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仪式的狂欢 :电竞赛事观赛群体的情感表达机制

2023-12-05 16:59:10朱丹红林旭东
关键词:国家认同情感表达电子竞技

朱丹红 林旭东

摘要:以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为例,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通过对B站和微博相关文本的大数据分析,剖析了电竞观赛群体在电竞赛事中的情感表达机制。研究发现,多媒体、多话题的焦点设置背景,为观赛群体打造了一种超现实的亲身在场场域,使电竞赛事成为一种互动仪式,观赛群体在观赛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共同关注与情感连带,通过在线互动产生一种“身处行动中”的情感。随着仪式的推进,在观赛者情感能量和集体认同的累积下,建构了宏观层面的国家认同,并在赛事获胜的狂欢中,进一步将宏观国家认同移情到观赛者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将赛博仪式当中的情感能量反哺到现实。

关键词:电子竞技;情感表达;互动仪式;国家认同;大数据

作者简介:朱丹红,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编辑出版(E-mail:rosezdh@163.com;福建 厦门 361021)。林旭東,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青少年媒介干预。

基金项目: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年度项目(一般项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引领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设研究”(FJ2022XZB023)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3)05-0127-11

一问题提出

电子竞技是指以电子游戏内容为载体,借助电子交互技术和硬件工具实现人与人之间竞技比赛的竞技体育活动,包括MOBA类、即时对战类、射击生存类、卡牌类、体育类等多种游戏类型。早在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就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体育竞赛类项目。2017年10月,国际奥委会在第6届峰会上正式将电子竞技列为体育运动赛事。即将在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已把电子竞技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过去的五年,是中国电竞行业的黄金五年。搭乘政策利好快车,在产业链各方的合力推动下,电竞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中国电竞用户已经达到了5.5亿,整体市场规模近1 500亿元。而且因为新冠疫情影响,近二年电竞用户在线时间明显增加。在2021年中国电竞用户中,平均每周玩电竞游戏11小时以上的占比高达69.4%;平均每周观看游戏直播11小时以上的占比达到49.1%;平均每月观看电竞赛事11小时以上的电竞用户也有64.7%。目前,中国电竞市场的核心观众数量和电竞赛事营收,均已位列全球之首。

随着电竞行业的持续加速发展和主流文化的逐渐认可,中国电竞产业不断突破原有边界,开始从社区文化向流行文化跃迁,“电竞城市”“数字体育”“电竞入亚”相继成为中国电竞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中国俱乐部EDG夺冠”“中国亚运会电竞夺金”等事件也一次次登顶微博热搜榜,在朋友圈刷屏引爆讨论。以2021年中国电竞俱乐部EDG战队在《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全球总决赛夺冠为例,在B站的官方赛事直播平台上,在线观看直播的人数达3.5亿,直播人气爆棚。2021年11月7日晚,与卫冕冠军韩国DK战队相比实力并不算强大,赛前连评论员和解说员都不看好的中国本土电竞俱乐部EDG战队,在《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一举夺得冠军,在全国各大高校、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热烈的反响和讨论。在EDG夺冠当天,微博上就出现了十七条相关热搜词条,观赛群体的各种庆祝方式和口号让这一赛事火速出圈。线下线上纷纷出现各大高校无数大学生宿舍爆发呐喊、各社交媒体平台狂欢庆祝的盛况。参赛俱乐部及观赛群体大声喊出“我们是冠军!”这一口号来庆祝中国本土战队夺得冠军,表现出强烈的本土认同感与自豪感。本文尝试以《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赛事直播为例,借助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通过对相关文本的情感大数据分析,剖析电竞观赛群体是如何在观看电竞赛事过程中表达情感,并通过这种情感表达建构认同和自豪感的。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随着电竞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电竞观赛群体已应运而生。目前,这一群体以年轻男性为主,男性用户占比接近7成;整体用户呈现年轻化特征,19—24岁的电竞用户占比达到54.1%;媒体使用行为以观看游戏直播、电竞赛事、游戏视频,以及玩游戏等为主。这一群体尤其享受由电竞赛事的竞技性带来的乐趣体验。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一样,电子竞技具有竞争性、公平性、规范性、不确定性、娱乐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极大地满足了电竞参与者和观看者的愉悦体验。

随着电子竞技影响的不断扩大,开始有学者关注电子竞技情感体验研究。有学者认为,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人人皆可发声,传播无处不在”的群体传播时代。在网络群体传播时代,情感传播不再依赖于物理空间的“身体聚集”,而是可以在身体不在场的情形下在网络空间实现“广场式狂欢”。人们在网络空间建立起来的以弱关系为基础和纽带的社会网络,促进了个体情感传播链的量变和情感性质的质变,形成了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网络情感社会化传播。在网络空间中,人们以各种方式对抗、颠覆、解构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原则、束缚、事件,从而创造了一个如巴赫金所说的与“官方生活”不同的第二种生活——狂欢广场生活,使其成为情感渲泄的理想场所。近年来,国内学界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并通过对诸如新冠疫情、巴黎圣母院失火、孙杨兴奋剂判罚等事件中的网络情绪宣泄的分析,探讨了网络空间中的情感呈现和情感表达。

心理学认为,情感的产生总是伴随着与他人的互动,情感表达是个体情绪传播互动的总合结果,心理学中将这种情感传播现象称为情感的社会分享(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有研究发现,情感的社会分享会产生一种情感诱导效应(emotion-inducing),导致倾听者在接收到情感事件信息后,进一步和他人分享情感事件,从而导致情感事件的链式传播,即情感的社会再分享(secondary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有学者发现,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更能激发人们的分享意愿,为了获取情感支持和社会同情,人们更喜欢散布和传播负面的消极情绪。

自涂尔干以降,社会学就一直重视对仪式的研究,戈夫曼更是提出了互动仪式概念,强调仪式的社会整合作用。柯林斯创造性地拓展了涂尔干和戈夫曼的思想,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具体阐述了宏观社会结构建构中微观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在柯林斯看来,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包括互动中人与人之间的高度相互关注,以及在共享的情感节奏中的连带性。互动仪式的形成,依赖于参与者的共同身体在场、群体边界、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通过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互动仪式会产生四类效果:群体团结、情感能量、群体符号和道德感。柯林斯认为,体育赛事是典型的互动仪式。以CUBA为例,球队里的球员在身体上有紧密接触,队服界定了其群体身份,球员的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上,共同心情是赢得比赛。作为赛事观众的球迷也是仪式的一部分,互动的结果是球迷群体的团结、高兴或者失望(这取决于比赛结果)。在电竞赛事中,观赛群体围绕比赛这一“共同事件”(common event),自愿地与在场上参加比赛的“玩家”形成一个电竞圈群,通过对赛事的共同关注,通过喊口号、立flag加油、吐槽赛事等行为,形成一个相互关注、具有情感连带的共同体,并在情感互动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兴奋感,形成一定程度的团结感与认同感。

为了具体了解观赛群体是如何围绕电竞比赛这一共同事件进行情感表达的,以及这种表达导致了什么样的情感后果,本文尝试以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赛事直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B站是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直播平台,而在赛事进行过程及赛事结束后,网友的相关讨论主要在微博平台展开,因此本文选取B站和微博两个网络平台,采用基于深度优先的数据爬取策略,以“EDG夺冠”“S11”“英雄联盟”为关键词,抓取2021年11月1日至11月7日期间(即从EDG战队进入半决赛到总决赛结束这一时间段)的相关微博主帖与评论,同时在B站抓取半决赛和决赛直播过程中的弹幕与评论,作为分析文本。最后共获得文本数据873 252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抓取到的文本进行数据清洗,剔除无意义、重复和空缺的文本,通过人工识别过滤广告、营销内容等噪音,最终得到有效文本634 623条。由于数据量过于庞大,因此使用Python Pandas库中的sample函数,对抓取到的634 623条数据,以20条作为抽样间距进行等距抽样,最终抽取31 731条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NLPIR平台(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对上述文本进行逐一分析,抽取出单个情感词汇,并对每个词汇的情感性质进行识别与标注。同时,运用Python进行LDA模型分析,对文本的主题特征词进行聚类,并依据聚类后各类话题中特征词的语义,命名主题标识,以了解情感表达的后果。

三观赛群体的情感表达

借鉴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检索研究室的分类方案,对搜集到的数据文本进行情感维度划分,将文本的情感表达划分为正向和负向二个基本维度,正向维度包括“乐、好”二类,负向维度包括“怒、愁、惊、恶、惧”五类,并在每一个情感类别下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二级指标,以此来构建情感表达词典,形成“电竞观赛群体情感表达词汇集”(见表1)。为了避免算法识别的机械性,本研究还邀请两位在读硕士研究生对抽取出来的情感词进行人工识别与类属划分。

然后,我们参考郑飏飏等人的研究,按照“情感表达词汇集”中各个类别情感词的数量进一步计算文本的情感值,确定其情感效价。如果文本中出现且仅出现积极情感词,就判断文本情感属性为正向,反之则为负向;如果文本中积极情感词数量多于消极情感词,判断文本情感偏向正向,反之如果消极情感词数量多于积极情感词,则判断文本情感偏向负向;若积极情感词和消极情感词数量相等,则判断文本情感中立。通过计算,发现观赛群体情感表达类型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

从图1的编码结果不难发现,电竞赛事观赛群体的情感表达以正向为主,表达正向情感的文本为23 290条,占73.4%,表达负向情感的文本为3 998条,占12.6%,而偏正向和偏负向的文本分别占8.9%和5.1%。可见电竞赛事观赛群体在观赛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以“乐、好”等积极情感为主,而负向和偏负向的情感表达占比较低。我们根据表1的观赛群体情感表达词汇分类,从7个一级指标对观赛群体的情感表达用雷达图表示(见图2),发现表达“好”的最多,达到13 454条,然后依次为“乐”11 233条,“惊”1 872条,“恶”1 745条,“怒”1 618条,“愁”1 333条,“惧”476条。

图3进一步呈现了根据词汇集文本词频所构建的词云图,其中“EDG”“夺冠”“恭喜”“冠军”“S11”“英雄”“中国”“LPL(中国赛区的简称)”“俱乐部”“归来”“选手”“热爱”等是高频词。从图3的词云图可以看出,在微博和B站围绕《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相关评论中,观赛群体的情感表达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情感表达的对象集中在“EDG夺冠”这一事件上。第二,对EDG夺冠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恭喜”“英雄”“热爱”等积极情感。第三,这种积极情感表达直接勾连上了“中国”甚至“世界”,相关评论从情感上表现出对中国的强烈国家认同。

四观赛群体的情感表达机制

柯林斯强调,“互动仪式的核心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发展出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相应感受到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从时间过程来看,“仪式是通过多种要素的组合建构起来的,它们形成了不同的强度,并产生了团结、符号体系和个体情感能量等仪式结果。”柯林斯用过程模型描绘了一组具有因果关联和反馈循环的互动仪式链(見图4)。接下来,我们以这种互动仪式链为视角,从时间维度来具体分析电竞赛事观赛群体的情感表达机制。

(一)仪式开启:亲身在场与情境设置

柯林斯认为,仪式本质上是一个身体亲历的过程。当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个地点,仪式过程便被开启了。通过身体的共在,即使没有重大事件出现,察觉到对方的人们依然会相互追随或者是表演出追随他人,这是因为人类和动物一样进化出了留意对方的神经系统。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的身体之间才会如此敏感,乐于捕捉共享的关注点和情感连带。当前,人类已经迈入网络时代,柯林斯认为,互联网和手机媒介让非身体聚集的远程仪式成为现实,但即使如此,身体聚集对仪式仍然至关重要。除非远程媒体能够模拟人们的生理方面,否则,“人类活动越是通过远程媒介、以强度较低的互动仪式来开展,人们就越会觉得缺少团结感;也越会缺乏对共同符号物的尊重,而且以EE(情感能量)形式所表现的热情的个人动机也会越少。”

显然,与柯林斯讨论这一议题时相比,在今天如B站和微博这样的智能社交媒体中,参与者的身体虽然仍不在场,但是已经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的综合感受,产生出柯林斯所说的拟生理体验,弥补物理身体不在场造成的空间距离感,形成一种亲身在场感。同时,《英雄联盟》职业联赛赛事转播的情境设置,也为这种亲身在场感提供了虚拟的场域,打破了观赛仪式对物理空间身体在场聚集的要求。直播为不能前往赛场的观众提供了屏幕媒介,来实时观看比赛画面和竞技者在比赛过程中的细节表现,从而在网络空间中连接起更大范围的人群。具体而言,《英雄联盟》职业联赛赛事直播的情境设置,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赛事宣传制造共同关注。在赛事开始前,在英雄联盟游戏客户端、新浪微博客户端、B站直播平台首页,都能看到大量对S11总决赛的赛事宣传。运营方通过新媒体矩阵向受众进行仪式情境的宣传和告知,吸引和聚集了大量游戏玩家的注意力。表2呈现的是新浪微博客户端和B站直播平台赛前推送的话题及阅读量。从表2可见,运营方在赛前推送的相关话题,都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成功吸引了游戏玩家的注意力。微博客户端通过“如果EDG进决赛我就”“EDG我们一起拼到底”等充满互动性、需要观赛群体参与的话题,吸引玩家在赛前就开始将自我与赛事相联结。作为本次赛事中国地区直播方的哔哩哔哩直播平台,以短视频方式将电竞观赛与“热爱生活”挂钩,为观赛者进入互动仪式的行为赋予丰富的情感意义。

2.多媒体技术塑造超现实的仪式空间。当前成熟的大型体育赛事网络直播技术(如AR、VR等媒介技术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电子竞技的观看体验和观看效果,观众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平台进入赛事现场,并通过弹幕、微博话题、朋友圈、即时通讯工具,与其他观众包括陌生观众展开实时互动,塑造一种精神的共同在场。这种精神共同在场,塑造了超现实的仪式空间,从而放大了仪式的传播效果。图5呈现的是全球总决赛当天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1点10分B站直播平台弹幕数和微博热搜热度数据。从图5可见,弹幕数量变化趋势与微博热搜热度变化趋势呈现出较高的重合度,分别在EDG取得第一、第二场及最后一场比赛胜利时达到顶峰,而在第三、第四场接连失败时则落入低谷。这种多媒场的拟合共振,为陌生观众通过在线互动塑造精神共同在场提供了可能。

3.通过打造“中国战队”与“世界性赛事”这样的概念,向观赛群体渲染世界性电子竞技赛场上中国战队奋力拼搏的形象,让观赛者在观赏电竞赛事、体验赛事乐趣的同时,特别在意竞赛中中国战队的输赢,最大程度地沉浸在电竞赛事的对抗氛围中。表3是对赛事宣传和观赛群体讨论中主要特征词的聚类,并根据特征词的基本语义对话题进行命名(主题标识)。从表3可见,“LPL”“电子竞技”“总决赛”“全球”等与“中国战队”与“世界性赛事”这两个主题相关的词汇,构成了赛事直播情境设置中的高频词。

(二)关键要素:共同关注与情感连带

柯林斯认为,在彼此形成反馈作用的互动仪式四要素中,相互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是仪式运作的关键要素。更重要的是,两者在仪式过程中会相互强化。当参与者开始越来越密切地关注其共同行动、更熟悉彼此的所做所感、更了解彼此的意识时,“他们就会更强烈地体验到其共享的情感,如同这种情感已经开始主导他们的意识一样。欢呼的人群变得更加狂热”。参与者之间这种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连带是关键的过程,它们产生了共享的情感/认知体验。通过共同关注和共享情感体验,赛事观看者了解和熟悉了其他观看者的行动和感受,并通过互相分享观赛心情产生群体共鸣,形成情感连带。柯林斯通过对一些实验性和微观观察证据的分析,指出人们会强烈期望参与高强度的互动仪式,是因为“人类最强烈的快乐来源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同步进行的社会互动中”。电竞观赛群体的快乐体验,正是来源于对赛事本身的关注,来源于赛事过程中的相互关注,以及伴随比赛进程的情感分享,这些共同关注和情感连带,使观赛群体在观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预期和情绪体验。

柯林斯指出,仪式中的相互关注焦点通常是自发产生的,并非人们要刻意去关注它。在《英雄联盟》职业联赛赛事直播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直播运营方强迫或者刻意推送竞赛焦点给赛事观看者,更多的共同关注焦点是在观赛群体的互动过程自发构建而成的,观赛群体常常临时加入一些新的仪式,这些仪式持续地强化着观赛群体的共同参与感。例如在全球总决赛当天,出现了一条以“立flag”为关键词的热搜话题,其背后的逻辑是,进入总决赛的中国战队EDG,要对抗的是来自韩国的卫冕冠军DK战队。在参加这次全球职业联赛之前,EDG战队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出色的实力,但却在联赛进程中一步步打败强大的对手,最后闯入决赛。由于对手卫冕冠军DK战队具有强大的实力,各国的赛事解说员、评论员甚至很多国内网友,都并不看好EDG队。在这样的背景下,观赛群体通过在总决赛当天立下各种“flag”,形成了相互关注的焦点,以这种方式在网络空间中亲身到场参与到全球总决赛的“观赛现场”中。表4呈现的是中国EDG战队与卫冕冠军韩国DK战队决赛当天观赛群体所立flag中包含的部分频数较高的关键词。

从表4可见,围绕中国EDG战队与韩国DK战队总决赛所立flag,观赛群体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共同关注和共享情感体验。总体来看,总决赛当天观赛群体立下的各种“flag”,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了以下特点:第一,共同关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庆祝”“励志”“搞怪”等三个方面。第二,在具体内容上,所立flag多直接勾连个人日常生活目标和生活状态,如“请吃饭”“告白女神”“不挂课”等。第三,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娱乐化、游戏化、狂欢化、低俗化特征。通过这种日常化、网络化的表达,观赛群体逐渐形成了相互关注的焦点,并进一步产生了共同的情绪体验。

(三)仪式结果:集体认同与情感能量

柯林斯认为,当仪式的要素有效结合,形成强烈的共同关注與情感连带时,会产生群体团结、情感能量、群体符号和道德感四类效果。有着共同关注与情感连带的参与者通过互动,会在仪式过程产生一种“身处行动中”的兴奋,形成强烈的团结感和集体认同感。不需要刻意强调,个体就会自发、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互动之中,而且随着仪式的推进,这种集体团结感与集体认同感会越来越强烈,甚至被移情到参与者的现实生活中。从这样的互动仪式链视角,我们可以把电竞赛事观赛群体的情感表达机制概括如下:在电竞赛事直播情境下,电竞观赛群体自发地通过观看比赛直播参与到赛事之中,随着赛程的进展,观赛群体借助弹幕、微博、即时通讯工具实时参与到在线互动中,由此形成共同关注,以及在共享的情感节奏中的连带性,并且通过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形成强烈的群体认同和情感能量。EDG战队夺冠后,观赛者以各种形式为EDG战队夺冠而狂欢,并且将俱乐部之间的对战上升到国家层面,通过“我们是冠军”“EDGNB”“LPLNB”等口号,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表达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为了验证上述情感表达机制,我们运用Python对情感表达文本特征词进行LDA分析。从表5呈現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高频特征词被聚类在4个主题下,我们根据聚类后各类主题中特征词的语义,将4个主题分别命名为“关注选手”“群体链接”“国家认同”和“情感转移”。被归入主题1“关注选手”中的相关文本,例如弹幕“圣枪哥救了这个家!”“牛啊viper!”,主要讨论参加《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全球总决赛的选手及其在比赛中的表现。被归入主题2“群体链接”中的文本,例如弹幕“战歌响起!鸡皮疙瘩起来了!”“让我们把元气汇聚给edg”,主要反映了对比赛局势的关注,以及与此形成的群体性“共鸣式”连带。观赛者通过弹幕互动形成一种仪式性的连带,并进而联结成为一个暂时性的情感群体。被归入主题3“国家认同”中的文本,例如弹幕“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好吧!最后一局了,红!!”“中国人一定一定要赢”“今晚是属于EDG的一晚,是属于中国人的一晚,让二追三,不破不立,EDG牛逼!!!”,以及微博“我不咋玩,但室友真的好热血,EDG代表着中国,中国胜那就很nice”“第一次看英雄联盟直播,以前也没玩过游戏,但就是为中国夺冠骄傲”“有多少人平时不玩英雄联盟,因为是中国的队伍而守到了最后,真的有爽到!”“啥也不懂,但是中国人赢了,那自豪就完事了,中国队nb!”,则集中呈现了观赛群体情感上的国家认同。这种强烈的国家认同,甚至透过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感染了其他以前未曾关注过英雄联盟电子竞技的群体,让他们也一起加入到狂欢式的情感表达中。被归入主题4“情感转移”中的文本,例如弹幕“许愿考研上岸”“许愿脱单”“不破不立!考研成功!”等,反映了情感表达者在集体和国家层面建构的情感认同,被移情到个体自身,以此寄托和表达对个体现实生活的美好期望。这意味着,观赛群体在观赛过程中的情感互动,形成了强烈的共同关注与情感连带,由此建构了宏观层面的国家认同,并进一步将这种宏观层面的国家认同,移情到观赛者个人的日常现实生活中。

五结论与讨论

戴扬和卡茨认为,媒介仪式包括“竞赛”“征服”和“加冕”三种类型,其中“竞赛”类仪式的核心特点是游戏性和对抗性,这类仪式通过英雄(选手)行为及表现来促进团结与集体记忆。《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全球总决赛直播体现的正是这种竞赛类仪式的特点。本文借助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通过对观赛群体在线表达文本的情感分析,发现电竞赛事作为一种互动仪式,让观赛群体形成了强烈的共同关注与情感连带,观赛者通过在线互动产生一种“身处行动中”的情绪,由此产生情感能量,甚至通过群体仪式互动建构了宏观层面的中国国家认同。

通过对《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直播中仪式互动的研究,本文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移动互联和智能媒体时代,电子竞技已经成为电竞观赛群体建构和表达国家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以往对网络游戏的研究中,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网络游戏对游戏玩家建构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的意义。而在今天,电子竞技更是成为玩家建构和表达国家认同的重要社会文本,而且在电竞观赛过程中宏观层面的国家认同的建构和表达,常常与观赛者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勾连,其表达方式呈现出显明的网络化特征。但是,目前还鲜有学者系统分析电竞观赛群体是如何通过参与电竞赛事来凝聚和表达国家认同的。因此,在电子竞技迅速发展,参与群体快速壮大的背景下,从电子竞技赛事切入,通过研究电竞赛事中的在线互动,思考电竞观赛群体如何通过在线参与电竞赛事,来建构和表达国家认同,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议题。深入研究此一议题,无疑有助于拓展网络时代国家认同研究的理论视野。

柯林斯强调,仪式在本质上是一个身体亲历的过程,亲身在场对于互动仪式至关重要。但本研究发现,移动互联时代智能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人们的情感互动可以超越物理身体在场的束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不仅为社会互动提供了比现实世界更加广阔和开放的场域,而且建构了一种新型的人机融合智能身体,身体开始以一种“网络化身体”或者“技术具身的身体(赛博人)”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互动之中。有学者认为,这种具身体验可以从4个方面去理解:(1)技术性,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让身体进入到虚拟空间之中;(2)想象性,通过文本塑造身体感知体验,从而营造一种身体在场的感受;(3)通约性,即时的虚拟身体活动,让电竞参与者获取某种共同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力,产生出游玩的联觉;(4)交互性,现实世界中的身体实践与虚拟空间中的身体实践相互渗透、参照和叠加,形成一种共通的身体感受。这种“网络化身体”或者“技术具身的身体”游走于多重复合空间,成为连接不同社会关系网络的融合性节点,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共同关注和情感连带。这种共同关注和情感连带,不仅构成了情感能量、集体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情感基础,而且实现了社会文化的重组。认真面对和思考这种“网络化身体”或者“技术具身的身体”对社会互动、集体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无疑有助于拓展网络时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重建社会科学对身体、认同、情感表达等议题的想象力。

Cyber Ritual Carnival:

Emotional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E-sport Spectators

ZHU Dan-hong, LIN Xu-dong

Abstract: Taking the 2021 “League of Legends” global finals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the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emotional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e-sports spectators through big data analysis of relevant texts on Bilibili and Micro-blog.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multimedia and multi-topic focus setting context created a surreal presence for the spectators, which makes the e-sports event an interactive ritual. And the spectators formed a strong common concern and emotional conne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watching the event, and through online interaction, a feeling of “being in action” was generated. As the ritual progresses, a macro-level national identity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emotional energy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of the spectators, and further transferred to the personal reality of the spectators in the revelry of winning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emotional energy of the cyber ritual is fed back into reality.

Keywords: e-sport; emotional expression; interactive ritual; national identity; big data

【责任编辑:陈雷】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情感表达电子竞技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战后初期中国留日学生的国家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人民论坛(2016年33期)2016-12-27 16:49:27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1:46:48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5:39:43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23:30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