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防所城到贸易重镇*
——明清时期平海所城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2023-12-05 10:21金一鸣
南方建筑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卫所营房

潘 莹,金一鸣,施 瑛

引言

平海所城全名平海守御千户所,位于广东省稔平半岛南部,现隶属惠东县平海镇。其于1991 年被评为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城内十字街于2020年被列入“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如今城内明、清、近现代各时期历史遗存丰富,四个城门完整保留,历史街巷格局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明朝初期为应对海上倭寇的袭扰,朱元璋采纳广洋卫指挥佥事方鸣谦的建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海防卫所。相较于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广东的卫所建置较晚,广东都指挥同知花茂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请设沿海广海、碣石、神电等二十四卫所,筑城浚池,收集海盗隐料无籍等军[1]。平海所城就是在这样的军事防御需求背景下建成,隶属碣石卫。

通过文献综述的整理,发现历史学科学者对于海防史及军事史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建筑学相关专业对海防聚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浙江、福建等区域,而针对广东省海防卫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鹏所上。同时现有较多的是共时性研究,而历时性较少。由于海防卫所聚落的区位优势以及沿海地区的特殊渔盐产业类型,卫所聚落在明中后期之后往往由原来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导转型成为以商贸功能为主导的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其中所城由于空间限制聚落通常会向城外发展和扩张,文章就这一特征以平海所城为研究对象进行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1 明初基于军事防御要求的平海所城选址特征

1.1 联合防御,护卫府城

海防卫所的选址首先需要满足广东省海防军事的整体战略部署。在规划广东整体海防卫所之初,各相邻卫所之间的距离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目的是为了战时各卫所之间的快速增援。通过GIS 对卫所进行落点并对相邻卫所之间进行测距,得到各卫下属的卫所之间平均距离(图1、2)。总体而言,由于明初倭患来源于日本,在浙江、福建等地海防取得成效后,倭寇开始向更南端的广东进犯。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提到:“中路东莞、东路惠、潮,皆倭寇不时出没之地,而东路尤为要冲。”[2]广东东部更靠近倭寇进犯路线,倭患压力最大,因此同属于广东海防东路下的潮州卫和碣石卫下属卫所之间的平均距离最短。

图1 广东省相邻海防卫所距离分析图

图2 广东各卫下属卫所平均距离分析图

此外,护卫惠州府城也是平海所城选址的考量因素之一。大亚湾是从南海通往惠州府城最近的登陆港湾,而平海所城与大鹏所城的联合防御在大亚湾形成了一道海上屏障,切断了倭寇进犯其沿岸港口的路线。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提到“平海、碣石失守是无惠也”[3],可见平海所城在阻断海上倭寇登陆以及护卫惠州府城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占据海岬,监控两湾

广东省的海防卫所总体沿海岸呈线性分布,且较多占据着半岛岬口,相邻卫所形成包夹之势共同控扼海湾。平海所城位于稔平半岛南端岬口陆地,海上视野开阔,向西与大鹏所城对大亚湾形成封锁,向东与海丰所、捷胜所共同控扼红海湾(图3),如《苍梧总督军门志》中所说:“凡贼由海入劫,俱有海港,扼海港控制焉,则入劫无路,久自困矣”[4]。所城占据了海上登陆的最佳位置,能够有效的阻遏海上倭寇来犯。同时为了防止被敌军切断后路而孤立无援,平海所城并未选址于更深入海洋的大星岛,这一出于军事支援考虑的选址倾向在大鹏所城城址向北迁移的历史记载中也有所体现[5]。

图3 平海所城与周边卫所区位关系图

1.3 平地立城,背山面海

海防卫所的选址受到高程与坡度的影响。通过GIS对广东省DEM 数据的高程与坡度进行分析,同时将海防卫所进行落点叠加,可以得到广东省各海防卫所城址所处高程与坡度(图4、5)。从统计结果可知广东海防卫所高程大多集中于5~20m,而坡度多集中于0%~2%之间(图6、7),说明广东海防卫所多选址于滨海平地。平海所城的高程处在5~10m 区间,坡度处在2%~4%的区间,总体地势较为平坦,因此关于所城名“平海”来源也有“与海相平”一说。从海防军事角度来说,平海所城于平地建城,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抵御倭寇登陆,所城需要选址于临海陆地,而临海陆地的高程通常都较低,便于军士的集结和调度。另一方面是建设上的考量,相较于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广东的卫所建置较晚,由于明初海防建设的成效显著,来自海上的倭寇将目光转向更南端的广东,此时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迫在眉睫,而选择高程较低且坡度平缓的地方建城便于建材的运输及施工,利于快速建设,周边的土地也更易于开垦利用。

图4 广东省海防卫所选址高程分析图

图5 广东省海防卫所选址高程分析图

图6 广东省海防卫所选址坡度统计图

图7 广东省海防卫所选址坡度统计图

平海所城北靠龙山,西靠榜山,临近内港的东部与南部是受敌主要方向,背山面海的选址特征使其不易腹背受敌,可以集中兵力应对倭寇的侵袭,充分发挥海防卫所的军事功能。

1.4 护场监税,就近管辖

古时广东盐场分布于滨海地区,所城和盐场在空间选址上有着相似性的特征[6]。从广东省海防卫所城址与盐场位置关系分析图可以看出(图8),平海所城与淡水盐场的特殊区位关系并非个例,很多所城均是临近盐场而建,在满足海防需求的同时,兼顾对当地盐场的保护与管理。这是由于古时盐作为政府垄断资源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赋税收益,对当地盐场的保护有助于其发展。平海所城与东边的淡水盐场直线距离仅650m,中间有内港相隔,而淡水盐场早在宋代就已存在,远早于平海所城的建城时间,且在所城建立之时在东门外设立淡水场盐课司对其进行管辖[7],此后盐场迅速发展并由“煮盐”转变为“晒盐”的生产模式[8]。综上说明所城在选址之时兼顾考虑了对于淡水盐场就近管辖与保护的职能,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发展,同时淡水盐场也在之后平海所城聚落演变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8 广东省海防卫所城址与盐场位置关系分析图

2 明朝初期:因海防而生的军事要塞

2.1 “外所内屯,烽堠传递”的所城外部军事结构

明朝初期,海防卫所严格实行卫所制度,而其中的军屯制度是卫所“开屯养兵”的基础。明朝时期海防卫所大多实行“屯七守三”的军屯配比,而广东的海防卫所由于“临边险要者,守多于屯”[9]而实行“屯三守七”的军屯配比。分配给平海所的屯田有大埔、陈田二屯,屯田制度使得明初海防卫所基本实现自给自足[10]。

基于地形限制以及对屯田的保护,平海所城形成了“外所内屯”的军事布局。平海所城与其所属屯田并不相邻,和较近的大埔屯田直线距离都有21.2km(图9),这个距离在古时并不便于粮饷的运输。而形成此“外所内屯”布局关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平海所城城址环山面海,地形的限制使其周边较少可供开垦的农田,而大埔和陈田屯附近良田众多。二是基于“屯三守七”的军屯配比,屯田区域士兵较少,且御敌能力远比不上拥有实土城墙的所城,将保障军士后勤的屯田设置在由大鹏所与平海所共同防卫的大亚湾澳口之处,能够有效保护屯田区域的安全。

图9 平海所城总体军事功能分布图

平海所城的军事单元组成除了屯田与城池本身外,还包含承担信息传递功能的烽堠。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烽堠可以起到快速传递敌情信息的作用,因此烽堠常常设置在海边山岭顶部,保障相互之间的视野通畅[11]。由现存烽堠位置可以判断1),当时烽堠的传递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屯田、府城方向,提供预警信息,保护屯田与府城的安全。另一条是相邻卫所方向,可以及时有效的请求军事增援(图9)。

2.2 “钟形平面,城壕环绕”的所城总体平面形态

地形的限制和军事防御需要使得平海所城形成了独特的“钟形”平面。在地形上,平海所城南部与海相邻,且北靠龙山,南北地形上的限制导致了所城平面向东西方向延展。在军事上,由于所城东南临海,为主要的受敌方向,在南部建设最长的城墙面有利于御敌,同时东门设瓮城以增强对东部最短城墙面的防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平海所城西面宽东面窄,加之东门瓮城形似“钟耳”,整体平面形态像横卧的钟,因此平海所城也被称作“钟城”。

关于城防设施,嘉靖《惠州府志》有载:“城周围五百二十丈,雉堞八百七十一,城四门,门有敌楼、角楼四,窝铺七,环城有池。”[12]441-442可知平海所城建城之时,城墙外部有护城河环绕。城壕建设时充分利用周边山水环境,其水引自西门河以及北部竹嵩岭山泉,再由南部汇入内港,其中山泉水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由于其形似环城的腰带,这两条溪流也被当地人称作“官腰带”(图10)。

图10 平海所城周边山水格局图

2.3 “十字通达,网格划分”的所城街巷空间结构

明初平海所城形成以通达的十字主街为基本骨架,再由次街进行网格划分的街巷空间结构。根据尺度和功能可将内部的街巷分为主街和巷道两个等级。主街由所城的十字街和环城马道组成。十字街是广东海防卫所普遍采用的主干道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连通四向城门形成高效的交通体系,便于城内士兵的集结和调度。平海所城十字街的两条干道相互垂直,分别连接南北门和东西门,将城内的平面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块,街道宽度约为3m,至今仍完整保留。而环绕城墙内部的马道同样是为了军事调度以及守备所设。巷道通常垂直或平行于主干道,在四个区块内重复出现十字形或丁字形路网单元,同时为了方便营房的划分及军士的集结,通常都为直线形态。与主街不同的是,部分巷道会在路口错开布置,有效提高防御性。如今巷道存在部分被建筑侵占的情况,但其基本肌理还是较为清晰,因此可以基于现状街巷可还原原本街巷空间结构(图11、12)。

图11 平海所城现状街巷分布图

图12 平海所城建成初期街巷推测分布图

2.4 “中心指挥,东南防御”的所城空间功能特征

明初平海所城内部呈现中心指挥,东南防御的军事性空间功能特征。海防所城的核心指挥机构是武署,也可以称作公署。武署作为所城的权力与指挥中心,通常会位于所城的中心位置,关于平海所城武署嘉靖《惠州府志》中有载“署之制有前后堂、有镇抚司、有吏目厅、有旗纛庙、有军器局”[12]441-442。平海所武署位于中心偏东的位置,至清朝时期仍被沿用并改建制为巡检司署,且直至20 世纪80 年代还作为工厂厂区使用,虽然之后被拆除,但仍可准确判断其在城内的位置与范围。

平海所城建城之时驻军1145名[13],此时供给军户及其家属居住的营房占据了城内大部分空间。平海所城东南面海,易受海上倭寇来犯,防御压力较大,西北两侧更近内陆且临近山脉,防御压力相对较小,而营房通常布置于更易受敌的城墙、城门附近,以便快速出城以及军队的集结,此时所城内部形成以总旗单元为主导的东南防御空间功能特征。将总旗单元按尺度进行排布,仅在城内东部和南部区域就可以容纳一千户20 个总旗的军队规制。而根据嘉靖《惠州府志》载“城西为校场”也可佐证这一推断,由于所城西北两侧更安全,但北面临近龙山山脚,坡度陡增,因此供军士操练的校场仅能布置于西侧。

除营房外,城内还有各将领府邸。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平海南门街与东门街上分别留有明时百户潘氏祖宅和明时千户杨氏祖宅,根据这两处遗存府邸可知明初城内百户与千户府应分别分布于南门街与东门街旁,临十字主街而建的府邸使得军官前往武署办公更为便捷。

根据资料信息推测明初所城西北区域为农田或军余用地,由于平海屯所分离,在城内保留一定的农田进行屯种可以提供一定的粮食保障,避免战时由于屯田距离过远而导致后勤补给不及时。在清朝时期该区域依旧大部分作为曾家私人田地延续下来,且直至1980 年都可在卫星图上看到大片田地留存(图13)。结合上述史实以及现存的实体空间样本,绘制出明初平海所城空间功能特征推测图(图14)。

图13 1980 年平海所城卫星图

图14 明初所城空间功能特征推测图

2.5 “形制规整,坊墙围合”的营房空间形态特征

对于卫所营房有规定“每十间为连,间广一丈二尺,纵一丈五尺”2)。根据相关地方志等史料记载以及平海所城实地调研情况,绘制营房标准平面及总旗单元平面图。一总旗通过围墙围合,同时设有两个相对坊门与所城道路相通,内部共有5 排营房,一排为一小旗,各小旗之间有宽度约为1m 供士兵通行的小巷[14]。一小旗包含十军户和一小旗军官营房,五小旗合为一总旗,两总旗为一百户,十百户为一千户(图15)。按照规制,军户营房面宽应为4m 左右,但是根据各卫所遗存军户房尺度得知其在面宽上会稍有浮动,如大鹏所中遗存军户房面宽约为3m。因此根据东门街军户房的尺度及上述规制标准,营房的标准平面推断为面宽3.4m,入户有一前院进深2m,室内进深5m,后有一尺度较小的后院,一般当作杂物间或是灶间使用(图16)。

图15 推测总旗单元平面图

图16 推测军户营房平面图

由于所城东门街发展成为墟市街,该处沿街营房改造后可通过贸易活动获利,如今城内在东门街南侧依旧留存有几户军户房。明初营房均按照规制坐北朝南布置,因此原本位于东门街南侧的营房均是以后院墙面街。营房通过拆除后院墙,同时打通沿街墙面形成商铺,内部则利用木板分隔出商铺与居住空间,并将原本的前院与小巷兼并当作后院使用,形成了如今看到的军户房平面(图17)。

3 明中后期及清朝时期:因贸易而兴的繁荣商埠

3.1 “盐业兴盛,聚落扩增”的所城总体聚落空间形态

明中后期及清朝时期平海所城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特征是向东门外扩张,形成这种趋势的首要原因是城内空间的不足,而盐业贸易是所城聚落向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个时期由于所城内部可供建设的空间不足,聚落势必要突破城墙的限制向城外扩张。位于平海所城东部的淡水盐场在清朝时期规模和产量达到了顶峰,其“江天晴雪”的盐田景观更是成为了所城十景之一,繁盛的盐业贸易吸引了大量外地商船来此,因此在所城东部形成了专门的行商码头,推动所城聚落向东部扩张并形成墟市。相较于所城内部的居民,居住在墟市附近的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同时开设商铺也能获取一定经济收入。对于商人来说,定居在墟市附近对于管理和经营商铺更为便利,当地有名的盐商邓氏家族曾今就居住在如今城外西元村称作“盐埠头”的区域,经营盐业生意。

淡水盐场的兴盛除了在所城周边催生出大量盐业聚落外,还促进了农业聚落的发展。明代以前的海盐生产以煮盐为主,产盐的聚落也被称为灶户,淡水盐场聚落早期从事煮盐的有港尾、古灶二村(图18)[15]127。明代以后这一生产方式被晒盐所取代,所城军户作为盐漏主雇佣盐丁围垦浅海滩涂建设了大规模的盐田,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催生大量盐业聚落。明中后期由于屯田被大量侵占,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大力鼓励“商屯”政策,利用“盐引”吸引外地商人来城周雇人开垦农田,促进所城周边农业聚落的发展(图19)。

3.2 “上埠行盐,下埠通商”的墟市街巷空间形态

清朝时期由于盐业的发展以及在政策上开放海禁,仅靠所城内东门街已无法满足贸易需求,因此在东门外形成了新的墟市街,并形成了“Y 字型”的墟市街巷肌理。平海所城东门外墟市街是城内东门街向东的延续,并在上村街尾形成两条分岔路,一条经由洪圣古庙与上埠头直接相连,另一条经由海丰街连通下埠头。上埠头由于紧邻石角坨,其线路与盐业贸易直接相关,石角坨作为盐运中转站专门屯放由对岸淡水盐场产出的盐坨,也是这条商贸街道的起点。古时盐运由石角坨运往所城外墟市,首先要经过洪圣古庙之后再运往墟市内进行分销,而洪圣古庙内供奉的是淡水盐场盐民祭祀的盐业祖师,它的前身是清朝时期用于管理盐吏的机构[16]。下埠头主要停靠来自外地的商船,由于平海地区 “本处产谷无多,不敷民食”,因此粮食需要依赖“外籍潮广船只装运以资接济”3)。繁荣的海上贸易吸引了大量外地商人聚居于此,商人们分段聚居形成了许多以地区命名的商业街,如海丰街、潮州街等。

平海所城核心墟市街自西向东分别是所城内东门街、城外东市街、石桥街、铁街、上村街、海丰街和井头街,其中东市街由于其临近所城东门,是商贸的核心聚集点,由广州、东莞商人建造的广行会馆就坐落于此,其街道宽度达到5m 左右。其余街道宽度均为2~3m,尺度上满足货物运送以及人流出入。出于防御考虑,各段街道首尾设有坊门,闭市时插入闸棍,如今这些街道及坊门均保存较为完整(图20)。街道两边多为前店后宅式建筑,沿街面为商铺空间,窗前设石台用以商品摆放,内部通过隔板分割出居住空间,隔板上端作为阁楼摆放货物,整体呈现出短面宽长进深的平面特征,顶部设明瓦采光(图21、22)。

图21 前店后宅式民居测绘平面图

图22 前店后宅式民居测绘立面图

3.3 “军堡民化,庙宇林立”的所城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平海所城内部自明中后期推行募兵制,军士有战时为兵,无战时为民,所城内部此时开始民化,直至清朝时期裁所设司使得其彻底由军堡转变为民堡,在功能上也由军事防御转向墟市贸易(图23)。首先在街巷肌理上,明初划定的十字街骨架及主要街巷得以延续并持续影响后续街区格局的变化,而此时各总旗单元开始拆除坊墙,破坏了原本类里坊制的封闭式街巷格局,同时军户营房沿进深方向扩展过程中侵占了小旗间小巷。在城防设施上,由于所城军事功能的丧失致使城墙上的窝铺与角楼被拆除,敌楼也被当作庙宇使用。在行政功能建筑上,由平海所城第一任巡检司使毛对廷于乾隆十年(1745年)在创城之父花茂墓志铭上所写:“城内官署皆公建造”[15]60-61可知,城内从明初直至裁所也并未新建官署,巡检司署直接沿用了明初建造的武署。原本作为所城军事指挥中心的武署改建制为巡检司,标志着平海所城从原先的海防军制体系转而并入州县管理体系当中。象征所城军事核心的武署职能转变的同时,作为盐业管理机构的淡水场大使署由所城东门外搬迁至城内,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出盐业在所城地位的提升。而在教育空间上,卫所制度废除后失去军户身份的所城居民可以参加科举,城内曾家与杨家开设私塾办学(图24)。

图23 明清时期平海所城主要政策制度对所城空间形态影响分析图

图24 清朝时期所城空间功能特征图

与此同时商人在当地社会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清朝时期平海所城社会“海氛平则兵戈靖、人民寍、五谷登、商旅增、财用兴”3),所城内外建起大量庙宇。当地居民常以“三步一小庙,十步一大寺”来形容所城特点[17],主要原因是随着大量外地商人的迁入,原本供给军士的庙宇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外地商人出资修建了代表家乡信仰的庙宇,例如来自广州、东莞地区的商人出资在城内修建了关帝庙。同时随着所城被裁汰,原本四座城门楼也成为了庙宇,其中东门楼晏公庙内《东楼神庙记》记录了所城内商人与乡绅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商议买下平海所城东门内东大街的商铺两间,以出租商铺的租金供神前明灯长亮,而商人参与出资修建维护庙宇的行为在谭公庙及潮州街妈祖庙前石碑上也有相关记载,可见这个时期繁荣的商贸使得商人在当地社会中拥有重要地位。

除寺庙外,所城内部也出现了大量商人宅邸。清朝时期废除卫所制度使得卫所营房及土地可以进行交易买卖,城内土地兼收并蓄更为剧烈,很多外地商人在城内建造了自己的宅邸,较为大型的有刘氏、黄氏、傅氏等,由于东南部临近墟市街,因此为了这些宅邸主要集中在所城的南部与东部以便于管理商铺,大宅的兴建也使得所城内部原本坊墙围合的总旗单元形制消失。其中刘氏祖宅内五行山墙等构造很明显的反映出福佬系民居的特点,其祖上自潮州搬迁至此,在建设宅邸时融入了家乡的民居特点(图25)。由于明初紧密相连的营房使得后续改建过程中面宽模数难以改变,而进深方向由于各小旗之间会存在因地块不规则而不完全平行的情况,将营房标准平面轴线3200×7800 作为模数网格叠加至刘氏祖宅平面,可以看到在面宽上与四间营房面宽尺度相符(图26)。

图25 刘氏祖宅照片

图26 刘氏祖宅平面图及营房模数分析

总结

广东海防卫所除了是海防遗产以外,还是承载着海洋文化遗产、盐业遗产、城镇遗产以及建筑文化遗产等的复合型文化遗产。平海所城作为广东地区为数不多保存较好的海防所城之一,其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反映了沿海所城发展的典型轨迹,且在发展过程中其主导功能往往会从军事防御逐渐转变为墟市贸易,在此变化过程中蕴含着多元的文化价值。

研究时需重视海防卫所在边缘社会中辐射带动区域空间整体发展的作用。由于是处在边缘社会,对于单体聚落的研究实际上是区域化的研究,平海所于荒地立城,所城屯兵及相关政策在当地产生重要影响,并促进周边农业与盐业聚落的产生及发展,因此在沿海城市研究以及滨海海岸带研究中要尤其关注其与周边产业聚落的关系。

研究海防卫所时需关注其历时演化过程中城内外空间的关联互动。既往很多城市史的研究中,多关注城池内部的变化和发展,而与平海所城相似的小型城池由于本身空间的局限,聚落通常会突破城墙限制向外部扩张,且在特定时期城外聚落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而在海防卫所聚落内部,街巷及建筑在演变过程中突破明初因明初军事需求而产生的类里坊制空间形态,但以十字主街及主要巷道形成的街区骨架始终影响着城内空间格局的发展。

图片来源

图8:作者基于参考文献[6]内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图9:作者基于参考文献[13]内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图13:作者基于1980 年USGS 卫星云图进行改绘;

图18、19、20:作者基于谷歌地球卫星影像进行改绘;

图25:作者自摄;

其余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1)现存烽堠遗址信息来源于《平海镇志》。

2)《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四,洪武十五年夏四月己丑条,第2265页。

3)现存于平海镇的道光二十五年《丰宪告示碑》。

猜你喜欢
卫所营房
清代卫所裁并概述
浅谈营房节能建设改造工作
清代东南四省卫所裁撤研究
基于改进TIFN-TOPSIS的既有营房改造再利用全寿命周期决策方法
一线路与四边卫:清初湘黔两省的驿务纠纷
清代卫所裁并总论
军队营房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卫所、藩王与明清时期的宗族建构——以韶山毛氏为中心的考察
基于审计效能的营房工程审计模式创新重塑
浅谈抓好军队营房建设管理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