集成、迭代升级,从而形成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这项改革也是浙江主动出击,进一步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之举。
物理整合,升级为系统集成
为助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助企惠企的政策。政策虽多,有的企业却不知道“哪一款”适合自己。
记者在基层走访时了解到,有一些大的民营企业甚至像政府部门一样,专门成立了政策研究室,招聘人员研究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
“政策较多,对接的部门也各不相同。”萧山一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说。大企业尚可招聘专人研究政策,而一些实力有限中小微企业,往往缺少办法。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被认为是浙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主抓手。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目的,就是要破解当前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政策分散、零碎的难题。这场改革牵动的既有部门间物理空间上的整合,更有政策、机制的融合,具有系统集成性。
按照目前浙江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的探索经验,各地已搭建了“一机构、一平台、一个码、一清单、一类事”。“一机构”即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是改革举措的落地平台,也是面向企业群众的窗口。“一平台”和“一个码”,是指企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它们作为两大数字化工具提供数字赋能;“一清单”涉企服务清单,则是一项基础工程,全面梳理企业能享受的各类服务事项;“一类事”服务场景,主要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中涉企服务的主要事项,推动指标优化服务提升。
8月21日,杭州市钱塘区全新机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正式亮相。走进中心,能看到这里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不设置隔断区,每个服务板块设置一名首席服务专员,与企业代表进行“会客式”交流。“中心通过设置人才服务、科创服务、金融服务、法治服务等八个服务板块,共136项增值化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集成服务。”钱塘区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这里整合有20多个部门、80余家社会机构资源。各地已经有行政服务中心,还有没有必要再专门设置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这是改革试点期间一些人的疑问。事实上,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不只是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坐到同一空间办公,解决企业办事多头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照助企服务“一清单”,梳理“一类事”,打破部门间壁垒,实现机制的融合。从实际情况来看,钱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后,上门来咨询、办事的人不少,特别是小微企业办事人员以及初创型企业负责人占了多数。以人才服务为例,钱塘区高层次创业人才多,该板块整合13个职能部门的优势资源,可为人才企业提供20类42项增值服务,帮助人才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身份转变。除了线下的平台,更多增值服务和惠企政策可以在线上完成。
“以前查询惠企政策需要到各个部门去查询,现在一个平台就搞定。”位于钱塘区的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政企事务负责人余慧婷说,涉及生物医药企业的政策专业性强,现在可以线上一站式查询,补助也直接从线上兑现,真正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对于这个线上服务平台构想,浙江一位领导做了一个比喻,通过搭建数字化场景、运用算力,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增值服务,而不仅是一个查找政策的搜索引擎。从物理整合到系统集成,再到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立足企业视角,前移服务关口,主动感知企业需求,实现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逐步向企业“要什么、给什么”升级。
全链全周期,构建为企服务新生态
8月底,浙江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32条措施。此次会议,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强调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牵引作用,以改革创新办法打破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短板。如果把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千万市场经营主体比作一片森林,那么营商环境就是阳光、雨露和土壤。从一粒种子到幼苗,再到长成参天大树,营商环境贯穿各类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要构建的是一种为企服务的新生态。过去,浙江的市场经营主体大多是自发生长;而如今进入增值化服务阶段,政府重点转向对产业的悉心培育。但增值服务也不是政府对市场进行过度干预、拔苗助长,而是基于市场规律,推动形成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助力企业蓬勃生长。
今年衢州出现了一个好现象,一些落户当地的业内龙头企业选择“二期在衢州”。在衢州制造新城,时代锂电二期,鹏辉能源二期,拓烯新材料高端光学树脂材料项目二期等大企业的“二期项目”,均进入设计或施工阶段。龙头企业为何纷纷加注衢州?这种现象背后,是衢州近年来围绕新能源创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这秉持的其实就是一种增值服务的理念。衢州聚焦产业链关键企业需求,加强延链补链强链的招商服务和全要素支持保障。以总投资479亿元的时代锂电产业园项目为例,衢州帮助锂电项目完善了产业链上下游协调联动机制,配套落地了烧碱供应、电解液制备、电池回收利用等项目,使衢州成為该项目国内落地成本的洼地。不仅服务龙头企业,也关注中小微企业,增值服务提供的是普惠服务,而非大企业的特权。
今年,温州湾新区通过招引头部企业、共建研究院、引入高层次人才等举措,深化眼视光产业创新综合体“中国眼谷”建设。当地针对中小微企业法务缺失等共性风险点,专门上线“合规指导服务”功能板块,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合规体检”等增值服务。目前,该项目已服务企业200余家次,帮助企业纠正涉法风险问题900余个。
增值服务,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上市是企业发展成长中的关键一步。股权架构如何搭建,股权激励如何规划,哪些涉税问题需要关注?不少拟上市的企业都存在这样的疑惑。绍兴市柯桥区今年试点开展了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办理增值式政务服务改革。当地金融部门提供基本的咨询、受理等基本政务服务外,还整合了社会和市场资源,邀请券商、律所的相关专家,上门辅导帮助企业明确上市路径、完善上市方案、夯实上市基础、提升规范水平,企业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成本”。当前,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已由破题起势转为整体成势,牵引“一号改革工程”,撬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