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河南省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坚持党建引领,建强“两委”班子、创新工作机制,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作为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坚强后盾,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舒适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打造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新高地为目标,以打造文明风尚安定祥和社会环境为重点,形成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一体推进的高质量乡村振兴新格局,走出一条成长快、成效好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
一、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好样板
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扎实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坚强后盾。东大阳堤村创新“一三五”机制,通过抓班子建设、抓队伍建设、抓制度建设、抓阵地建设、抓为民服务举措使党员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高质量乡村振兴中得以充分发揮。在改善党领导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和创新党领导“三农”工作的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一,创新“一三五”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让乡村振兴组织体系“实”起来。一是建强一个堡垒。东大阳堤村着力优化“两委”班子,既注重经验传承、又注重新鲜血液注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7人“两委”班子,不断提高“两委”乡村全面振兴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二是建设“三支队伍”。即:村“三委”、党员、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建立村级网格组织架构,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用网格化推进工作,在群众中形成“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的共识。“两委”班子和“三支队伍”有机配合,东大阳堤村形成了一支党性可靠、群众信赖、能力出众、常驻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三是建立“五个机制”。即:民主决策机制、综合治理机制、为民服务机制、文化建设机制、有效监督机制,以五个机制促进了村集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和自治能力的显著提高。
第二,强化教育学习,巩固组织阵地,让党组织政治引领能力“强”起来。一是加强党员学习培训。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专题党课、小院课堂等多种形式,提高党员理论素养和把握国家关于“三农”工作政策方针的能力。二是要求党员亮明身份。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挂“党员之家”牌子“增荣誉”,清楚“我是谁”“为了谁”,增强党性修养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感。三是突出党建氛围营造。通过“村道命名”“党建长廊”等形式,展出展板近300块,竖立宣传牌60块,在村内外营造浓厚党建氛围。
第三,创新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法,让党组织服务“三农”工作“顺”起来。一是坚持党员、村民代表双联户制。东大阳堤村要求村内党员、村民代表每人联系10户左右村民,每月走访农户,及时发现、反映群众中存在的矛盾,精准化解“三农”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优化工作方法,理顺工作程序。东大阳堤村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综合载体,以“六字工作法”—“访、定、选、联、帮、建”,细化优化党组织服务“三农”工作程序。三是数字赋能,高效服务。东大阳堤村强化“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智慧”平台,通过科技赋能,把党员教育、民情收集、活动宣传、“三务”公开等融为一体,“群众线上点单,组织线下服务”,让党组织服务“三农”工作更高效。
二、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好典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东大阳堤村将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优化村内社会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形成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好典型。
第一,科学规划,打造绿色生态宜居舒适现代生活条件。一是提升村庄形象。打造“小院课堂”“乡愁记忆”主题游园、农耕文化长廊、法治文化长廊和4处景观,美化村庄形象。二是提升农房风貌。建成120户独院,11层小高层6幢,容纳居民572户,基本实现家家户户住“洋楼”,建成花园式新村。三是提升绿化水平。村内绿化品质持续提升,绿化美化面积达到50%以上,农户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100%。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第二,产业发展,打造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新高地。一是开展清产核资,盘活资产资源。东大阳堤村通过规范资产分类、账目登记,规范成员界定、收益分配,规范承包合同、权属划分等加速村集体激活“沉睡”资产,收回“特权”资产,整合利用坑地、荒地277亩,盘活废旧、闲置厂房资源3.4万余平方米。二是大力招商引企,促进村民就近就业增收。东大阳堤村坚持借力发展,合作共赢,13家企业陆续入驻东大阳堤村,涉及新能源、机械制造等领域,用工量达8000多人,年轻的做技术工人,年龄大的从事保洁、保卫等,东大阳堤村的劳动力全部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3万元。
第三,文化塑魂,打造文明风尚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一是创造便利条件,提高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多年来,东大阳堤村坚持开展篮球比赛、广场舞比赛等,成立军鼓队、大鼓队、老年腰鼓队、广场舞队、合唱团等9支200余人的文化社团队伍,为村民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机会。二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引导村民改变陈规陋习。东大阳堤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规章制度,办丧事严格执行不准摆纸扎、不准有低俗表演等“五不准”,办喜事明确规定彩礼、小封、嫁妆钥匙钱等。近5年来,全村仅此两项,村民节约开支约100多万元。三是丰富文化主题活动,强化村民现代文明理念。东大阳堤村强化现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总结出“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理念,探索出月月有文化主题活动的机制,树立村民文化自信,提高了村民的精神文明滋养,依靠文化主题活动把现代文明理念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好标杆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和不懈追求。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一体推进的结果。东大阳堤村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乡村发展路径;狠抓民生事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建平台强制度,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综合协调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好标杆。
第一,聚优势抓项目,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立足自身优势,制定发展规划。东大阳堤村既有长远谋划,又有五年规划,更有年度计划。坚持符合群众迫切需求、突出本村优势的原则,选准突破口,加快上项目,推出2022年乡村振兴十大项目,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二是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东大阳堤村立足本村实际,充分利用党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刻把握市场、产业发展规律,统筹产业发展,持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超前谋划“康养+医养+旅游”产业链,康养项目和红色文化旅游街项目的建设稳步推进。壮大集体经济,搭建起“一街四区两平台”(红色一条街,传统产业区、康养医养区、生态宜居区、农旅文化区,数字乡村平台、电商销售平台),推动乡村发展进入“快车道”。
第二,狠抓民生事业,推进乡村建设现代化。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图书室、多功能会议室、村民活动室、医疗室、幼儿园、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健身广场、白事理事大厅、智能充电车棚、银行、应急避难所等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提升了满足村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需求的能力。二是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村內水、电、路、气、通信等设施,实现“七通两入地”,即道路通、污水通、雨水通、自来水通、燃气通、暖气通、监控通,强电和弱电入地。
第三,建平台强制度,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一是以法治为基,建立配套的治理体系。凡涉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所有事项,坚持依法有据,公开透明,程序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同时东大阳堤村先后建立完善《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办法》《物资、服务、工程采购办法》等5大类26项制度,以严格的制度规范治理。二是搭建“小社区 大综治”综合治理体制平台,设立网格办、综治中心、家事调解室、矛盾调解室、普法宣传室等组织阵地,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交”。三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村级治理机制。创新“一会四制”村级治理制度机制。“一会”指月末例会,主要任务包括反映村民问题、评议村“两委”月度工作、安排下月工作计划。“四制”是指重大事项民主协商制、矛盾协调对接制、家事调解制和数字化治理制。通过“一会四制”,东大阳堤村全方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众多急难愁盼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