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萍,刘向月,胡仪,何日姣,何文静(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术,主要指对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置处于上、下腔静脉之间[1]。研究[2]表明,PICC能够有效降低外周静脉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及刺激性药物对肿瘤患者外周血管产生的损伤,与中心静脉置管术相比,PICC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便于携带等特点。但大多数患者存在对PICC置管知识了解较少、日常带管生活质量差、不能准确识别并发症等现象,影响带管生活,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提前进行拔管[3]。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选取我院48例PICC留置管的肿瘤患者采用自我管理构建模式,分析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肿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②年龄均≥18岁;③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进行PICC置管;④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沟通及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③存在严重性基础疾病者;④中途出院或不能参与研究全过程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患者接受日常管理服务,包含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肿瘤及PICC置管术知识讲解,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饮食、用药等常规管理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模式构建,具体方法如下:①在肿瘤患者入院后发放具有针对性的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指导手册,通过预防创口感染、遵医嘱服药,尽可能减少患者手部触碰导管外露位置的几率。以使用PPT、录制视频发放知识手册、创建微信公众号、开展小讲座等方式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肿瘤疾病,增加对PICC置管术知识的了解。置管后,以讲座的方式为患者讲解PICC导管日常管理方法、PICC自我监测方法、带管心理管理及正确识别留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感染初期症状,20-30min/次,2次/周。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需求帮助其制定服药计划表,以月为单位,包含正确服药时间及剂量、复查时间。②置管时指导患者配合PICC专科护理人员顺利置管,置管后,24h内密切关注患者置管部位有无渗血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在院内以制定计划表的方式帮助肿瘤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定每日就寝时间、起床时间,叮嘱患者家属帮助其保持每日睡眠时间≥7h,天气变化明显时,提醒患者及时添减衣物。明确计划表的奖惩制度,以给予水果作为奖励方式,以要求患者熟记PICC相关知识作为惩罚方式;通过言语方式为肿瘤患者讲述提高PICC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导患者与家属、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增加家属陪伴时间。每日查房时向患者及家属强调主要照顾者在肿瘤患者带管期间的作用。③患者出院后,以电话回访、微信建群、建立网络平台等方式,在网络平台或微信公众号上发布PICC手册、PICC居家自我管理内容及PICC定期维护的内容,强调其重要性及必要性。通过创建微信群的方式联系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随访时间自第1周开始,1次/周,之后2次/周。④在患者进行复查时,对自我管理效果不佳的患者给予一对一的强化教育;询问患者上一次复查间隙的居家自我管理效果,与患者共同制定下一次复查间隙的自我管理目标及计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召开病友会,对肿瘤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知识的强化教育,并传授PICC拔管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管理能力。以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进行评估:共七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144分≤总分<175分为PICC自我管理能力达中上水平,108分≤总分<144分为中等水平,总分<108分为较低水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分值呈正比。②不良事件发生率。③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以生活质量(QLQ-C30)量表测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分值呈正比;以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进行评估,共10个项目,总分<10分为很低水平,10分≤总分<20分为偏低水平,20分≤总分<30分为较高水平,总分≥30分为很高水平,患者自我效能与分值呈正比。④并发症发生率。⑤自理能力评分:以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总分100分,60分≤总分<100分为良好,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0分≤总分<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他人帮助;20分≤总分<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总分<20分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1 自我管理能力 管理后,组间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日常生活管理 带管运动管理 导管管理信心 导管维护依从性管理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组 48 18.35±4.17 27.44±5.11* 15.35±2.56 23.66±1.85* 10.36±2.69 18.11±1.31* 9.65±1.16 18.44±2.15*对照组 48 17.69±4.11 24.59±4.01* 15.33±2.35 22.56±1.65* 9.89±2.63 17.32±1.12* 9.54±1.14 17.44±2.01*t 0.781 3.040 0.040 3.074 0.866 3.176 0.469 2.354 P 0.437 0.003 0.968 0.003 0.389 0.002 0.640 0.021
续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管理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日常导管观察 信息获取 异常情况处理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组 48 10.32±1.98 18.45±2.01* 3.65±0.12 9.51±1.44* 11.35±2.47 28.75±3.54*对照组 48 10.30±1.91 17.44±2.31* 3.61±0.17 8.89±1.07* 11.39±2.46 27.34±1.64*t 0.050 2.285 1.332 2.394 0.079 2.504 P 0.960 0.025 0.186 0.019 0.937 0.014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2.3 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 管理后,组间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管理前相比,*P<0.05。
组别例数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认知功能 情绪功能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 整体生活质量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23.56±2.11*对照组 48 63.35±5.84 75.38±4.16*62.33±2.57 71.05±4.68*64.35±4.16 70.22±2.49*62.44±1.98 71.66±4.45*62.89±1.00 74.48±3.65*60.36±2.68 73.12±2.33*13.47±1.05组 48 63.33±5.78 22.05±2.10*t 0.017 2.907 0.058 2.092 0.048 2.145 0.075 2.078 0.205 2.288 0.184 2.781 0.092 3.514 P 0.987 0.005 0.954 0.039 0.962 0.035 0.940 0.040 0.838 0.024 0.855 0.007 0.927 0.001 73.03±3.75*62.36±2.48 69.31±3.36*64.39±4.01 69.29±1.68*62.41±1.94 70.03±3.12*62.84±1.36 73.03±2.44*60.26±2.65 71.89±1.99*13.45±1.07
2.4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5 自理能力评分 管理后,组间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6。
表6 两组自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6 两组自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管理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吃饭 穿衣 上下楼梯 活动 洗澡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组 48 2.14±0.15 3.01±0.13*对照组 48 2.11±0.13 4.68±1.31*2.34±0.11 5.68±1.21*2.47±0.22 4.67±1.31*4.14±1.15 9.68±1.31*1.02±0.11 2.94±0.10*t 1.047 2.966 1.070 3.045 0.271 2.590 0.129 3.003 0.407 2.957 P 0.298 0.004 0.287 0.003 0.787 0.011 0.898 0.003 0.685 0.004 3.89±1.30*2.31±0.16 4.87±1.39*2.46±0.13 3.98±1.30*4.11±1.13 8.88±1.30*1.03±0.13
目前PICC已广泛用于静脉营养、肿瘤化疗等领域,肿瘤化疗的主要特点在于治疗周期较长、化疗疗程较多、住院化疗时间过短、化疗间隙时间较长等。国内外研究进展[4-5]显示,PICC置管所致并发症中患者因素占主导地位,因患者自身疾病影响、缺乏对PICC置管的正确认知、出院后带管依从性差以及缺乏对异常情况的判断能力等,难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风险。有学者提出,目前国外采取PICC置管的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主要由社区护理人员负责,但考虑到我国的差异性,患者带管期间有多种选择,例如返院维护、社区维护等[6]。但无论选择哪种维护方法,患者均需要进行细致、长期、有效的自我管理。本研究通过对我院48例肿瘤患者应用PICC留置期间进行自我管理构建,观察其应用效果。自我管理模式最早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通过展开健康知识教育的方式以达到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效能,帮助其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一方面能够使患者明确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症状、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结论相符。本研究通过组织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自我管理相关知识的普及,帮助患者形成对肿瘤及PICC置管的正确认知,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组间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与相关研究[7]结论相符合。通过帮助患者在院内制定相关计划表,可提升导管维护、服药依从性,研究组管理后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帮助患者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出院后以微信建群、建立网络平台等方式帮助患者养成定时复查、居家维护的良好习惯。管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许俊娥[8]等人研究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对改善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自我效能效果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